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倩 : 祖国的花朵 - 一五一十部落 | My1510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2 12:00:00

祖国的花朵 / 李文倩

2010-09-12 11:20 | 阅读(210) | 标签: 纪录片, 《幼儿园》 | 字号:大 中 小

我从未上过幼儿园。六岁以前,就在家里玩。父亲曾有过周密的学前教育计划,但在经过对哥哥的试验后,他基本放弃。他做过几百张卡片,教哥哥背诵唐诗;教小孩子数数,更是一般的项目。我哥哥背过不少诗,当时琅琅上口;但稍大一点,全然忘记。我因此免去背诗之苦。父亲经常举一个例子。他说教数数,我哥哥因为小,今日记明天忘。一两年后,我哥哥在家门口的土堆上掏窑窑,一边玩一边念;数十以内的数,如唱歌谣。我父亲因此得出结论,教太小的孩子背诵抽象而不明所以的东西,完全是白费力气;而应特别重视的,是教小孩子学会日常语言,熟悉自己的生活世界。我去年回家时,哥嫂带着说话都还不太真切的小侄儿,一个劲儿地给我这远道而来的叔叔,背诵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我父亲闻此,认为毫无意义。

从小时开始,我就经常闯祸。我上小学时,一年级孩子不少,一张长木桌,要坐三个小孩。我坐第一排,同桌为一男一女,两个小朋友。小女孩不太喜欢我,因为她每次带好吃的,都不给我吃。挨着我坐的,是一个男孩。有次上自习,不知为什么,我们都掏出小牛牛,然后打赌:看谁敢在教室里撒尿。几次试探之后,我们约定一起尿。不料那家伙是个小滑头,一到关键时刻,他把裤子一抖,小牛牛就缩进裤裆。但我按照约定,撒尿已经开始,一行细细的水落在地上,溅起微小的尘土。我当时很急,一直想停,但身体不听我的,直到尿完才罢休。教室里一阵骚动。老师一进教室,全班同学都兴奋地指认我的罪行。但老师却没批评我,只是让我以后早点去厕所。

欺骗、诡计与争强好胜,在上面的叙述中全有。基督教认为,人生来就有原罪;小孩当然不例外。我从自己的经验出发,从来都不认为孩子就是纯洁的象征;而所谓无忧无虑的童年,亦是成年后的强加。维特根斯坦说:“那些聆听小孩的哭声并且了解其含义的人都将懂得,那里潜伏着各种心灵的力量,那是跟我们通常的想象截然不同的可怕力量,深深的愤怒,毁灭的痛苦和欲望。”(《维特根斯坦笔记》)而中国文化中所谓的“复归婴儿”、“童心说”等,基本是无稽之谈。多少文怀沙式的鹤发童颜,以德高望重的姿态面世,亦不过自欺欺人而已。在我看来,童年之所以让人留恋,是因为他蕴藏着更多的可能性;但如果某种文化只是无限地赞美婴儿状,则只能说明此种文化发育不健全。

看张以庆执导的纪录片《幼儿园》,让我想到以上这些。不出我所料的是,国家主义的欺骗性叙事,在幼儿园教育中一路凯歌。“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确实如此!而对某些国家的想象性仇恨,已如某种预先设计好的程序,及时安装进了多数小孩的头脑。仇恨的对象之一是美国,这在一首歌谣中得以显明:开飞机,丢炸弹,炸死了美国的王八蛋!而对日本的“仇恨”,更是深入骨髓。有小朋友说:我长大后要当科学家,当科学家研究武器,为了打日本人;他甚至说,有一回“我恨得流鼻血”。还有小朋友说,日本人就是日本鬼子(只有一个小孩说,日本鬼子是日本人里最坏的一种人)。甚至有小孩说,只要是日本人,不管是好人坏人我都恨。而仇恨的结果,就是长大后要去“打别人”。

昨天,九月十一日。我正好在看这部纪录片。纪录片问到对美国9•11事件的看法,一小孩表现出难得的健全心态,他说:他们太痛苦了,跑都跑不脱。而谈到爱,多数小孩都显羞涩。只有一个小孩,其回答堪称绝妙:爱,就是我把你抱着。

幼儿园的世界,绝非纯净。它是成人世界的投射。有小孩说,交警是收钱的,他曾经看到过;还有小孩说,自己如果有钱,不能直接带回家,要分一份给领导;另有小孩说,他的爸爸妈妈都很忙:妈妈忙着去医院美容,爸爸忙着请别人吃饭、做房地产生意。最后一个小孩的回答,不禁让我想到朋霍费尔曾写到的:“如果在一个社会中,女人的欲望就是要像男人一样,而男人则把女人当成他贪求权力和自由的玩物,那么这个社会就有了毛病。当妻子的侍候被视为下贱卑微,而对妻子忠实的丈夫被看作懦夫或傻瓜时,就是社会解体的征兆了。”(《狱中书简》)而我要补充的是,一个社会的病态或堕落,并不仅仅关涉成年的丈夫和妻子;它关涉所有的男人和女人,包括老人和孩子。

 

 

二○一○年九月十二日

 

文章相关图片(0) 幻灯式播放相关图片

读者推荐相关文章 (0)我要推荐相关文章

标题 (最多20个字)

来源 (站外文章)

     

    评论(2)

    1李竞恒 | 2010-09-12 16:10

    俄罗斯的基督教神秘主义中,往往给婴儿赋予某些神秘主义的含义,与圣子崇拜联系在一起。陀思妥耶夫斯基就曾说,他在婴儿的眸中看见了上帝。俄罗斯宗教品质中的这种儿童观念,显然与天主教、新教的思想不同。

    我完全赞同的对人性的分析,奥古斯丁也曾谈论过儿童的仇恨。人的罪性,是不以年龄为标尺而发生变化的。

     

    2helen | 2010-09-12 20:57

    俄罗斯那边,东正教居多吧。

    李文倩 : 祖国的花朵 - 一五一十部落 | My1510 黄慕春 : 文章的作法 - 一五一十部落 | My1510 黄慕春 : 文章的作法 - 一五一十部落 | My1510 猜猜:当前的宏观经济 - 一五一十部落 | My1510 周保松 : 左右为难的乔姆斯基 - 一五一十部落 | My1510 一五一十部落 | My1510 一五一十部落 | My1510-聊聊斯皮尔伯格 一些记录 - 一五一十部落 | My1510 显示器 : 空洞的钟,死去的鸟 - 一五一十部落 | My1510 一五一十部落 | My1510-胡紫薇的元旦献辞 怪石 : 学校不只是读书的地方 - 一五一十部落 | My1510 冷风过境 : 韩寒,十年前的《对话》 - 一五一十部落 | My1510 付瑞生 : 驻京办的“拆迁”与“搬迁” - 一五一十部落 | My1510 风语者 : 东西方酷刑的简单比较 - 一五一十部落 | My1510 齐鲁名士 : 回乡印象: 农村孩子的出路 - 一五一十部落 | My1510 《金砖》杂志 : 文明的艰难 - 一五一十部落 | My1510 梁文道 : 灾难时期的自虐 - 一五一十部落 | My1510 怪石 : 德国小学生家长的升学观 - 一五一十部落 | My1510 显示器 : 墙不是哭者的敌人 - 一五一十部落 | My1510 章文 : “快餐”政变的启示 - 一五一十部落 | My1510 法清 : 《中国人的嘴和脸》 - 一五一十部落 | My1510 显示器 : 有一种低声道别的夕阳 - 一五一十部落 | My1510 凯迪周刊 : 没有人性的学术 - 一五一十部落 | My1510 法清 : 《中国人的说与不说》 - 一五一十部落 | My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