毛泽东战役指挥交粟裕负责的电报要如何解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24 01:27:18
依照常理,应该由司令员陈毅负责的华东野战军全军的战役指挥,却由最高统帅部出面,明确交付副司令员粟裕负责(非华野司令员陈毅主动交与),随着1994年12月刘华清、张震代表中央军委明确指出:“华东野战军、第三野战军的光辉战绩,在战役指挥上,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注释1)”而盖棺论定。

 

    这一恢复历史本来面目的结论,是一个政党进入成熟期后理性的回归,当然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我在《无冕元帅》一书中进行了较全面的论述。

 

    首先是1946年10月15日,毛泽东和中央军委明确指令华中野战军和山东野战军合并后(即随后的华东野战军)的指挥体系:“在陈(毅)领导下,大政方针共同决定,战役指挥交粟(裕)负责(注释2)。”

 

    其次是粟裕“风头”旺盛时,陈毅本人也多次坦然承认战役指挥由粟裕负责,“华东军事主要靠他(粟裕)(注释3)”。

 

    譬如1947年3月莱芜战役后,陈毅告诉记者:“这证明了我军副司令粟裕将军的战役指挥一贯保持其常胜纪录,愈出愈奇,愈打愈妙(注释4)。”

 

    1947年“7月分兵”不久,华野打了南麻、临朐两场消耗战,在粟裕向中央军委和毛泽东检讨(这说明两点:一不是向陈毅检讨,显然不是陈毅交付的战役指挥权,粟裕直接向中央而非向陈毅负责;二是检讨的不是陈毅,显然他不负责战役主要责任),毛泽东回电慰勉有加后,陈毅也向中央坦诚说:“我们对战役指导部署历来由粟负责。过去常胜者以此。最近几仗,事前我亦无预见,事中亦无匡救(注释5)。”

 

    这一基本事实的模糊、淹没,是江山已定后的1958年。粟裕被彭德怀主持的军委扩大会议批判为“反党反领导的极端个人主义者(注释6)”,在毛泽东看不过去或者不愿一棍子打死粟裕,传话到会场“粟裕同志战争年代打得好,是为公的(注释7)”后,陈毅才赞同通过粟裕的检讨,并说粟裕过去“战场指挥搞得好,主要是打胜仗的(注释8)”。

 

    陈毅虽然表示通过粟裕的检讨,但首次将粟裕的“战役指挥”说为“战场指挥”。随后,粟裕在华野的历史作用被掩盖了数十年。

 

    一个野战军(方面军)的“战役指挥”,显然不等同于与“前敌指挥”相似的“战场指挥”。

 

   《中国大百科全书》解释说,战役指挥是“方面军、集团军(军)指挥员及其指挥机关对所属部队战役行动的组织指挥。主要是:根据战略方针、意图(按:就方面军而言,指国家最高军事当局对军事战略行动的筹划)和受领的任务以及战区敌情、地形等情况,定下决心,制定战役计划,确立所属部队的任务和部署,组织协同和保障,掌握和使用战役预备队,指导重要战斗等(注释9)。”

 

    这其中的核心是“定下决心”。这种“决心”,也就是陈毅所说的“粟司令的意见就是我的意见(注释10)”中的“意见”。

 

    因此,那种战役中指挥部轮流值班时的“某令”(多见阵中日记),有时出现在非战役指挥员身上,也并不代表其负责战役指挥。如同东北野战军的阵中日记中,偶尔出现的“刘令”,显然不是因为参谋长刘亚楼负责东野的战役指挥,而是司令员林彪。

 

    如果将“战役指挥”定位为战役指挥的一个小的侧面“战场指挥”,显然是缩小了粟裕的实际作用。

 

    近年来,粟裕被军史发现,成为热门话题,也渐渐成为某些人“抹黑”的重点,试图让粟裕重新回归1958年错误结论上,否则就是人们(包括军委)“别用用心”“抬高”粟裕。

 

    其中最主要的手段是断章取义,“自定义”解读原始电报。

 

    对粟裕的负责战役指挥而言,便是反复“研究”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当年那份授权的电报。

 

    因为先入为主或者叫做“应刻效应”,带着结论找答案,自然得出了与当代军史界与中央军委公认的相反结论:“此电是专为在淮北打仗而来的”,也就是有时效性。过了这个时间,就不存在了。

 

    为缩小打击面与增加“权威性”,他们还很“有理有节”,将官方定论与正规出版物说成“很多网上朋友”。

 

    让我们来看看这份能得出“新成果”的电报:

 

    陈张邓曾,并告粟谭:
  删子电〔2〕悉。决心在淮
北打仗,甚慰。南京息,蒋方计划,引我去山东,我久不去,乃决心与我在淮北决战。此种情况于我有利。望你们集中山野、华野全力(决不可分散)歼灭东进之敌,然后全军西渡收复运西,于二至三个月内务歼薛岳〔3〕七至十个旅,就一定能转变局势,收复两淮,并准备将来向中原出动。为执行此神圣任务,陈、张、邓、曾、粟、谭团结协和极为必要。在陈领导下,大政方针共同决定(你们六人经常在一起以免往返电商贻误戎机),战役指挥交粟负责。鲁南方面由叶纵〔4〕及各警备旅监视该敌,必要时可考虑将滨海警备旅派去。只要淮北胜利,鲁南之敌决不敢深入临沂。总之,转变局势主要依靠你军与刘邓〔5〕军,而其关键是歼灭薛岳十至十五个旅(你们担任歼灭七至十个旅,刘邓担任歼灭三至五个旅),只要不再犯错误,此项目的是能实现的。
  
                                    中 央
                                       酉删亥(1946年10月15日)

 

    关于粟裕如何以副司令员的身份获得战役指挥权,我在《无冕元帅》中有详尽的叙述。

 

    它的背景很复杂,一言难尽,如果简单概括的话,就是陈毅、粟裕分别率领山东野战军与华中野战军作战,有过3次重大争论:一、先内线作战还是立即外线作战之争;二、两淮保卫战之争;三、战略出击方向和出击时机之争(注释11)。

 

    争论与实践的结局是,陈毅有泗县以多打少的失利与两淮失守,并分别向中央、华中分局以及山东野战军下属作了3次形诸文字的检讨(注释12);粟裕则有被毛泽东通令全军仿效的“七战七捷”,赢得了其它战区战役指挥员譬如林彪的青睐。此前,毛泽东还专门致电陈毅,要他“仿效粟裕办法”打仗,也就是向粟裕学习(注释13)。

 

    1946年9月20日,粟裕与邓子恢等人首次提出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集中行动,陈毅在这一点上很赞同,并且“主张两个野指合成一个(注释14)”。

 

    毛泽东也欣然同意:“山野、华野两军集中行动,两个指挥部亦应合一。提议陈毅为司令员兼政委,粟裕为副司令员,谭震林为副政委。如同意请即公布(对内)执行(注释15)。”

 

    这就是后来华东野战军及其指挥部的雏形。

 

    随后,陈毅粟裕之间为“战略出击方向和出击时机之争”产生争论:陈毅要带山东野战军回山东,粟裕等人则主张先在淮北打一仗再走。

 

    激烈之时,张鼎丞、邓子恢、曾山3个华中分局的领导人甚至向毛泽东发出了那份著名的“陈毅用兵开玩笑”的密电,说“山野、华野分开行动,对将来战局无法改变,对全国战局亦有害处”。因此“坚决反对陈(毅)这种布置(注释16)”。

 

    在此情形下,毛泽东和中央军委批评了陈毅:“现在因感渡运(河)向西作战困难,而主张全军入鲁,假如入鲁后仍感作战困难,打不好仗,而苏北各城尽失,那时结果将如何?(注释17)”

 

    中央批评后,陈毅决定山东野战军暂缓去鲁南,首先在淮海地区打几个好仗。

 

    这时候,毛泽东才欣慰下来,发出了10月15日那份转交“战役指挥”的电报。

 

    这份电令,毛泽东改变了9月23日一般性的安排:“提议陈毅为司令员兼政委,粟裕为副司令员,谭震林为副政委”,加了关键性的一句:“战役指挥交粟裕负责”。

 

   这是毛泽东对华中野战军和山东野战军集中行动、指挥部合并后指挥体系的第二次明确安排。

 

    他这一安排的基础是,自国共正式重新开战以来,首次率数万人马作战的陈毅总打败仗,难以胜任大兵团作战的战役指挥(红军与抗战时期,陈毅均未曾实际统领大部队),陈粟之间的争论也以粟裕等人的实践胜利而结束,为此,9月时他还曾有让徐向前到山东接替陈毅鲁南指挥之责的设想(注释18)。

 

    战争期间,战役的胜利是第一位的,因此,他在已明确指令华野、山野两军合并,两个指挥部长期合为一个的前提下,发出这一指令,并特别指明“只要不再犯错误(这个曾犯错误的人,可以肯定是陈毅而非粟裕)”,显然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一个长久的定位。

 

    这个合并后的指挥部后来事实上也延续到了两个月后的华东野战军,自然也是对华东野战军指挥体系的一种合理安排。毛泽东当然不会相信陈毅一夜之间突然能打仗,不“用兵开玩笑”,可以胜任战役指挥了。

 

    倒是1946年12月首次使用“华东野战军”番号的宿北大捷(华东野战军尚未正式成成立,但事实上已存在),就是由粟裕负责战役指挥,在淮北打的第一个大胜仗。这说明,“战役指挥交粟负责”的特殊指挥体系是可以让毛泽东放心的。

 

    有人忽略这一点,割裂华中野战军与山东野战军集中行动,“两个指挥部亦应合一”与随后华东野战军之间的关系,还死抠字眼,断章取义,以电报中“收复两淮”一句,断定“此电是专为在淮北打仗而来的”,却有意无意忽略紧接的下一句:“并准备将来向中原出动。”(这其实更是“此神圣任务”的重要部分)

 

    似乎除了这场“淮北打仗”外,陈毅就能与先前山东野战军时期来个脱胎换骨,突然间擅长大兵团作战(《陈毅传》指出其不适应大兵团作战),指挥游刃有余,不需要粟裕负责战役指挥了。

 

    这显然是“削足适履”,不愿正视历史。

 

    毛泽东电报后一句的时间限定,当然不是仅仅“专为在淮北打仗”,这个“将来向中原出动”的“准备”,实际是一个当时无法预测和限定的漫长过程。

 

    后来两军合并后的华东野战军达到这一目标时,已经经历了宿北、鲁南、莱芜、孟良崮、沙土集,到陈粟大军挺进中原豫皖苏地区才算初步实现,以后经豫东、济南战役,直到1948年11月开始的淮海战役才完全实现。

 

    正因为当时无法预料后面的情况,华野指挥部的成员也相继发生改变。毛泽东不是神,计划没有变化快,这显然无可厚非。

 

    先是1947年1月华东野战军正式成立时,邓子恢、张鼎丞、曾山离开转往华东军区和华东局,随后谭震林也于1947年8月离开专管华野内线兵团,最后陈毅本人也离开指挥部去了刘伯承、邓小平的中原野战军指挥部(也就是“在陈(毅)领导下”的前提也不存在了)。陈毅回到华野指挥部时已经是1950年8月后,不过这时,华东野战军(第三野战军)的番号已经撤销了,他前往的是华东军区指挥部。

 

    当初毛泽东设定的6个人在一起“紧密团结”的指挥部,始终不曾离开的只有一个人——粟裕。三年解放战争中,只有他“有始有终”,率领华东野战军南征北战,直到最后拿下南京、上海,最后在奉命接受东北边防军司令员兼政委,随即因病转往苏联治病,回国后调到总参谋部工作才离开这一指挥部。

 

    从这一点说,粟裕是当之无愧的华野灵魂和核心人物。

 

    当然,陈毅在华野期间,其前委书记、司令员兼政委职务的“领导”作用也是不能忽视的,对华野的贡献同样不容抹杀。但“领导”显然不是“战役指挥”,军事上的作用不能违背历史地夸大。如同中原野战军的“领导”是前委书记邓小平,但“战役指挥”归司令员刘伯承负责一样。

 

    那种以这6人后来不在一起,否定毛泽东交付粟裕战役指挥的论调,显然是与历史事实大相径庭的。

 

    附带要说明的是,华野参谋长陈士榘1995年出版的《陈士榘回忆录》,如同《许世友回忆录》一样,不仅只是其个人的叙说,难免有夸大与记忆错误的缺点,而且显然是在1994年12月中央军委给粟裕公开平反前已经成书,粟裕的历史尚未得到恢复情况下写的,许多内容经不起原始文档的检验,以此作为否定粟裕战役指挥的证据,是缺乏说服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