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日本世博到中国世博(组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24 04:37:50

从日本世博到中国世博

“如果你爱他,带他去世博,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带他去世博,因为那里是地狱。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不是星星与星星间的距离,也不是鱼与飞鸟的距离,而是从队尾到沙特馆门前的距离。
这世上最无奈的事是什么?不是爱上一个不该爱的人,不是四季更迭,也不是挽不住生命。不,都不是。
是形如瘫泥的你,好不容易找个花坛边沿挤着别人坐下,过来一大妈,对你说:
“姑娘,我都70多了,从北京专程来看世博,逛一天了,累得不行了。”
这世上最骇人的事是什么?不是2012,不是地震,不是吸血鬼,不,都不是,是你看到一个坐在轮椅上的老人,突然起身,健步如飞。
 ......
世博,让老人更精彩!”
上面这篇关于上海世博的文章,不知道是谁写的?有朋友特意转发来我的邮箱,说“唐辣椒,这类麻辣文章,估计你喜欢哈”。那时候我还没有回国,也没打算去上海看世博。因为凡是与世博有关的帖,几乎都在描绘上海世博的人多拥挤,所以不想去凑热闹。
8月中旬去上海参加书展,出版社的编辑春巧对我说:唐姐姐,下午书展活动结束,傍晚我们去世博看看吧,晚上人少,也凉快些。
于是就这样我也去上海世博走马观花了一回。
 
1:我们在下午5点时进入世博,传说世博入口处就得等上2、3小时,而我们运气不错,5点到达入口安检处时,前面几乎没人。10分钟不到就顺利入园。进入世博园,看到有好几名身穿工作服的老花匠在整理花坛的花草。上海世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我想:城市如果真的令人能感觉美好,一定是这座城市里依旧还有盛开的鲜花与碧绿的青草。这些背冲着我们,正默默劳作的人,才是真正为城市留下一丝美好的人。

 

 

2:世博安检入口处的空荡,带给我一种错觉,以为夜晚的世博就真的果然“人烟稀少,凉风习习”了。跑到欧洲展区一看,才发现原来这儿早已经热闹非凡。西班牙馆就在我们身边,一打听说要排队半小时,我就有些不愿意进去了--因为我是个排队10分钟都感觉太长的人。正想放弃去别处转转,这是天空雷声大作,眼见不久一场暴雨将倾盆而至,当下不敢再犹豫,决定排队进西班牙馆内去躲雨。

多亏了这场雨,否则估计我这样的人会连一个馆都看不到。因为后来去其他馆转了一圈才知道:即使是晚上,西班牙馆的半小时排队,都属于时间很短的了。其他的人气展馆,晚上也依旧要排上1-2小时队才能进去。

在西班牙馆,看到一位西班牙女郎在表演舞蹈。

 

 

3:然后,看到一位西班牙巨婴坐在展馆的大厅中央,冲着人们又哭又笑。除此以外,还有一些图片介绍之类---一个西班牙馆便飞快看完了。

 

 

4:接下来,又去看了排队只需10分钟的丹麦馆。根据世博会组织者的介绍:“丹麦展馆就像一本打开的童话书,分“我们如何生活”、 “我们如何娱乐”、 “我们如何设想未来”三章,介绍丹麦人日常生、性格爱好以及对未来的展望。”但参观完毕之后,我现在脑子里再回忆丹麦馆,只记得丹麦馆的橱窗里,存列着许多丹麦杯具~(别误会~我说的不是那个“杯具”~)

不过丹麦馆盘旋的楼梯不错,站在上面可以看到世博夜晚的景致很美妙。于是拍了N张照。

 

 

5:接下来,我们想去德国馆,但是:人多~放弃~~,如此这般“放弃”了N个馆之后,最后我们“沦落”到了非洲馆。因为有非洲人在非洲馆内贩卖商品,所以无需排队。我在非洲馆游荡了半天,想买个小礼物带回家哄哄我家小朋友,但总找不到合适的:要么价格太贵,要么做工太粗拙,结果最后还是去世博会设置的礼品店里,给我家小朋友买了一个小“海宝”挂件,花去RMB22元,后来出了世博大门,有人朝我们兜售“海宝”钥匙圈,RMB10元5个,再朝前走一小段,同样的“海宝”钥匙圈RMB10元6个,横过一条马路之后,还是同样的海宝”钥匙圈,已经变成RMB10元7个了。

 

这是上海世博的德国馆,俺不忍心排队,没法窥其内,只观其表了。

 

 

6:还有我们伟大的中国馆,想进入得先拿预约券。俺也无法预约,只能拍照留影,让中国馆永远留在俺的影集里,留在俺的心里~

 

 

7:上海世博因为是夜晚去的,时间仓促,实实在在的走马观花。俺除了像一名不明真相的群众那样,围观了一下世博会上的各馆建筑,其他的,甚至连世博会的深刻意义都没有领悟到,就抱憾终身地离开了~~呜呼~~

接下来,介绍一下2005年我曾经去看过的日本名古屋世博会。名古屋世博会规模没有上海世博大,有121个国家参加,入场人数总数才2204万9千多人,不及上海世博人数一半。名古屋世博的主题为“自然的睿智”,一切从环保的角度出发,所有建筑在博览会结束之后均可拆除回收。

 

 

8:这是名古屋世博入口处的指示牌上显示各展区目前的游客分布状况,以方便游人确定游览路线。

 

 

9:名古屋世博会上的中国馆--大红铜门,十二生肖剪纸。

 

 

10:馆内墙壁为仿青石质感设计,这是百家姓。

 

 

11:中国馆大厅是个莲花池。

 

 

12:斯里兰卡馆,有手工艺者在表演他们传统的手工木刻。

 

 

13:斯里兰卡少女表演手工的织锦技术。

 

 

14:热闹的展览会场另一边,是安静的日本园林和天然湖泊。

 

 

15:意大利馆--大厅地面全部采用透明水晶玻璃,玻璃下是叮咚流水,迎面而来的是巨大的蓝色变幻地球,其余三面墙壁全为立体荧屏。

 

 

16:2005名古屋世博的德国馆,是个黑森森的山洞,不时传来的怪笑声令人感觉阴森森的。在整整排了一小时二十分钟队,才终于坐上了德国馆的“时光隧道车”,开始了从原始社会到现代文明的时光之旅,短短十来分钟的时光隧道,让大家亲身体验到德国人的智慧和高尖端技术。

 

 

17:在名古屋世博的非洲馆,除了各类来自非洲的工艺品,展厅中间还摆放着巨大的非洲的驼鸟标本。

 

 

18:2005名古屋博览会人气最旺的是丰田公司的智能机器人,吸引游人无数,夜晚8点依旧长龙不断。估计是名古屋世博会上排队最长的地方,要排上3-4小时左右。想要不排队入馆观看,须提前一个月在网络上预约。

 

 

19:

 

 

20:设置在2005名古屋世博会上的垃圾桶。每个垃圾桶上都标明了垃圾分类。如:可燃垃圾、生鲜垃圾、朔料回收垃圾、旧报纸纸张回收垃圾等等。面向游客的垃圾分类为9类,面对各展区主办者的垃圾回收被要求分为17类。

 

 

当然,2005年的名古屋世博无论从规模和入场人数,都与上海世博没有可比性。能够与上海世博媲美的,是1970年的日本大阪世博。大阪世博是至今为止世界上规模最大,入场人数最多的世博会,入场人数总计6,421万8,770人。(估计今年这一数字将会被上海世博打破)。而且是世博史上首次盈利出现黑字的世博会。

 

1970年日本大阪世博会。(该图片引用自网络)

 

1970年大阪世博的主题是“人类的进步与和谐”。1970年的日本,正是高度经济成长期,与现在经济高度发展的中国极其相似。因此,日本媒体每次提及上海世博,都要拿出70年的大阪世博来做对比。下面是来自日本总务省、经济企划厅调查局等日本官方对1970年做出的一个数据调查统计,大家可以比较一下:1970年的日本,和2010年的中国,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具备可比性吗?

 

 

1970年的日本:

人口1億466万5千人

国民総生産(GDP)73兆3,449億円

日本人月平均劳动时间186.6小时

完全失業率0.7%

日本人平均月收入75,670日元

物价:大米10kg=2000日元

       啤酒=132日元/瓶

       电影票=550日元(大人)

最后,介绍一下1970年大阪世博的入场券价格:

23岁以上大人800日元,4-14岁小孩400日元,学校等行政单位优惠票为200日元-100日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