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中的政治与军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6:41:04

文革中的政治与军权

 ——兼谈为什么说林彪的“9·13”不管是对整个中华民族还是对他个人来说是不可避免的

 还是从人们常说的那句话“如果林彪不跑,不发生‘9.13事件’就好了,他肯定会被平反,就不会有后来的那么多的是是非非了”说起,我父亲也持的是这一观点。的确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教育面前,在任何情况下的叛国行为肯定是不对的,是有罪的,是要打倒并羞于提起的。但也有人说在西方民主里面,平民百姓有合法推翻政府的权利,生命权是第一位的。当当局所行政策无故危险到自身生命安全时,要求到别国申请政治避难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是国家不要他。两个说法实际上就是中西方文化碰合的过程。但是不管用中方的传统还是西方的传统来解说“9.13”事件,仍然有许许多多不可思议的东西,让人至今无法理解。于是各种各样的解释,见解遍地而飞,最著名的就是那个舒云写的《林彪事件完整调查》的阴谋论了,她虽然在书中逻辑上合理解释了一些事件,但没有得到官方的认可,甚至俄罗斯官方也不认同(因为俄罗斯坚持认为林彪就在飞机上),也无法解释周恩来的嚎啕大哭、邓小平的“林彪不死,天理难容”,更无法解释为什么毛泽东在此事件后身体一天不如一天的原因。今天我从另一个角度来述说林彪的“9.13”事件中的许多谜团和不可思议的东西,算是为解开这一世纪之谜,尽一份能力吧。

我觉得看问题要看根本,尤其是关系国家的政治事件,上面的多种说法都没有说到根本,有的甚至是南辕北辙,雾里看花看得人糊里糊涂的。我认为根本是什么,根本就是政治,政治的基石是什么,那就是对军权的撑握力度。自林彪在庐山会议上打张春桥不倒后,大家都明白毛泽东与林彪有矛盾,有冲突了,根本上说就有政治斗争了。

先说一个例子,这样的例子在历史上有很多:武昌起义后,清王朝为了镇压国民革命党人的起义,不得不重新起用袁世凯领军,而袁世凯的表现呢,老子不干了,老子要去钓鱼玩了。袁世凯抗命而去钓鱼的底气从何而来,就是北洋大军的军权在他手中,军权在手,想怎么玩政治、玩清王朝都翻不了船。军权不在手的话,他这么玩政治的话,纯属于刀尖上跳舞,活得非常不耐烦罢了。

毛泽东是从战争年代过来的人,当然更明白这个道理,“枪杆子里出政权”还是他创造发明的呢。他的终极目标是什么?他的终极目标是要实现共产主义。可是怎么实现共产主义呢?从《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林彪)和《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周恩来),可以知道在他看来就是要月月讲、天天讲阶级斗争,只有始终如一地坚持讲阶级斗争,才有可能实现共产主义。于是文革小组在他老人家心目中是非常重要的,文化大革命就是他的命根子,也是他一生奋斗的阶值所在。他要使文化大革命在他死后能继续下去,直到共产主义实现的那一天的话,必须要在他生前完成解放军使命的彻底转型(军队中夺权),即从保卫祖国转向保卫文化大革命中来

九大过后,要想保住九大的成果,而林彪却成了最不安全的因素(那就是“二月逆流”中林彪坚决不让文革小组插手军队和他在九大前伙同陈伯达搞的那个《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的报告,这两件事让毛泽东认为林与刘是一路货色,比刘更可恶,更不安全。毛可不认为林彪是政治白痴,那些认为林彪是政治白痴的人才是政治白痴),于是毛决定要拿掉林。并且同时要完成人民解放军从保卫祖国保卫走资派向保卫文化大革命方向转型。如何才算是完成转型呢?就是把军队中上层军官全部换成文革小组成员。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完成转型呢?刘少奇,张国涛的现成例子摆在那儿,拿来用就是了。面对现实,林彪就只有两个选择:一是写检查认错、二是不写检查,更不认错。如果林彪认错,写检查,那么刘少奇的例子摆在那儿,只要写了检查就由不得林了。如果林不写呢,也只有两个选择,一是自杀,二是出走。自杀也可以控制,封锁消息,按刘少奇的路子走就行了;出走也不怕,张国涛出走后他所创立军队成功转型的例子就在那儿,照旧搬就是了。

于是毛泽东把算盘打好后,就信心满满地坐火车南下打招呼去了,他根本就不怕林彪知道,因为他知道林彪知道后也没有办法,因为在中国他老人家的威望和政治信用还是第一,没有人能抢得了他的风头。

玩政治,就得先夺军权,这个道理毛泽东知道,林彪就不知道吗?林一样的是从枪林弹雨中出来的人物,能不知道?毛一南下,林马上就知道了毛的用意,他的逻辑分析能力不点都不亚于各位。林一盘算后就只剩下夫妻抱头痛哭的份了,而且极有可能在历史上留下骂名。他与毛不一样的是,他根本就不认同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阶级斗争是实现共产主义必须的,他在延安的那个“资本主义是少数人发财,共产主义是大家发财”的说话大家还记忆尤新吧。让他帮毛泽东改造军队,他肯定是被人千古痛骂(秦始皇、曹操的例子在那儿呢),出走就是张国涛的例子。哥们说,如果你是林彪面临此局,你该怎么办?

他如果不出走,让毛泽东安安全全、顺顺利利地改造完军队,这天下就是文革的天下,或者说在毛泽东死后中国又处于内战时期。这样不管是那个结果对中华民族都是最不利的结果,同时对林个人来说也是最不能接受的结果。因为如果是文革小组天下的话,那文革派系的人与他水火不相容,那里来的可能性为他评反?如果中国处于内战时期,那他作为毛的助手,解放军部队的间接或被动改造者来说就是造成中国内战的罪人,他又来那门子的平反?只有让毛泽东的政治威望受到打击,政治信用彻底破产,才有可能阻止毛泽东对军队的顺利转型。只要军队不被改造换型,文革小组根本就不是周、叶系的对手,那么将来中国还是周的天下。那在他死后还有可能让周恩来政府来为他平反,恢复名誉。因此林出走后突然死亡,不管是对整个中华民族来说还是他个人来说,都是最好的选择。

林彪就是林彪,当他想通后,让林立衡有意无意地听到“我至死还是民族主义者”,在周恩来面前表达完心志后,利用对手有意的想法,踏上了飞向前苏联的飞机。给世人留下了一个千古谜团,让世人至今众说纷纭。

林彪在“9.13”事件中突然死亡,而且死的方式,死的地点,死的时间虽然对整个中华民族来说是最有利的结果,但对毛泽东来说是最不想看到,也是根本没有预料到,更是措手不及的结果。林彪的这个以命抗议的让人无法相信的行为使他的政治威望受到极大的冲击。当年他出人意料一门心思地招降陈明仁,就是想给世人留下陈明仁能容,何人不能容的印象(说句实话陈明仁配合也相当不错,都是明白人嘛,提了一系列较为出格的条件后,受降后又全部放弃了)。而林彪的“9,13”事件就给世人留下了一种林彪尚不能容,何人又能容的恶劣形象,使他的政治信用彻底破产。而政治信用破产的人,不管军权在不在手,都是玩不转政治的。因为你说的话没有人相信的时候,人人都寻求自保的时候,那个还听你的?那个还帮你摇旗呐喊呢?就在传达林彪集团罪状的过程中,不断报来各地发生的不同反应:国家计委军代表苏静向局级以上干部传达中共中央关于林彪叛国出逃的通知时,出乎意外地没有遇到以往那种高呼口号热烈响应的场景,而是面对死一般的沉寂,良久,干部中甚至还响起了哭泣声。某野战军连队传达通知时,甚至有战士当场愤怒地拉开枪栓,要打死台上那个“诬陷林副主席”的“坏蛋”。如此种种,无论是“哀莫大于心死”,还是拒绝承认现实,各种反应都传递着一个令人窒息的信息——林彪不是逃走,更不是自杀,而是被人弄死了,被文革小组的人弄死了,持这个看法的人在当时(现在都还有市场呢)一度占了社会的主流(彭德怀元帅就是这方面的代表)。逼得周恩来在政治局常委会上反复表白,他没有下令发射过导弹。

在这种情况下,脑袋只要是稍微有一点正常的人就明白再在这个时候在军队里搞什么转型,解放军马上就可能面临分裂,文革小组的人以及那些上海的民兵组织又那里是这些身经百战将军们的对手。与当初整治刘少奇、邓小平不同,那时有林大将军及其四野系的人支撑着(这就是邓小平说“林彪不死,天理难容”的源由)。这一次,由于林彪非正常突然性的死,让毛泽东对军队有种无力感,让他感到忧心重重(周恩来的那句“主席,大权还在你手中”的话就是最明显的证据),同时让军队与文革小组的矛盾立刻达到了顶峰,这个情况一直持续到文革结束,毛泽东在文革后期,一直就没有恢复对军队的再度控制。他让邓小平出来帮他整顿军队,都整到老邓那儿去了。而邓对毛的文化大革命更不感冒,一句“我是桃源中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让毛泽东指望邓小平出来把军队为文革转型的希望完全落空。

毛泽东是个明白人,他不是不清楚,军队与文革小组的矛盾,他更明白,军队之所以迟迟没有动手就是看他的面子才没有动手,死之后百分之百地要动手,甚至就是头天死,第二天就动手的可能。一句“我死后,不管是左派上台,还是右派上台,还是要打我的旗号”在苍凉,甚至还有点悲壮的语气里还透露出那点自信的感觉中,感到明知道结果却无力改变的这一无奈现实,于是他不只一次地对江青重复说,我死后,你们怎么办的话题了。

他死之前推华国锋上台,我看并不是什么华国锋有把文化大革命继续下去的能力,更何况华国锋同他比起来差得太远,根本就不是邓小平的对手。我看老毛此动作主要目的是为江青等文革小组们与邓小平之间的冲突有个缓冲的空间,让军中迫不及待动手派在华国锋的心肠面前,能给江青等人一条生路罢了。

在周秉德(周恩来的侄女)的《我的伯父周恩来》一书中谈到周恩来在得知林彪摔死后,嚎啕大哭,难道他就不是对林豆豆传过来的那句林彪所言“我至死也是个民族主义者”动容的结果吗?说句老实话,从情感上,从多年的同事情意上,他在调查林彪之死恐怕在内心上是想找到那怕是一点点林彪不是意外死亡证据的(如苏联防空部队的杰作、或者飞机机械故障,再或者飞机上有炸弹或空勤人员的搏斗)。虽然找到后对毛泽东的国内的威望更为不利,但那样心里好受点。但是什么也没有,回过头来再回味“我至死也是民族主义者”这句话,请问那个不哭,那个又能泰然处之?

如同毛泽东没有算到林彪出走后突然死亡一样,他千算万算也没有算到文革结束前周恩来就早死,彭德怀也早死,只留下两个说话还正直但不了解内幕的更没有巨大影响能力的陈云、黄克诚来帮他说了两句公道话。直到现在我们提起林彪,头一个反应就是一个对革命前途绝望的胆小的犹柔寡断的叛国的逃兵小子罢了,这是林彪的不幸也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