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徐英武:我的投资哲学和实践(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03:17:20

徐英武:我的投资哲学和实践(二)

imeigu.com 2010-07-27 16:32:31 来源:i美股论坛 原文链接 作者:徐英武 0 条跟贴

投资者是企业的主人,拥有的股票是所投资企业的一小块的凭证。

普通股的拥有者是企业的主人,是有深厚的法理和文化的基础的,也有悠久的历史。所有的普通股投资,都可以理解为你和邻居,看到饭馆有利可图,相互协商,决定租用街头的一个店面,开一个小的饭馆。企业从个人、家族所有,到合伙制,到有限责任,到公开上市的公司,经过了漫长的演化,无不可以从经营一个饭馆找到轨迹和影子。从企业主人的角度出发,对投资决策最关键之处,是理解资本结构(capital structure)和盈余分配政策。

你和邻居倾其所有,七三出资,投入100万,你兼做经理,雇用大厨和跑堂,终于开出第一家饭馆。然后食客如云,盈利不错,这时候你和邻居商议,觉得可以开第二家饭馆。但是新饭馆盈利虽然不错,却现金不足,开第二家没有钱了,于是你决定和银行谈谈,运气不错,银行借你100万,7%利息,以目前饭馆作为抵押。于是你的企业有了第二家饭馆。当然,正常情况下,银行当然对你置之不理,于是你把三叔拉了进来,三叔投入100万,想占50%的股份,你当然不同意,因为饭馆开始盈利,你觉得企业已经升值了,只答应给20%的股份,三叔不答应,谈来谈去,30%的股份融来100万,第二家饭馆开张。当然你也可以找二姨。二姨是个精明人,说,我可以借你100万,5%利息,但是到明年还我的时候,我可以选择,是抽回本金100万,还是保留100万、换成30%的股份。于是你答应了,第二家饭馆于是也可以开张。

在第二家饭馆开张后,以上的3种融资方式(书面语叫资本结构),对企业本身的价值,并没有什么影响,饭馆还是那个饭馆,食客还是那些食客,但是对股东价值,影响却是非常之大。如果饭馆赚大钱,第一种方式对你最合适,第二种方式最吃亏,第三种方式居中。反之,如果饭馆赔钱,第二种方式最合适,第一种方式最吃亏,第三种方式居中。这三种方式之中,出资人都可以看作是资产的不同意义的“主人”,因为如果真的出问题,银行会拍卖饭馆的设备,收回本金和利息。在上市公司中,你拥有的小部分股票,是和其他的出资人(银行等)享有不同的收益、承担不一样的风险的,其中,普通股股东是收益最大、风险最大的一个群体,但是除非在极端情况,你都是控制这个公司的。

以上的例子说明了,不同的资本结构,对股东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即使企业本身并没有什么变化。那么有没有一种资本结构,对股东最有利呢?答案是YES,这个东西叫最优资本结构。如果全部由股东出资,从上面的例子看出,对股东不一定最好。如果从银行借钱太多,饭馆盈利当然好,一旦亏损就全完了。看来最好的资本结构是介于二者之间的一个比例,事实上的确如此。如果全部由股东出资,叫过度简化的资本结构(over-simplified capital structure),如果银行贷款过多或者乱七八糟的出资人太多,叫过度复杂的资本结构(over-complicated capital structure),二者都会损害股东的利益。详细的论述可以参考格雷厄姆的《证券分析》。乱七八糟的出资人太多也会影响股东的利益,这个在企业治理里面讲更清楚,通俗一点说,就是“鸡多了不下蛋,人多了净捣乱”,闹哄哄的很多人,不容易决策和执行。

另外一个明显影响到股东利益的,是盈余政策。饭馆赚钱了,有两个选择:开第三个饭馆,或者股东把利润分了。股东分利润,有两个办法:买回某个人的股票,或者分红,买回股票和分红的比例,就是回馈股东政策(pay out policy),和最优资本结构一样,也有一个最优的比例,但是人性使然(这个人性是什么东西,我就不讲了,涉及到企业治理,以后我再继续讲),这个回馈股东的比例一般的企业执行得非常糟糕,回馈股东政策于是就非常糟糕。当然,公司也可以按照一定的比例,一部分利润继续开饭馆,一部分分红,一部分买回股票,这里面也有一个最好的比例。我看到中国的股民,责问企业不分红,说不分红是对股东不负责,这种说法是没有道理的,需要单个案例逐一分析。无论如何,那些躺在企业账户上的现金,都是股东的现金呐,分不分红,属于左手到右手,不会增加你的财富。

以下是本论点的小结:第一,在上市公司中,你拥有的小部分股票,是和其他的出资人(银行、优先股股东)分享不同的收益、承担不一样的风险,其中,普通股股东是收益最大、风险最大的一个群体,除非在极端情况,你都是控制这个公司的。第二,存在一个最优的资本结构,让你手中的这个小块最值钱。第三,存在一个最优的盈余分配政策,让你手中的这个小块最值钱。第二和第三点,需要广泛的阅读和眼光,才能分辨出来,哪些公司做的好,哪些公司做的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