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你蒙在鼓里的错误饮食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5 06:05:54
标签:饮食字体

我保证每一个人都听说过一些食物相克的原理,什么东西不要乱吃,什么东西不要跟另一种一起吃;也听说过无数怎样吃才是健康之道的说法,我不敢保证这些经过无数人口头流传的事情还有多少的科学性,然而我们经常就是照着这些说法在吃东西!所以,在营养专家的帮助下,我们整理了这篇关于健康饮食和应用的文章,对日常流传的饮食常识进行一个小点评。
科学饮食始终是人们注意与关心健康的首选问题。尽管如此,人们对饮食往往存在不少偏见、有害的习惯和值得怀疑的建议。对此,现代人亟需建立饮食文明的观念,使饮食文明成为现代文明与健康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不吃东西有助于减肥——错误。长时间不进食会导致人体内胰岛素生成紊乱,而胰岛素正是帮助细胞吸收糖分的关键,因此不进食反而会使人发胖,适得其反。
牛奶和豆类混食有毒——错误。无论是牛奶还是豆子在被消化,时都会在体内释放大量气体,刺激肠道蠕动。将二者混食会引起腹痛等症状,但不存在毒性。
牛奶能治疗胃溃疡——错误。牛奶能中和消化道中的酸性物质,因而能暂时缓解疼痛,然而牛奶中含有的钙反而会增加上述酸性物质,结果就是一段时间后疼痛症状更加明显。

用加热过的洋葱摩擦腹部能减缓腹痛——部分错误。热量能使内脏器官肌肉得到放松,进而减缓疼痛感。实际上用一袋温水就够了,而且还不必去闻洋葱那令人反感的气味。
生鸡蛋倒入啤酒或橙汁里更有营养——错误。生鸡蛋不容易消化,而且在营养价值上同煮熟的鸡蛋没有区别。
吃豆芽丢弃豆瓣——错误。有人在吃时只吃上面的芽而将豆瓣丢掉。事实上,豆瓣中含维生素C比芽的部分多2-3倍。再就是做蔬菜饺子馅时把菜汁挤掉,维生素会损失70%以上。正确的方法是,切好菜后用油拌好,再加盐和调料,这样油包菜,馅就不会出汤。
用小火炒菜营养损失少——错误。维生素C、B1都怕热,怕煮,据测定,大火快炒的菜,维生素C损失仅17%,若炒后再焖,菜里的维生素C将损失59%。所以炒菜要用旺火,这样炒出来的菜,不仅色美味好,而且菜里的营养损失也少。烧菜时加少许醋,也有利于维生素的保存。还有些蔬菜如黄瓜、西红柿等,最好凉拌吃。

吃菜时不要喝汤——错误。许多人爱吃青菜却不爱喝菜汤,事实上,烧菜时,大部分维生素溶解在菜汤里。以维生素C为例,小白菜炒好后,维生素C会有70%溶解在菜汤里,新鲜豌豆放在水里煮沸3分钟,维生素C有50%溶在汤里。
炒菜时多吃蔬菜——错误。有些人为了减肥不食脂肪而偏爱和肉一起炒的蔬菜。研究发现,凡是含水分丰富的蔬菜,其细胞之间充满空气,而肉类的细胞之间却充满了水,所以蔬菜更容易吸收油脂,一碟炒菜所含的油脂往往比一碟炸鱼或炸排骨所含的油脂还多。
吃素不吃荤——错误。时下素食的人越来越多,这对防止动脉硬化无疑是有益的。但是不注意搭配、一味吃素也并非是福。吃素至少有四大害处:一是缺少必要的胆固醇,而适量的胆固醇具有抗癌作用;二是蛋白质摄入不足,这是引起消化道肿瘤的危险因素;三是核黄素摄入量不足,会导致维生素缺乏四是严重缺锌,而锌是保证机体免疫功能健全的一种十分重要的微量元素,一般蔬菜中都缺乏锌。

不需要为自己准备膳食——错误。准备膳食是一门非常重要的技术。要练好健美,必须自己准备膳食。而大多数健美运动员,包括一部分女运动员都不亲自做饭,这就大错特错了。要知道依赖别人,或饭堂,或快餐店,是无法满足健美运动员少吃、多餐、营养丰富的进食需求的。
你不仅要严格控制饮食,而且要创造性做出多种饭菜,不然你的饮食就会格外单调。去皮去内脏的食物是健美运动员训练日和休息日的食物,但你要有想象力,有创造性,这样鱼和鸡蛋清才不会变得单调。要想变单调无味为丰富多彩,就得看书、找食谱,然后自己进行精心调配。
劳累后补鱼肉——错误。体力劳动或大运动量后,有许多人要吃大鱼大肉等油腻食品来补养。这种做法也是不健康的,因为大鱼大肉为酸性食物,可使血液酸化,加之运动后产生的大量乳酸物质,会引起机体酸中毒,加重疲劳程度。

水果当正餐是健康时尚——错误。时下,有些爱美怕胖的女士,中午只吃个苹果或香蕉,就算正餐了。绝大部分水果所含蛋白质、铁、维生素B12很少,长期以水果当正餐易导致贫血或营养不良。
酒后喝浓茶好解醉——错误。有人认为喝浓茶可以解酒,其实是错上加错。酒中的乙醇随血液循环到肝中转化为乙醛后生成乙酸,由于茶碱的利尿作用很强,使尚未分解成乙酸的乙醛进入肾脏,造成对肾脏的损害。另外,茶碱还会抑制小肠对铁的吸收,而引起缺铁性贫血。
吃醋可使血管滑润——错误。近年来许多地区兴起了喝醋风,有些人甚至以醋代酒,殊不知,少量食醋有益健康,大量喝醋却会改变胃液的PH值,损伤胃粘膜,引发急性胃炎或胃溃疡等,甚至可以引起血液酸度升高,造成酸中毒。

每餐食物随意搭配——错误。不平衡在现今世界无处不在,饮食也不例外。有些人对碳水化合物敏感,不能多吃含淀粉的碳水化合物,不然就会使皮脂太厚;有些人吃土豆和米饭效果很好。人的新陈代谢功能各具特色,不能干篇一律,进食比例可以自己调整,大致是:50%碳水化合物,35%蛋白质,15%脂肪。目的是减少脂肪,增加肌肉。怎样做到50:35:15呢?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拿一个盘子,盛50%的米饭或土豆、山芋,另一半盛鸡腿、鱼或牛肉,不必担心15%的脂肪,上述食物已含有足够的脂肪了。
一日三餐不需要辅助食物——错误。有人觉得辅助营养品贵,还怕它和正餐有冲突等等。错了,有条件的话,不妨服用一些高蛋白粉,复合维生素,以及牛肝片等等,因为它们对你的恢复,增加训练强度,完善体格等会有很大帮助。

酒足饭饱就是福——错误。过去人们有一种误解,认为酒足饭饱就是福。研究证明,酒足饭饱不但非福,还会给机体带来诸多祸害:一是加重胃、肠、肝、脾等消化器官的负担;二是极易产生疲倦;三是患有胃和十二指肠溃疡,或胆总管结石炎症或慢性胰腺炎等病症者,可诱发急性消化道穿孔、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等外科急腹症的发生,给患者带来不应有的创痛。
价钱高的蔬菜营养也高——错误。不少人上街买菜,以价格高低作为蔬菜好坏的标准。往往以为价钱高,其营养价值也高。其实并非如此。蔬菜营养价值的高低,取决于蔬菜本身所含的铁、钙、钾、无机盐、维生素和纤维素的量的多少,一般并不取决于价格的高低。

自杀式的饮食习惯盘点[图]
标签:饮食习惯字体

过咸
咸味是绝大多数复合味的基础味,有“百味之王”之说。从大约5000年前的黄帝时期,食盐已经被认识和食用了。不仅一般菜品离不开咸味,就是糖醋味、酸辣味等也要加入适量的咸味,才能使其滋味浓郁、适口。
1、食盐――增鲜味、解腻、杀菌防腐。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每天都必须摄入一定的盐来保持新陈代谢,调整体液和细胞之间的酸碱平衡,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另外,含碘的食盐还有益于甲状腺。常用淡盐水漱口,不仅对喉咙疼痛、牙齿肿痛等口腔疾病有治疗和预防作用,还能预防感冒。清晨起床后喝一杯盐开水,可治便秘。
禁忌:每天不易摄盐过多,应以小于6克为宜。
2、酱油――以咸为主,兼具鲜香。使菜肴增味、生鲜、添香、润色,并能补充养分。酱油中的氨基酸是人体的主要营养物质,尤其是一些人体不能合成的氨基酸,必须通过酱油摄取。另外,身体某部位烫伤时,可用酱油敷涂,能止痛解毒;手指肿痛,将酱油与蜂蜜加温后,手指浸入其中,能止痛消肿。禁忌:在服用优降宁、闷可乐等治疗心血管疾病及胃肠道疾病时,不可与酱油同食,否则会引起恶心、呕吐等副作用。
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调味品,缺了它就会饮食无味,还觉得软弱无力,但若长期摄入过多,则很容易影响健康。
甜味古称甘。在中餐烹饪中,南方应用甜味较多。在烹饪中可单独用于调制甜味食品,也可以参与调剂多种复合味型,使食品甘美可口。还可去苦、去腥等,并有一定的解腻作用。

过甜
食糖――具有使菜肴甜美、提高营养、使成品表面光滑、加热后呈金黄或棕黄色等作用。运动中需要补充适量的糖分,可以通过提高血糖水平,增加供给能量,节约肌糖原的损耗,减少蛋白质和脂肪酸供能比例,延缓疲劳发生。砂糖水还可以刺激肠胃,帮助消化。
禁忌:过量摄入糖会导致龋齿,并引发肥胖、糖尿病、动脉硬化症、心肌梗塞,甚至对乳腺癌等癌症也有促进作用。糖尿病人、肝炎病人要尽量少摄取。
糖是家庭必备食品,但在糖的甜蜜之中却隐藏着对人体健康潜在的威胁。日常饮食中,偏爱甜食者,常常会因过量食糖而导致多种疾病。
在烹饪中应用广泛,但一般不宜单独使用。能去鱼腥,解油腻,提味增鲜,开胃爽口,增强食欲。同时还有收敛、固涩的效用,可助肠胃消化。


过辣
辣椒实际上是触觉痛感而非味觉。由于习惯,也把它当作一“味”。辣椒是辣味中的代表,是一种诱发食欲,增添养分的理想调味品,并深受潮湿低洼地区人们的喜爱。它能增香添色,刺激食欲。
1、辣椒――辣椒中的辣味成分辣椒素营养丰富,可增强食欲,被广泛应用在烹调中。辣椒含有多种生物碱能刺激口腔黏膜,促进唾液分泌及胃蠕动,有利于食物消化;辣椒中含有较多抗氧化物质,可预防癌症及其他慢性疾病,同时有利于使呼吸道畅通,治疗感冒。长期摄取辣椒,能强化个人对抗衰老的能力。禁忌:不可大量摄取,否则会引起神经系统损伤,消化道溃疡。同时,患有食道炎、喉咙炎、牙痛、痔疮、肺结核、高血压以少吃为好。2、花椒――具有去腥味、去异味、增香味的作用。花椒含多种挥发油和芳香物质,除了有很好的除膻解腥作用,还有止关节痛、牙痛,温中散寒的功效。禁忌:由于花椒为热性调料,会使人燥不能忍,引起消化道和泌尿道一些病症,所以夏天不宜食。
3、胡椒――具有香中带辣,美味醒胃的效果。胡椒能健胃、促进胃肠蠕动,增强食欲,加速血液循环,解毒消炎。感冒时,每隔4个小时嚼烂一些胡椒,就能抑制感冒加重。
禁忌:胡椒辛热、性燥,肝火偏旺或阴虚体热的人,应避免多食;发热性疾病,应当忌吃胡椒。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也不宜食用。此外,胡椒与肉食同煮的时间不宜太长,因其含椒辣碱、胡椒脂碱、挥发油和脂肪油,火候太久会使辣味和香味挥发掉。
4、生姜――有独特的辛辣味。姜能刺激消化液分泌,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减少血清中胆固醇,解热、镇痛、防治感冒、散寒镇咳等。外用捣烂敷患处可消炎止痛;饮用姜汤,可防止四季感冒;把姜敷在肚脐上,可防止晕车晕船。禁忌:姜烂了以后,会产生强致癌物质――黄樟素,所以烂姜一定不能食用。同时胃溃疡患者也要少食。
5、茴香――作为辅料,可以去腥增香,尤其适合炖菜。有去腥、促进食欲、祛痰、驱风、抗痉挛、治便秘、延长睡眠时间等作用。另外,还有助于防治肠胃传染病、缓解饱胀和腹部痉挛。
禁忌:不可过量,八角茴香挥发油中含有黄樟素,有致癌作用;另外,八角茴香为热性食物,夏天不宜食用,孕妇也要忌食。
6、咖喱――烹调中可提辣、增香、去腥、和味。有驱寒、健胃、祛痰,增进食欲的作用。
禁忌:咖喱粉有刺激胃酸分泌的作用,胃酸分泌过多可造成胆囊收缩,诱发胆绞痛。慢性胆囊炎病人忌用。

过鲜
鲜味是饮食中努力追求的一种美味,能使人产生舒服愉快的感觉。鲜味主要来自氨基酸、核苷酸和琥珀酸。
1、鸡精――鸡精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如丰富的氨基酸、蛋白质和维生素等。
禁忌:1.因鸡精本身含有少量盐,使用时加盐要少。2.鸡精所含核苷酸的代谢产物是尿酸,所以痛风患者应少用。3.鸡精溶解性较味精差,如不在汤食中使用时,应先溶解再使用。4.鸡精含盐,且吸湿性大,用后要注意密封,否则富含营养的鸡精会生长大量微生物,进而污染食物。
2、蚝油――用牡蛎汁制成,又称牡蛎油。味鲜美而稍甜,有特殊的芳香气味,主要用于咸鲜味菜肴。蚝油除含有5%~8%的粗蛋白质以外,还含有糖类、有机酸、碘、钙和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尤其是所含的氨基酸种类有17种之多,其中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
禁忌:蚝油中含糖,所以糖尿病患者要慎食。同时,不可将蚝油加热过度,否则鲜味降低。
2、蚝油――用牡蛎汁制成,又称牡蛎油。味鲜美而稍甜,有特殊的芳香气味,主要用于咸鲜味菜肴。蚝油除含有5%~8%的粗蛋白质以外,还含有糖类、有机酸、碘、钙和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尤其是所含的氨基酸种类有17种之多,其中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
禁忌:蚝油中含糖,所以糖尿病患者要慎食。同时,不可将蚝油加热过度,否则鲜味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