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画中画:不可思议的视觉心理艺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5 11:52:26
"神秘"画中画:不可思议的视觉心理艺术

2006年07月12日09:10 【字号大中小】【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新闻评说图书饮食文化批评
人物艺术历史地域网友茶馆

组图:第二届中国农民书画展
·13日王凡谈“红墙”三部曲
·绍兴一墓碑揭开王羲之生卒悬疑
·RAP革命歌曲《游击队之歌》惹争议
·天津版"荻岛静夫日记"真实性惹争议
·超女"黑幕"全接触:什么都可以是假的

图1
心理学为我们揭示了全新的世界,有的是客观世界并不存在的空间,所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很难用普通方式展现。众多画家纷纷采用心理学的视觉原理进行创作,因此绘画成为能够体现心理学的一种生动的方式,其中以“画中画”这种形式最为直观。
图1.你会看到一张女人的面部,但是,你仔细看你却会发现:只是两匹马在跳起嘶叫,女人的眼睛是马蹄,鼻子是一只鹰,而嘴唇不过是远处的山。画家对女性内心欲望深刻挖掘,那份狂野、奔腾和浩然的气魄让观者备受震撼。
其实“画中画”没有什么神秘,作者利用了人们的视觉心理规律,从而“操纵”了你的眼睛,它就是:当一个侧面比较安定成为图像的时候,其他一个就会成为背景,并且这种背景看似一直延伸图像的后面。我们的眼睛只能一个时间看见一个侧面,然后进行频繁转换,而不能同时看到两个侧面。
以图2为例,画面中,一个男人骑着马,回头看小河边的一个女人。但是,你如果从画面的上部分小河的上流来看,你就会发现一个老人隐约可见,小河成了他的白色长发,田野成了他额头的皱纹,男人的帽子成了他的眉毛,头部成了眼睛,白马马鬃成了他的胡须。
观赏这幅画只能是老人和骑马人的轮番转换,我们不可能同时看到老人和骑马者。画家运用心理学技术一方面扩展了自己作品的内涵,加深了作品的思考,我们不要以为这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当我们明白了视觉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就可以更好的理解绘画本身的内容。

图2
来源:《北京娱乐信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