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工教育及服务网络第六期《电子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5 06:41:43

第六期电子报            外来工的春节

 

转眼间,又是一年过去了。这一年发生的种种事情,依然历历在目。我们一直关心的外来工,经过一年辛苦的打拼,并未能够安享佳节。为了能够回家跟亲人相聚,他们将要面对一些列波折,要过几道关。在工厂、在路上、在家里,甚至年后返城。这些一年一度发生的故事如实地反映了这一个群体的生存状态。

他们的回家之路,要遇到多少难关呢?我们来看看:

·第一关:请假

2010年2月7号,阴历腊月24,上午9:00,五位外来工冒雨聚集在深圳横岗189工业区的一间大出租房内,他们要共同排练完成一个戏剧:《回家过年》。当人们已经陆陆续续地回家跟亲人团聚的时候,却还有一些人因为种种原因而不能回家过年。这个戏剧所要诉说的,正是这样的一些人和故事。

剧情大概为:年关将至,在厂里打工的人都盼望着回家过年,外来工小张也跟父母说好要带女朋友回家过年。这时厂里突然贴出告示,规定过年不回家的员工每人奖励500,而且只限11月份之前进厂的员工。每个部门只有两个请假名额,要靠抽签决定。工人们没办法,只好抽签。小马和女友只抽到一个回家名额,只能去跟主管辞工。主管却说,要辞工就算自动离职,不能拿到厂里压的工资。无奈之下,两人只好放弃工资,在年29的下午赶回家里,见到苦苦等待的父母……

这个只有四幕的小短剧并非虚构,而是根据工友小陈厂里真实的事情改编的。小陈在一家生产LED(发光二级管)的工厂上班,到了年底,这个“多次被评为'诚信守法企业'”的台资企业,为了留住员工,软硬兼施,甚至不惜出台“抽签回家”的违法规定。大家伙愤怒之外,想到了把它写下来。于是,叙述故事、编写、讨论,很快就出来了一个剧本,他们要把这个故事讲给所有在外漂泊的人听!

除了他们,还有数不清的来自不同省份的打工者,他们年纪轻轻,却怀揣着跟所有背井离乡的人们一样的夙愿:回家过年。

·第二关:讨薪

《回家过年》不光道出了外来工“请假难”,还说到了“讨薪难”。在短剧的结尾,小马和女友被迫辞工,即所谓的“自离”,放弃自己的血汗钱,带着委屈回到家中。这种侵害外来工权益的事情在工业区已经屡见不鲜,多得快要让人麻木。

由于行业特征的原因,这种侵权事件在建筑行业尤其恶劣。建筑行业的一个普遍现象是,建筑工程层层转包,且工人们的工资是按年发放。这些明显违反国家法律规定的“潜规则”,造成了每年大量的外来工被侵权事件。工人辛辛苦苦干了一年,到了年底,却不能拿到应有的工钱。

2010年1月19日,十几位外来工冒着零下十几度的低温站在赤峰市某房地产开发公司的门口,想找建筑公司的负责人要工钱。他们一起干活的有30多人给某新建小区做外墙粉刷,包工头是张某,而张某又是向项目经理于某承包的活。到了腊月,大伙还没领到工钱。外来工史某告诉去采访的记者,他和儿子两个人都在这干活儿,一共被拖欠了一万多块钱。还有几天就过年了,而家里什么东西都没买。包工头张某也有苦难言,于某不给他钱,他至今被拖欠20多万的工程款,也没法给工人们开工钱。工人们和张某好不容易也去找了建筑公司,但是对方说他们应该找项目经理于某,他们不管。

面对零下十几度的低温,等候要工钱的外来工们表示,冷也得要等,家里还等着这些钱过年。                                                               

在房地产公司处讨薪无果后,工人们只好到赤峰市劳动监察局反映情况。劳动监察局的工作人员说,由于工人们不能提供具体信息,           (讨工钱) 图文无关

他们处理起来就很麻烦。他们还表示,大部分外来工维权意识淡薄,不注重签订劳动合同,往往等到劳动权益受到侵害时才想到劳动部门,而此时手里又没有有力证据,很难立案。

截止到2月底,这些工人们还没有拿到自己的工钱。

每到春节,讨薪事件频发。在南方,很多工厂因为缺工,就以不结清全部工资为要挟,以求控制工人们留在厂里。另有一些黑心工厂本身就是靠低薪、克扣工资等非法手段获利,工人们由于过年回家心切,正好给了他们进一步赚取不义之财提供了机会。漫漫回家路上,一腔欢喜的背后,却是割弃血汗钱的无奈。

 

·第三关:春运

回家高兴,但是回家挤火车绝对不会让人高兴。看似简单的数十个小时的旅程,一头连着大城市,一头连着小乡村,中间的那一趟火车却永远是那么难挤。

一到年底,火车票往往一票难求。在外打工的人们中间流行的话语就是“你买到票了吗?”有人彻夜排队,有人四处找门路,有人别无他法,只能买高价票。来自河南的老刘,因为买不到票,气呼呼地决定不回家了。“上班没时                                 

间排队买票。打电话买,把手机话费打光了也         (回一趟家就像打一场仗)

没订到票!”今年新实施的部分路段车票实名制,初衷是为了打击票贩,但是也影响了一些初次接触的出行者。有些外来工一年难得用到身份证,没有携带到打工的城市,无法买票。有些人不了解规则,让别人代买车票,结果发生到站上不了火车的事情。千辛万苦上了火车,结果又进了一个大闷罐。很多人都感叹,坐火车回家就是花钱买罪受。

坐火车太折腾,坐汽车和飞机价太高,催生出外来工另一种无奈的选择。据报道,春节期间,珠三角外来工组成了数量达10万之巨的摩托车返乡大军,一时间引起轰动。在广东佛山打工的四川籍外来工丁小兵和妻子,骑摩托回家过年,白天吃方便面和盒饭充饥,晚上住三四十元的旅馆。历时三天三夜,历经艰辛终于回到一千四百公里外的老家,两人到家后称重,小丁瘦了8斤,妻子瘦了5斤。

路近、票贵、票难买,是外来工舍弃传统火车而选择安全性较差、更辛苦的摩托车的原因。小丁也坦言,骑摩托车最怕下雨,更怕在途中生病,或被不法人员敲诈抢劫。其实,就算是乘坐火车,安全也是同样要考虑的问题。买了票,上了车,离开了城市,并不等于其行程就结束了。一般来说,一个外来工回家至少要换两次车:到达省会城市或地级市后换乘到县城的车;到达县城后再换乘到乡村的车。而从县城到乡村这一段,由于道路状况差、客运车辆档次低数量少、安全隐患大,是交通部门监管的一个薄弱环节。 

       

·第四关:经济&家庭&亲情

 

“回了一趟家,花了8000多块钱,不敢在家呆了”

阴历正月十二,小刘和妻子小曾就从湖南郴州老家来到了东莞,想早点在横沥镇附近找份工作。小曾前年受工伤,手指落下残疾,去年跟厂里打了一年的官司,拿到赔偿。之所以这么早来南方,就是因为过年回家花的钱太多,夫妻两人已经没多少积蓄了。

“本来没打算回家的,但是年底我弟弟结婚,不回不行”。小曾给我们列了钱的去向:弟弟结婚随礼要花钱;办年要花钱;孝敬双方父母要花钱;过年走亲朋好友买礼品要花钱;同村邻居很多赶在年底办婚事,随礼一份最低也要100,这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家里的小孩来年一整年的花销,也得预留给负责照看的亲戚。最后剩下一点留两人来莞的路费和花销。回了一趟家,辛辛苦苦积攒的血汗钱就这样在半个月的时间里“蒸发”掉了。来东莞数年,挥洒血汗无数,夫妻二人还是两手空空。

有调查显示,珠三角有三成外来工过年不愿意回家。非不愿回,实不能回,回家就意味着大量的开销。一项针对广州市番禺区大岗镇362名外来工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外来工在城镇打工每人每年平均收入1.7万元左右,总支出约为1.4万元,平均仅存钱2338元。这也使他们享受亲情总比别人要难上许多。

林育生就是众多不回家的人中的一个。在广州市海珠区某制衣厂里,没有亲人陪伴,没有欢声笑语,甚至连电视也看不了,孤独陪伴着这个外来工度过了这个春节。

林育生现年41岁,是四个孩子的父亲。他从1987年开始就一直在外打工,大儿子3岁后,就被送回了老家。此后,他和妻子与孩子无法朝夕相处,“一两年回去看一次,也就呆个两三天,平时一个月打一两次电话。后来我们回去看到,孩子长大了,变了模样连我们都认不出来,叫他他不应,      (外来工林育生一个人在工厂里)

更不愿和我们相处,很偏激。后来亲戚问他,他才说我们没有关心过他,听到这些话我和老婆的心都好痛。”2005年,随着妻子的去世,自己和孩子之间的亲情就难以维系,“我太早出来打工了,现在和孩子之间好像隔了层膜”。

说到这些,这个遍尝打工酸甜苦辣的汉子的脸上,是挥之不去的伤感。    

          

·新问题:年后何去何从?

 

春节回家除了要面对这些大关,很多外来工还必须要盘算来年何去何从。前文提到的小刘、小曾夫妇,来东莞也是有一些犹豫的:“来东莞这边不挣钱,底薪太低了”。现在东莞的最低工资标准是770元,很多工厂就是按照这个标准给底薪的,对外来工来说,这样的薪酬已经没有任何吸引力了,不如长三角,甚至不如有些外来工家门口的工业区。年前有很多人都表示,会考虑年后去其他城市发展。而开年后珠三角缺工的事实也印证了外来工们的这种意愿。

但是,小刘夫妇之所以还会选择东莞,是因为在这个地方已经呆熟了,他们也没有其他比较熟悉的老乡和亲戚能介绍地方可以去。

正月十四,东莞的气温已经27度,两人骑自行车在横沥镇到处转悠找厂。他们可能还没意识到,因为缺工,工厂对待工人已经开始有了变化。之前是工人挤破头想进厂,现在是厂和厂之间在争工人。东莞最近经常可以见到很多家工厂不光把招工启事贴在厂门口和职业介绍所,还用汽车拉着招聘广告四处招揽工人。也有媒体报道,有些工厂为了留住工人,已经开始提高工资等待遇。

但是,在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的背景下,实际的体验却未必美好。“好多招工启事都是假的,上面写的是2000~3000块钱一个月,实际上根本没那么高。”生活的历练已经让他们不得不时时刻刻警惕那些招工陷阱。两人想一同进手袋厂,因为原先做过,不会太辛苦。但是打听到的大部分手袋厂总不如意,要么工资低,要么看起来就不像一个正规的厂。“如果找不到合适的手袋厂,那就进其他的厂也行”,实在没有钱了,也只好选择权宜之计。

 

·新的矛盾与新的需求

 

这边工厂在大量招工,另一边外来工却为找工作而烦恼。面对职介所和厂门口的一张张招工启事,外来工们却不像以往那么着急进厂,很多人抱着观望的态度,有些人甚至“挑挑拣拣”。据年后统计,东莞90%企业存在普工缺口,平均缺口在20%,主要集中在电子、鞋业、服装、玩具等行业。已经有媒体关注到这个现象,“新生代外来工”这个概念也被提出来。

所谓的新生代外来工,是指以80后、85后甚至90后为代表的进城务工群体。相比上一辈的外来工,新一代的外来工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水平,大部分为初高中毕业,而他们外出务工的原因也跟上一代人有所不同。谋求发展、在城市安家扎根成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所以,除了工资,他们还在意上班累不累、福利好不好、管理是否人性化、能否有晋升机会等,更有一部分外来工日益看重劳动权益,签不签劳动合同、买不买社保这些以前被忽略掉的进厂条件也开始被重视,越来越多的劳动者会运用法律手段争取权益。在心底里,他们要求被尊重、被平等对待,要活得更有尊严。待遇——权益——尊严,如果这些条件不能被满足,他们就会选择用脚投票,到另一个愿意接纳他的城市。

面对这种日益强烈的需求,有些工厂迅速做出调整,提高工资,改善生活待遇,在深圳和东莞,开始有工厂取消了沿袭多年的罚款制度,不违法解雇工人,组建员工代表大会,提倡管理人员用人性的管理方式化对待员工。这些看似很平常却实属难得的变化也反映了新的劳资关系的需求,即劳有所得、劳有所保、劳有所权。

但是,也应该看到,这种新的劳资关系的树立,还有太多的路要走。这不仅需要更周全合理的劳动法律,需要底层劳动者不断的争取,也要靠社会上的每一个人。只有我们不做旁观者,在外来工被不合理对待的时候,发出呼声,付诸行动,社会的公平正义才会得以实现。劳动者的年,才会是一个舒心温暖的年!

 

注:本文图片及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果您对本期内容有意见和建议,欢迎回复此邮件与我们交流!

本期相关网址链接:

珠三角买票难 10万外来工骑摩托返乡

http://news.163.com/10/0210/08/5V57GMMC000120GR.html

年底讨薪外来工讨回一把购物卡  买不起回家车票

http://news.e23.cn/Content/2010-02-05/201020500123.html

凤凰视频:珠三角用工荒内幕

http://www.56.com/u55/v_NDk3NDY3OTY.html

前期《电子报》主题跟进:

(各期《电子报》原稿详见工教网网站:http://www.lesnhk.org

 

·第二期——工伤、刘汉黄事件进展:

刘汉黄一审被判死缓,他在狱中的情况可见其辩护律师管铁流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106ec50100fhf3.html

·第四期——职业病工友:

四位主人公中,老杨和小雨均在去年11月份离开人世,老刘也于二十多天前逝世,至

死也未能被诊断上职业病。

·第五期——社保:两会视频《今年将实施跨省流动人员的医疗保险转移》

    http://v.ku6.com/show/jisvBAjrFQIhH7h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