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自己的人生导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04:30:14

independent  =  in +  dependent =依靠自己的内心 = 独立自主的人

美国硅谷企业家吉姆 克拉克忠告年轻人:“不要凡事都要依靠别人,在这个世上,最能让你依靠的人,是你自己;在大多数情况下,能拯救你的人,也只能是你自己。”传媒名人杨澜则这样评价自己的“幸运”:“一次幸运并不可能带给一个人一辈子好运,人生还需要你自己来规划。”
他们的话道出了同一个道理:当自己的人生导演。

人生存在这个世界上,万事靠自己;人生是属于自己的,自己的人生,只能由自己来导演。
一次,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伯特 菲利浦在办公室接待了一个流浪者,此人因自己的公司倒闭、负债累累,而离开家人、四处流浪。
流浪者一进门就说:“我来这里,只是希望见见此书的作者。”说着,他从衣袋里掏出一本《自信心》——那正是罗伯特多年前写的。
他接着说:“我相信是命运之神把这本书送给我的!昨天下午,当我决定跳下密西根湖一死了之的时候——我已经对世上的一切感到灰心,所有的人,甚至上帝都已经抛弃了我——我看见了它,它叫我有了新的念头,不知哪里来的勇气和力量,支撑我熬过了昨晚。我对自己说,只要能见到这本书的作者,他一定能够帮我再度振作。所以,我来了。”
听完故事,罗伯特摊了摊手,说道:“很可惜,我无法帮助你,但如果你乐意,我可以介绍你去见见这座楼内的另一个人,或许他可以帮你东山再起。”
不等罗伯特说完,流浪者立刻握住他的手,激动地说:“看在上帝的份上,带我去见他吧!”
罗伯特点点头,带着他从自己的办公室走到一间大房子内,他们在一面看起来像是巨大的窗帘前站下。罗伯特突然把窗帘拉开——原来是一面巨大的镜子,流浪者可以从镜子里面看见自己的全身。
罗伯特指着镜中人说:“就是他了。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他能使你东山再起。来吧,好好地、彻底地重新认识这个人,就像你从不认识他,把他当作一个陌生人;不然,你的路仍旧只有一条,就是去跳密西根湖!”
流浪者朝镜子走近几步,对着镜中人凝视了几分钟,突然后退,低下头,失声哭泣。过了好一会儿,他若有所悟,悄然离去……
大约一星期后,罗伯特又在街上碰见他,这个人已不再是邋遢的流浪者:他一身西装,步伐有力,脸上挂着淡定的表情,之前的颓废、不安,甚至超出他真实年龄的衰老已统统不见了。他感谢罗伯特,并说他已找回了自己——更好的消息是,他还找到了工作。
若干年后,当初的流浪者果真东山再起,成了芝加哥一位传奇富翁。
人生就是这样,充满了艰难和苦涩。失意和彷徨之际,人们都极力寻觅着救命稻草;但这世上没有救命稻草,只有自己能救自己。
人一定要靠自己去工作和生活,因为人生“这出戏”全靠自己导演。
现实中不乏这样的例子:有人在社会的最底层,但他是一个有能力、有想法的人,他主动出击,不断寻找机会甚至创造机会,结果他找到了一个比原来好的工作,这就等于把自己推向了更大的舞台、更高的社会层次。他有了更多的机会,因为他周围的朋友和环境都比原来的层次高了,他带着自己的心继续憧憬未来,更加主动地寻找机会、创造机会,后来他又找到了,他又登上了一个更大的人生舞台,这个舞台离最终的目标更进了一步,于是他继续用“心”追求成功……最后他成功地导演了自己的人生。
1985年的一天,在五星级的长城饭店的转门外,吴士宏呆立了5分钟,观察各种肤色的人如何从容地迈上台阶,毫无闪失地踱进转门,进入另一种世界。吴士宏不是在无所事事地“看风景”,而是在为进入这个转门做准备:她要去应聘一份工作。
为了离开原来毫无生气、甚至满足不了温饱的护士职业,吴士宏凭着一台收音机,花了一年半时间学完了《许国璋英语》三年的课程。她终于等来了改变命运的机会——应聘IBM公司的北京办事处的一份工作。
面试像一面筛子,两轮笔试和一次面试,她都顺利地滤过了严密的网眼,最后,考官问她会不会打字。
吴士宏条件反射般地说:“会!”
“那你一分钟能打多少?”
“您的要求是多少?”
考官说了一个标准,吴士宏马上说“我可以”,因为她环视四周,发现考场里没有一台打字机——果然,考官说下次录取时再加试打字。
实际上吴士宏从未摸过打字机。面试结束,她飞也似地跑回去,向亲友借了170元买了一台打字机,然后就是在上面没日没夜地敲打——一星期后,她的双手累得连筷子都拿不。就这样,吴士宏奇迹般地敲出了专业打字员的水平,尽管IBM公司后来并没有考核她的打字功夫。
吴士宏成了这家世界著名企业的一个最普通的员工。
在“会不会打字”“一分钟打多少字”这些问题上,吴士宏没有实话实说,但你不能说她欺骗了考官,因为她“后来”的确会打字,确实打得很快——这种缓兵之计,何尝不是成大事的心计?
在IBM工作的最早的日子里,她扮演的是一个卑微的角色:沏茶倒水,打扫卫生。她曾感到非常自卑,连触摸心目中高科技象征的传真机都是一种奢望。
不久之后发生的一件事,在加重她自卑感的同时,却也给了她再次改变命运的力量。
有一次,吴士宏推着平板车购买办公用品回来,被门卫拦在大楼门口。门卫故意要检查她的外企工作证,吴士宏没有证件,于是被挡在门外。进进出出的人们投来的都是异样的眼光,吴士宏内心充满了屈辱感,却无法宣泄,她暗暗发誓:“这种日子不会久的,绝不允许别人把我拦在门外。”
吴士宏想改变现状,把自我从最底处带领出来。她经常说的一句话是,比别人先走一步。她内心始终有着深重的危机感:如果不先走一步,就意味着被人领先。她每天比别人多花6个小时工作和学习,结果在同一批聘用者中,她第一个做了业务代表,而后成为第一批本土经理,第一批去美国本部作战略研究的人,最后,吴士宏成为IBM华南区的总经理。
1997年初,吴士宏回到北京IBM总部,她想修整一下,去美国攻读MBA高级研修班。她不是为拿文凭争口气,而是希望养精蓄锐,向更高的目标出击。
不料,父母的病危、去世,改变了她的计划,吴士宏没能去美国进修,然而因祸得福,她的事业舞台又一次扩大了。
1998年2月5日,经历5个多月的双向选择,吴士宏正式加盟微软公司。上司对她说:“你就是为微软生的。微软公司虚席以待,‘微软(中国)公司总经理’这一职位为你等了将近半年。”
……
很多时候,人们都会主观认定某件事不可行,认为自己干不好,于是想当然地为自己找一个逃避的借口,放弃了尝试。当人们不得不面对事情,不得不硬着头皮干下去的时候,却可能发现:事情没有想象当中的那么复杂,没有自己想的那么困难,自己是可以干好的。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相信自己,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没有什么可以限制你——除了你自己;打开心扉,敢想、敢做、敢于承担责任,没有什么不可以。
要敢于相信自己是优秀的,要善于导演自己精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