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陵泉的作用与配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2 12:34:23

阴陵泉(合穴)  位置| 局部解剖| 主治| 刺灸法| 配伍| 文献摘要|

    位置:在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

    局部解剖:前方有大隐静脉,膝最上动脉,深层有胫后动、静脉。分布着小腿内侧皮神经,深层有胫神经。

     

    主治:腹痛,腹胀,泄泻,痢疾,水肿,黄疸,小便不利,遗尿,尿失禁,阴部痛,痛经,膝痛。现多用于急、慢性肠炎,细菌性痢疾,腹膜炎,尿潴留,尿失禁,尿路感染,阴道炎,膝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等。

    刺灸法:直刺0.5~1.0寸。可灸。

    配伍:

    1. 配三阴交,有温中运脾的作用,主治腹寒。
    2. 配水分,有利尿行消肿的作用,主治水肿。
    3. 配三阴交、日月、至阳、胆俞、阳纲,有清热利湿的作用,主治黄疸。

    文献摘要:

    1. 《千金方》:阴陵泉、关元,主寒热不节,肾病不可俯仰,气癃尿黄;阴陵泉、阳陵泉,主失禁遗尿不自知;阴陵泉、隐白,主胸中热,暴泄。
    2. 《百症赋》:阴陵、水分,去水肿之脐盈。
    3. 《大成》:霍乱,阴陵泉、承山、解溪、太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