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地球是宇宙的独苗?(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6 06:01:31

第71节:第一节 地球是宇宙的独苗?(3)



  星际有机分子的发现,被列为上个世纪四大天文学发现之一。在以后的年代里,天文学家从宇宙中观测到的分子有:

  1963年10月,首次在仙女座观测到羟基分子光谱;

  1968年,观测到了氨分子、水分子的光谱;

  1969年,又观测到了星际甲醛的有机分子光谱;

  1973年,又发现一种宇宙中广泛存在的有机分子光谱……

  到1994年止,人类一共从宇宙中找到108种天文有机分子,此外还找到了50种由碳、氧、氢等元素组成的同位素,还有一些地球上没有自然样本的有机分子。

  星际有机分子的发现,对研究星际生命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线索。比如说,目前发现的星际分子几乎都是由六种基本元素构成的:氢、氧、碳、氮、硅,这个排列表中的前五种如果加上磷,它们就成了构成地球各种生命的基础资料。再比如说,甲醛分子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转变成氨基酸,而氨基酸则是生命物质的基本组成形式。由于我们还发现了许多尚未辨识的有机分子,它们很可能会组合成多种生命形式。

  其次,这一天文发现还说明,宇宙中到处都充斥着有机分子,它们是构成生命、维持生命的最基本元素。天文学研究表明,这些星际有机分子不能存在于高温的星球中,它们只能存在于温度较低的行星、暗物质或者宇宙尘埃当中,甚至当恒星爆炸死亡之后,也可生成大量的有机分子。所以在星系与星际之间、恒星与恒星之间,它们的数量非常庞大。这些有机分子,它们随尘埃或气体飘泊,极不稳定,漫游在宇宙当中。

  宇宙有机分子的发现,再一次证明,地球生命绝不是宇宙中独一无二的现象,人类也不应该是宇宙的独生子。

  越来越多的发现为我们指示出了一个确定不移的方向:宇宙中确实存在生命,既使是我们最熟悉的生命形式,也有可能在宇宙的某个角落中产生。现在的问题已经不是证明这些生命的存在,而是要想办法寻找他们。

  上世纪70年代,美国率先发射了"旅行者1号"和"旅行者2号",其目的就是在茫茫的宇宙中寻找可能存在的生命形式,并与之对话。此时,两艘宇宙飞船正以每秒17.2公里的速度向外太空飞去。1986年,当它们穿过冥王星后,即飞离了太阳系,成为一颗真正的宇宙行星。假如不出意外的话,它们分别于14.7万年和55.5万年后飞抵太阳系以外的另一个星系。

  "旅行者号"带有录制着我们地球人特征、地球风貌及美国前总统卡特向外星文明致意信息的铜制镀金唱片。这位美国总统在致文中这样写到:"我们向宇宙传送这一信息。10亿年后,当我们的文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地球的面貌大为改观时,这一信息可能依然存在。在银河系2000亿颗恒星中,一些(也许有许多)恒星的行星上有人居住,并存在着遥远的宇宙文明。如果一个这样的文明截获了'旅行者号',并能理解它所携带的录制内容,就请接受我们如下的致文……"很明显,"旅行者号"是为了寻找地外文明而发射的,换句话说,美国人是以地外文明存在的假设为前提条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