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03:52:56

太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一)

时间:2009-03-18 18:02 来源:未知 作者:管理员 点击: 803次   

太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太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根据党的 十六届五中全会、省委八届七次全会精神和《中共太原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的,规划期为2006年至2010年。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本《纲要》主要确定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基本方针,阐明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提出重大政策和改革措施,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宏观性、战略性和指导性规划,是太原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和全市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

 

第一章  发展回顾和面临的新形势

 

一、“十五”主要成就

  “十五”时期,全市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率先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为重点,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紧紧抓住全国能源原材料市场需求强劲回升的有利时机,克服水电运全面紧张的多重困难,战胜“非典”疫情和自然灾害的挑战,顺利实现了率先发展的第一步目标,圆满完成了“十五”计划所确定的各项目标和任务。 

  ——经济总量实现翻番,综合实力明显增强。200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95.49亿元,比2000年翻了一番多,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1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6175元,年均增长13.1%;财政总收入163.05亿元,年均增长 23.7%;一般预算收入56.95亿元,年均增长21.5%;五年固定资产投资累计1260.94亿元,比“九五”累计增长1.6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4.03亿元,年均增长15.2%。 

  ——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制定实施了《关于加快太原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意见》和《“2151”产业结构调整规划》,非公有制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0.1%,三次产业构成由2000年的3.9:41.8:54.3演变为2.2:48.1:49.7。工业结构明显改善,煤焦、冶金等传统产业得到改造提升,新材料、 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发展势头强劲,高新区、经济区、民营区和富士康、不锈钢等工业园区产业集聚效应逐渐显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7.7%,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由73.6提高到140.4,利税总额增长2.6倍。服务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新型业态和流通方式日益形成,金融、旅游、物流、通信等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粮食生产稳中有升,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以奶业、醋业、肉制品业、油脂业为主的十条农业产业链基本形成。

  ——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明显,城市综合承载力稳步提升。五年累计投资150亿元,集中力量建设了长风大街、长风大桥、西北环连接线、引黄太原城市供水、东山热源厂、垃圾焚烧发电、河西北中部污水处理厂等一大批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十纵十横含两环”的城市道路框架基本形成,城市日供水能力达到110万吨,气化率达到97%,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63%,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集中供热率达到73%。村村通油路目标基本实现,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和人畜饮水条件进一步改善。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果。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18 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668项成果获省科学技术奖。教育资源配置结构逐步优化,人均教育经费支出成倍增长,教育规模扩大,办学条件改善,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城乡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得到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进展顺利,社区卫生服务网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成功承办多项国际、国内大型体育赛事,荣获2008年自行车BMX世锦赛暨奥运会预赛举办权,竞技体育和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开展。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计划生育等社会事业健康发展。

  ——生态环境建设得到加强,城市环境质量明显提高。围绕建设生态园林城市,建成了汾河公园、龙潭公园、森林公园等一大批贴近老百姓的人居环境改善项目,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由29.9%提高到36.1%;人均绿地面积由5.7平方米提高到8.3平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12%,水土流失治理度达到46.3%。汾河城区段蓄水美化工程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和联合国“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范例奖”,城西水系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市区二级以上天数由45天增加到245天,环境空气综合污染指数在全国47个环保重点城市中的排位比2000年前进了七位。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增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政府职能转变步伐加快,建立了政务审批大厅,适应市场经济的行政审批制度框架基本建立。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取得进展,新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组建完成并投入运转 ,狮头股份、太工天成、晋西车轴、长城微光成功上市。农村税费改革、城市社区管理机构改革取得良好效果。对外开放和交流合作领域不断拓展,组织开展了“2000年中国·太原国际经济合作论坛暨投资洽谈会”、“2002年山西·太原香港(澳门)投资项目推介会”等一系列招商引资活动,利用外资水平稳步提高。五年实际利用外5.64亿美元,年均增长16.8%,富士康等10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太原。全市进出口贸易总额年均增长24.6%,经济外向度由2000年的23.4%提高到30.5%。 

  ——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 0476元,年均增长11.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402元,年均增长10.7%。就业规模扩大,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稳定。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和完善,城市低保实现应保尽保,建立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贫困人口由16.9万人减少到8.1万人。城镇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由19 .4平方米提高到23.2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由26.0平方米提高到28.6平方米。 城市恩格尔系数由32.8%下降到30.9%。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五个统筹”和“率先发展”的更高要求看,发展中还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

  产业结构单一特征仍然明显。以能源、原材料为主的产业结构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冶金、煤焦、机械、化工、电力五大行业占工业经济总量的75.6%,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偏小,多元支柱产业尚未形成。第三产业中的传统产业居主要地位,新兴产业和要素市场发展滞后。农业仍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生产方式落后,组织化和市场化程度不高。

  经济增长方式还未根本转变。产业技术水平低,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量压力加大,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高投入、高耗能、低产出的发展状况没有明显改善,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为全国的2.9倍。

  影响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较多。国有企业改革进展缓慢,基本上还是国有“一股独大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工业增加值占到工业经济总量的70.3%。困难企业改革成本急剧提 高,破产重组难度加大。事业单位改革滞后,机制不活、管理落后、自我发展能力弱等问题比 较突出。城市建设投融资渠道偏窄,市场化运作力度不大,多元投资结构尚未形成,加快投 融资体制改革刻不容缓。对外贸易结构单一,利用外资规模偏小,对外开放层次 亟待提高。 

  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比较突出。城乡发展不够协调,“三农”问题比较突出,农民 增收的长效机制还未形成,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欠账较多。城乡之间、不同社会群体之间收入差距和享受公共服务的差距过大。社会事业发展滞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研发能力的企业偏少;教育、卫生资源配置不够合理,优质学校仅占总数的三分之一,还有12.1%的行政村、21%的社区没有卫生所和医疗服务机构。

  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与省会城市地位不相适应。城市规划缺乏科学性、超前性和系统性,规划 执行的随意性较大。城市空间布局不够合理,特色不够,品位不高。城市的信息化程度偏低 ,道路、燃气、供暖、垃圾和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低,现代生产型服务业规模偏小,各种影响劳动力流动、资金流动、产品与服务流动的制度性障碍依然存在,城市的综合服 务功能与辐射带动能力不强。

  三、“十一五”面临的宏观环境和新形势

  “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建设创新型城市、实现率先发展第二和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机遇和挑战并存。 

 “十一五”时期,我市面临许多难得的发展机遇。从国际上看,在新技术革命推动下,经济 全球化、贸易自由化趋势不断加强,全球范围内的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速,为我市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承接国外和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了大好机遇。从国内来看,我国正步入重化工业化发展的新阶段,将为我市能源原材料和装备工业发展提供较大的市场空间;国家支持中部崛起和老工业基地振兴等战略的实施,有利于我市获得更多的政策支持,为加快老工业城市改造提供有利的外部条件。从周边环境看,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太原与环渤海等周边地区的经济技术合作进一步加强,与省内各市的联系也更加密切,中心城市的集散功能和省城的龙头带动作用更加突出。太中(银)、石太铁路和太原机场扩建等大型区域性工程的建成,将为太原发展创造优越的区位条件,极大地改善太原与东西部地区的地缘关系,降低要素流动成本和交易成本,更多地承接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省委、省政府做出建设太原经济圈的战略决策,进一步支持太原在全省率先发展,有利于我市增强发展动力,拓展发展空间。从太原自身看,经过“十五”以来的发展,经济总量扩大,实力增强,特别是加快科学发展、推进率先发展、实现跨越发展、建设和谐太原成为全市人民的广泛共识和自觉行动,为太原“十一五” 时期持续快速发展提供强大的内在动力。

  “十一五”时期,也必须面对严峻的挑战。随着经济外向度的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展风险加大;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迅速推进,来自东部地区、周边省市的竞争加剧,缩小差距的形势日趋严峻,加快发展的压力进一步增大。以能源、原材料为主的产业结构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资源型、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矛盾突出,经济结构调整的任务相当艰巨。进入社会矛盾凸显期,城乡差距扩大,社会保障不完善,公共服务不健全,就业形势严峻等问题难以在短期内解决。改革进入攻坚时期,需要付出的经济和社会成本越来越高,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任务十分繁重。

面对新的发展环境和形势,我们必须树立强烈的发展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紧紧抓住机遇,从容迎接挑战,立足科学发展,突出创新发展,丰富发展内涵,提升发展水平,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

 

第二章  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方针

  “十一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用建设创新型城市总揽率先发展的各项工作,以创新发展模式、推进绿色转型为战略着力点,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科教兴市、人才强市为支撑,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努力转变增长方式,着力统筹城乡发展,致力构建和谐社会,把太原建成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生态环境良好、社会文明和谐、人民安居乐业的新型工业基地、文化名城和现代化都市,跨入全国先进省会城市行列。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今后五年必须坚持和把握以下六条基本方针:

  ——坚持率先发展,突出又快又好协调发展的主题。抓住中部崛起战略机遇,创新思想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把经济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 

  ——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社会发展与和谐太原建设。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把维护群众利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率先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更加注重民主法制建设,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加快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 

  ——坚持自主创新,增强城市持续发展的动力。继续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创新科技教育发展和人才激励机制,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全省创新高地和人才高地;实施文化强市战略,创新文化氛围,发展具有晋 阳历史文化和时代特征的现代文化,努力提高市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文明程度,提升城 市文化品位。  

  ——坚持城乡与区域统筹发展,更加重视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以解决“三农”问题为着力点,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统筹城乡空间布局规划,全面推进市区、市域、都市圈三个层次的空间结构调整,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建设,形成城乡功能互补、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坚持实施绿色转型战略,加快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认真落实节约资源这一基本国策,重视资源的节约、合理开发和高效利用,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发展循环经济,提升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大力推进体制和机制创新。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产权制度,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快社会事业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实施大开放战略,营造更具活力和更加开放的体制环境,在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分工与区域合作,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增强在扩大开放条件下促进发展的能力。

  二、主要目标

  为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体现正确政绩观的导向作用,与《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 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考核指标体系搞好衔接,便于指导评价全市及各县(市、区)经济社会发展,检查考核各级各部门工作,结合太原实际,制定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十 一五”规划指标体系,共5个方面,44项指标,其中,重点考核指标27项 (黑体为重点指标)。

  经济增长类指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4%;外来直接投资年均增长18%,其中境外直接投资年均增长20%;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3%;粮食总产量稳定在25万吨以上;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2%。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5%;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年均上涨幅 度控制在3%以内;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5%。

  社会发展类指标:到201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5‰以内;高中阶段 毛入学率90%;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达标率80%;公路密度达到53.3公里/百平方公里;每千人拥有医生4.5人、病床5.5张;每万人公共馆藏图书5万册;人均公共体育场馆面积1.2平方米; 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年均下降8.1%,五年下降34.5%;各级财政对科技、教育、农业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城镇化率达到86%;高等教育毛入学率4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城镇基 本社会保障覆盖率8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100%;每百人拥有电话(固定+移动)150部;每千人拥有计算机273台;地方煤炭生产百万吨死亡人数下降到0.8人,年均下 降16.1%。

  科技进步类指标:到2010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达到2%;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2%;每10万人专利申请数达到60项。新型工业化水平达到50%以上。

  资源环境类指标森林覆盖率达到17%,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城市生活垃圾 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污水处理率达到90%;城市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90%;万元地区 生产总值污染物排放总量年均下降15.8%,五年下降57.6%;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年均下降6.9%,五年下降30%; 耕地保有量166.03万亩左右;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1%,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矿区煤炭资源回采率(地方)达到60%;万元地区生产总值平均耗水量年均下降7.1%,五年下降30.8%。

  人民生活类指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1%;占人口20%的低收入者人均收入增长率城镇年均增长11%以上,农村年均增长12%以上;到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达到27平方米。 农村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达到32平方米;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6岁。



 

第三章  深化经济结构调整  构筑省会城市

特色产业体系

 

  坚持把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放在突出位置,强化绿色理念在结构调整中的指导作用,以自主创 新为战略基点和中心环节,以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以高新技术产业引领产业升级,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加强企业质量管理,全面提升产业整体素质,增强经济的自主发展能力和发展后劲;以园区建设为载体,把发展园区经济和壮大产业集群结合起来,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国民经济的综合竞争力。

  一、培育九大优势产业,推动产业优化升级

  根据对我市产业的比较优势和成长性分析,“十一五”期间,产业结构调整要以传统产 业新型化和新兴产业规模化为方向,以自主创新为动力,以大企业、大项目为抓手,提升优质冶金、装备制造、清洁能源、精细化工等传统支柱产业,培育电子信息、新材料、现代医药、文化旅游、现代服务业等新兴支柱产业,构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省会城市特色产业体系。 

  1、做大做强优质冶金工业

围绕产业升级,加强技术创新,优化品种结构,严格控制生铁、普钢产能,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设施,大力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替代进口和市场短缺的优质产品,提升产品档次。鼓励冶金与煤、电、焦实施资产重组,加快上下游产业融合,建设集约化、清洁化优质冶金工业。

  重点发展不锈钢、冷轧硅钢、汽车板和不锈钢制品。支持太钢新建150万吨不锈钢及不锈钢冷轧改扩建项目,形成年生产300万吨不锈钢能力,建成全球最大和最具竞争力的不锈钢生产基地;加快不锈钢工业开发区建设,推动不锈钢制品上档次、上规模,年产量达到50 万吨。

  推进电解铝生产加工基地建设。支持新东方铝业公司建设10万吨电解铝扩建项目、铝材深加工项目,以用电直供为源头,达到年产电解铝20万吨、高精度铝板带20万吨、铝轮毂100万只的能力,形成煤、电、电解铝、铝材加工产业链,成为全省最大的铝材深加工基地。

  2、整合提升装备制造业

  充分发挥我市技术、装备、人才优势,坚持内引外联,军地结合,加强专业化协作,建立集研发、生产、成套技术服务的体系,全面提升产业规模和效益,建成在全国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机械装备制造业基地。

  重点推进重型汽车和煤炭机械成套设备生产规模化。依托山汽集团现有重车平台和生产 目录,整合省内重型汽车生产资源,发展重载汽车及零部件,形成年产2万台重载汽车能力 。以太重为龙头,整合太矿、煤科院太原分院的生产、技术资源,建设煤炭机械成套设备生产基地和技术研发中心。

  发展优势产品和产业。立足我市太重、晋机、机车、太锅的优势,大力发展重型机械、铁路机械、循环硫化床锅炉,扩大三大优势产品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发挥资源和能源优势,整合培育精密锻铸件、铝镁合金压铸件、磁性材料及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3、发展清洁能源工业

  煤炭工业要按照区域划分、资源有偿使用和关小、上大的思路,整合资源,淘汰年产30万吨 以下煤矿,关闭严重破坏水资源的煤矿,提高产业集中度,2010年煤矿总数控制在100座左右,煤炭总产量控制在5000万吨以内。加强煤矿技术改造,提高采掘机械化程度,对不采用综采技术的一律关闭,全部实现正规开采。加大煤矿安全投入,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积极发展煤炭深加工,重视醇醚燃料、煤制油等煤基清洁能源的开发,提高附加值。支持高瓦斯(煤层气)矿井建立瓦斯抽放系统,分散抽放,集中利用。鼓励企业以多联产、洁净化为方向,延伸煤—电—铝、煤—焦化、煤化工等产业链。

  继续清理整顿焦化企业,不再审批新建焦化项目,对保留焦化项目要严格监控,加强技术改造,不断提升焦炉装备和工艺水平,焦炭生产规模控制在2000万吨以内。推进焦炉煤气、煤焦油等综合利用和煤化工产业链延伸,实现所有焦炉化工产品全部回收,焦炉煤气零排空。

  综合考虑我市热源需求和环境容量,合理安排电力项目,适度发展煤矸石综合利用和热 (冷)电联产机组,建设节约型和环保型电力企业。加快建设大唐太原第二热电厂六期2×3 00MW发电机组和西山热电50MW煤矸石发电机组,争取山西兴能二期2×600MW中煤综合利用、 山西晋能2×300MW煤矸石综合利用、大唐太原第二热电厂七期2×350MW热电联产项目开工建设。积极开发利用煤层气、太阳能、沼气、风能等新能源。 

  4、做精做细化学工业

  抓住市场机遇,充分利用现有基础化工原料生产能力,延伸下游产品链,创特色品牌,实现由基础原料向精细化工产品转变。推进煤化工深加工和精细化工项目建设,建设双喜轮胎180万套全钢子午胎等项目。以煤化深加工为核心,重点发展煤的气化、液化和煤焦油精深 加工及以煤炭和焦炉煤气为原料的化肥、甲醇及下游产品,依托古交、清徐规划建设改造一批大项目、大企业,做到原料产品互联、能量统筹利用、三废集中治理,提高附加值和经济效益。 

  5、扶持具有基础优势的电子信息产业

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方向,加快特色园区建设,支持优势企业,推进产品自主创新,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子信息产品,扩大市场份额。重点支持太行航空仪表、长城微光电子光纤倒像器、太工天成传感器、亚日电脑、风华新型电子元器件等优势产品,向规模化、系列化方向发展。大力推进富士康科技工业园、高新区火炬创新创业园、太原信息产业园等园区项目建设,发挥高新区、信息产业园的功能优势和孵化作用。加快发展电子信息设备、光电、仪表制造和软件业,提升电子元器件生产成套设备集成能力,促进电子信息 产业向集群化发展。 

  6、大力发展现代医药产业

  依托化学原料药、化学药品制剂及现代中药的较好基础,发挥制药工业及配套产业比较优势,以药物制剂、中成药、现代生物医药产品为开发重点,发展以化学药品为基础,现代中药为特色,生物制药为先导的医药产业。加大医药行业的技术改造力度,利用基因工程、酶工程、细胞工程、生物转化技术、信息技术、纳米技术改造传统工艺,积极推进名牌产品和大品种生产,培育壮大博康、世纪之光、瑞福莱、瑞丰和亚宝等骨干企业,支持企业研究开发新产品、新品种,推动产品上档次、企业上规模,形成一批具有自主品牌和地方特色的名优特新产品,使现代医药产业成长为新的支柱产业。 

  7、壮大新型材料产业

  按照材料科学发展方向,依托资源优势,提高产品档次,扩大深加工规模,注重综合利用,发展特色产品。以优势技术和产业为基础,以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为依托,重点发展高档钕铁硼、镁合金、生物材料、高性能陶瓷材料、纳米碳酸钙、新型墙体材料等为主的新材料产业。以钕铁硼磁体为基础,加大关键技术的攻关力度,大力开发高端产品及深加工产品,特别是开发极具市场潜力的医疗器械、微特电机、通讯元器件中的磁性器件等,建立钕铁硼磁体—磁体精加工—信息永磁产品和永磁电机产业链。提高原镁转化率,加快镁合金材料及制品的规模化发展,努力打造世界镁合金加工制造中心;加大对技术引进和技术研发的投入,以富士康科技工业园为龙头,开发铝镁合金应用的新领域,为航天、航空、IT产业、汽车等行业提供镁合金深加工的高附加值产品。 

  8、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的方向,突出重点,加快发展以物流、会展、金融保险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在改善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效率、增强竞争力的基础上,扩大规模,提高比重,全面构筑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现代服务业。

    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 以公路、铁路、航空为依托,扶持培育一批重点物流企业,加快建立现代物流配送体系,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推动工业、商业、运输、仓储、配送等物流资源整合,为构建省会城市特色产业体系提供服务支撑。建设以武宿交通枢纽为中心,以北部新城、西部东社和万柏林、东部迎泽、南部贾家庄和武宿机场六个物流中心为节点,以信息为纽带的物流网络。

    培育会展业。 加强与国内外知名会展组织的交流,通过合资、合作等方式,引进一批会展企业;大力培育专业会展,依托煤博馆、不锈钢工业开发区,建设以煤焦、不锈钢及制品 、重型机械设备等为主的全国性专业会展中心;围绕太原国际面食节,设立传统饮食和晋阳风味的土特产品展,培育有特色、有影响的会展品牌;整合会议场馆等展览业资源,建设山西国际会展中心,积极举办全国性、行业性会展及国内外大型洽谈、论坛会议,力争使全市会展业在“十一五”期间有较快的发展。

    壮大金融保险业。 鼓励支持金融创新,建立和完善银行、证券、信托、保险、期货等金融服务体系。放宽行业准入限制,鼓励和支持以民营资本为主的各类金融业的发展;推进金 融对外开放,吸引国内外各类金融机构来并拓展业务,促进全市金融业提高经营水平和综合竞争力;扩大信贷规模,优化信贷结构,缩短审贷时间,进一步建立健全政府、银行与企业的良性互动关系,努力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积极支持经济建设;深化金融机构改革,建立区域性金融调控、金融信息、票据交换、金融机构及资金汇集中心,形成全省产业资本流转枢纽和金融服务高地。鼓励发展多种形式和多种所有制的保险公司,形成保险市场经营主体多元化的格局,大力发展社会保险业务,扩大各类保险覆盖面。

    9、做大旅游及文化产业

  把做大做强旅游及文化产业作为塑造历史文化名城新形象、带动服务业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充分发挥省会城市区位优势,突出文化特色,全面提升旅游产业素质,建设和完善旅游产业体系,把极具增长潜力的旅游及文化产业培育成全市的支柱产业。

    加快发展旅游产业。 加大旅游景区景点的开发建设力度,重点建设晋祠、崇善寺、迎泽湖、文瀛湖等精品景区,加快双塔寺、天龙山文化旅游区、蒙山大佛风景区、晋阳湖公园、云顶山森林公园、五龙山生态观光园和以崛山围山、汾河二库为重点的北线等旅游景区景点建设,促进旅游景区提档升级,形成历史文化旅游、商务会展旅游、休闲度假旅游、产业观光旅游四大主导旅游产品。围绕游、购、娱、吃、住、行,统筹整合旅行社、酒店、餐饮、交通、文化娱乐等行业的发展,形成旅游业和相关产业的联动效应。建设一批能与国际接轨的旅行社、五星级四星级酒店,办好太原国际面食节,突 出山西特色风味饮食,有效改善吃住条件;加快旅游交通网络建设,开辟国际航线,缩短游客往来日程;大力开发具有本地历史文化特色旅游商品,规范旅游购物市场,满足游客购物需求;改善旅游信息、金融、安全、卫生服务,优化旅游环境,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引导旅行社向集团化、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全面提升旅游业管理水平和整体形象。加强对外宣传,搞好旅游促销和市场开发。强化省会城市作用和旅游集散地的功能,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合作,促进资源共享,形成借势发展、合作共荣的良性发展格局,加快建设中国最佳优秀旅游城市的步伐。到2010年,旅游总收入相当于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10%以上。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立足晋阳文化资源优势,实施文化强市战略,突出中心、地域、都市特征,开发具有晋阳文化特色产品和现代文化产品,塑造历史文化名城新形象,到2010年建成全国文化强市。推进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重组和调整文化产业结构,创新和开发文化产品及服务,大力发展市场竞争力强的文化产业,带动城市文化功能的提升。加快发展数字电视、数字电影等新兴文化业态。加快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艺演出等领域经营性事业单位的体制转换,组建电影、演艺等大型文化产业集团,进一步做大做强广播电视和报业集团,促进太原文化产业迅速崛起壮大。

二、大力发展服务业,提升城市综合服务水平

按照“优化结构、完善功能、提高档次”的思路,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积极发展新兴服务业。建立和完善公开、平等、规范的行业准入制度,实施一批基础性、功能性服务业项目,扩大服务业领域和规模,全面提升服务业的档次和水平,明显提高服务业增加值和从业人员的比重,迅速增强地方财政实力。 

1、商贸饮食业

完善各级商业中心、重要商业街区等大型商业网点的规划,鼓励和引导社会投资,加强商业流通设施建设。加大对柳巷等中心商业街区改造力度,加快长风街城南商业中心和铜锣湾等商业步行街建设,形成购物、餐饮、休闲消费的品牌街区。支持大型商贸企业向集中采购中心、综合超市发展,继续引进国内外大型商贸流通企业。以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改造传统商贸企业,推动商贸流通业规模扩张和上档升级。合理布局,加快粮食、蔬菜、服装、家具、汽车、小商品等市场的建设和改造,发展区域性大型专业批发市场。加强社区商业网点建设,切实做到便民利民。抓好农村商业网点建设,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加快供销合作社经营网络改造,推动城市商业网点向农村延伸,促进城乡物流交换,扩大农村消费。进一步发展有地方特色的饮食服务业,挖掘晋阳饭店、六味斋、双合成等老字号名店的历史文化内涵,发展现代生鲜食品配送,扩大山西风味饮食的品牌影响。完善市场价格形成机制,规范商贸流通市场秩序,努力改善消费环境,推动消费升级。

2、住宅与房地产业

适应城市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需要,强化规划对房地产业发展的调控作用,适度控制房地产开发规模,合理确定土地供应规模与结构,切实稳定住房价格。适度控制城市中心区房地产开发,结合旧城改造搞好文化景观恢复和绿化工程,引导房地产向新区拓展。从满足不同层次居民住房需求出发,调整住房供应结构,控制高档商品房,着重增加中低价位普通商品房和经济适用房的供应量,健全廉租房制度,完善住房供应体系,实现住房的梯度消费。以满足中低收入人群需求为重点,抓好西华苑三期和四期、金桥街、西峪街、龙山大街、康宁街等经济适用房建设。同时,集中建设一批档次较高的住宅小区。规范房地产市场管理,建立健全房地产信息和预警预报系统,加快房地产二、三级市场的培育,形成规范的开发、管理、流通、服务体系,促进住宅与房地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十一五”期末,基本实现“户均一套、人均一间、功能配套、设备齐全”的小康社会住房标准。  

3、信息服务业

抓好政府、企业、市场、公共信息等重点领域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促进资源共享。加强信息数据库和网络应用系统平台建设,积极开拓信息服务新领域,加快发展各类网络基础、现代交易、信息咨询等增值服务。完善信息服务体系,走产业化道路,形成区域性技术服务和集散中心。加强邮政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和完善邮政 网络服务体系。到2010年,互联网用户发展到72万户。 

4、商务中介服务业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大力发展法律、会计、审计、咨询、广告、拍卖、租赁、人力资源等中介服务机构,培育由政府引导、以行业协会为主体的市场机制,鼓励发展工程咨询、高新技术、资产评估、质量认证等准入门槛高、专业技术强的知识密集型中介机构。引进国内外能承接国际业务的知名中介机构落户太原,提升整体服务水平。推进商务中介服务产品的创新,培育和发展有较大潜力的调查论证、形象设计、战略策划、投资顾问等专业服务。

5、社区服务业

研究制定鼓励和支持社区服务业的政策措施,优化各类社区服务资源配置,优先启动主 城区社区服务信息网络建设,逐步实现社区服务管理信息化。抓好社区服务中心、服务站的建设和管理,培育一批有实力、讲信誉的社区服务企业,推进社区服务 的社会化、产业化。健全和完善社区服务体系,积极发展家政服务、托老托幼、生活护理、社区保安、保洁保绿等需求潜力大的新兴服务业,不断拓展服务领域,提升社区服务功能和水平。

三、优化产业布局和企业组织结构,加快园区经济发展

坚持统筹兼顾、分类指导,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优化产业布局,加快发展园区经济,壮大产业集群,形成聚集效应。 

 1、培育大型企业集团

围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产业集中度,大力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推进企业的资金 、技术和人力资源的整合。鼓励优势企业通过改革、重组、合资、合作等多种途径实现规模化集团化发展,重点支持太钢、太重、西山煤电、太化、晋机、美锦等优势企业在国内外更大范围实施资本扩张,形成主业突出、规模强大的跨行业、跨地区乃至跨国经营的大企业集团,提高国际国内竞争力。支持新东方铝业、锅炉集团、太行仪表、机车车辆、华宇集团等重点企业与国内外相关企业的合资合作,尽快形成一批在国内外同行业具有竞争优势的大企业集团。到2010年,培育形成3个方阵,太钢、西山、太重、晋机、富士康等6家成为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以上的企业,美锦、双喜轮胎、煤气化和新东方铝业等6家成为50-100亿元的企业,太原卷烟、汾机、机车、金业、锅炉、刚玉等18家成为10-50亿元以上的企业,形成梯次发展的优势企业群。

   2、大力发展各具特色的园区经济

坚持把园区经济发展作为结构调整和产业集聚的重要载体,按照“同业入园、专业集群、形成循环、绿色发展”的原则,设置“绿色高压线”,优化产业布局,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建设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良、资源共享、行业协作的生态工业园区,实现生产要素的集约经营,充分发挥集聚效应。高新区要拓展发展空间,发挥科技创新优势,加快技术成果转化,强化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器功能,突出发展电子装备与信息产业、新材料与新能源产业、环保与高效节能产业,成为新兴产业、自主创新示范基地和国内一流的开发区。经济区要集约利用土地,按照延伸产业链和发展循环经济的方向规划建设各类专业园区,引进优强企业,搞好配套建设和跟踪服务,以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和农产品加工等六大产业为基础,积极发展拥有完整产业链和核心技术的产业群,提升出口加工能力,建成全省新兴产业规模化的示范区。太原工业园区(民营区)要加强产业规划和资源整合,在完善南区建设的同时,搞好阳曲 新区规划和建设,大力发展都市型、生态型产业,努力建成以新材料、食品、机械为主的新兴产业基地。富士康 科技工业园要发挥其在IT产业中的龙头作用,加快建设进度,构筑产业集群,壮大经济规模 ,努力建成先进制造业的示范园。不锈钢工业开发区要加大二期和三期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扩大招商引资,聚集优强企业,建成集不锈钢产品生产、加工、集散为一体的生态型工业园区。柏林机械工业园要发挥大企业、大集团的优势,加快机械加工配套和产业集聚,提高产业综合竞争能力和规模效应。铝镁工业加工园区要加快建设进度,提高加工深度和档次,建成清洁高效的工业园。清徐经济开发区要吸引大企业,发展食品加工、精密铸造和精细化工,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同时加大清洁化改造,彻底治理污染。信息产业园区要完善扶持政策,逐步形成信息设备制造、软件研发和信息服务业基地。有条件的县区要发挥优势,建设各具特色的工业园,使园区经济成为全市经济的重要增长极。 

3、积极发展名牌产品

围绕提升产业竞争力,以创知名品牌为着力点,大力实施名牌发展战略,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加强对产业集群的 规划引导和政策扶持,促进集群内部的协作配套、深度加工和技术支持。在冶金和机械行业,重点培育不锈钢加工、重型机械装备和华宇重型汽车等三大品牌;在高新技术产业及新兴 产业领域,重点培育高性能磁材、电子元器件设备、光纤产品、自动化监控系统等优势品牌,发挥品牌效应,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第四章 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以解决“三农 ”问题为核心,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突破口,规划先行,分类指导,建设资金更多地向“三农”倾斜,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明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切实让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一、协调发展都市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按照“高产、优质、高效 、生态、安全”的农业发展思路,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整合城市资 源与农村生产要素,大力发展具有都市特点的精品农业、高效农业、生态农业和绿色农业,进一步构筑“三区两带”农业发展新格局。 

1、稳定粮食生产

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认真执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稳定基本农田,落实扶持粮食生产的各项政策措施。从发展都市农业的实际出发,调整作物和品种结构,大力推广科学实用技术,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粮食产量稳定在25万吨以上,并向优质、专 用型转变。 

2、发展都市现代农业

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重点发展无公害蔬菜、优质果品、温室花卉、良种苗木、观光农业、规模养殖等劳动密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扶持康培生态农业旅游示范园和清徐葡峰山庄等农业旅游园的建设。加强农业生产标准化、质量安全、疫病防治、农业信息和科技推广体系建设,采用现代化生产方式和先进技术,增强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服务功能,向市场提供绿色优质农副产品,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围绕“奶、肉、菜、果、醋”五大加工产业,做大做强龙头企业,重点扶持水塔老陈醋、森泰、崇康、旭美、老智、清香园等一批成长性好和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组建企业集团,打造名牌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农产品转化增值。加快桥西农副产品批发等大型农产品交易市场建设,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壮大农村经经人队伍和中介组织,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减少中间环节,扩大农民增收空间。

二、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广开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在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的同时,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加强农民培训,引导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到2010年,全市转移农村劳动力新增8万人,从事第一产业劳动力的比重由50%下降到35%以下,不断提高农民从非农产业中收入的比重。 

1、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

坚持发展、治理、效益并重的原则,加快乡镇企业自主创新、结构调整、规模扩张的步 伐,转变增长方式,提高经济效益,为农民提供更大的就业和增收空间。结合新农村和小城镇建设,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加快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引导农民从事服务业, 增加非农产业就业岗位。 

2、提高农民致富能力

围绕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增强农民致富技能和自主发展能力,大力实施以农村实用技术 、务工技能培训为主的“阳光工程”,培养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促进农村劳动力由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把农村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坚持本地就业与劳务输出相结合,鼓励农民自办经济实体,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拓展农民就业和增收的新渠道、新领域。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取消对农民进城务工的各种限制和歧视性规定,改善劳动条件和生活环境,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建立市、县劳务经济服务机构,加强信息、中介服务,提高农民外出务工的组织化程度,加强输出地与输入地的有效对接,加快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帮助农民充分就业,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3、加大扶贫开发力度

以国家级贫困县娄烦为重点,统筹兼顾阳曲县插花贫困村,加大政府扶贫开发投资力度 ,引导和发动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扶贫,创新扶贫方式,以扶志和扶技为突破口,继续实施整村推进、劳动力培训转移、产业扶贫、移民扶贫、关爱老区帮扶百村扶贫五大工程。重点实施娄烦库区2.5万人的移民搬迁工程,确保搬迁农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力争娄烦县在全省率先实现脱贫。

三、全面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

制定和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切实加大政府对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投入,提 高农民对经济社会资源的占有量,有效缓解城乡居民公共服务享有差距过大的问题,促进农民生活水平有质的提高。 

1、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继续完善农村路网结构,提高农村道路等级,全市行政 村全部通油(水泥)路、通班车,显著改善农村居民出行条件。搞好农村街道的硬化、亮化、绿化,改变村容村貌。加强农田水利工程修复改造,建设节水增效示范园区,改造中低产田,加大水土流失和中小河道治理力度,搞好土地整理复垦,推进农业机械化,改善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实施太原汾河流域生态高效农业示范区项目,改造汾河两岸中低产田40万亩。因地制宜,新建和改造农村供水工程,到2010年村镇自来水人口达到85%以上,解决50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和水质不安全的问题。把农民发展养殖与改圈、改厕、改灶结合起来,大力推广使用沼气,发展新型再生清洁能源,建设康庄生态家园,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十一五”期间,农村沼气用户达到20%以上。加大农村电网改造力度,实现城乡用电同网同价。完成村村通电话、通广播电视,发展农村互联网用户,加强农民生产生活与国内外市场的信息沟通。 

2、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

组织实施“科技入户”工程,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加大政府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继续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加强中小学危房改造和新校舍建设,提高师资质量,从根本上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加快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0%以上。加强禽流感等人畜共患疫病的有效防治。完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逐步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农村文化体育设施,加强农村文化市场管理,兴办健康文明的文化产业,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不断繁荣农民文化生活。

四、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实现强县富民目标

从资源禀赋和生产要素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确定各县(市、区)域经济发展方向和主导产业,搞好规划,加强指导,重点支持,协同推进。把主导产业发展、龙头企业培育、县乡财源建设和农民就近就业结合起来,提高主导产业的质量和效益。鼓励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与县(市、区)建立长期稳定的经济技术协作关系,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加大对县域经济的支持力度,多渠道引进外来资金、技术、人才,从土地、财政、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激发县域经济的活力。六城区要充分发挥城市资源优势,率先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清徐、古交要利用现有基础,突出产业特色,率先建成中西部经济强县;阳曲要抓住城市产业转移、建设铝镁工业园区的机遇,突出发展工业;娄烦要加强省城水源地建设和保护,建成全省生态环保第一县,并在全市支持下实现率先脱贫。

五、采取综合配套措施,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从各地实际出发,在认真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各项改革,为建 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增强动力,提供坚实的体制保障。 

1、巩固农村改革成果

坚持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全面落实二轮土地 承包政策,稳定土地承包关系,按照自愿有偿的原则,建立土地使用权依法流转机制,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完善粮食直补政策,扩大农机具、良种等生产资料 的补贴范围,提高补贴标准,稳定农业生产资料价格。 

2、扩大公共财政在农村的覆盖面

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保证财政支持“三农”支出的增长幅度不低于财政总收入增长的幅度。强化已经出台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并逐步规范化、制度化,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促进公共财政更多地惠及农民。 

3、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搞好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等农村综合改革,调整农村生产关系 ,促进农村上层建筑变革,完善乡村治理结构,建立起有效的真正由农民群众参与的制衡机制和精干高效的政府服务机制。加快征地制度改革,健全对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保障失地农民的生存生活和发展生产的权利。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扩大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加快农村金融服务创新,增强对农户和中小企业的服务能力。改革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尽快放开县及县以下建制镇的户籍管理,形成城乡人口有序流动的机制。深化农村流通体制改革,积极开拓农村市场。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保障农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的合法权益,创造和谐的发展环境。加强农村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建立健全村民自治机制和有效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

太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二) 太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三) 太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太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三)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全文 红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周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发展规划 云梦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 案) 关于娄底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报告 张学兵:关于浦东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的报告 太原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太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研究编制工作的通知 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 发展规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1 - 发展规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 - 发展规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太原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太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研究编制工作的通知 《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2006-2010)规划纲要》 黄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黄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通知 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08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邹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2009年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