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文新趋向 - Qzone日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14:34:25
一、如何理解“语文”?


  语文首先不能简单理解为一个“学科”。语文是覆盖在所有学科之上的,是一种把人文精神渗透到所有学科中去的“学问”,学语文的同时也能学其他的学科,而在其他学科里面也都有语文的因素。影响学生灵魂最大的也应该是语文教师,一个学生长大回忆最多的也是语文教师给他带来的影响,这是说语文的重要性。这一点,从学生到教师,长期以来我们都没有认识到,不太重视,将它等同于其他学科,这是不对的。语文是我们每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语文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安身立命。别的东西可以是技能,学了之后打工、干活,语文不是这样,语文是灵魂依靠的东西,或者说,它是一种以无用达到有用的学问。


  二、语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代教学是从西方来的,一百多年了,它和我们传统教育是不一样的,它是把所有的教育内容分科传授。这是现代化社会的需要,就是培养干活的人,它的好处就是效率高。那么它丧失的是什么呢?它丧失的是知识本身的一些价值。我们现在把数学、物理、化学、语文等一个学科一个学科来比较,这样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而是根据需要来的。语文本质上不是一门学科,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学好语文。实际上,我们现在在考试、教育中也意识到这个问题了,比如,为什么别的科的高考总分是100分,而它和数学是150分呢?实际上,这是认识到了它的独特的地位和价值。语文什么都包括,天文地理都可以在里边。孔老夫子给学生讲课,一天到晚不就讲语文吗?讲完之后这学生不就什么都能干了吗?他的学生有当官的,有经商的,有带兵打仗的等等。


  我们现在的一个极端是把语文抽空了,抽空就导致学生最后厌恶语文课。本来应该是最受欢迎的一门课,最感兴趣的一门课,现在走到了另一个极端,成了最讨厌的一门课。这是我们从事语文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反思的一个问题。我们是怎么把那么好的东西讲成了学生最讨厌的东西的呢?那就回过头来看我们是怎样讲语文的,我们都把它讲枯燥了,讲得干巴巴。语文首先要强调整体的感受,不能抛弃整体感受来讲具体的技巧。不要把已经作为教材的东西都讲得很有道理,要让学生自己去感受。我们就是丧失了感受这一层,我们没有把课文当成一个审美的对象,首先要让学生感受到这篇文章是美文,是好文章,然后再讲为什么好;如果是议论文,让学生感受到它讲得有道理,被它的道理所折服。学生还没有服这篇文章,你就硬说它好,从教育学上来讲是不合逻辑的。当然我们选入课本的教材大多数是被历史证明是好的文章,但这毕竟是别人证明的,学生还没有接受。不能说很多专家承认这是好文章,你就要接受,这行不通。比如说鲁迅先生《呐喊》里面的《故乡》最后一句话: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有一个学生说:“老师,这段话挺好,但作为一篇小说,我认为它写到前边‘听着船底潺潺的水声’,就可以结束了,后边这是画蛇添足。”我说这个学生好,这就是自己的感受,不是胡说,他是从小说结构来讲的。学语文首先不能把它看成一个学科,而要和整个人生挂起钩来,另外把课内和课外打通,光上课学不好语文的。我们不应该只研究语言符号本身的东西,包括我们很多语言学家也把这个学问做死了:生活中的语言听不懂,然后去研究这个地方的方言,用计算机把它录下来,然后去分析它的音高音低,这个东西是脱离生活的,只有极少数人做就够了,不要那么多人去写博士、硕士论文。所以说语文要跟生活结合,这是非常迫切的。


  三、语文教材的不足


  改革之前的那些教材虽然老,虽然僵化,但是它自己的目的性很明确,即过去的教材有它的优点,就是清楚。现在这些语文教材如果说它还有前进中的不足的话,就是改得有点乱,有时候教学目的不容易体现出来。也可能是难免的,经过几年的磨合也许能使它变得清晰起来。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时代的特点过于突出。语文不是政治课,不需要太突出时代的东西,应该还是讲究经典,只要文章好,能把思想错误指出来就行了。我们古代的一些文章难道思想都是正确的吗?不见得思想正确,但是它文章好,就可以选。不要选进来之后就说它什么都好,以便学生知道不同的东西,既知道资产阶级的文章也知道无产阶级的文章。我觉得这才是好的教材。


  四、语文教师应如何讲课


  我觉得语文课应该是以导读为主,教师应该是个导游员。如果把课文看成一个园林,一个旅游点,教师应是一个导游员,因为教师已经事先进去看过了,已经熟悉一些情况了,然后领着去,一路介绍,但是不要找定性的东西,不要把自己的理解强加给学生。如果真是自己的理解,还可以说出来,特别是不要背别人长篇大论的东西,不要背别人嚼碎的东西。这个方面我们还要去学习孔夫子,谈语文必须从孔子谈起。我推荐语文教师看《论语》,孔子给学生回答问题不是讲大道理,同一个问题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回答。比如学生问“孝”和“仁”,孔子每一次回答都是不一样的,就是说没有标准答案,但是最后的目的就一个,都是让它们知道什么是孝。对一个概念、一个思想的理解有一个基本差不多的内涵就可以了,它表现在具体语言形式的时候没有标准答案,或者说针对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标准答案,这个思想很重要。语文教师最高的榜样是孔子,但孔子也不认为自己讲的是绝对真理,很多话都是商量得“不亦乐乎”,这就是说我把我的人生经验告诉大家了,虽然是他自己研究出来的,有自信,但它不是绝对真理,所以学生喜欢孔子,喜欢和他争论,孔子和学生的关系非常融洽,完全是平等对话,这是我们做语文教师应该效仿的。通过语文教学引导学生去理解活生生的人性是最重要的,这样不但学生得到解放,教师自己也解放了,这样学生和老师都解放了,才能做到教学相长。孔子的语文教育观念是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孔子跟子贡说,颜回咱们是比不了,他能举一知十,我们只能举一知二,咱们都是一般人。他讲举一反三的问题,学生不能举一反三的,他有发脾气的时候,他发脾气不是说学生答对或答错,是因为学生不能发挥自己的创造性。他只对懒惰的学生发脾气,而且是懒于思考的学生。这也是语文教师应该效仿的。我们现在学习西方一些教育理论的就把一切弄得太死板了,一切都放在一个一个的小格格里,而不知道世界是变化的。


  语文的工具性是不能放弃的,语文是个大全,它里面必须有工具性、知识性的东西,但最根本的还是人文性,这两个又不能分成两块。所以我们实际上对理想的语文教师要求他自身是有综合素质的人才,能够在讲工具性的同时不知不觉的融进去人文性而不是分成两块。我在新加坡给学生讲当代文学,里面就讲到茹志娟的《百合花》,是20世纪50年代的作品,写的是解放战争时期一个解放军战士的故事,当时我没有想到我讲这个课文把学生都讲哭了。一开始我就没有理解,对于共产党、解放军,新加坡的青年学生也没有什么感情,为什么会哭呢?这是因为课文就是一个女兵自己叙述的一个可爱的小伙子,很朴实的青年,刚才还活蹦乱跳地跟新媳妇借被子,后来就牺牲了的这么一个过程,此中的核心恰恰是一种人性的东西,所以说50年代写解放军的小说能够打动90年代新加坡的学生。这次讲课我就很有感触:讲课不需要灌输什么东西,作品本身会感人,你把作品本身讲好了,什么目的都达到了,而且它还会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假如我们一开始就讲一些概念性的东西,可能就不感人了,有可能学生在思想上产生一种抵触情绪,我想我们现在语文课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的原因之一恐怕就是这个。


  五、到儒家教育思想里去继承和创新


  儒家思想是语文教学的根本思想。人活着要有为,儒家的根本是把语文和人的思想结合起来的,这是儒家最根本的一点。孔子也知道世界很混浊,社会很黑暗,不见得说了话有用,但是孔子精神就是坚定不移地去做,而且他的大道理都是用很朴素的语言说出来,跟生活、跟人生结合起来。这是最根本的一点,就是儒家的思想“学以致用”。我们以往对待语文的两个思想一个是没用,把语文和生活对立起来,另外一个是小用或者是只为政治服务,不能和整个丰富的人生结合。我们现在要回到儒家的道路上去,把语文和人生根本的宗旨相联系。第二点是,儒家是非常有人情味的,儒家的思想是“君子温润如玉”,学语文让人感到亲切、温和,让人做人也很温和,说到底就是语文让人知道真理的无限性,永远不要以为自己已经掌握了绝对真理,把自己掌握的知识都看成人生接力中的一些台阶。学了语文知道世界无边,学了之后在一个范围内有用,但是在外边还是那么多,这样对知识的真理有一种敬畏。这是东方文明的一个根本。还有儒家另外一个思想叫中和的精神,语文最后也是中和就是调节人心灵,通过语文来调节人心灵,同样一个事情这个人说是正确的,那个人说或许是错误的反正都有道理,能够在这个世界上定型。通过语文应该讲这个世界的丰富性,通过语文讲一个活生生的形象构成气象万千的大世界。孔夫子讲的东西很丰富,然后让你自己去发展,比如这个学生适合经商,可是孔子不是给他讲经商的道理,讲的还是整个做人的道理,但对他的经商有一定的作用。儒家的“取宏用精”的思想要放到语文教学中来,不要目光太短浅、急功近利,好像市场上需要什么我才教什么,但要想到市场是变化的,还有一些东西是受用终身的,这个是我们语文教学要给学生的。儒家很少讲宇宙论的问题,不去讲,孔子是敬鬼神而远之,我们说的绝对论的问题,宇宙的本质是什么,孔子不解决这个问题,不是说他不懂,而是那些有别的人去讲。我们语文讲的是人学,跟其他学科不一样,语文学习应该朝这个方向发展,这样才能真正建立起一个和谐社会。

 

 

 
  一、大学语文的现状
  
  造成大学语文这种尴尬处境的原因有很多,业内人士总结得也很全面,如大学语文的“地位”和“定位”没有弄清楚。大学语文教师队伍水平参差不齐,很多是本科毕业后在其他教学岗位上转调过来的,还有一些由教学课时不够的教师担任。高校风气浮躁,现在很多大学对工作的量化都以科研成果为指标,大学语文教师如果不发表专业文章,也很难晋升职称。所以大家的心就不会放在教学上。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陈旧,基本上顺着中学语文的路子,不受大学生欢迎。对就业帮助不大,大学语文对学生找工作似乎没有任何帮助,实用主义观点对大学生的学习态度产生严重影响,尤其是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式下,大学生不得不做出让大学语文为专业课、计算机和英语“让路”的决定等等。
  
  二、加强大学语文在文化素质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的思考
  
  大学语文在人才文化素质的培养中具有无可替代的综合性价值,其作用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第一、帮助学生成为一个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高尚的文化品味、强烈的文化自信心和责任感的人。第二、帮助学生成为一个更具创造力的人,为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作出独特的贡献。第三、帮助学生成为一个能书善写。能言善辩的人。第四、帮助学生成为一个有着丰富的情感和良好的美学品味的人。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加大大学语文在文化素质教育力度,建构一个融文学、写作、口才于一体的课程体系;必须合理组织和安排教学内容,多样化教学形式与手段。增强互动性。以保证教学成效;必须做好针对本校学生学习实际和专业特点的自编教材的建设工作等等。笔者认为,其中有两个方面要特别予以重视。
  
  1、大学语文内容必须定位于民族文化
  大学语文的学习要解决阅读的问题,学生要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主题精神,还要认识文章的思想深度和审美范畴。这个文章的思想深度是指它的历史存在价值、影响力、普遍意义。即它所具有的宇宙性和永恒性的多少。因个体的认识经验,所以学生的思想和认识不可能千篇一律。我认为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民族魂,对他们进行民族文化和精神的熏陶、陶冶,使他们成为无愧于国家、民族的优秀的人。是大学语文优势所在。一是要明了文化的重要性。依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人类社会是由经济、政治、文化三方面的要素以其固有的内在联系构成的活的有机体。毛泽东把文化称之为观念形态的文化。二是要注重横向的传播与交流,纵向的传承和创新,多侧重于民族哲学、民族文学等方面。三是要学会欣赏文化的魅力。汉语言文字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中国国际地位的上升,越来越多的外国学子热衷学习汉语。作为国人,更有必要学好母语。弘扬这份基业。“大学语文”所精选的佳作,充分展现了先贤们驾驭汉语言文字的能力,展现了汉语的无穷魅力,学好“大学语文”,可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能力、审美能力,也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播、交流。
  
  2、大学语文教学要突出学生的写作能力
  很多教师反映,如今大学生语文整体素质较低,不少学生基本的字词句的表达能力很差,实验报告上的错别字和病句不少,有的甚至于连写请假条、便条之类的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最简单的语言东西都写不好。在大学生中如今最为鲜活的、反映学生性情的文字出现在网络论坛的“帖子”和手机短信之中,以谐谑反讽的风格而见长。的确,这也是一种写作能力,但这并不是我们语文教育的成功。而是“大话文体”的凯旋。虽然我也时常由衷地被同学创造的各种“大话”所感染,但我们都知道,一个社会,一种文明,仅有“大话”是近乎荒诞的。
  大学生能够写作,并非只读一本什么《大学语文》就能解决的。如何加强大学生的写作能力,我认为可以借鉴国外写作课教学的经验。在美国大学。专门的“一年级写作课”共有很多门,分别由多个不同的教授开课。每个教授各有自己的专业,所以,每门课虽然都叫做“大学写作入门”,但阅读内容都不一样,对不同的学习内容有兴趣的学生,可以选自己喜欢的内容上。有的课阅读偏重当代文学文化,有的偏重古代;有的偏重世界,有的偏重少数民族,有的也用与中国大学语文课本相似的教材作辅助。在教法上。授课形式都是“车间”型的。也就是以写作、讨论、修改为主的方式教学。学生上课,是来到了一个学习写作的车间。他们课下阅读文章或书,写对这些阅读的分析、评论。上课的时候,重点都放在讨论学生自己的文章上。到底这篇文章写得好不好,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需要怎样改来提高。通过修改自己和他人的文章,学习大学写作的基本规则。比如。论点是否清楚,论据是否足够,结论是否合逻辑等方方面面。当然还学习语法和写作的具体规则,比如格式、段落、引用方式、标注原则等等。每个人都要讨论别人的文章。自己的文章也被讨论,然后再修改。几番修改之后,一篇文章才合格。这样的写作练习,一个学期,看每个教授的要求,多的是每星期一篇。少的也要一个学期五六篇,期末的时候往往还要交一篇大的比较长的文章。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报电子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第771~774期(2007-06-07) - 第02版  

大学语文教育真的时来运转?



  自教育部发出高等院校应加强大学语文教育的号召后,一时间应声四起。有北大、清华、北航、南开等著名学府纷纷表态把大学语文列为本科生的必修课;也有人在报刊撰文、见面喜言,这下好了!似乎我们的语文教育有救了。
  说实在的,我却不那么乐观。
  教育部的用意没人怀疑。但发出一个号召容易,要具体实行起来,恐怕不那么轻而易举。看看生活中的其它事例,似不难预见语文教育的未来。河流污染、私开煤窑、贪污腐化、素质教育,喊了多少年,花了多少钱,死了多少民,坏了多少官,鼓噪出多少名堂,又有多大成效?单单一个大学语文教育,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就因为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重要作用而有所改变?我看不会。
  为什么呢?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有关:
  其一、大学语文教育的目的与社会环境。我们知道大学语文不同于中学、小学语文。就目前国内的语文教育分工来看,后者主要是以教授汉语言文学知识为主,前者侧重于大学生精神、性情的熏染与养成。像文学史上的屈原、陶潜、李白、杜甫、苏轼、关汉卿、汤显祖、曹雪芹等,哪一个不是有个性、有思想、有理想、有追求的人,是大学语文课堂讲习的对象?但是一个明显的事实是,在当今现实而复杂的社会景况下,真正有个性、有思想的人,几乎难行其道。比如清华大学的陈丹青教授招不到他想要的研究生,社科院哲学所的周国平先生连招研的资格都争取不到,中国人民大学的陈鸣教授因说了真话而被迫辞职。连我们的高等学府、科研机构都难能包容有独立思想、有鲜明个性的人,遑论其它。由此可见,大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与社会机构对于人才的真正需要相悖离。所以其兴也难!
  其二、大学语文的教材内容。不是说大学语文的教材内容不丰富、不好。随便翻开哪一些学者、教授编著的大学语文教材,都是中外古今的大家名篇。内容不可谓不丰也,编排的花样不可谓不翻新也。编著者的用心是一册在手,学生便可对上下五千年、中外并古今的文学发展有个大致的了解。但是其效果如何呢?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来看,大多落了空。为什么?任何一本大学语文教材,少说也有三四百页厚,六、七十篇,甚至有八、九十篇文章不等,而大学语文课的课时却少得可怜。多则六、七十,少则三、四十,甚至二、三十个学时,根本讲授不完。往往是讲得细了,减少篇目;篇目讲多了,只好压缩内容。总而言之,鱼与熊掌,难以兼顾。
  其三、大学语文的受教者。大学语文是高等院校给非文学专业的学生开设的一门选修课。目的在于加强人文思想教育,使得学生能有一个全面的、均衡的发展。但是这几年由于受到社会环境、就业压力的影响,一般学生只注重专业课与英语的学习,分配给其它课业的时间与精力极为有限,其中大学语文课的学习更是如此。一则他们认为,语文课中学、小学都学过了,没有再学的必要;二则考试时背背、抄抄也就过去了,缺乏兴趣,没有压力,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都谈不上。
  其四、大学语文课的教授者。大学语文课的难能勃兴与教师本身也有密切关系。首先,教师缺乏教课的积极性,就是刚刚走上讲台的青年教师其青春的热情也难以为继。究其原因,根源在于我们的教育理念与教学管理。中国人干啥都习惯于跟风、一刀切。近年来,我们的高校管理尤其如此。比如在教师工作考量方面重科研、轻教学就是突出的一例。虽然轰轰烈烈的高校教学评估也把讲课做为重要的项目来考察,其实治标不治本。评估一结束,该怎样还怎样。一个教师,课讲得多少、好坏没太大关系,少了科研与项目评优晋职必受影响。而大学语文课纯属教学活动,少有研究的方向与空间。老师多不愿投入时间与精力。再加之,上大班(少则七、八十,多则百十人)、公共课的学生态度与学习氛围,也影响着老师的讲课情绪,不可能有持续的、高度的积极
  性。所以,一般高校多
  是把大学语文课作为中
  文系青年教师的练兵
  场。练一练,回去上专业
  课;更年轻的一批接着
  上,接着练。
  基于上述原因,我以为大学语文课的教学要搞好的确很难。所以,即使教育部有了要求,一些名牌高校有了动作,也不能教人乐观。
  那么,大学语文教育是否就无药可救?我觉得也不必太过悲观,更不至于绝望。尽管现在英语学习很热,但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也开始热衷于对汉语的学习。所以,汉语消亡不了,至少在较长一个历史时期消亡不了。我们不必杞人忧天!还是回到正题吧,语文教育的问题是显而易见的,改革也势在必行。那么,主要的问题是什么?如何改?我以为首先是我们的教育观念与管理方法要改。
  比如,既然大学语文教育重在学生思想、性情的熏染与养化,就要改变现行的教学管理模式。取消要求教师严格按照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讲授的制度,取消期末的百分制考试制度,取消期中的作业交查制度;把教与学的自由完全交给老师与学生,由老师与学生自行商定教学的内容与方式。要相信老师是能够认真教学的,要信任学生是愿意认真学习的。教育管理者的工作是为教学服务,而不是一味地检查与监督。各自的任务要明确,各自的角色要扮演好。
  其次,我个人以为大学语文课的现行教学内容要打破。打破那种面面俱到,中外古今名作荟萃,满汉全席的教材编写模式。求全责备的结果,难免是捡金丢玉,众口不调。既难照顾到学生的兴趣,也不便于老师的讲授。从实际情况来看,任何一位老师,都不可能对那么多的作家、那么多的作品有深入的了解与全面的研究。所以,我以为既然是选修课,为什么不可以分门别类,让有研究、有志趣的老师,根据自己的情况开设一些,诸如《论语》、《老子》、《庄子》等经典导读课,或是骚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戏剧、古今散文、现代诗歌与小说等文学赏析课?不求全,不求深,以企与有志趣的同学赏奇、析疑,不知不觉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与化育,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使古今优秀的文化传统得以赓续与传承。
  这里我要多说几句高校的教学管理问题。我以为这是目前直接影响教学氛围与教学质量的症结之所在。事先声明一句,我不是否定教学管理本身,而是想指出其中的问题。时下,我们的高校管理也可谓是与时俱进了,管理的量化、科学化是很时髦的口号;然而很少有人注意,或是意识到了也未必想指出,管理的量化、科学化一个必然的并发症就是管理上的僵化与机械化的倾向,从政治的角度讲就是管理上的官僚化。尤其是在人文学科的管理方面,这一点最为突出,其负面影响不可低估。比如教师每开一门新课,什么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案等,样样得准备齐全,教学进度严格按照事先的安排执行,中期检查,不能有误;末了考察考试,试题、答案、评分标准样样落实,不能遗漏;还有学期中间的几次作业,都得收交存留,以备检查。这类烦琐的教学考查手段,究竟能起多少良好的作用,无人深究,少人问津,一旦形成制度,人人照章办事,看似井井有条,实则形式大于内容;教师把大量的时间、精力拿来敷衍了事。于此想起北大洪子诚教授讲过一件往事,说当年给他们讲课的老先生往往是有始无终,一个学期末了,讲到那儿是那儿,没有听说教学任务完成与否的事。那是何等的自由与洒脱啊!问题是人文学科的大师们,多是那个年代造就的。我们这个时代顶多出了一些硕导与博导而已;至于大师呢,只配呼唤呼唤罢了!
  所以,语文教育的关键在于解放思想,放开手脚,让鱼虾潜入水底,让鹰燕飞上天空,各乘其兴,各凭其能,就其所就,成其所成。孔子可谓历史上一等一的好老师了,天天以《诗》、《书》、礼仪教人,三千弟子,也仅得七十二贤。所以,语文教育不是一个短期行为,不能靠机械强制,要使受教者逐步养成自觉施行自我教育的习惯,老师在此过程中仅仅起着引导与辅助的作用。我们提倡因材施教,反对硬性灌输,恰是人文教育最佳的教学方法。孔子所谓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就是这个意思。语文教育不是简单的教授知识,而是人的个性、思想与精神的养成。所以,施教者必得首先具备了解人、尊重人的德行才行。教育管理者更需对于人文学科之特殊性有所研究与了解,方好实行服务工作。人文学科的教师是最有个性、最具独立思想的教育工作者,怎么能时时处处用那么多的条条框框去要求呢?俗语所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总是怀疑老师偷懒、不勤奋,要用这用那来督促、来要求,不但起不了好的作用,常常会适得其反,挫伤老师的工作积极性,扼杀其生命的创造力。
  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要催发、调动老师的工作热情与积极性,就要相信老师,尊重老师,让老师尽可能地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教育管理者应多给老师提供展开教学的便利条件,而不是有意无意地设置障碍;对于老师的人格与劳动要多予表彰与鼓励,而不是有意无意地蔑视与削剥。至少在高校的校园里,让老师切身体会到有个性、有思想者得人包容,令学生亲眼见到有修为、有才能者受人敬重。这样,大学语文教育的开展才能深入人心,受人欢迎。
  但愿我们高等院校的语文教育真的有时来运转的一天。我们期盼,也愿意早点看见汉语文教育勃勃兴发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