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荣融和国资委的七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13:04:33
2010年09月07日 08:21:15  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 【字号大小】【留言】【打印】【关闭】


7万亿国资“船长”
2003年4月6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资委)挂牌,国务院授权其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这一天,定位为管人、管事、管资产的国资委成了7万亿元央企资产的监管部门,而掌门人李荣融成了所有央企老板的“头儿”。
“国资委主任是什么?是所有央企老板的老板,是万亿元资产的管理者,是正部级官员……可是他(李荣融)其实并没那么风光,巨大的压力令他一度很‘挣扎’。”8月28日,李荣融正式离任4天后,国资委一位资深官员向记者表示,李荣融的硬朗风格其实是被“逼出来”的。
说到李荣融的“挣扎”,一个避不开的话题就是当年中国国企的“惨不忍睹”。对此,国资委研究中心企业部部长王志钢记忆深刻:1998年,2/3以上国有企业亏损。在国家统计局工业司统计的5.8万户国有企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亏损企业亏损额为近千亿元。全部国有企业亏损额比上年(1997年)同期增长23%,其中国有大中型企业增长30.4%。
此外,由于国有资产监管法规不健全,企业国有资产出资人不到位,再加上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等原因,国有资产流失严重。当时,“国退民进”成为“主旋律”。
“拯救国企”——成为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最为引人注意的话题。国企改革,对当时的中国政府来说,是“最为难啃的骨头”。
2003年4月5日,国务院审议通过了国资委主要职责,任命原国家经贸委主任李荣融为国资委主任。
事实上,对于国资委主任这一职务的任命,李荣融仅仅比公众早知道了十几天。当时,就任国家经贸委主任的李荣融,对于这项新使命,除了感到意外,更多的还是感受到巨大的压力。
对于国资委这个装有一百多家央企、上万亿资产的“大筐”,李荣融喜欢用NBA篮球赛、一条大船、一个野战部队来形容。国资委成立之初,旗下是涉及诸多行业的196家大小企业,作为船长,如何带领自己的超级航母出海打仗,这一点 李荣融心里并没有底。但他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要“打造一支纪律严明,作战勇敢的团队”。上任之初,温家宝总理曾对他说,(管理好、发展好国有资产)这个任务极具探索性,极具挑战性。
“当时国资委成立快半年了,李荣融除了朝九晚五,平时的活动很少,而且经常一脸的‘阶级斗争’,大家都有些怕他。”一位国资委工作人员向记者回忆说。
可以想象当时李荣融的感觉和状态,面对中国最大经济命脉——大部分央企的巨亏,李荣融越来越感到事关重大,他在温总理的“探索性”和“挑战性”后面,又加了一个“风险性”。
7年时间,李荣融固执地驾驶这条曾经破旧、如今豪华的大船,一路前行。截至2009年底,央企资产总额从7万亿元增至21万亿元,净资产从2.9万亿元增至8.4万亿元,营业收入3.36万亿元;利润从2002年的2405亿元增至2009年的8151亿元。用李荣融自己的话说:“一年诞生一个中石化”。
搜索更多国资委 的新闻
国资委前主任李荣融卸任讲话自评忠臣(图)
李荣融卸任讲话:我自己评价自己是一个忠臣
“拓荒者”李荣融:我没有遗憾
李荣融与央企七年:卸任前还有啥遗憾
李荣融首谈离任心情和人生规划:想去清华读管理
李荣融“球”评央企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