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润根:塑造中国未来的伟大发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21 00:01:15
杨润根:塑造中国未来的伟大发现时间:2010-09-08 23:41 作者:杨润根 字号:大 中 小 点击:104次
  中国的未来完全取决于我们对于中国本身的认识,完全取决于我们对于中国的文字、语言、哲学、历史、传统及其民族性格的认识。因此,正像汉代以来的2000多年的中世纪历史已经反复证明的那样,如果我们坚持汉代以来流行至今的关于中国的全部言说,中国是没有未来的。
  因此,我们也可以说,中国的未来完全取决于我们对于汉代以来我们关于中国的全部言说的反思的广度和深度,也完全取决于由此必然导致的对于中国的一切的全新的发现。
  对于个人而言,每一个人往往只是他自己所认同的那个自己;对于国家而言,每一个国家往往只是这个国家里的大多数人所认同的那个国家。
  ——杨润根
  塑造中国未来的伟大发现——专家学者对《发现论语》《发现老子》的评价
  极大地改变了我对孔子甚至我们的文化的看法
  杨润根先生的书极大地改变了我对孔子甚至我们的文化的看法。我以前认为这些古书对现在实在是没用,其实大不然。如果我们的文化从一开始就是这样被解释的、被遵循的,我们的现实可能完全不是这个样子。
  如果通过研究,确证了杨润根先生的解释更真实,那我们的文化真是要另有说头了。红老先生说:“自己理解就够了!”可能不太对。您知道,《论语》是上了中学语文教科书的,为什么中学生(甚至中学老师)对孔子不以为意,推至对我们的文化不以为然,我觉得,传统的解释没有给我们的现实生活带来生机与活力是很大的原因。
  吴鸿
  《读书社区》:2003/04/2608:33
  我隐约望见中国哲学广阔的天地
  当初来元培,是因为我的一个想法:我想了解中国历史,我想知道我们是如何穿越时间,站在今天,我们经历了什么,我们得到了什么,我们又失去过什么,我们不同于其他人的、不同于另一民族的,到底是什么;我还想学中国哲学,由于个人的原因,我在高二看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杨润根一写的《发现老子》一书,那本书让我撑过了高中那段并不轻松、并不愉快的日子,让我有喘息的机会、休憩的地方,同时,我隐约望见中国哲学广阔的天地,我为它所吸引,我想要知道那些先哲都想了些什么,这些过去的人都想过什么;现在我回过头去看,我之所以想学中国历史和中国哲学是因为我那时不知道我为什么要活下去、该怎么活下去,我渴求找到让我明白我存在的意义和继续存在的意义的思想,我希望有东西可以让我自立。
  一位北京大学元培班的学生
  大大增强中国的自信心和凝聚力
  杨润根的研究,对先秦典籍的全新解释,对中国古代思想史、文化史的重新梳理与全新阐述,不仅具有学术价值,而且具有现实意义。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寻找现代化的思想文化资源,是极有价值的探索。如能基于学术建树且超出纯学术的层面,成为主流意识形态的民族文化根基,形成全民族的共识(起码是知识分子的共识),那不仅可以消弥长期以来的“中学”与“西学”的对立衝突,寻找並确认二者的互通一致,使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及其思想文化更具有现代性,並更好地融入国际社会,而且可以大大增强中国在全球化、现代化、民主化的世界大潮中所应有的自信心和凝聚力。
  中国工人出版社资深编审:牛志强
  我们祖宗的很多思想超越当时的那个年代
  我一直以来对历史很有兴趣,我相信一个民族的伟大不只在于其物质上的贡献,更在于其在精神上的贡献,也就是思想上的东西——哲学!精神和物质两者结合起来纔能造就一个伟大的民族的辉煌的历史。我们的民族是世界上惟一一个具有连续的文明的民族,她具有一套完备的哲学体系,她的伟大与辉煌持续了几千年,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而处于落后的地位,而这种落后在整个历史中也只不过是一个短暂的过程,我不明白为什么很多人要把这种落后归结于古代的“糟粕思想”,很多古代的著作也因此被无情的打入“糟粕”冷宫!
  现在国外对中国的历史文化开始做全面的研究,特别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因为他们看到了其中的价值之所在,而我们自己呢?放着祖宗的宝贝不用却盲目地把西方的一套体系全部照抄过来,不加以消化,走别人走过的路,犯别人从前犯过的一样的错!跟着别人走是永远也不会有所超越的!我自认为我们要在学习别人的同时更要注重开发自己的优势——几千年沉淀下来的瑰宝:古代哲学!並且要做到与时俱进,继续完善中国自己的文化思想体系,走自己的路!赶超世界的同时保持民族本色!
  看了《发现老子》,觉得我们祖宗的很多思想超越当时的那个年代,是非常先进的,我们这些子孙当今的任务就是结合现实丰富她、发展她、发扬她!
  书剑飘香客
  http://www.shuhu.cn/bbs/index.asp
  推荐《发现老子》《发现论语》
  我想向各位推荐两本书:杨润根的《发现老子》《发现论语》。这两本书重新审视着中国的传统文化,而並不是哗众取宠。或许从他的全新的视角中我们能对中国的文化有个全新的认识,我们应该为自己一直对中国深邃的思想的误解而羞恥,更应该在正确认识和看待它的同时发扬光大之。或许,有人又要说:应该真切的作些什么而不是空谈,可我觉得无论如何文化的振兴是很重要的,甚至应该放在第一位。
  紫君2003/1/22
  zhiyee.com织翼&中华网大学城-论坛
  大幅度提高你我的哲学水平
  《发现老子》的作者挑战了千年以来的老子解说,以一种全新的概念展示了作者本人对《老子》理解。本书的特点就是将老子的理论结合现在的事物,进行了新的解释,此中精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实际上是我自己的嘴太笨了。举例:作者提出,《老子》原文中的“无”字应该理解成超越的意思;例如,无私,超越自我片面有限的欲望;无为,超越个体片面有限的行为方式,——用IT的语言就是升级。
  不知道我的感觉和你们是否一样,但是我相信,这本书可以将你我的哲学水平作一个大幅度的提高!
  引自王彬的《介绍一本好书》
  将是学术界的一桩盛事
  《发现老子》、《发现论语》、《发现孟子》等书是学术新人杨润根的探原之作。书中蕴涵着他的理念,洋溢着他的执着,凝聚着他对先秦经典的锐意开发之情。学无止境,百舸争流,杨君以其独具的视角、独特的见识和独树一帜的方式方法而自成一家。所解所释,新意迭出,罕与人同,容或有可商之处,倘能引出些争议,将是学术界的一桩盛事。
  著名古籍整理研究及辞书编纂专家:舒宝璋
  重新赋予《论语》自身拥有的思想活力
  本来《论语》主要是指导统治者如何修身养性、如何以身作则、如何仁义爱民、如何德行天下,却被统治者歪曲篡改,用来培养人民的愚忠愚孝,成为欺世盗名、奴役人民的工具。杨润根所著的《发现论语》,重新发现了《论语》自身的思想逻辑和思想体系,重新恢复了《论语》自身拥有的思想活力,非常值得一读。
  引自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潘承烈《海航的素质》一文
  http//www.bjmdfl.com
  大大拓展了理解老子的空间
  《老子》是一部十分难读的书,虽然从古至今研究《老子》的人很多,但真正从思想上、哲学上比较深刻系统地解释《老子》的,是杨润根的《发现老子》,它大大拓展了理解老子的空间。
  引自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研究会会长潘承烈《海航的素质》一文
  北京明达方略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网
  您的发现给我打开了一扇大门
  杨君润根老师:我认真地拜读了您的大作《发现老子》,真的精彩,如同王蒙先生所说:“好像吹来一阵春风”。我对诸多研究《老子》的论著作了比较研读,我实实在在地感觉到,您的发现给我打开了一扇大门。虽然有些观点我暂时还弄不太明白,但我认为是很新的,很独到的,有生命力的。有重大价值和深远影响的学术著作当它衝出坚硬的厚土之初,总是有一些难于被认识和理解的地方。我现在正在拜读您的另一部大著作《发现论语》,听朋友介绍,这部书中更有精彩之处。待我读完了再把心得感想写给您,希望读到您更多的学术著作。
  引自云南省社会学会副会长鍾明喜先生的来信
  2003年1月29日
  杨润根将作为21世纪孔子思想发展的推动者而享誉于世
  有机会拜读杨润根先生的著作《发现论语》,得益非浅。杨先生是中国渊源文化的探索者,通过语言、文字的辨释,追本溯源,正确地、科学地、历史地解读《论语》,使人们改变了对孔子,甚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孔子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他的仁爱、礼义、道德思想的发展将在21世纪出现一个新的高峰,杨润根先生将是这次高峰出现的推动者而享誉于世。
  引自广西玉林市委宣传部孔庆芳、孔祥权先生的来信
  2005年12月8日
  我非常喜欢《发现老子》
  杨老师,前年在书店买了一本您著的《发现老子》,是我读过的《老子》解释中最好的一本,很深刻,我非常喜欢这本书,並且想买一些送给朋友。我也想瞭解您的其它著作,但在很多书店都没有找到……收到信后,希望您在百忙中和我联系,我想购一些您的书,也想和您交个朋友,经常交流一些哲学问题。
  引自祁光玉先生2005年12月20日的来信
  一个伟大的发现
  这几天看一本《发现老子》,对我来说如同书名,真称得上是一个伟大的发现。何以能让我在车上、在轻轨上忘己地沉浸在书中的之乎者也?何以能让我在繁杂喧嚣的人群中,犹感受清风徐来,神清气爽?
  《发现老子》的作者杨润根,与其说他是在对老子的著作做重新解释,倒不如说他从哲学的高度,从世界乃至宇宙的整体认识的度高,从可考可证的文字溯源,从自身人性的情境感悟和逻辑思辨推理出发,全面地阐述了老子的道德学说。
  可以说他颠覆了秦汉以来的人们对于老子著作的注解,这对植根于人们原来的知识结构的对于老子的陈陈相因的认识无疑是一种嘲笑:有些词的意义竟被误解甚至被颠倒。这让我感悟到,从人们的认识能力来说,就全面的世界的认识来说,以往人们的认识是局部的,是有缺陷的,是陈旧的。从人们的认识习惯来说,在权威面前,专注和崇敬之心让人们忘记了思辨和怀疑,並无比忠实地把它收纳为自己的知识。从人们的认识角度来说,总是重复着继承下来的思维模式和固定角度,难以超越。从这些来看,观照自己,瞭解你的认识纔是学术的根本途径。
  Shirlry
  2004/7/7
  www.shirleymoon.com
  令人叹为观止的《发现论语》
  杨润根先生的《发现论语》,是在现代语境中对《论语》文本以及孔子思想的系统解读。与台湾钱穆先生的《论语新解》相比,杨先生的“新解”可谓别出心裁,蹊径另辟,既不落入传统经学解释学的陈腐俗套,也不陷进当代哲学解释学的逻辑循环。至于书中那涌泉般的创意,奔放式的激情,连锁化的思路,论证性的笔触,更是让人拍案叫绝,叹为观止。
  引自人大哲学博士祁润兴先生的《从思想碎片到理论拼图》
  http://www.csonline.com.cn
  蕴涵丰沛、洞见流溢的理论创新之作
  杨润根先生确实是富有个性、充满激情的思想建筑大师,其《发现论语》不愧为蕴涵丰沛、洞见流溢的理论创新之作。
  引自人大哲学博士祁润兴先生的《从思想碎片到理论拼图》
  星辰在线2003/03/06
  掸去历史的厚厚蒙尘
  杨润根先生卧薪苦读十余载,广泛涉猎东西方文化典籍,以鲜有的理论魄力和批判勇气攻击汉代以来的解释经典的方式。他认为汉代经学的表音理论、假借理论、虚词理论和考据理论这一套经典解释理论和方法是不科学的,是对先秦经典的曲解和背离。……他不断追问的是:在当代人类生命的现实过程之中,传统文化的经典范式是否还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如果存在这种精神生命的话,我们未来的文化范式如何发掘这活的精神並指向当代人类生命进程的具体领域?杨润根先生勇敢地掸去历史的厚厚蒙尘,回到传统,回到经典,回到先秦的四书五经,並以洋洋洒洒近三百万言的系列巨著(对这些问题)作出了坚实的回答。
  引自人大哲学博士杨维富先生的《文化转型的现代理路》
  《山西晚报》2003年3月29日
  雄辩的逻辑能力
  杨润根激烈的反叛精神,雄辩的逻辑能力,珍爱民族文化的拳拳之心,无疑给当代文化转型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路。
  引自人大哲学博士杨维富先生的《文化转型的现代理路》
  《山西晚报》2003年3月29日
  翻译古代著作的一次革命
  杨润根是用思辨的方式诠释《老子》的,並且他在通过心临其境的情境体验的方式还原当时的语言习惯、社会生活和社会环境的过程中,沟通了当时和现代的语言习惯、社会生活和社会环境,我觉得这是翻译古代著作的一次革命!
  秦锋
  地球经济论坛
  我有一种找到了自己文化的“根”的感觉
  推荐阅读杨润根老师的《发现论语》和《发现老子》这两本书。我看后,有一种
  找到自己文化的“根”的感觉。那真是“半部《论语》平天下”,看了非常愉快。
  万科星园论坛-焦点房地产
  www.house.focus.cn
  读杨润根的《发现老子》有大悟大彻之感
  建议读杨润根的《发现老子》,有大悟大彻之感!老子无的思想是超越,而不是虚无!对《老子》、《论语》较感兴趣,希望有志同道合者共习之,共勉之!
  zwxjm
  星期五八月26,2005《国学论坛》
  评《发现论语》和《发现老子》
  Explains crucial Chinese words explicably and logically.
  Explains traditional concepts with contemporary interpretation.
  Not bounded by "boring" and literaltranslation.
  Most importantly——Easy to understand.
  Kenosis
  2005年02月13日,星期日
  比我们现在想象的哲学史好多了
  老兄还应该把杨润根的《发现论语》和《发现老子》看一遍,非常好的本子啊!比我们现在想象的哲学史好多了。
  Pengguoli
  http://club.beelink.com.cn/dispbbs
  百灵灵·百灵书库
  其他人的解释仍是令人昏然入睡的老一套
  大陆的杨润根写的《发现论语》和《发现老子》挺有新意。顺便提起,其他人的《论语》、《老子》解释就没有跳出原有藩篱,仍是令人昏然入睡的老一套。
  尼罗河鳄鱼
  http://www.blogcn.com/user15/blackdoggg
  《发现论语》纔是真正释读了《论语》的好书!
  看《论语》不要看老的解释,建议你去看一看杨润根所著的《发现论语》,这纔是真正释读了《论语》的好书!!!
  withy7127
  http://bbs.phoenixtv.com/fhbbs
  凤凰论坛
  推荐《发现论语》的主要理由
  1、概括了全部伦理学和政治学的重要内容;
  2、是一部有关中国古代的文字学、语言学、哲学和历史学的著作;
  3、作者对先秦经典做出了全新的哲学思想性的解释。
  推荐人:杨玉英
  http://www.lmzx/system/news
  广东惠州市龙门中学新闻中心
  你的劳动,必将得到世人的尊重!
  读过你写的《发现》,是了不起的大作。你的劳动,必将得到世人的尊重!你对先秦思想的理解是空前的。
  朱鲁子
  《世纪中国》2005.10.7.
  二十一世纪中国大陆学术革命的一柱圣火!
  无疑地,杨润根老师的先秦经典的发现系列是二十一世纪中国大陆学术革命的一柱圣火!
  赵子
  《世纪中国》2005.10.11.
  真恨不得让大家都看到
  最近有幸看到杨润根著的《发现老子》,和我的观点不谋而合,我真感到高兴!他的观点比较系统,建议你翻一翻,如果你感兴趣的话。我刚看了几页,太兴奋了,真恨不得让大
  家都看到!
  WI407
  山东大学学生在线未来论坛
  一位在校大学生对图书馆老师的建议
  老师:你们好!这个星期我刚看完杨润根的那本《发现老子》,感觉特别的好!有人说,它就像一阵清风。我看后更觉得它是一股即将来临的思维或学术风暴。因为它的出现,我想整个秦汉以来的知识体系都将受到震撼。鉴于此,老师是否可以考虑一下再进购几本他的书呢?因为图书馆裏只有一本他的书。同时,我也特别想推荐这本好书给所有的文学和哲学爱好者,特别是老师看看。谢谢!
  建议者:风
  http://hcclib.net/tt/lytj-2
  一位在校大学生对图书馆老师的建议
  老师:你们好!我最近看了一本杨润根写的《发现老子》,觉得确实写得好,並且很想看一些他写的书,但图书馆裏只有这一本而已。鉴此,校方是否考虑一下多进购一些杨润根写的书呢?如《发现论语》等。谢谢!!
  建议者:风
  http://hcclib.net/tt/lytj
  定能从中受到启迪,获得乐趣
  近日在友人处看到一本新书《发现论语》,对《论语》做了全新的解释。作家王蒙还为它写了序言,称它“好像吹来一阵春风,为人们开拓了新的思路”……对《论语》感兴趣的老年朋友,不妨找来读读,定能从中受到启迪,获得乐趣。
  引自《老年时报》
  漠古
  对封建社会三纲五常、君权至上的理论基础进行的根本性的革命
  《发现论语》,杨润根著,奇书——创新在中国各个领域都是难能可贵的——对于《论语》作出了新的解释,推翻了千百年来对孔子的模式思维(modes of thinking),使人们认识到孔子的观点是适合任何时代、任何社会的……两点值得记录:一是把“孝”理解为包括父母对儿女的教育,而且更强调老对于子的责任,是对儒家(汉儒)关于封建社会三纲五常、君权至上的理论基础进行的根本性的革命;二是把“礼”解释为政治的目的,即社会正义,和罗尔斯的正义论不谋而合,极有现实意义。
  引自透明阁《2004年读书心得》
  透明阁主
  一本很有深见的好书
  《发现老子》是一本很有深见的好书!我认同杨润根对《道德经》的理解,受益良多!
  Lestalt
  最大的中文网上商城——当当网
  敢于挑战权威
  我觉得读完杨的这本《发现老子》之后最大的收穫就是:对于我们先人的著作的解读要有自己的想法,在发掘中国传统文化方面我们应该有杨这样的精神:敢于挑战权威,敢于发表新的见解,敢于把自己的想法大胆的写出来並坚持下去。
  卢健飞
  最大的中文网上商城——当当网
  约定
  白日,戴着安全帽,在繁忙的工地上,在炎炎烈日下,皮肤一天天变黑了。晚上,看看狄仁杰,再抱起一位杨先生写的《发现老子》,与过去的今日的先生交流寂寞,或者孤独,该是在昨天约定了吧,我早已忘了。是谁在远远的前方,在隐隐召唤,那无相惟真的约定了?
  阿兰若网
  空谷
  《老子》研究的重大创获
  《老子新解》用现代哲学语言阐发《老子》的深广内涵,是我国《老子》研究的重大创获,可钦可贺!
  引自复旦大学中文系申小龙教授的来信
  《老子新解》有很高的学术水平
  《老子新解》一书对我们哲学专业的教师的教学和科研很有帮助,使用价值很高,並具有很高的学术水平。
  引自四川联合大学哲学系来信
  精思妙想的《老子新解》
  《老子新解》精思妙想,不同凡响。
  引自苏州教育学院中文系来信
  使人受益匪浅的《老子新解》
  拜读《老子新解》之后,受益匪浅,感谢您对我们以及全社会的贡献。
  引自辽阳师专中文系来信
  杨润根这位大陆学者解得好
  关于《论语》的解释和翻译,我去查了好几种不同学者的译解,目前觉得杨润根这位大陆学者解得好!
  引自马莱西亚学者史英《澄清“他律”的迷思》一文
  2004-09-30大红花的国度网
  精确而优美的文辞
  杨润根似乎和我一样是念过黑格尔的人,他的中文有逻辑学的句法,十分强调精确,並且不时流露出优美的文辞来。
  引自台湾板桥社区大学杜文仁先生的来信
  《发现论语》精彩的译注
  感谢杨润根所著的《发现论语》,为我们作出如此精彩的译注。
  探索与发现论坛
  《道德经》真正的内涵
  关于老子《道德经》真正的内涵,杨润根的《发现老子》是值得细读的。
  天人合一
  新时代论坛
  颠覆传统的经学
  《发现论语》和《发现老子》的作者杨润根通过十三年的研究,指出迄今为止,我们全部建立在汉代以来的先秦经典解释基础上的关于中国历史和文化的知识体系都错了。他在自己的研究中发现,中国哲学具有与以往任何解释完全不同的面貌:一部《老子》超过了黑格尔的全部著作内涵,一部《论语》囊括了全部伦理学和政治学的重要内容。不管是一种反叛姿态还是真有惊世骇俗的发现,在《发现论语》和《发现老子》两部书中,杨润根终究作出了自己全新的解释。至于它的价值,只有在今后的争论中得以体现。喜欢古典文化和传统哲学的读者可以一看!
  引自新华网xinhuanet.com
  发现先秦经典最具魅力最能发人深思的哲学思想
  杨润根解读中国古典的“发现系列”,为人们开拓了新的思路。20年前读完李约瑟关于中国科学技术史的著作后,他得出了一个最直接、最简单的逻辑推理:如果中国古人在科学技术方面是如此的杰出卓越,那么他们在哲学思维领域就决不可能像汉代以来的先秦典籍的解释者向我们展示的那样低劣和无能。基于这样的推论,他从原文出发,发现了我们几千年来钻在文字堆裏所忽视的经典最具魅力也最能发人深思的哲学思想,从而对先秦典籍作出了全新的哲学思想性的解释。
  《中国邮政报》
  http://www.chinapostnews
  《发现老子》具有对无限道德的认识
  杨润根的《发现老子》具有对无限道德的认识,其中的部分论述对《老子》一书能起补充作用。
  大地论坛
  www.hx358.com/landfly/bbs
  对先秦经典的哲学思想性的全新解释
  《发现老子》《发现论语》这两本书都是对传统文化经典进行全新解读的著作,为江西师范大学杨润根老师所著。作者以新的认识、新的理论、新的方法,从《老子》和《论语》的原文出发,发现了我们几千年来解释者钻在文字堆裏所忽视的经典最具魅力也最能发人深思的哲学思想,从而对先秦经典做出了全新的哲学思想性的解释。这种解释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以现代的意识对文化经典做出新的发挥和论述,是一种文化创新。王蒙说,读了非常愉快,好像吹来一阵春风,为人们开拓了新的思路。
  缤纷翻译网
  http://www.bingo-t.com
  汉代以来的关于中国历史和文化的知识体系都错了
  江西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的杨润根一针见血地说:迄今为止,我们全部建立在汉代以来的先秦经典解释基础之上的关于中国历史和文化的知识体系都错了。
  北京晚报
  把几乎被窒息的中国古代文化全新地复活过来了
  先秦典籍此前已流传千年的诠释,被杨润根斥为“製造了种种愚昧无知的烟雾”,“他深为现代和以往时代的那些望文生义、牵强附会的毫无理解力的解释及其所犯的种种触目惊心的错误所震撼!”
  四川联合大学哲学系给杨润根来信说:“书的使用价值很高,具有很高的学术水平。”
  复旦大学教授申小龙指出:“《老子新解》用现代哲学的语言阐发《老子》的深广内容,是我国《老子》研究的重大收穫。”
  江西师大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万萍教授认为:“杨润根对《老子》、《论语》的思想逻辑的发现,可谓前无古人,石破天惊。”
  更有欣赏者称,两部书“把几乎被窒息的中国古代文化全新地复活过来了”,“中国古代文化充满了民主、科学、平等、法制的精神,而不再是被后人所误解和歪曲的专制、愚昧、野蛮的象征”。
  著名古籍整理研究及辞书编纂专家舒宝璋指出:“杨君以其独具的视角、独特的见识和独树一帜的方式方法而自成一家。所解所释,新意迭出,罕与人同,容或有可商之处,倘能引出些争议,将是学术界的一桩盛事。”
  文章来源:中青在线
  本文最先发表于《中国青年报》2003年2月11日第8版
  《发现老子》《发现论语》推开一扇新的研究之门
  江西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的杨润根在研究中发现,中国哲学具有与以往任何注释者所注释的完全不同的面貌。一部《老子》超过了黑格尔的全部著作的内涵,一部《论语》囊括了全部伦理学和政治学的重要内容。由华夏出版社最新出版的《发现老子》、《发现论语》,被认为以一个崭新的视角,推开了一扇新的研究之门。
  李娜
  引自《中国教育报》2003年1月30日第5版
  前无古人、石破天惊的发现
  《老子》、《论语》微言大义,语言精炼,加上年代久远、语文变迁,以及古人做学问的习惯和今人照样不能避免的局限性,于是对于《老子》、《论语》的解释往往是聚讼纷纭、莫衷一是,乃至买椟还珠、郢书燕说、死读死解的情况亦是在所难免。墨守成规、因袭前说是学术研究之大忌。杨润根君对《论语》《老子》的思想逻辑的发现,可谓前无古人,石破天惊。
  乐采购物网
  http://leo.loogoo.com/product
  推荐《发现论语》
  《发现论语》是对古代经典《论语》一书的文字、语言及其思想逻辑进行的崭新探讨,揭示了孔子的伟大思想。
  石家庄新闻网
  燕文
  http://www.sjzdaily.com.cn
  推荐一本非期货类的期货书籍
  《发现老子》,杨润根著。该书字如珠玑,对老子感兴趣的,不可不读!!作者对一些有争议的观点有独到的令人信服的解释。
  德善
  http://www.ckbbs.net/bbs/dispbbs
  介绍《发现老子》
  本书是《老子》的全新释本。作者认为几千年以来的解释是完全错误的,是一些与人们正常的理性和自然的常识相违背的十分愚蠢的东西,庄子更是曲解《老子》的罪魁祸首。作者以哲学的整体思维为指导,运用整体的系统联想与情境体验的方法,沉浸到《老子》一书的每一个文字、每一句话语、每一个章节所指示的实际情景之中,发掘出了《老子》的本来意义,做出了前所未有的、颠覆性的重大发现。见仁见智,读者自有判断。
  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
  http://202.121.58.6:8080/opac
  推荐一本好书:《发现论语》
  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儒家学说是封建统治的理论依据,是愚民文化,以至于新中国成立以来被列为打倒的对象。的确,自汉代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起,儒家学说一直是统治者用来统治人民的工具。我想圣哲孔子的本意初衷肯定不是这样的。之所以儒家理论会被用来愚民大概是统治阶级对儒学的歪解。
  《发现论语》的作者杨润根老师对《论语》这部伟大的著作进行了重新探索和译解。他抛开人们对于中国古代哲学的解释並透过这些解释所製造的种种愚昧无知的烟雾而直视中国古代哲学本身,经过20多年潜心研究终于揭开了儒家学说的本来面目。
  wxl_82720
  http://efree.com.cn/phpbbs
  向新“卫道者”宣战!
  中国是一个盛产卫道者的国度,祖宗之法不可变,即使现在认识到错了也要坚持维护那曾经被自己坚信为正确的权威和大师的观点,这也导致了中国必然落后于世界的结局。老子的《道德经》流传至今,人们对于它的理解也是一代又一代被人们视为大师的人解释的结果,然而这种解释结果却已经被视为是金科玉律,它在很多中国人特别是新时代的卫道者的眼裏是只能坚信而不能置疑的。但真理终究是真理,真理越辩越明,我们应该相信,在杨润根教授的突破性发现之后,老子的《道德经》的真相早晚要大白于天下。我等着这一天的到来,也会为之而努力。
  陆泽南先生的这篇《<发现论语>:新见还是搞笑》有很多搞笑的言论,细看之后觉得与他所评价的杨润根的论述的严密性差距太大……
  老子门生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学术论坛
  来自批评者的赞扬
  王蒙先生在序中称作者“从原文出发,发现了我们几千年来钻在文字堆里所忽视的经典最具魅力也最能发人深思的哲学思想,从而对先秦典籍作出了全新的哲学思想性解释”,“做学问应该是做活的学问、与时俱进的学问。前人的经典虽然已经定型,却仍然留下了与时俱进的广大空间,就看我辈怎么学习、怎么领会、怎么思考了。”而杨著“以现代意识对《老子》、《论语》二书作出新的发挥和论述,给人以别开生面和焕然一新之感。”读了“觉得非常愉快,好像吹来一阵春风,为人们开拓了新的思路。”
  平心而论,王氏的称赏并不是没有根据的,杨著中确不乏“别开生面和焕然一新”的“发挥和论述”,是过去的解释者所不及见而足以“为人们开拓新的思路”的,比如尽人皆知的子见南子的例子,卫灵公的妻子南子,杨氏也知道“她是一个虚荣、愚蠢、淫乱而又自以为是、以至狂妄地插手政治、玩弄阴谋、攫取权力、把持朝政的人。她的虚荣、她的愚蠢、她的淫乱、她的狂妄、她的野心乃至她在插手政治方面所取得的某种程度上的成功,使得整个世界都为有她这么一个人而感到耻辱。”正因如此,子路对老师竟还要去拜见南子感到愤怒。作者解释说,子路的愤怒乃是出于“还没有摆脱政治上的幼稚性因而在自己所学习所信奉的政治思想和政治理论与实际的政治之间不能做出某种必要的区分”:
  如果我们把孔子接受卫国有权势的南子的邀请而去拜见南子与法国著名思想家孟德斯鸠接受当时沙俄女皇的邀请而去拜见女皇比较一下(那时西方人还普遍地认为沙皇统治之下的俄国仍然是一个不可理喻的野蛮国家),我们便不难得出结论:对于一个深刻、伟大而又成熟的思想家与政治家来说,只要那些正在掌握权力的有权势的人们能够给予他哪怕仅仅是表面上或礼貌上的尊重并为他提供与之打交道的机会,那么无论这些有权势的人们的名声怎么坏,无论他们的所作所为怎样恶劣,他都将乐意把那些有权有势的人看作一个好人,一个正人君子,一个朋友和一个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并彬彬有礼地去与之打交道,对他倾吐心声,把他变成自己政治见解、政治思想与政治抱负的一个听众,仿佛自己对于他的极坏的名声与恶劣的行为一无所知。当一个人这样做时,这丝毫不是什么虚伪,而是基于这样一种深刻的认识与坚定的信念:无论从个人的观点来看,还是从政治的观点来看,人与人天生是朋友而不是敌人。人与人之所以成为个人间与政治上的敌人,仅仅是由于人与人之间没有交流、没有沟通、没有相互理解的结果。那些有权有势的人们总是对一切自认为比他们地位低下的人关闭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的大门,因此当他们愿意打开与人交流、沟通、理解的大门时,这就表明他们不再是一个有权有势的无可救药的偏执狂,而至少是一个有着开明倾向的人。因此对于一个坚信自己的政治信念与政治理想是正确的和正义的人来说,与有权有势者的任何交流和对话都将会被视为对他的政治事业是有益和必要的。
  在这些自己思想“发挥和论述”的地方——而不是《论语》原文的注释和翻译上,我们最能见出作者过人的识见。其实相去已两千余年,以作者之胆识,原本不必把古籍解读变成“与时俱进的学问”,来重新发现什么《论语》,而完全可以不假依傍,另做一本新《论语》的。
  引自陆泽南的《〈发现论语〉:新见还是搞笑?》
  2003年07月21日《文汇报》
  来自怀疑者的肯定
  杨先生再释老子的《道德经》、孔子的《论语》。他首先把汉代以来的国学同先秦的诸子典籍思想相区别,认为发端于汉代经学的表音理论、假借理论、虚词理论和考据理论这一套解释先秦典籍的方法及其结果,不符合科学,因为,它们背离人们的经验感觉和形式逻辑中的同一律原则。的确,由于汉语是通过语言文字的字形来引伸出它的意义,它属于一种象征语言,一种表意文字而非表音文字,表音理论不适合于用来理解先秦典籍;如果我们承认先秦语言的完美性,假借理论、虚词理论也是一种多余的解释方法;如果我们认识到先秦诸子的典籍作为文本自身的完整性,考据学就属于一种外在于解释对象的理论。”
  引自查常平的《谁埋葬了国学?》
  《世纪中国》http://www.cc.org.cn
  哪裏邮购杨润根先生的书?
  本人特别喜欢杨润根先生的书,读过《发现论语》,其他的书就再也没有买到!着急呀!哪位朋友告诉我:哪裏邮购杨润根先生的《发现孝经》、《发现孟子》、《老子大义导言——对中国古代文学、语言、哲学、历史和文化的全新探讨》、《训诂学的批判》?哪位有杨润根先生的联系电话和联系地址呀?
  谢谢!!!衷心的感谢!!!!
  镜花缘
  国学论坛2006/7/21/
  您的《发现》是无声的动员
  杨润根老师:您是破解老子《道德经》的首位导师。您将其深入浅出,从每字每句开始,您讲述得非常清楚易懂,使我越学越感兴趣。您把这深邃难测、微妙难识的古老经典一点一滴的为我们诠释分解了。
  今天我以赞美和尊敬的态度向您学习,学习您那股不畏劳苦和敢于攻破积习已久的思想、用科学的方法努力改变经学领域裏难以计数的偏差和谬误的精神。
  我感到老子的《道德经》这本书,不但富于哲学内涵,而且也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必读之书。通过《发现》的诠释,不但我们家会认同,国际上也会认同的。老子的《道德经》应该与西方的《圣经》比美,人人一册。您终于把中国远古完美的公平、公正、公道、公义的思想珍宝挖掘解放出来了。
  当我读完此书后,首先我的思想灵魂就有很大的改变。实事求是地讲,改变了我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感觉以前为自己想得太多了,所以路走不通,事办不成。对于老子的普遍无限的善,普遍无限的爱,普遍无限的道德不理解,不认识,更不会去行动。现在读过后才知道,处事为人要有大量,路才会宽。有宽容,德乃大……
  您的《发现》给后学者开闢了理解的先河,给更多的攻读《道德经》的人敞开了大门,提高了老子哲学的思想价值。更重要的是,您的《发现》是无声的动员,给后代青年人进一步研究哲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有很大的启发和诱导力量……
  焦作卫校家属院#1号楼宋庆普
  2006.8.20.
  真正从哲学的意义上建立一个新的体系
  杨润根的《发现老子》、《发现论语》二书有完整系统的思想,超脱出历史上封建正统思想的解释,真正从哲学的意义上建立了一个新的体系。这不仅对我们研读文学很有借鉴意义,而且对研习历史也有重要的提点之处。
  superjiahao.spaces.live.com
  2006.11.4.
  I worship your great findings
  To some extent, I worship your great findings. Confucius reappears.
  You adopt some English to interpret the meanings of the Chinese character. I find two English mistakes in the version of The Findings Of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I have been reading recently. I hope they can be redressed.
  sophia
  2007-08-29 16:18:02
  It is the happiest thing for me to read your works
  Dear Mr.Yang:
  It is the happiest thing for me to read your works, which is quite like my mind soaring in the universe. Although your way of thinking is from Plato, Hegel, etc, as you said, you are much more excellent and perfect than them in fact.
  sophia
  2007-08-29 16:17:35
  给我们一种全新的思想启迪
  作者杨润根先生继推出《发现论语》 《发现老子》之后,近几年来潜心对儒家重要的典籍《大学》 与《中庸》二书,进行细致的研究,发现了其中深藏着的深刻内涵,用一种全新的语言逻辑,做出了一种富有创造性的诠释,给我们一种全新的思想启迪。读完这两本书,能使我们对中国哲学有全新的认识。
  ——华夏出版社的推介
  关于杨润根的《发现老子》的对话
  不多言,只说一句 :这是我看过的关于老子注解的书中,唯一能自圆其说,看了让人信服的。
  60.195.94.*  2006-11-11 22:45
  是唯一一本毫不含糊,有体系的《老子》注解。
  218.16.66.*  2006-12-18 20:01
  希望多几个像杨老师这样的学者把我们老祖宗的好理论发现和发掘出来。
  60.184.0.*  2007-2-2 07:57
  阐述哲学著作一定要围绕一个核心概念,在这以前的许多道德经注解都疏忽了。
  222.91.98.*  2007-2-13 09:44
  这本确实是好书,有很多的见解能够自圆其说。
  kkkfuture  2007-2-4 23:36
  伟大的思想总是藏在最平凡的人脑袋里。确实是好书,可惜没有多少人能真正发现他的价值。另外推荐他的《发现论语》。
  心灵教练  2007-2-14 14:30
  在可通这一点上他树立了段落读解的典范
  建议大家读一读杨润根先生的《发现老子》《发现论语》,不管其观点是否正确,在可通这一点上他树立了段落读解的典范。其他人的经典解读离可通的距离还非常遥远。
  大弘 2005-11-28 14:36:17
  向大家推荐了一本好
  赵向前同志向大家推荐了一本好书,我也来推荐一本吧,好东西不能独吞嘛。 这书写的挺有意思,跟我们以往对《老子》的理解完全不同,但你还会觉得这哥们儿说得挺对。 书名:《发现老子》,作者:杨润根,出版社:华夏出版社,出版日期: 2003-02-01。
  自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一年来,闲下空余时间,我一直在翻阅马驰兄借我的杨润根君著的《发现老子》,其训释自是推陈出新,大有新意在。这对进一步地还原修复圣人思想,重估中华文化价值,自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松柏之风(博客日志)
  2008-01-17
  只有杨润根《发现论语》做了一点实事
  现在的国学,好像只有杨润根《发现论语》做了一点实事儿。
  ——引自国学论坛
  能够得《论语》真谛之人
  对于孔子的研究,千百年来,能够得其真谛之人是江西师大的《发现论语》的作者杨润根先生。 董仲舒、朱熹都是扼杀孔学之人,是专制皇权的帮凶!
  ——引自国学论坛
  我会在追求真理的路上支持你
  杨君,你好,我是大三学电子的,读了您的两部发现,深受启发。能否给我推荐几部您认为很不错的西方哲学著作?希望您坚持真理,并发扬光大。
  深受中国应试教育之害,能读到你的作品,实为万幸,而知道你并读你的作品的大学生实在是少之又少,希望你迅速在教育界推广,救救我们。
  谢谢,我会在追求真理的路上支持你,很喜欢你所发现的老子,也很喜欢你的名字,中华之根需要你辛勤地滋润。
  我叫欧阳涛,很想继续读您的作品,更愿意与你为友,献身于探索真理的事业之中,如月如日,唯君节之,念天地之悠悠,能知君此生无憾矣。
  ——引自欧阳涛的来信
  自从看了杨润根先生写的《发现老子》后便豁然开朗了
  向大家推荐一本书,是杨润根先生写的《发现老子》。笔者认为很有见地,解释得富有连贯性、逻辑性、说服性,值得一看。笔者的感慨,之前看过关于《老子》解说的书,总觉得它们解释得不透彻,没有逻辑,像一片散沙,但自从看了杨润根先生写的《发现老子》后便豁然开朗了。
  http//www.tianya.cn
  作者:helloshigy 提交日期:2009-11-16
  感谢杨润根先生对于中化传统元典文化的贡献!
  我希望我的每一位学生都能够读一读杨润根先生的作品。我相信中华传统元典文化思想的伟大生命力,我把复兴中华传统元典文化的希望寄托于莘莘学子!感谢杨润根先生对于中化传统元典文化的贡献!
  大刘老师
  2010-06-22 21:31:17
  相信时间终会证明先生的思想对于中华文化不可估量的价值!
  自董仲舒以来曲解了孔子儒学!复兴中华传统文化任重而道远,我们需要先生的振臂高呼!古来圣贤皆寂寞,相信时间终会证明先生的思想对于中华文化不可估量的价值!
  大刘老师
  2010-06-22 21:31:17
  孔子和儒家学说的科学性质和民主性质
  我确信,《发现大学》、《发现中庸》和《发现礼运》已经向世人无可置疑地证明了孔子和儒家学说的科学性质和民主性质。
  心顽童
  2010-06-17 02:33
  传统文化的现代阐释
  王蒙
  杨润根君很久以前就开始写作他的《发现老子》、《发现论语》系列。当我读到他赠与我的著作时,觉得非常愉快,好像吹来一阵春风,为人们开拓了新的思路。
  听杨君介绍,他的这些发现来自于二十年前他读到李约瑟关于中国科学技术史的著作时受到的启迪。他当时作出的一个最直接、最简单的逻辑推理是:如果中国古人在科学技术方面是如此的杰出卓越,那么他们在哲学思维领域就绝不可能像汉代以来的先秦典籍的解释者向我们展示的那样低劣和无能。基于这样的推论,他从原文出发,发现了我们几千年来钻在文字堆裏所忽视的经典最具魅力也最能发人深思的哲学思想,从而对先秦典籍做出了全新的哲学思想性的解释。这种解释也许与传统乃至权威的解释大異其趣,但也自成体系。我们现在强调创新,文化创新显然应该鼓励这种探索。
  对于杨君的解释,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裏,我也想谈一谈自己的见解。
  《老子》、《论语》微言大义,语言精练,加上年代久远、语文变迁,以及古人做学问的习惯和今人照样不能避免的局限性,于是对于《老子》、《论语》的解释往往是聚讼纷纭、莫衷一是,乃至买椟还珠、郢书燕说、死读死解的情况亦是在所难免。
  杨君的《发现老子》和《发现论语》则做了完全不同的尝试,他在重视和汲取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同时,尽量运用现代世界与中国哲学研究的成果,以现代意识来对《老子》、《论语》二书做出新的发挥和论述,给人以别开生面和焕然一新之感。
  做学问应该是做活的学问、与时俱进的学问,前人的经典虽然已经定型,却仍然留下了与时俱进的广大空间,就看我辈怎么学习,怎么领会,怎么思考了。老子、孔子从生活从宇宙出发,创立了极有特色的天才理论。这样的理论具有普遍的公理性,它们的活性、能动性、
  伸延性与灵性是无限的。老子和孔子的理论富有动感、生长感乃至爆炸感,它们不是一个模型,一个沙盘,一个千雕万琢后完成了的艺术品,而是一个仍在生长的森林,一个仍处于形成过程中的宇宙,一个仍在繁衍增殖的奇異的谱系,一个超高智商与超高语言符号建成的正在裂变和产生新的能量的反应堆。这正是老子、孔子几千年久盛不衰的魅力所在。这样,对于老子、孔子的阐释就不可抱残守缺,自足自恃。
  我们至少可以也极有兴趣与杨君讨论他对于《老子》、《论语》的挖掘、阐发、引伸与体味,得《老子》、《论语》之逼近原旨与饶有新意的发挥解释而切磋之研习之探求之乃至争拗
  之,人生之乐也,我期待着对于老子和孔子思想的研究的新进展。
  从思想碎片到理论拼图
  祁润兴
  中国文化素以神奇著称于世,堪当东方神秘主义之最。且不说位于“五经之首”的《周易》何等扑朔迷离,至今仍是一个难解之谜,单表居于“四书之中”的《论语》何其神妙莫测,永远使人有无穷无尽的哲理回味。据传北宋赵普辅佐太祖治理天下,只用了半部《论语》就绰绰有余了。听说明治维新以来日本工商业的迅速崛起,多得益于《论语》裏的道德启示和“算盘”上的数量核计。不管这些传说是否完全属实,《论语》的神奇特性由此可见一斑。
  就白纸黑字的传世文本而言,《论语》只不过是思想片断的荟萃与集锦,它离散地记载了孔子与学生问答讨论的简短话语和概略情节,似乎没有什么奇妙的奥秘。但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策略上讲,《论语》真是字字珠玉,玄机迭起,好似老谋深算的巫师发出的预言和咒语,常常有着不可思议的法力。怎样透过有限的文字和断裂的语境来窥探孔子深不可测的智慧渊源,也就成了历代解读《论语》者梦寐以求的学术理想。
  杨润根先生的《发现论语》,是在现代语境中对《论语》文本以及孔子思想的系统解读。与台湾钱穆先生的《论语新解》相比,杨先生的“新解”可谓别出心裁,蹊径另辟,既不落入传统经学解释学的陈腐俗套,也不陷进当代哲学解释学的逻辑循环。至于书中那涌泉般的创意,奔放式的激情,连锁化的思路,论证性的笔触,更是让人拍案叫绝,叹为观止。
  当然,你完全可以不赞同作者对《论语》某些具体章节的“新解”,甚至认为如此理解孔子的原话显得可笑,有点怪诞,但通读全书以后,你就不得不承认,杨润根先生正在经典解释学领域策划一场科学革命:从陈陈相因的训诂考据到与时偕行的理论创新。
  换言之,包括《论语》在内的整个古典文献,其实只不过是经过历史大浪无数次冲涮后存留下来的“思想的碎片”,如同沙石上闪烁的脉金,本身並无条理,更不成体系。要让这些思想碎片焕发出持久的智慧光芒和至善的道德价值,必须对其进行创造性的理论开发和时代化的实践冶炼,就像儿童玩拼图遊戏一样,需要借助天真而奇異的自由想象,将“思想的碎片”璧合成“理论的大厦”。只有这样,古老的经典纔能获得全新的生机,展示永恒的魅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杨润根先生确实是富有个性、充满激情的思想建筑大师,其《发现论语》不愧为蕴涵丰沛、洞见流溢的理论创新之作。
  武汉晨报·读书
  (本文作者是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哲学博士学位获得者,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文化转型的理路
  杨维富
  文化转型重新提上议事日程是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民族文化面临窘迫境状而出现的。当代知识分子在与西方文化“对话”时恍然醒悟“传统”在他们的骨肉裏已是很难体认的存在了。大家纷纷茫然、惊呼、焦虑、无所适从、找不到“根”在哪裏。然而在工具理性极度膨胀的文化背景下,在传统文化被搁置了整整几代人的现实情况下,探问文化转型问题谈何容易?尤其让我们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是:传统文化在当代的断裂以及当代学人浮躁的研究心态。本应关注人类基本价值的知识分子正在将追求精神家园的热情置换成肉身之乐的世俗追求。然而仅仅叫喊危机,炒作“转型”是无济于事的。需要反思,需要创新的勇气,需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脊梁”,需要巨人。面对西方文化以及现代化的挑战,我们只有做出创造性的回应。
  杨润根先生卧薪苦读十余载,广泛涉猎东西方文化典籍,以鲜有的理论魄力和批判勇气攻击汉代以来的解释经典的方式。他认为汉代经学的表音理论、假借理论、虚词理论和考据理论这一套经典解释理论和方法是不科学的,是对先秦经典的曲解和背离。西方解释学的观点认为,经典的普遍性並不在于它的永恒不变,而在于它可以不断解释,永远具有活的生命,永远与现代生活相联系。此外,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之所以能够找到规律,一方面在于事物的性质,另一方面又在于人的寻找。事物显现为怎样的面貌,是与人的寻找方式分不开的。或者说,人怎样提问,事物就怎样回答。杨润根先生尝试以科学的逻辑的解读模式力主还原乃至重建先秦经典所体现出来的具有普遍意义的世界历史结构。他通过发掘先秦经典的“实谓”,即探讨原典实际上说的是什么;“意谓”,即探问原典想要表达的是什么;“蕴谓”,即考究原思想家可能要说的是什么,从而跳出文本,进入历史意识领域;“当谓”,即追究原思想家本来应当说的是什么;“必谓”,即思虑原思想家现在必须说的是什么等层次上的意义,並企图恢复先秦圣哲的固有的内在的逻辑体系。他不断追问的是:在当代人类生命的现实过程之中,传统文化的经典范式是否还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如果存在这种精神生命的话,我们未来的文化范式如何发掘这活的精神並指向当代人类生命进程的具体领域?杨润根先生勇敢地掸去历史的厚厚蒙尘,回到传统,回到经典,回到先秦的四书五经,並以洋洋洒洒近三百万言的系列巨著作出了坚实的回答。
  尽管他的《发现老子》、《发现论语》等系列著作还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尽管他的方法和结论还有需要修正和改进的方面,但是,他激烈的反叛精神,雄辩的逻辑能力,珍爱民族文化的拳拳之心,无疑给当代文化转型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路。
  《山西晚报》
  (本文作者是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
  对《论语》的发掘(之一)
  wuhon122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我以前在读《论语》时总在问,这三句话听来都很有君子之气,但是,它们之间的关係是什么?为什么孔子把这三条放在一起?从没有在一本书中找到答案。尽管也读过房龙的《与伟人谈心》,但从没有把它们联系起来。昨天偶尔买到了杨润根先生注的《论语》(《发现论语》),一下子豁然开朗,感觉到好像全明白了。孔子伟大,我们的这样的文化伟大。
  这裏只想简单地解释一下我看了杨先生的书之后的体会。学习(主要指读书)是从别人已经积累的知识中学,这裏的别人不就是朋友吗?学习不就像在和远方的朋友谈心吗?这当然高兴了。你这种高兴的感觉是你学习后的体验,别人不一定体会得到,你不必为此而郁闷,能够有这样的体验就是成为君子的条件了——这样的解释以前从未见过(指我从未见过)。
  杨先生书裏的解释比我上面说的解释深刻、全面、细緻、规范得多。说得太好了!还有很多精彩之处,是我见到的全新的解释。杨先生还写过《发现老子》,我还没买到,想必一定好看。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学术论坛
  (本文作者吴鸿是清华大学机械自动化控制专业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获得者,高级工程师,北京大学哲学硕士)
  对《论语》的发掘(之二)
  wuhon
  《子罕第九》: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杨润根的解释是:孔子在谈到一些人所获得的现实利益时,很少将它归因于他们的命运或他们的美德。
  其它的人或者是牵强地解为孔子常谈仁(何新,《孔子论人生》,p165),或者是解不下去了(南怀谨,《论语别裁》,p426)。
  另有,里仁篇。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通常的解释都是说要知道父母的年龄。杨润根的解释是,孔子说:“对于那些到了为父为母的年龄的人们来说,他们绝不可对于自己将要对自己所生育的儿女们所应承担的责任一无所知。对此,人们一方面应该为自己已经到了为父为母的年龄而感到喜悦,另一方面则应该为自己将要对自己所生育的儿女们所承担起自己所应承担的那实在是不可掉以轻心的为父为母的重大责任而感到恐惧。”
  杨润根先生的书极大地改变了我对孔子甚至我们的文化的看法。我以前认为这些古书对现在实在是没用,其实大不然。如果我们的文化从一开始就是这样被解释的、被遵循的,我们的现实可能完全不是这个样子。当然,决定我们现实的不是一个孔子,但杨先生所解释的孔子的思想确实太厉害了。仅“后生可畏”就够很多MBA、成功学讲的了。我学习过不少这样的东西,他们都没有杨先生所介绍的孔子讲得透,而且不是差一点儿半点儿。举个例子,成功学方法中的很重要、很简单的一条就是“和成功的人在一起”。看看《论语》的第一句话和杨先生的解释你就会感到孔子的方法要深刻得多。“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就是通过“学”和“时习之”而体验到的,因此,“和成功的人在一起”在孔子那裏並不是仅要在身体的物理位置上与他们在一起,而是要“心”在一起,这大大拓宽了“在一起”范围。而且,由于是心在一起,你周围的外人就不一定看得出来,就可能对你不理解而“不知”你,你也不要为此而“愠”,坚持作你的君子。
  我的观点是,不同的解释代表了不同的文化观念和对孔子生命理念的看法,而不仅仅是文字方面的问题。如果通过研究,确证了杨润根先生的解释更真实,那我们的文化真是要另有说头了。红老先生说:“自己理解,就够了!”可能不太对。您知道,《论语》是上了中学语文教科书的,为什么中学生(甚至中学老师)对孔子不以为意,推至对我们的文化不以为然,我觉得,传统的解释没有给我们的现实生活带来生机与活力是很大的原因。哪位老人愿意把传统的“后生可畏”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但如果按新的解释,则会大不一样。红老先生本人就是在实践超越自己。
  由《发现老子》引发的思考
  书剑飘香客
  一直以来对历史很有兴趣,我相信一个民族的伟大不只再于其物质上的贡献更在于其在精神上的贡献也就是思想上的东西——哲学! 精神和物质两者结合起来才能造就一个伟大的民族和辉煌的历史。我们的民族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具有连续的文明的民族,具有一套完备的思想体系,她的伟大与辉煌持续了几千年。近代由于种种原因而处于落后的地位,而这种落后在整个历史中也只不过是一个短暂的过程,我不明白为什么很多人要把这种落后归结于古代的“糟粕思想”,很多古代的著作也因此被无情的划入“糟粕”一类!
  现在国外对中国的历史文化开始做全面的研究,特别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因为他们看到了其中价值的所在,而我们自己呢?放着祖宗的宝贝不用,却去盲目的把西方的一套体系全部照抄过来,走别人走过的路,犯别人从前犯过的一样的错,而不加以消化!跟着别人走是永远也不会有所超越的!我自认为,我们要在学习别人的同时更要注重开发自己的优势——几千年沉淀下来的瑰宝:古代哲学!并且要做到与时俱进,继续完善中国自己的文化思想体系,走自己的路!赶超世界的同时保持民族本色!
  看了《发现老子》,觉得我们祖宗的很多思想超越当时的那个年代,是具有先进性的,我们这些子孙当今的任务就是结合现实丰富她、发展她、发扬她!
  书狐论坛  (http://www.shuhu.cn/bbs/index.asp)
  2005-5-21 23:09:38
  杨润根——孔子思想的当代复活者
  朱鲁子
  赠杨润根先生:“道不孤,必有邻”,“天下谁人不识君”?!
  圣人之学,历代自谓衣钵传人、强作解人者不可计数,然,由于多不得其门而入,故2000多年来难免奄奄一息之气象。圣人孔子幸甚!2500年来,终于有了真正的“解人”——杨润根!
  不认识杨润根先生。识得杨润根先生缘自读其大作《发现论语》。“非其鬼而祭之”,难免落得“谄也”之名。然在无恥学界无视杨润根先生真知灼见之时,“见义不为,无勇也”。
  崭新的方法,独到的思考,缜密的考证,精心的阐释,让圣人孔子在《发现论语》中活灵活现起来。能够通过自己的文字让圣人在当代复活者,可谓圣人的真正“知音”。
  圣人复活之日,就是中华民族得救之时!
  希望杨润根先生再接再厉,精益求精,在《发现论语》的新版本中能够删改其繁琐冗赘的语言,使之真正成为名山之作。
  (本文作者是南开大学哲学系副教授朱进富先生)
  http://www.ccforum.org.cn
  2006.1.5.
  发现《发现论语》
  徐烛尘
  如果有人对你说,迄今为止的历代大师们对于《论语》的译释全错了,你一定会认为这是一个疯子在胡言乱语,而绝不是一个学者基于自己长期的研究所得出的理性的结论。但是,现在就有一个敢于向汉代以来的经典解释公然挑战的人——杨润根。
  《论语·子罕第九第》23章中,子日:“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通常的翻译是,孔子说:“听到道路上的传言就四处去散播,这是背弃德行的行为。”然而,杨润根的译解是,孔子说:“那种学习的是冰清玉洁的真理(听“道”)而宣扬的却是肮脏污秽的谬论(说“涂)的人,他们的道德品质完全堕落了。”
  《论语·阳货第十七》第14章中,子日:“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通常的翻译是,孔子说:“年少的人是可怕的,怎能断定他的将来赶不上现在的人呢?一个人到了四五十岁还没有什幺名望,也就不值得惧怕了。”然而,杨润根的译解是,孔子说:“真正应该引起严重关注并认真对待的是一个人的后半生,如果一个人能够在他的其后半生之中继续不懈地努力,那怎幺能够预知他的未来岁月会比不上他的过去岁月呢?因此,即使一个人到了40岁或者5O岁的年龄而仍然默默无闻,一事无成,这个人也没有足够的理由要为此担心害怕,如果他能够继续不断地努力的话。”
  这本书中大量的对中国的古老文字的解释不仅再现了中华民族的远古祖先创造这个文字符号体系的时候的智能,更体现了民族精神的真、善、美,对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一定会大有裨益。这样的汉字解释有力地辅助了句、段、篇的解释和翻译,二者相得益彰,生动鲜活地展现了儒家思想的精髓。在提倡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的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的今天,《发现论语》无疑为我们的教师们重新认识和理解中国古代优秀的思想和文化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正像王蒙先生在为这本书作的序言中所说:“当我读到他赠予我的著作时,觉得非常愉快,好象吹来一阵春风,为人们开拓了新的思路。”
  愿教师朋友们在发现《发现论语》的时候时亦能有同感。
  (在《世纪图书网》有一个中国语言的地狱,徐烛尘先生的这篇文章就是杨润根从这个地狱的魔鬼手里夺回来的)
  《发现老子》,发现真正的老子
  高考数学刘老师的教育博客
  (2010-05-18 18:20:33)
  《老子》又名《道德经》,是一部伟大的中华传统文化原典。
  《道德经》首先提出了“道”的理念。那么究竟什么是“道”?
  其实探讨宇宙天地起源是人类祖先们的共同课题。同样一个问题,不同民族给出了不同的答案。犹太人的祖先用一个万能的上帝,阿拉伯人的祖先用一个唯一的真主解答了宇宙天地起源问题。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以前)用水,火,土等个别的具体事物当做万物的起源。我们中华民族的先祖用抽象的阴与阳解答了宇宙天地的起源:一阴一阳谓之道;道生天地,天地生万物。道是自然存在,而上帝真主却是超自然存在。世界上其他民族用“神”解答了宇宙天地起源问题,惟有我中华民族用一阴一阳的道给出了的答案。当其他民族用“神”的理论立人时,中华祖先立人的参照坐标是自然之道,是天地之道。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出自《易经》),天有自强不息的道,地有宽厚载物的德。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以天地为榜样育才立人:育出的是自强不息之才,立出的是厚德载物之人。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以“道”论之,即以“一”论之。“一”的涵义其实就是在复杂世界的基础上归纳出简单之道(模型),然后再由简单之道(模型)去推理复杂世界。由此可知“道”是可以启发人类的创造性思维的。正因为道体现的“象”:形象之象(天地万物之具体形象)与抽象之象(太极八卦六十四卦等符号模型)之简单明了、灵动活泼、博大深邃,由此启发了中华早期的重要发明创造,例如:中医,古琴,围棋,建筑,天文,历法,军事,武术等等。
  本人推荐的这本《发现老子》就是阐释中华“道”文化的一部力作。如果有人对你说,迄今为止历代大师们对于《老子》、《论语》等经典著作的解释都错了,如果有人对你说,我们建立在汉代之后对先秦经典的解释基础之上的关于中国历史和文化的知识体系全部都错了,你一定会认为这是一个疯子的胡言乱语,而这位敢于向几千年来对传统经典解释公然挑战的学者——《发现老子》的作者杨润根先生,却是基于他常年坚持科学独立思考所研究得出的理性结论。美国当代著名的物理学家威顿( Witten)说,20世纪许多最具深远意义的科学进展都是由于发现原有理论的不协调。历史告诉我们,消除理论之间的不协调是使理论取得真正重大进展的好方法。杨润根先生的这些发现来自于二十年前他读到李约瑟关于中国科学技术史的著作时受到的启发。他当时作出的一个最直接最简单的逻辑推理是:如果中国古人在科学技术方面是如此的杰出卓越,那么他们在哲学思维领域就绝不可能像汉代以来的先秦典籍的解释者向我们展示的那样低劣和无能。基于这样的推论,他从原文出发,发现了我们几千年来钻在文字堆里所忽视的经典最具魅力也最能发人深思的哲学思想,从而对先秦典籍作出了全新的哲学思想性的解释。这种解释也许与传统乃至权威的解释大异其趣,但也自成体系。我们现在强调创新,文化创新显然应该鼓励这种探索。
  杨润根先生在研究中发现了一个完全崭新的世界:中华传统文化是多么伟大!一部《老子》大大超过了黑格尔的全部著作的内涵;一部《论语》则囊括了全部伦理学与政治学的主要内容。可是2500年来是谁把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埋葬了?又是谁充当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刽子手?这个问题值得我们大家思考!杨润根先生要复活中华传统文化原典真正的思想精神,本人十分理解。杨润根先生说他看到的是一种比秦始皇焚书坑儒更有过之的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野蛮屠杀,本人亦十分认同。秦朝的焚书坑儒只是简单的毁弃消灭后的不复存在(直接毁灭“真”),而后世则是“挂羊头卖狗肉”式的改头不换面变换调包后的不复存在(以“伪”替换“真”),这样做确实比秦始皇焚书坑儒更有过之。当然,一伪一真也是产生于一阴一阳之中的;然而这个“伪”首先迷惑了汉代 之后的众多学者(最典型的是朱熹)继而迷惑了整个中华民族,这个伪中华传统文化的实质就是鲁迅先生所说的“吃人”的文化(真正的中华传统文化原典的精神是“以人为本”。伪中华传统文化是“以君王为本”,这比起古代西方文化的“以神为本”都远远不如),迷惑荼毒我中华民族久矣!
  爱因斯坦曾经两次高度赞扬中华传统文化。作为世界一流的科学家,作为一名犹太人,会轻易赞扬一个不值得赞扬的民族,不值得赞扬的异族文化吗?爱因斯坦的态度对于今天的我们有什么样的启示呢?
  附王蒙先生为此书所作的部分序言:
  做学问应该是做活的学问、与时俱进的学问,前人的经典虽然已经定型,却仍然留下了与时俱进的广大空间,就看我辈怎么学习,怎么领会,怎么思考了。老子、孔子从生活从宇宙出发,创立了极有特色的天才理论。这样的理论具有普遍的公理性,它们的活性、能动性、伸延性与灵性是无限的。老子和孔子的理论富有动感、生长感乃至爆炸感,它们不是一个模型,一个沙盘,一个千雕万琢后完成了的艺术品,而是一个仍在生长的森林,一个仍处于形成过程中的宇宙,一个仍在繁衍增殖的奇异的谱系,一个超高智商与超高语言符号建成的正在裂变和产生新的能量的反应堆。这正是老子、孔子几千年久盛不衰的魅力所在。
  《发现论语》——孔夫子之眼睛
  SWX0813
  2010-05-14 17:19
  读杨润根先生的《发现论语》,我除了感叹还是感叹:原来这才是真正的夫子之道。徜徉在真正的经典里总是一个令人感觉到幸福和震撼的经历,我不得不一个字一个字地细细品味,有时候特别的心有戚戚然,则会禁不住摇头晃脑——这可能是我表达兴奋的个体方式。当然,几个小时下来,会觉得很累。没办法,其思维是如此缜密和有趣,其所言是如此阔大乃至整个宇宙就在胸中不停地呈现不同的形态,我非全心全意跟着就不可能有真正深切的体会,也就永远不可能真正懂得其伟大的真理性。
  我有个习惯,遇到精美的东西,总是想法设法将其留下来。我外出踏青抑或仅仅是散散心,经常遇到让我非常激动的对象或者场景。但我不喜欢拍照,因为我发现照片拍得再好,其美也终究不属于自己的,最起码一点,我无法真切记得它们的样子,更不要说梦见它们了。因此,每当我面对心动之物时,总试图尽可能看得清楚一点,穷尽我所有的目力和心力将其每一个细微之处印刻到我的脑海里,只有这样它们才会是真正的属于我,而且我也确有梦见过它们。读书就是将经典之句段抄写下来诵读,而且是声情并茂为之。
  有时候我会给人一种假象:我读书较多。我多次告诉我的朋友,我读书很少,可以说少得可怜,一年读书不到10本,字数总共不过数十万而已。我反感“读万卷书”的提法,读得多,跟懂多少没有必然联系。尤其是当读书沦为一种满足博学的虚荣的欲望,已经不折不扣地成为一种谈资时,我更觉可悲。我非常认同杨润根先生对学习之诠释,所有的理论知识都无一例外的不可能成为一种指导人们去认识真理、认识世界的普遍原理,而是应当成为人们培养逻辑推理思维的平台。学习的目的不是接受这些理论,而应该是重新检验它们。从中形成的一种感知、分析以及推理能力才是永恒不变的科学的最根本和最准确的认识真理的最完备的方法。
  杨老师之解释夫子思想之深刻,让人深为叹服。我将其视作理解夫子之道的一双慧眼,透过它我们可以真正的走进夫子,在其理想国的伟大体系内自由地驰骋并对之顶礼膜拜。我常常想我是多么的幸运,在一种极端扭曲的妖魔化的伪夫子思想之熏陶下,我也许永远都不可能再有机会走进真正的夫子,接受其伟大人格的洗礼,末世穷年只能沦为陋儒而已!而杨润根先生的出现使蒙昧主义无所遁形,再也无法堂而皇之地大行其道,我辈因以得以正确的认识夫子,此乃走进圣贤之学的最重要的基础。
  读《发现中庸》有感
  SWX0813
  2010-05-08 19:50
  将近一年来,我都在反复阅读和思考“四书”原著,可谓背得滚瓜烂熟了。期间,我拒绝一切解说。对于《大学》、《论语》、《孟子》,我多多少少还是能意会一下的,但对于《中庸》,基本没想法,浑然不知所云何物。出乎意料的是,‘四书’竟如此改变了我的一生,毫不隐瞒的说,这是我做梦都不敢想的。
  自觉定力修炼得差不多了,于是开始翻看学者之解说。其中《论语》的版本我看得最多,一天都可以看好几本。其中不乏精彩之处,但对我都没有多少触动。夫子有句自我总结:“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不逾矩”,我看到的解释,意会揣摩的痕迹较为明显,我是无法接受的。我自己的感受的变化一次次向我诠释着‘意会想象的愚蠢’,其逻辑乍一看挺严密的,实际的情况与之相差十万八千里不止。我不敢再随便意会什么了,除非我真的做到了,深切感觉到了,遂将其记录下来。我不太喜欢‘可想而知’这个词,一定程度上它等于胡说八道。
  昨日读到杨润根先生的《发现大学》、《发现中庸》,发现其思维方式极度特别,我立刻喜欢上了他,并将之推荐给了我的朋友。他的文笔独具感染力,直觉其身上洋溢着一股浩然之气,仿佛孟子再世。感觉得出杨老师之尽心如此之深,令人敬仰。读他的书总是很费神的,不然就难以体验其思想文辞之精妙。我禁不住将其中的许多段落整个地抄写下来背诵领会,我不允许自己错过如此经典。
  看了他对圣贤文化之理解,我觉得自己颇为愚蠢。我太低估汉代以来的政客们以及经学家的篡改水平了。也就是说,依照目前所谓的“正宗的经典解释”践行下去,永远不会接近夫子之“至善”之境,只会在歪曲的道路上愈走愈远。这下似乎不难理解为何自汉代以来,再也没有了真正的如孔孟一样的大圣大贤出世。以若所思,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怎么可能成功。
  谢谢杨老师,圣贤之学从您的内心中真正的复活,学生备受感动!
  经典本来就应该这样解读
  ——读《发现中庸》
  稚者无疆
  用了整一天时间,一口气读完杨润根先生的《发现中庸》,刚读数页,我便认定这是一本奇书,这是一部特别适合我个人味口的经典解读类书籍。
  我一直坚定地认为,中国的文字 符号体系是表意的,它是内含太丰富的符号,一个中国文字可能就是一个故事、一则事理,每一个中国文字的出现,都是古代先贤智慧的结晶。理解中国古代经典,就必须并应当从构成中国的古代经典的古老文字入手,要从中国的古老文字最原始的意思切入,特别是读孔子、老子的书,就更应当探究其中的每一个古老文字的最原始的意义,最不应当参照汉后的名家解读,因为那里非常明显地显示着为统治者服务、被当权者扭曲的解读因素,虽然解读者已经被视为了不起的名声显赫的大学问家,诸如朱熹等人。看这些名声显赫的后人对经典的解读,总好像是在听评书艺术家袁阔成老先生讲《三国演义》,其评书艺术实在是高妙,常常让我沉醉其中,但长大后细读了原著后再听,越听越觉得袁版的《三国演义》好像都是在为社会主义的新中国服务;也更像是在看于丹老师的《论语心得》,于丹老师的才华让我深深迷醉,醉醒之后,我便深知,我所读的是于丹,不是《论语》,而现实中太多的人认为读了《论语心得》,就等于读了《论语》。经典是不可被替代的,被替代了,就不是经典,读经典不是一句句读的,而应当一字字地体会,否则便无法真正进入经典。
  读了《发现中庸》后,我发现,作者也是这样想的!
  当然,读了《发现中庸》,绝不等于就是读了《中庸》,我甚至有许多处不认同作者的观点,我更受不了作者的那种哲学研究专家式的语言表达方式,但我极认同他的思维方式、解读方式,特别是从其中的每一个文字的构成及原始的意义出发,尽力还原经典的本面目的尝试让我激动欣喜。
  我赞赏作者的这种勇敢:“只要完全放弃先入为主的理论预设,只要回到经验的基点上,即回到我们对于中国古代经典的直接观察的基点上,并从而把中国古代经典当作由正常的文字和语言构成的正常文本来理解,我们就能够从中国古代的经典中立即发现一个崇高伟大的文化。”正如此书的封面上的广告语:“推翻一千多年来的解经传统”(当然当今社会这样勇敢的人很多很多,但多为不严肃、不认真、故弄高深、自我标榜者),“发现民族经典尚未人知的深刻内涵”。
  我更欣喜作者独创的我想做却根本没有才能做得到的解经思路:“就经典解释的方法而言,我认为,一种正确可靠的经典解释必然是建立在不证自明的直接经验和观察的基础之上,而不可能是建立某种先入为主的理论观点或理论预设的基础之上。与此同时,我认为,一种正确可靠的经典解释必然是建立在深入探讨中国古代经典之中的文字、语言及其词法、语法和逻辑结构的基础之上,而不可能是建立在大量收集汉代以来的一切经典解释并从而人云亦云的基础之上。”
  当然最让我有收获感的,倒不是作者由此导致的对于《中庸》这一经典的深刻认知,而是作者给我带来的对中国文字的奇特解读,诸如:
  大:这个字不仅具有英文里big和great的意思,而且具有universe的意思。这个字可以直接理解为人类的存在(“人”)在宇宙(“一”)之中的无限伸展,也即当人类运用自己的理性探索自己存在的原因时,我们就会发现,人类的存在是以整个宇宙为条件的,我们的存在深深地扎根在无限的宇宙之中,我们的存在伸展到了宇宙的每一个角落,因为我们存在的原因伸展到了宇宙的每一个角落。正因为如此,“大”具有普遍的、系统的和整体的意思。(我完全接受“一”这一汉字符号在中国古代经典中的地位,特别在看了台湾曾仕强教授《易经的奥秘》之后,更接受这一认识:“一”就是太极,就是宇宙,就是整体)。
  正:仅仅从“正”这一文字本身,我们就可以发现中国古人对于认识上的正确和行为上的正义的深刻理解:正确的认识(正)就是达到了(止)最高的逻辑统一性(一)的认识,正义的行为(正)就是达到了(止)最高的逻辑统一性(一)的行为。
  这种解释真是既牵强又深刻,既荒谬又有理,但我却很快喜欢上了这种解释。这种解释,让我深深地爱上了我们的中国的文字,让我对现在每时每刻也离不开的中国文字有了全新的认识和理解,更让我在教学中分析古今中国语词语的意义和用法时产生了悟道开窍的感觉:我们所用的每一个中国文字,那都是先贤智慧的凝结,平日里却只把它当作一种表音的符号,虽知也表意,但却从未深究,更不曾体会里面每一部首每一笔画的奥妙,真是日用它,却天天亵渎了它。
  也可能是因为我很早就接触到《说文解字》(中国第一部系统地分析中国文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书)、《尔雅》(中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书,是中国古代的词典)等书籍,使我对中国的古老文字的原始意义的探究特别感兴趣,这种兴趣也使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大显身手,解读字词时总有灵通之感。我还买了一本一位民间文字爱好者(山东一地方民警赵宝印同志)自费出版的《汉字部首解说》,书中一一考证了中国文字部首的来源与演变,我一直想利用手中这几本难得的书籍在学校为学生开设一门自编的课程:“中国文字——中国先贤智慧的结晶”,只因水平有限,只觉难度太大,数次动笔,未有进展。无疑,《发现中庸》一书为我提供了更多的专题素材。我之所以一口气读完它,在读的过程中我还产生了一个更大的想法,我要把此书中我认可的可接受的对中国文字的诠释一一整理出来,不单如此,作者《发现中庸》是系列书,作者更有《发现论语》、《发现老子》、《发现大学》等书,里面恐怕有更多更好的中国文字的素材了,待我一一读来,一一整理吧。
  暂录部分如下:
  中:作为动词,它的意思是指能够击中而不会偏离目标的,或合于目的的一切人的活动——认识和实践的活动。作为名词,它的意思是指人的正确的认识和人的正确的行为——公平的和正义的行为。就整个《中庸》所涉及的主题来看,这里的“中”主要是指人的认识活动。
  庸:这个字具有价值论和方法论的双重意义,因此,从价值论的角度来理解,它可以被理解为普遍的(“广”)人们可以直接支配、掌握和运用(“彐”这一部首表示手的动作)的使用价值(“用”);而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理解,它也可以理解为可以直接支配、掌握(“彐”)和运用的(“用”)的广泛而普遍(“广”)的方法。因为“用”字本身不仅具有使用价值的意思,而且具有运用的意思。
  君:在“君”的原始的符号形式中,它的直接的意思是人们用自己的双手环抱(“尹”)宇宙的整体(“口”)。因此“君”也就是那种掌握了自己存在的宇宙本源与本质,从而超越了自身片面有限性的个体存在的普遍无限的宇宙的存在者和以普遍无限的宇宙为目的的道德的存在者。因此“君”是人类所能达到的绝对智慧与完美道德的光辉典范,它是理想人格的化身。
  小人:指那种片面有限的、为自己感官的有限的感知能力所孤立的、因而看不到自己存在的普遍无限的宇宙本质的人。这种人不会诉诸自己的理性去认识自己存在的普遍无限的本性以及自己的生活与整个社会、整个自然的普遍无限的联系,因此他把自己与整个社会、整个自然界孤立开来。他们不再关心整个社会、整个自然界,而只关心自己,一切只以自己为出发点,一切只以自己为目的。他使自己的存在完全变成了个体的存在,使自己的生活完全变成了个体的生活。他的全部感觉、情感、意识、意志与信念只具有纯粹的个体的性质,结果他使自己完全变成了一个自私的、狭隘的、盲目的、愚蠢的人,变成了一个完全置身于人类社会的必然的历史进程之外而又不得不受它任意支配和摆布的人,因此,这种人是毫无希望、毫无前途可言的。“小”的概念,在其原始的意义上正是一个无限地分割整体的概念。
  命:人们(人)共同一致地(一)叩求(叩)的对象——自由、幸福而长久的存在。正因为如此,在中国古人的心目中生命是一种美好的、温馨的、阳光明媚的、每一个人都应该对它充满热爱和感激的神圣的东西,也是一种能够激发我们对于每一个他人和宇宙万物的深深的爱的东西。
  http://blog.zzedu.net.cn/user1/zhsh0303/archives/2010/190506.html
  (注:本文中的“汉字”被改为“中国文字”)
 来源:共识网作者赐稿
[文章来自共识网:http://new.21ccom.net/articles/gsbh/article_201009081811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