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信么——马老大爷竟说太平军是魔鬼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1:00:20
有网友留言:“现在太平天国史的研究怎么样了?”故记以下短文作答:
我们过去的教科书一直称太平天国是革命运动。但太平天国研究历来就有基本肯定和基本否定两派。从历史学却角度看,这本是正常的不同学术观点之争。然而政治的介入却使肯定派大占上风:
首先是孙中山。在他看来,“太平天国一朝为吾国民族大革命之辉煌史”,因而命追随者编就《太平天国战史》,并赞之为“今日吾党宣传排满好资料”。换句话说,赞扬太平天国就是赞扬革命,就是为革命的合法性提供依据。
解放以后,不少史家沿着孙中山的思路锦上添花,金田起义亦上了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一部近代中国史被说成是“三大革命(太平天国、义和团、辛亥革命)为纲”的历史,并摘引马克思的话以证明太平天国确是一场革命。
对于学术问题来说,某一先哲的语录本不是判断是非的根据,何况马克思学派对太平天国的否定,最早和最彻底的就来自马老大爷本人:
这场战争的初期,马克思确实曾满腔热情地赞颂太平天国。他说:
“可以大胆预言,中国革命将把火星抛到现代工业体系的即将爆炸的地雷上……直接随之而来的将是欧洲大陆的政治革命。”(《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1853年)
可是,随着时间推移和对情况有更多了解,这位大思想家极其悲愤地作出新的论断:
“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他们给予民众的惊惶比给予老统治者们的惊惶还要厉害。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与停滞腐朽对立,这种破坏没有一点建设工作的苗头。”“太平军就是中国人的幻想所描绘的那个魔鬼的in Persona(化身)。但是,只有在中国才能有这类魔鬼。这类魔鬼是停滞的社会生活的产物。”(《中国记事》1862年)
也就是说,在马老大爷看来,清廷与太平天国不过是腐朽与丑恶的对立,两者并无本质的区别;他原认为是“革命”的太平天国之战,不过是屡见不鲜的改朝换代的新尝试。这种局面是当时中国社会生活停滞,未有新的社会生产力和新的社会力量的必然产物。
从理论上看,洪秀全的所谓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规定经济上实行彻底的绝对平均主义和公有制,“物物归上主”,实行一切财物归公的“圣库”制度;政治上则规定从最基层到中央,层层实行绝对的专制统治,政教合一,军政合一,行政和司法合一,百姓的劳动、教育、日常的一举一动全都在基层官员严密监控之下进行。总之,是一个极权统治的军事化社会。洪秀全更申明,“只有臣错没有君错,只有子错没有父错,只有妻错没有夫错”,这明白无误是在坚持三纲。从社会发展的眼光看,那里有什么革命的影子。
从实践看,则更为荒唐。占领南京后,军政官员骄奢淫逸、贪污腐化,无所不为;杀戮臣下,互相残杀,血流成河;愚弄百姓,掠夺财物,劣迹斑斑;摧残文化,烧书删书,激起公愤。一般士兵夫妻不能团聚,军政官员则按级别分配女人,无不妻妾成群。这样的造反集团,那有不覆灭之理?说他们比清朝统治集团更为进步,甚至不惜为他们加上一袭革命外衣,真是匪夷所思!
回过头来再看看上了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的金田起义,现史料证明其基础是拜上帝会设在金田村的团营指挥部,由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主持。此三人除杨秀清是烧炭翁出身外,韦昌辉、石达开都是当地的大地主,三人又都是日后造成太平天国败亡的天京内讧的主角,应当是马老大爷所指的:“只有在中国才能有这类魔鬼”。也只有在中国,这类魔鬼才能成为人民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