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世龙:矫枉警醒的旧闻新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15:28:47
矫枉警醒的旧闻新读

               “亚洲雄风震天吼”的亚运会年,1990年10月2日,一架波音-737-200型2510号、编号为8301航班的飞机,于6时57分自厦门飞往广州。在飞行途中,被一名歹徒劫持。
      当时有报道说“驾驶员在油料不足的情况下,于9时04分在白云机场紧急降落。歹徒对驾驶员施以暴力攻击,在抢夺飞机的操纵杆时,致使飞机失控冲出跑道,撞向了停机坪上的一排飞机,在接连撞毁两架飞机后,该机油箱起火爆炸,机毁人亡。”       被撞毁的二架飞机分别是中国西南航空的B-2402号、B707-3J6B航机,在地面等待起飞时被撞。中国南方航空B-2812号、B757-21B班机,在地面等候起飞时被撞。 
      经事后统计,波音-737-2510号飞机上,有75名乘客遇难,18人受伤,机组7人全部遇难。
        停机坪上的一架波音-757-2812号飞机上有46名乘客遇难,机组人员安然无恙;
        停机坪上另一架波音-707-2402号飞机上只有一名机组人员,头部受伤。
        此次事故最后导致128人遇难。
        三架飞机全部报销。
        被劫持的B737-2510号飞机,事发两年前曾遭遇劫持。1988年5月12日,该机在执行厦门—广州航班任务途中,被两名歹徒劫持到台湾清泉岗空军基地。次日,全体旅客和机组人员安全返回厦门机场。不想二年后再遭此劫。
        发生此次惨烈事故时,有新闻工作者一行6人在白云机场乘机前往海南拍广告片。7点半左右,他们登上飞机。但是飞机迟迟没有起飞。有人回忆说,当时机舱广播称是航空管制,请大家耐心等待。大约9点左右,大家“突然听到一阵刺耳的怪叫声,透过窗户看见一架飞机歪歪斜斜地俯冲下来,并一下子冲出跑道,随后就听见很大的爆炸声。”
        记者们回忆说,当时他们就意识到有飞机失事了。出于职业敏感,几个新闻工作者扛着摄像机就往外冲,但是被乘务员拦下。一个电视台的人试图用还不常见的“大哥大”通知单位,亦被飞机司乘人员“劝阻”了。他们后来回忆说:“其实最关键的是当时呼叫也没有回应,”那时的手机基站网点不密,手机信号差。        大约两个小时后,机上乘客才获准离开所乘飞机。
        他们记下了这么几点:
        1、737-2510号机,驾驶员与歹徒发生搏斗,飞机着陆后偏离跑道,冲向停机坪上的飞机;
        2、波音757-2812号飞机被拦腰撞断的一刹那,升起巨大的烈火浓烟,飞机碎片四处飞散; 
        3、停机坪上的波音757-2812号飞机被拦腰撞断,全毁;
        4、飞机相撞十分突然,旧白云机场停机坪上不承担救援任务的工作人员四散奔逃。
       获准下机后,他们在乘坐交通车离开时,看见旁边“半截飞机还在冒烟,地上都是消防泡沫,消防员还在忙碌”。        出机场时,都有荷枪实弹的军警一路把守。很多群众也在沿途围观,都是很茫然的样子。        他们在一路注视中被送往机场礼堂。此时,被转移到此的旅客已经有了1000多人。        机场方面向他们宣布了“不准私自离开礼堂,不准通话”等纪律。(以上转自猫眼看人“一针见骨”网友贴文和整合同行的描述)。
        当时的就有报道出来(广东电视台插播了新闻,广东广州的电台也播发了多次新闻,但很快有关部门就下达了不准报道的禁令,此航空史上最惨重的劫机事故,因此一直不太为外界所知),说驾驶员叫岑龙裕,歹徒是湖南临澧人蒋小峰。蒋在起飞后不久冲入驾驶室,声称劫机,要求飞往台湾。全过程都通过没有关闭的无线电传回了塔台基地,地面马上知道有人劫机了,立即启动了相关应急程序。根据事后媒体的公开报道,民航当局得知飞机被劫持后,为保证飞机和旅客的安全,立即通知机组人员,曾允许飞机飞往境内或境外的任何机场降落。并层层上报到了中央高层领导那。据当时的国务院的某大头下令,决不向劫机分子妥协让步,要求坚决斗争制服劫机分子。于是地面向机上人员传达了此意见或者说是命令。
        事实发生的情况是:驾驶员佯装答应劫机者的要求,飞机在天上转了一圈,仍选择直飞广州。据说当时机长本已成功稳住了劫机者,骗他说飞机即将降落在台湾的桃园机场。但在跑道上迫降滑翔的过程中时,劫机者无意中看见舷窗外机场楼上飘扬的五星红旗,而不是他想要看到的青天白日旗,明白受骗了,对机长进行了暴力攻击,上前抢夺控制操纵杆。机长与劫机者发生了博斗。打斗抢夺中拉动了飞机操纵杆,致使尚在高速滑行的飞机偏离了跑道,朝停机坪一排等候起飞的飞机撞去。一架刚下完乘客的空飞机被拦腰撞为两截,巨大的惯性冲力使该飞机再撞另一架刚刚上满乘客的飞机……航空史上罕见的惨剧,就在这么短短一瞬间发生了。
        而地面的白云机场明知飞机遭劫持,即将迫降,却没有疏散停机坪等待起飞飞机上的旅客,亦属荒唐。这为后来发生连环惨案埋下了隐患。        当时还有一件趣事,据说当时刚刚当上广州市长的黎子流,在路上听说机场出事,即时赶往机场指挥处理这起紧急事故时,因这位广东顺德人的平民市长,生得其貌不扬,颇似珠三角洗脚上田的农民,居然给门缝里瞧人的机场警卫人员拦住不给进。当天下午,李鹏总理亲自飞抵广州处理此事善后。
        在这次惨重的因劫机而导致的空难发生之后,有关方面痛定思痛,确立了在反劫机中以保护乘客和飞机安全为第一要义的原则,不再鼓励机组人员和乘客同劫机者正面交锋,不鼓励机上人员与劫机犯进行殊死斗争,尽量满足劫机者的要求,以保证乘客和飞机的安全。这是以人为本意识的进步,惨案促使了政治文明与处理这类紧急事件手法的提高。只是这文明的进步是用惨重的血的代价促进的。        随后90年代中就出现了劫机高潮,与两岸间的政治意识形态对峙有莫大关系。
也是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社会历年积压问题总爆发的一个变态显现。1993年,中国曾经发生了震惊世界民航业的咄咄怪事,那一年,中国大陆共有10架民航客机被歹徒劫持,飞往的都是同一个机场:台北桃园国际机场。海峡上空出现了令整个世界都为之瞠目的劫机狂潮,这与台湾当局当时鼓励所谓“反共义士”有关。直到其后“卓长仁绑架事件”总爆发才有所改变:        ——1983年5月5日卓长仁、高东萍等六人,乘坐中国民航296号航班,自沈阳东塔机场起飞后不久,即持枪劫持飞机降落韩国。卓等人被韩国分别判了4至6年徒刑,但后来他们被韩国当局特赦并被送交台湾当局。经中共中央、国务院采取一系列措施和有关部门紧张工作,该次航班旅客和机组人员于5天后的5月10日自韩国平安回到上海。
        后来卓长仁等人于1991年7月在台湾杀人犯案,卓与姜洪军等人绑架了台北市国泰医院副院长王欲明的儿子王俊杰,将被绑架人杀害后,向家属恐吓勒索新台币5000万元。案破后一时震动台岛,台湾民众纷纷遣责台湾当局养疽遗患,开始深刻反思和批判这类带有强烈政治意图的鼓励支持劫机行为。此案直到2001年8月10日才算有了结,卓长仁和姜洪军被台湾有关当局处以死刑,当晚在台北枪决。        因“卓案”和“白云机场劫机惨案”,台湾方面才逐渐放弃了此前鼓励劫机赴台的政治立场,开始认同全世界尊循的“劫机者是全人类所不容的犯罪分子”,并宣布以后将视劫机分子为危险的犯罪分子,劫机来台者将被遣返。海峡彼岸喋喋不休鼓动大陆架机叛逃的“敌台”,也总算寿终正寝。本世纪初开始,已陆续有张文龙、师月坡、祁大全、韩学书、张海、高军、袁斌、徐梅等多名劫机犯,被遣返回大陆,遭到我司法机关的严惩,这样才渐渐减少了这类恶性劫机事件。
        要说起民航事故内幕,不为人知的还有一件事,我的一个中学同学是有十几年飞行经验的波音757主机师了,他说有次空难的内幕,说要是给外面的人知道了,可能很多人会吓得不敢再相信航空公司了,可见必须被隐瞒的重要性。中国北方航空一架B-2141号的MD-82(SA)飞机,1993年11月13日在乌鲁木齐撞毁,官方对外宣布的原因是“提前接地”,当时那架机上有机组10人,旅客92人,此次空难致机组人员4人,乘客8人、共12人死亡。事后查证的事故原因(没有对外公开),是“飞行员不懂英语”所故。
        懂不懂英语与空难有何干系?原来飞机上报警提示的语音电脑程序,发出警报的语种是英语,而当次机师不懂英语,也就听不明白飞机电脑提示在说什么。当时他的飞行高度在海拔几千米,他听不懂英语不打紧,还是检查了一番,发现一切好象没什么异常,看看高度仪,海拔还有几千米呢,就放胆地飞,不理会越来越急促警告的提示。他犯的致命错误是错把“海拔高度”当成“净空高度”了。想想新疆西藏等地,一般平地海拔都在3000米上下,你开飞机飞海拔4000多米,稍高一点的山都飞不过去的。飞机上还有另外一个仪表,指示的是飞机距离地面的净空高度,这是另一个重要的飞行参照,即飞机距离地面的真实高度。官方对外公布的说法是:机师误将塔台通报的高度表拨正值1024设置为高度,结果低飞的飞机撞上地面高压线后,在距跑道外2200米处坠地烧毁。可叹那一飞机的冤魂,不知该向谁去哭啊!        这事是我那机师同学亲口对我所述,作为飞行员,每起空难最后形成的的调查资料,他们都被组织认真学习,换句话说,这是他们必备的功课,想不学都不行。这方面的资料,对他们而言,是全无保密的。他说,每起空难的后面,或多或少都程序包找到些人祸的影子——1994年陕西咸阳空难(该机机组14人,旅客146人,全部死亡)就是如此,后来查明的事故原因,是飞机地勤人员在例行检修时,将飞机尾部升降舵的二根连线接反了,这导致飞机起飞后上天,升降舵工作极不正常,使得飞机尾舵忽上忽下摆动,最终因空气阻力过大而空中抖散、机体从中断裂。这事后来从相关新闻报道里,我也见到了,并非孤证。
        写写这些旧闻,其中或多或少见诸过报道,只是很多深里内情,不为外人知。事故并不可怕,有时更可怕的是隐瞒,以及出于党争孔见和处理危机公关时手法的僵化强硬。还大家一些知情权,也许这种矫枉警醒不为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