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教师杀死精神病儿子 自称先下手为除害(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23 19:34:38
2007-09-21 07:58:46 来源:华商网(陕西西安)
核心提示:8月4日,因患有间歇性精神病的儿子有严重暴力倾向,多次殴打父母,无奈之下,陕西合阳县49岁的小学教师马建军将儿子杀死后入狱。8月11日,陕西省蓝田县也发生一起惨剧,一位父亲杀死智障儿子后自杀身亡。
马建军 记者 薛振宇 摄
铁窗之内,马建军心情沉重 资料照片 记者 杨怡 摄华商报9月21日报道  这是今年8月发生的两起不该发生的悲剧:5日凌晨,陕西合阳一名精神病患者睡梦中被父亲杀死;6天后,蓝田的一位父亲杀死了自己有智障的儿子后,选择了自杀。三个鲜活的生命终结了,两个原本完整的家庭破碎了。然而,施害人无奈无助的处境及其得到的同情,让我们不得不思考:我们的社会应该如何分担那些特殊家庭的痛苦。
马颖伟死了,死在父亲手中。这个消息震惊了合阳县和家庄镇。
8月5日清晨,咸阳市渭滨公园发现一具年轻男子的尸体。死者头部受重伤,似被重物击打过,身上还有多处刀伤。一个多月后,警方侦破了此案。死者名叫马颖伟,合阳县和家庄镇西三村人,凶手是马颖伟的生身父亲马建军。发生这场人伦惨剧的原因是:马颖伟患有间歇性精神病,有严重的暴力倾向,父亲担心他会威胁到家庭成员的生命安全,所以“先下手为家里除害”。
狂躁的儿子打父母
他控制不了自己患病的大脑
9月14日下午,咸阳市秦都区看守所。身穿囚服的马建军走进审讯室,面色平静,但神情颇显憔悴。他说自己这几天都没有睡好。一位刑警理解地劝慰:这是正常的,来到这里还能心安理得地入梦才不正常。
今年49岁的马建军,是一名有28年教龄的小学教师,夫妻俩育有一子一女。马建军说,怎么也没有想到小时候捧着怕摔着、含着怕化了的宝贝儿子,会把整个家庭拖进一场无法醒来的噩梦。
马颖伟遇害时22岁。上小学期间,脾气已经非常古怪,狂躁易怒,动不动就打人,甚至打人成了他的“嗜好”。初三辍学回家后,这种情况变得更加严重。有一次,马颖伟跟同村一个孩子打架,挥刀砍伤对方胳膊。马建军花了8000多元给对方治病和赔偿。
慢慢地,马建军觉得马颖伟的暴力倾向好像并不单单是性格和脾气的问题,而是“脑子有毛病”。2002年,马颖伟经诊断患有狂躁型精神病,一个月治疗费花了3600元,出院后病情却未见好转。马颖伟常常说一句话:“我不打人就难受得很。”
随着年龄增长,体力增加,马颖伟觉得父亲也可以打了,这时他的拳头就常常招呼到了母亲、姐姐甚至父亲身上。后来,马颖伟说要出去打工,对家里人来说,这简直是个“福音”。马颖伟一走两年,马家因此获得了一段难得的平静期。两年后马颖伟返乡,狂躁依旧。有一次母亲责备了他两句,劝他以后别惹事,他朝妈妈吼:我就不怕事,为什么不惹事?他去过很多地方,也多次闯祸。
今年5月下旬的一天,马颖伟给家里打电话要路费。父亲给他寄了300元,5月28日,他回到家。
当晚,马颖伟坐在饭桌上大口大口地喝酒,眼神里闪烁着即将使用暴力的冲动,样子很恐怖。马建军提心吊胆地看着儿子,心里凉飕飕的。次日,他找人把儿子送到了华阴市的一家精神病院。这次治疗近40天,花了4000多元,虽然没有明显的效果,但因为经济已经负担不起,7月上旬,马建军只好把儿子带回了家。
回到家后的20多天里,马颖伟经常殴打母亲。马建军试图管教儿子,儿子便瞪眼喊:“干啥?你又打不过我,还想管我?”有时看着好好的,马颖伟就会突然击打父亲的头部,还说:我就是想打人,不打你我难受,怎么办?儿子已经成年,22岁的壮小伙的这种突然攻击一般人受不了,但马建军只能受着。即使不太敢面对这个儿子,他也不能躲出去,家里就这几个人,马颖伟找不到父亲,拳脚就往母亲、姐姐身上招呼。
8月初,马颖伟几乎天天在家里打人,把一个家闹得暗无天日。妻子的惊恐,儿子的嚣张,让马建军处于崩溃边缘。他后来交代,那几天我开始担心颖伟哪一天会把他妈打死,也担心自己和女儿的安全。
绝望的父亲下杀手
我知道这是犯罪,但无路可走
绝望中,马建军的想法越来越偏激:别人的儿子是儿子,而马颖伟对自己来说却是灾星。他的结局我也能大致想像得出来:要么是他将来打死别人,法律制裁他,但受害者肯定还得找我,因为我是监护人;要么是我们老两口被他打死,他还是没个好。我不能等死,也不能让他继续伤害家人,惟一的办法,就是要除掉这个“祸害”。
8月4日,马建军说要带儿子去咸阳玩。马颖伟挺高兴,乐呵呵地跟着父亲出了门。这时马建军有过片刻的心软,但此后的经历却让他坚决地向儿子下了手。
在车站等车时,马颖伟突然一拳打在父亲胸口。大庭广众之下,马建军实在觉得丢人,他喝问:“你干什么?”
马颖伟说:“我就是想打你一下,咋啦?”马建军心里悲凉至极。
到了咸阳,走在街道上,马颖伟又毫无征兆地一肘子捣在父亲肋骨上,马建军差点背过气去。他捧着肚子蹲在地上,耳边却听到儿子说:“你要叫我哥,因为现在出来了,不是在家里。我在外边混得比你好,势比你大,我就是你哥。”
此后,马建军也不记得自己是在一种什么样的心情下度过的。当晚,他们就住在渭滨公园的一个亭子里。熬到凌晨3时许,马建军起身,捡起一块石头向熟睡的儿子头上连砸数下;担心儿子不死,又拿出当晚买的刀子向马颖伟连捅数刀。然后,他逃离现场独自回家……
马建军没想到,靠着死者身上的一件印有“卫监”字样的长袖上衣这条线索,警方还是找到了他。专案组经过调查走访,最终确定了该衬衣是澄城县卫生监督部门于2004年发的制服。
在澄城县有关部门的配合下,专案组对该县卫监部门的职工进行了排查。当办案民警走访到一位退休职工时,她告诉专案组一个重要线索——受害者很可能是其外甥马颖伟。根据这位退休职工提供的地址,专案组迅速赶赴合阳县和家庄镇西三村,找到了马建军。
面对上门的民警,马建军夫妇神情慌张,更引起了民警的怀疑。民警遂将马建军夫妇带回咸阳进一步讯问,还对马建军安排了一次测谎鉴定。在测谎仪前,马建军的心理防线很快崩溃,交代了杀子事实。
身处看守所后,马建军对自己的行为有了一些反思,也感到后悔。他说:“不管怎么说,颖伟是个病人呀。他要是没病的话,肯定不会这样伤害自己的亲人。”但当时他由于害怕和担心,思想上就是转不过这个弯来。
记者:你有没有想过这样做要承担责任?
马建军:我知道这是犯罪。但当时觉得没有别的路可走。医院治疗没有希望,只见钱出去不见疗效。有颖伟在,我家的日子没有盼头。
记者:如果送到精神病院,一直封闭治疗的话,有什么问题吗?
马建军:我家负担不起精神病院的治疗费用。
同情的声音
村民准备联名为杀人者求情
“这是一场不该发生的悲剧。”侦破此案的民警们心情复杂。而在马建军的家乡西三村,同情的声音更加明确。
西三村村委会主任马金中告诉记者,马颖伟有病,村里很多村民实际上还不知道,马建军夫妇一直在试图隐瞒,主要考虑就是将来还要给儿子娶媳妇;如果儿子患精神病的事传出去,找媳妇、找工作就都难了。
但实际情况村干部还是了解的。有一次马建军不在家,马颖伟在家里犯了病打人,马金中赶到现场处理,发现马颖伟竟然脱了母亲的上衣在打。马金中等人把马颖伟控制住后,母亲曹茹平给在场的人发烟,一再恳求大家不要把这事说出去。大伙儿能够体谅一个母亲为了儿子的心情,都答应了。
马建军杀死儿子的消息传来,很多人都不信。在大家的印象中,马建军是一个老好人,斯文有礼,不曾和什么人吵过架,没有任何不良嗜好。他是个连鸡都不会杀、不敢杀的人,竟然杀死了亲生儿子。“因为有个患病的马颖伟,这个家庭过得不像一个家。”知情的村民们慨叹。据说,有一段时间,由于马建军不在家,被马颖伟打怕了的母亲和姐姐都不敢在家里住,母亲只好带着姐姐躲到了娘家。马颖伟有时还会动刀,要杀自己的母亲。当然,没人知道他到底会不会这样做,但眼看着一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子挥舞着菜刀歇斯底里、毫无理智地大喊大叫,也足以令目击者心惊肉跳了。人们都难以想象,马建军夫妇到底是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情熬过来的。
记者问:“这几年,马建军有没有向社会请求过帮助?”马金中说:“马建军一家为马颖伟花了不少钱,但从来没有向村上求助过。”农村人,总觉得将来给孩子找个媳妇,他的病兴许就好了。抱着这个念想,这个家庭连孩子有病的消息都尽力捂着,又怎么会向社会求助?
答案是没有。马金中解释,在农村这种家庭但凡能过下去,都不愿声张,不向上级申请补助。
如果是实在困难的家庭,一般各村的干部都了解,也只能是在每年民政局分米、分面时,力所能及地安排照顾一下。像马建军这样的家庭,在村子里还算中等,即使申请补助,大概也不符合条件的。而且,也没有听说过上边有什么规定对这种家庭给予救助。
据了解,多年前,西三村曾有过一名精神病患者,二十七八岁的小伙子一见到女的就在后边追,搅得村子里鸡犬不宁,家里也是愁苦不堪。后来,这名患者的父亲带他出去旅游,然后父亲一个人回来,儿子却从此“走失”。亲属没人问,也没有人追究,尽管村里也有人犯嘀咕,但大家也都在一种感性的宽容中,对这件事默契地选择了淡化和忘却。
而这一次,马建军亲手杀死了患有精神病的儿子,村民们似乎还是选择同情。马金中说,因为了解这一家的实际情况,村民们准备联名向执法部门为马建军求情,请求法院从轻判处。
但是,大家都或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了一个问题:无论如何,在这起悲剧中,最大的受害者还是死者,是那个患有精神病的马颖伟。
这个原本应该幸福的4口之家,如今已经支离破碎:儿子被父亲谋杀,父亲因为涉嫌杀人进了看守所,母亲因为事后知情涉嫌包庇也进了看守所。马建军说:“女儿到现在也没来看望过我们,我很担心她能不能承受这样的悲剧,也担心她今后如何面对社会上异样的眼光。但这已不是我能力范围内的事了,今后的所有困难只能是她自己去承担。”
又一起悲剧
父亲杀死智障儿子后自杀
更令人痛心的是,这样的悲剧并不是绝无仅有的。
就在马建军杀死儿子之后6天,8月11日,陕西省蓝田县华胥镇孟家岩村发生一起惨剧:该村村民韩西鹏杀死智障儿子韩雷后自杀身亡。
据当地人介绍,韩西鹏在村里人缘不错,勤快能吃苦。他平时开着四轮车为工地上送砖,每天起早贪黑,总要比其他人多送几趟。有人和韩西鹏开玩笑,说你这么拼命挣钱干啥?韩西鹏说,能多挣一点是一点,还想给娃看病呢。而患病的韩雷却时不时地和家人发生摩擦。去年,韩雷把他妈的手打伤了;还有一次,竟然拿着棍子往家里人的嘴里塞。凶案发生的前几天,韩雷还打了韩西鹏一棍子。
村民们分析韩家这场悲剧时,善意地推测:“这次很有可能是西鹏在教训韩雷时,不慎失手用菜刀伤了韩雷,痛悔之下才选择自杀的。”
由于两位当事人都已经死亡,事实如何无从查考。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只是血淋淋的悲剧。
当悲剧一再上演,善良的人们忍不住发问:一个家庭出了这样的精神病患者时,难道只能是让这个家庭来承担全部的压力吗?显然,大部分家庭都无法承受这种压力和痛苦,谁能够帮这些特殊家庭分担哪怕是一点点呢?
“安康医院”的困境
精神病患者治疗费缺口大
事实上,对于这种有暴力倾向的精神病患者,有关部门曾经想过一些办法进行管制。“安康医院”的设置就是一项重要措施(为便于工作,公安机关管理的精神病管治院名称统一为安康医院)。
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精神病发病率的增长,精神病人中危害社会治安的人数也相应增加。1987年底,仅河南、贵州、江苏、安徽、山东、浙江六省统计,就有这类病人近40万名。有的杀人,甚至一次就杀死、杀伤数十人;有的放火、强奸、猥亵妇女;有的游荡街头、有伤风化等。精神病人肇事,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1987年12月10日至13日,国家公安部治安局在天津召开全国公安机关第一次精神病管治工作会议。会议决定,对危害社会治安的精神病人,由公安机关会同卫生、民政等部门加强管理,符合我国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要求。随后,一些省、市公安机关报请政府批准,在卫生、民政、财政等部门的支持和配合下,逐步建立了由公安机关管理的精神病管治院。据统计,当时全国已有16所安康医院。
公安机关管理的精神病管治院收治对象是:
1.有杀人、放火、强奸、爆炸行为的;
2.严重扰乱党政军机关办公秩序和企事业单位生产、工作秩序的;
3.严重扰乱公共秩序、交通秩序,危害公共安全的;
4.当众出丑,有伤风化的;
5.影响社会安定,造成严重后果的。精神病管治院收治上述精神病人,都应经精神病司法医学鉴定。
安康医院和一般精神病院的区别在于,后者可以治疗精神病,但是没有管理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的能力和权限。比如说,有精神病人杀人放火,或有违反社会治安的行为,一般的精神病院就管不起来,这个管理权必须放到公安机关。
安康医院具有治安管理和医疗双重职能。其服务对象一是来自公安机关的送治病员,二是面向社会接受委托,收治公民、法人送治的病员。
公安机关送治病员要符合以下条件:须经过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批准、确实有肇事肇祸行为、须经精神司法鉴定证实确实有精神病。病人治好后,要经过专家评定,由当地公安机关接回去,落实监管责任。
关于精神司法鉴定,1998年卫生部规定:精神司法鉴定必须由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专门医院来做(陕西省指定医院为省精神卫生中心)。精神司法鉴定执行国际标准,由5-7位专家组成的鉴定小组进行鉴定。
由于安康医院负有治安管理的职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当然是应该尽量多收有肇事肇祸行为的精神病患者,妥善控制,以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然而,这种理想状态却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实现。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经费问题。
据了解,政府只负责安康医院的人员工资,对强制治疗的肇事肇祸的精神病患者治疗并没有专门拨经费,其住院费用由监护人或单位负担。但有一部分患者是既没有监护人、也没有工作单位的,这些人在安康医院住院的伙食费、治疗费,从哪儿来?目前安康医院只能把收治一般性病人的收益,贴补到这些人身上。
而像马颖伟这种有监护人但监护人却没有足够经济实力来支撑强制治疗的家庭,其治疗费用如何解决?更是一个没有规定的空白。况且,国家目前所设置的安康医院,无论从数量还是规模上,都是远远不够的。
呼唤《精神卫生法》
让在痛苦中的家庭看到希望
精神病人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医学以及法学通常将他们作为高危性群体加以研究,重在防范精神病人的社会危害。但另一方面,精神病人又是典型的弱势群体,其权益需要完善的立法加以保护。近年来,众多国内精神病学专家多次发出呼吁:尽快出台《精神卫生法》。
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字显示,我国有5%%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病或存在精神障碍,在每千人当中便有13人患有精神病。这些人散布在社会上,有时可能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带来威胁。据了解,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每年参与鉴定的刑事犯罪嫌疑人中,就有200多名精神病人。
根据有关法规,精神病人的监护人必须尽到监护职责。但很多监护人很难做到这一点,因为精神病是一种“高消费”病症,很容易使家庭处于贫困状态;再者,由于相关法律的缺失,事实上形成了大多数精神病人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因此,专家们呼吁:要减少精神病人可能带来的社会问题,关键在于出台《精神卫生法》。
据了解,我国从1985年着手起草《精神卫生法》,当时卫生部指定四川省卫生厅牵头,湖南省卫生厅协同起草《精神卫生法》(草案),至2004年2月已形成了草案的第15稿,但至今仍未出台。
有曾参与起草《精神卫生法》(草案)的专家认为,目前阻碍《精神卫生法》出台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全国经济发展不平衡。按照草案的要求,各级政府应承担精神病人治疗和监护的经济责任,但这对于经济不发达地方的政府来说,“是一笔沉重的负担”;二是精神卫生防治工作涉及多头,各方“对于权利和义务的划分还有争议”;三是社会呼吁不够。
据悉,国家卫生部曾经透露:已经将《精神卫生法》列入了今年的立法计划,这或许能给那些仍在痛苦中挣扎的家庭带来一线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