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祖百忌及其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7 02:52:41
彭祖百忌

甲不开仓财物耗散
乙不栽植千株不长
丙不修灶必见灾殃
丁不剃头头必生疮
戊不受田田主不祥
己不破券二比并亡
庚不经络织机虚张
辛不合酱主人不尝
壬不汲水更难提防
癸不词讼理弱敌强
子不问卜自惹祸殃
丑不冠带主不还乡
寅不祭祀神鬼不尝
卯不穿井水泉不香
辰不哭泣必主重丧
已不远行财物伏藏
午不苫盖屋主更张
未不服药毒气入肠
申不安床鬼祟入房
酉不宴客醉坐颠狂
戍不吃犬作怪上床
亥不嫁娶不利新郎
每一句的解释为:在一天中的某时不要做某事否则会发生某事。比如第一句:甲不开仓财物耗散,即为甲时不要开仓,如果开仓则财物耗散。
彭祖是中国远古道家的衙要人物,他以善养生而长寿。他的重生与弃物,服食、吐纳、守静、导引、房术中等养生理论,对道家、道教及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彭祖是中国远古道家的衙要人物,他以善养生而长寿。他的重生与弃物,服食、吐纳、守静、导引、房术中等养生理论,对道家、道教及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道教,之所以成为我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支柱之一,有一个长期孕育发展过程。春秋《老子》、战国《庄子》的出现,标志着道家思想体系的建立和完成;西汉初期的黄老道家走上政治舞台,成为治国的统治思想,表明道家思想的发展已经达到了顶点;东汉张道陵创立道教,说明道教的宗教性质及组成形式已经完备。凡此种种,都很自然地涉及到一个最基本的问题,道家和道教从产生、发展到日臻成熟,必然有一批早期的代表人物,而彭祖则是其中的一员。尽管彭祖其人颇为迷离,但是对其世系,史籍记载则十分清楚。《史记·楚世家》、《五帝本纪》、(三代世表》,《大戴礼记·帝系》及《五帝德》、《世本》等皆有记述。
《大戴礼记.帝系》载:“少典生轩辕,是为黄帝。黄帝产玄嚣,玄嚣产极,极产高辛,是为帝尝。帝喾产放勋,是为帝尧。“黄帝产昌意,昌意产高阳,是为帝颛顼。颛项产穷蝉,穷蝉产敬康,敬康句芒,句芒产牛,牛产瞽叟,瞽叟产重华,是为帝舜,及产象、敖。颛顼产鲧,鲧产文命,是为禹。“黄帝居轩辕之丘,娶于西陵氏之子,谓之嫘祖氏,产青阳及昌意。青阳降居低水,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于蜀山氏之子,谓之昌濮氏,产颛顼。颛顼娶于滕氏,滕氏奔之子,谓之女禄氏,产老童。老童娶于竭水氏,竭水氏之子,谓之高氏,产重黎及吴回。“吴回氏产陆终。陆终氏娶于鬼方氏,鬼方氏之妹,谓之女馈氏,产大子,孕而不粥,三年,启其左胁,六人出焉。其一日樊,是为昆吾;其二日惠连,是为参胡;其三日,是为彭祖;其四日莱言,是为云刽人;其五日安,是为曹姓;其六日季连,是为半姓。“昆吾者,卫氏也;参胡者,韩氏也;彭祖者,彭氏也;云刽人者,郑氏也;曹姓者,部氏也;季连者,楚氏也。”根据以上记载,可以制出如下世系表:由此可知,彭祖为黄帝的六世孙,其母怀孕三年,剖腹产下六子,后皆有封国。这个“五帝”的世系,就是司马迁《五帝本纪》,《三代世表》及《楚世家》的依据。
司马迁对彭祖世系的记载,还有:《五帝本纪》“尧老,使舜摄行天下子政,巡狩。舜得举用事二十年,而尧使摄政。摄政人年而尧崩。三年丧毕,让丹朱,天下归舜。而禹、皋陶、契、后稷、伯夷、、龙、!垂、益、彭祖,自尧时而举用,未有分职”。知“彭祖”等十人,尧时就已经被举用,而未有职务。加上十二位部落领袖,“此二十二人咸成厥功:皋陶为大理,平;伯夷主礼,上下咸让;唾主工师,百工致功;益主虞,山泽辟;弃主稷,百谷时茂;契主司徒,百姓亲和;龙主宾客,远人至;十二牧行而九州莫敢辟违,唯禹之功最大,……。”舜执政时,任用了二十二位大臣,“彭祖”虽具体执掌不明,但亦为二十二臣之一。《楚世家》中记载彭祖的身世:“楚之先祖出自帝敞颛高阳。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高阳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重黎。重黎为帝尝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日祝融。共工氏作乱,帝尝使重黎诛之而不尽。帝乃以庚寅日诛重黎,而以其弟,吴回为重黎后,复居火正,为祝融。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子六人,诉剖而产焉。其长一日昆吾,二日参胡,三日彭祖,四日会人,五日曹姓,六日季连,半姓、楚其后也。"《史记·索隐》认为“卷章”名“老童”。此与《帝系》略有不同。
《帝系》:颛顼→老童。《楚世家》:颛项→称→老童。其余没有什么区别。由此可知,“彭祖”其人,确实存在于上古,而在尧、舜时代就已知名,曾经担任舜之重臣,并且以长寿著称。彭祖的长寿及行止广泛见于战国秦汉史籍之中。而较早的是战国初期的《列子·力命》:“彭祖之智,不出尧舜之上,而寿人百。”认为他的才智不如尧舜,寿命却远远超过他们。
《荀子·修身》也有记述:“扁善之度一 以治气养生,则身后彭祖;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荀子认为,遵循善行的法度,用善行来理气、养生,就可以追踪彭祖。对彭祖的养生长寿理论予以充分的肯定。具有浓重道家思想的文学巨子屈原,在其(楚辞·天问》中对彭祖的时代及特长也有记述:“彭铿斟雉,帝何飨?受寿永多,夫何长”?东汉王逸注云:“彭铿,彭祖也。好和滋味,善斟雉羹,能事帝尧,尧美而飨食之”。又云:“言彭祖进雉羹于尧,尧飨食之以寿考,彭祖至人百岁,犹自悔不寿,恨枕高而唾远也。”可知战国之时彭祖以食补养生长寿而在南方广为流传,并引起屈子的关注。对于彭祖,战国道家旗手庄子,曾有四次记述,并指出:彭祖亦为道家理想人物,以其得“道”致长寿,并闻名于当世。彭祖长寿,是得到了大道。《庄子·大宗师》“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主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长于上古而不为老。”接着,列举韦氏、伏羲氏、堪坏、冯夷、肩吾、黄帝、颛项、禹强、西王母、傅说及日月、维斗得“遣”之结果,与此十二得道之人及自然界、北斗、日月并列的还有“彭祖得之,上及有虞,下及五伯。"这里告诉我们,彭祖也属道家人物,深得天地自然之道,而达到长寿的结果。
《在于·逍遥游》:“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可知彭祖长寿在当时是广为传扬的。《齐物论》中指出,长寿与短命都是相对的:“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山为小;莫春乎殇子,而彭祖为夫。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对彭祖的“养形”长寿论,(在于·刻意》是这样记述的:“吹响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此追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若夫不刻意而高,无仁义而修,无功名而治,无江海而闲,不适引而寿,无不忘也,无不有也,澹然无极,而众美从之。此天地之道,圣人之德也。"可知庄子对彭祖的长寿也是肯定的。但是通过吐纳、道引而达到长寿的目的,他是持否定态度的。而对于达到“澹然无极”境界的“圣人”,才是庄子所赞赏的。对彭祖的年岁、任职、受封、称谓、经历、身世。气度、被害、逃亡等堵事,古籍中也有不少记载。《庄子》成玄英疏中说:“彭祖者,姓名铿,帝颛顼之玄孙也。善养性,能调鼎进雉羹于尧,尧封之彭城,其道可祖,故谓之彭祖。历夏经殷至周,年八百岁矣。”而《在于释文》中也载:“彭祖,李云:名罂,尧臣,封于彭城,历虞、夏至商,年七百岁,故以久特见闻。《世本》云:‘姓名铿,在商为守藏史,在周为柱下史,年人百岁’。
而葛洪《神仙传》中这样说”彭祖者姓讳铿,帝颛顼之玄孙也。殷末已有七百六十七岁,而不衰老。”并记载彭祖自述:“吾遗腹而生,三岁而失母,遇犬戎之乱,流离西域,百有余年。加以少枯,丧四十九妻,失四十五子,数遭优患,和气折伤,冷热肌肤不泽,荣卫焦枯,恐不度世,所闻浅薄,不足宣传。"知这位长寿仙翁,经历坎坷,饱经忧患,而能如此高寿,确实不易。彭祖并曾因传授长寿之道而险些遇害:“王闻之,以为大夫,常称疾闲居,不与政事。"“王自往问讯,不告;致遗珍玩,前后数万金,而皆受之,以恤贫贱,无所留。”“乃令采女问道于彭祖。”“采女具受诸要以教王。王试之有验。殷王传彭祖之术,屡欲秘之。乃下合国中,有传彭祖之道者诛之。又欲害祖以绝之。祖知之乃去;不知所之。其后七十余年,闻人于流沙之国见之。”
刘向《列仙传》亦云:“彭祖有道术,商王忌之,西去流沙不返,不知所终。”封国与姓氏彭祖受封于淮水流域泗水之滨的彭城,并在这里修生养性,而使彭城成为他传播道术的基地,也为淮水流域成为中国道家的故乡,播下了第一颗种子。较早记载彭祖受封的是《国语·郑语》“大彭、豕韦为商伯。”韦昭注:“大彭,陆终第三子日,为彭姓,封于大彭,谓之彭祖,彭城是也。豕韦,彭姓之别封于豕韦者。"除此之外,史籍对大彭、豕韦也有记述:《诗·商颂·长发》:“韦、顾既伐。"东汉郑玄笺:“韦、豕韦,彭姓也。”班固《白虎通·号》:“大彭氏,颈韦氏霸于殷者也。"豕韦故地在今河南滑县境。大彭、豕韦曾为商的政权巩固,起到重要作用。今本《竹书纪年辑证》:“河颤甲三年,彭伯克邳。”“‘五年,恍人人于班方。彭伯、韦伯伐班方,”人来宾。”“祖乙之世,商道复兴。”“郊”即今山东薛城,""位于山东曹县、定陶一带,邳、先均与大彭、豕韦接近,商王便命其平定东方诸国。由此可知,大彭、豕韦这两个彭姓方国,在商代确实是诸侯中的东方霸主,其势力十分强大。把彭祖封于大彭的一说是尧。《在于》注疏者主张尧封彭祖,成疏:“尧封于彭城。”另一说尧时仅举用彭祖,而并末受封。《史记·五帝本纪》索隐云:“彭祖自尧时举用,历夏、殷,封于大彭”。
《楚世家》索隐云:《系本》云:‘三日铿,是为彭祖。彭祖者,彭城是’。虞翻云:‘名翦,为彭姓,封于大彭’。"大彭的地望古今未有疑义,都指江苏徐州铜山县,古又名彭城,县西有大彭山,郦道元《水经注·获水》云:“获水于彭城西南回而北游,经彭城。……城之东北角,起层楼于上,号日彭祖楼。《地理志》日:‘彭城县,古彭祖国也’。……下日彭祖家。彭祖长年人百,绵寿永世,于此有家,盖亦元极之化矣。”获水在今安徽蒙城与江苏彭城之间,沟通古水、睢水与泗水,连接淮北数县。北魏时尚有城池、彭祖楼、彭祖家。
彭城较早见于《左传.成公十人年》:“夏六月,郑伯侵宋,及曹门外。遂会楚子伐宋,取朝郊。楚子辛、郑皇辰侵城部,取幽丘。同伐彭城。”“秋,七月,宋老佐、华喜围彭城。”“冬十一月,楚子重救彭城,伐宋。”此时为前573、前572年。而《史记.宋世家》也记载此事。由此可知,彭城此时已成为晋楚、吴、郑各路诸侯争夺的要塞,其地理位置及形势十分重要。彭祖氏在此长期经营,井成为商代诸侯霸主,由此可见一斑。彭祖所建之大彭国,至商代中期时灭亡。《国语·郑语》“彭姓,彭祖、豕韦、诸稽,则商灭之矣。”《史记·楚世家》亦云:“彭祖氏,殷之时尝为候伯,殷之末世灭彭祖氏。”
《史记·正义》引《括地志》云:“彭城,古彭祖国也。《外传》云殷末灭彭祖国也。"司马迁说大彭被灭在“殷之末世,”考《竹书纪年》所载,当在商朝中期武丁时期。《竹书纪年》:“四十王年,王师灭大彭。五十年,征豕韦,克之。”武丁是商代中兴之君,在位五十九年。他在位时,把强大的鬼方、大彭、豕韦先后消灭,《尚书·无逸》中称赞说:“力行王道,不敢荒宁,嘉靖殷邦。"为商朝做出重要贡献的大彭国,最终还是被商王所占据。对于彭祖的称谓,则有姓名铿(《世本》、《庄子》注、《神仙传》等),名翦(《史记·楚世家》虞翻注),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对此,《大戴礼记》韦昭注则比较可信:“陆终氏第三子日筵为彭姓,封于大彭,谓之彭祖。”上去常以封国为氏,如韩、赵、魏、宋、陈、齐等。彭祖受封大彭,自然以国名为氏。而、铿、翦三字,音近通假,皆为名,上古音是精纽、元韵、平声字;铿从坚得声、属见纽、真韵、平声;翦从前得声,为精纽、元韵、上声字,三字韵部相近,属真、元旁转;精、见虽分属齿、牙音,但同为全清,发育方法相同,发音部位接近。因此,这三字可以构成音近相通的关系。如《易·贲》:“六五,贲于丘园,束帛戋戋。"
《文选·张衡(东京赋)》写作:“聘丘园之耿洁,旅束帛之翦翦。",正从戋得声。再进一步考察,彭祖为黄帝之六代孙,颛瑞之玄孙,那么,“黄帝居姬水以为姓”(《说文》),则彭祖应是姬姓的后代了。“彭”字本是氏,“氏”是姓的分支,战国时姓、氏逐渐混而为一,便称为”彭“姓。再说,彭祖弟兄六人,有叫惠连、莱言、季连的,岂能为姓?《帝系》明明指出安(曹姓)、季连(辛姓),为什么彭祖的名“",怎么就变成姓了呢?所以,当称作彭钱、彭铿、彭祖,刘向《列仙传》、《系本》及葛洪、成玄英等人认为姓名铿,则是讲不通的。“益寿之道”彭祖之所以在中国早期道家发展史上产生一定的影响,主要是以其长寿养生的理论,而为历代道家、道教思想家、医学家、科学家所继承,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可以说,它是若干“长生久视”思想的先声。其一是修道而长寿。
《列子》戴彭祖八百,《庄子》有“久特”、"寿考”之说,《神仙传》云“七百六十七”,《荀子注》则主七百岁,《吕览》有“彭祖至寿”之论、《论衡》日“寿如彭祖”,《史记》、《汉书》、《大戴礼》、《世本》等史籍及注疏,亦如是说。其长寿皆由专心修道所致。《神仙传》载:“少好恬静,不血世务,不营名誉,不饰车服,唯以养生治身为事。”“然性沉重,终不自言有道,亦不作诡惑、变化、鬼怪之事,窈然无为。”可见具有道家人物所独具的美德,不去追求人世间的名誉、富贵、金钱、权势,而侍自然之道,以养生治身为平生之首要。他与老·子的“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惨道而长寿也”(《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相同,都成了中国道家人物中的两个得道仙翁,是中国方代在生命科学研究中出现的两个杰出典型。其二,由服食而长寿。彭祖为服食扼的创始人,对道教的服食、中国的医药科学的发展,及中国人的养生健身,起到奠基的作用。彭祖所眼有叱桂、芝、雉羹、云母粉、麋角散等。
《列仙传》中说:“彭祖者,殷大夫也。历夏至殷末,八百余岁,常食桂、芝,善导引行气。”《天问》:“彭铿斟雉帝何飨?”王注:“好和滋味,善斟雉羹。”《神仙传》:“善于补导之术,服水(当为‘木’)桂、云母粉、麋角散,常有少容。"桂有木桂(即牡桂)、桂等多种。《本草经》:"牡桂,味辛温,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久服通神,轻身不老”。“菌桂,味辛温,主百病,养精神,和颜色,为诸药先聘通使,久服轻身不老。面生光华,媚好常如童子子。”第三、吐纳导引,闭气内息,也是彭祖养生长寿的要道之一。…《庄子·刻意》载彭祖寿考者“所好”的是吹响呼吸,吐故纳新,熊经乌伸。”《列仙传》有“导引行气。"
《神仙传》:"常闭气内息,从旦至中,乃危坐拭目,摩搦身体,舐唇咽唾,服气数十,乃起行言笑。其体中或瘦倦不安,使导引闭气,以攻所患,以存其体,面头九窍,五脏四肢,至于毛发,皆令具至,觉其气云行体中。故于鼻口中达十指末,寻即体和。”彭祖的气功有吐纳、闭气、引气、咽津、服气、运气、疗痫等内容,包含了中国道家、道教气功理论的所有精华,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养生理论,产生极为广泛的影响。“服气”是长春的“本要”。彭祖论述长寿时说:“次有限气,得其道则邪气不得人,治身之本要。人受精养体,服气炼形,则万神自守其真,不然者,则荣卫枯恢,万神自逝,悲思所留者也。"可知食气在彭祖养生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第四、房中术的研究和实践,是彭祖达到长寿目标的主要途径。《抱朴子·释滞》载:“房中之法十余家,或以补救伤损,或以攻治百病,或以来阴益阳,或以增年延寿,其大要在于还精补脑一事耳。玄素、子都。容成公、彭祖之属,盖载其粗事,终不以至要著于纸上者也。”《微旨》中也说:“凡服药千种,三牲之养,而不知房中之术,亦无所益也。彭祖之法,最其要者”。阴阳之交,人皆有之。幽闭,会多病而不寿;肆欲,则折损性命。彭祖得“节宣之和”,故能长寿。服药也好,美食也好,而不懂房中之术,自觉节制性欲,都无益于长寿。“彭祖之法”今虽不传,葛洪认为是“最其要者”,当是可信的。
马王堆出土帛书中有《十问》篇,有彭祖回答王子巧父房中养生的问题,进一步说明房中术中“固精勿泄”是长寿的关键。王子巧父问彭祖。彭祖回答说:“人气莫如竣精,竣气宛闭、百脉生疾,竣气不成,不能繁生,故寿尽在竣。”指出,生殖之精的“竣”乃是身体强健的关键之所在。他还说:“彼生有殃,必其阴精漏泄,百脉葫废,喜怒不时,不明大道,生气去之。俗人芒生,乃恃巫医,行年七十,形必天,颂事自杀,亦伤悲哉!死生安在?彻士制之,实下闭精。气不搪泄。心制死生,孰为之败?慎守勿失,长生累世。”彭祖认为“阴精漏泄”,是“俗人”“有殃”的根源。必须“实下实精”、“慎守勿失”,就能“长生累世。"彭祖还说:“赤子骄悍数起,慎勿出入,以修美埋。轮白内成,何病之有?"这里谈的是“固精”之法,“赤子”竣“怒”,慎而勿泄,积累体内,就能使性机能健康,从而增强身体的抵抗力,还会产生什么疾病呢?这样自然就能达到长寿的目的。第五、彭祖的“养寿之道”中特别强调要“守静”,要顺应自然规律和社会变化,要和外部世界保持和谐统一,不能人为地违背它。彭祖在谈到养生与四时的关系时说:“养寿之道,但莫伤之而已。夫冬温夏凉,不失四时之和,所以适身也”(《神仙传》)。守静,也是彭祖养生要道。
《神仙传》中说:“少好恬静,以养生治身为事。”“静”是道家养生功的基础。《老子》中对“静”的论述十几次,其中有最精彩的描述:“致虚极,守静笃。”这就是道家静功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彭祖日常行止也持“守静”的原则:“少周游,时还独行,人莫知其所诣,伺候竟不见也。有车马而常不乘,或数百日,或数十口,不持资粮,还家则衣食与人无异。”他独来独行,“静”而往,“静”而归。可知彭祖·也是主张守静养神。《庄子》把彭祖归为养形派,实则是神、形兼养派,与老子、庄子、《淮南子》的主张《养神》有所不同。对于人类社会的花花世界,彭祖认为,美色淑姿,幽闲娱乐,不致思欲之惑,所以通神也。车服威仪,知足无求,所以一致也。八音五色,以悦视听,所以导心也。凡此皆以养寿,而不能斟酌之者,反以速患。古之至人,恐下才之子,不识事宜,流遁不还,故绝其源。五音使人耳聋,五味使人口爽,苟能节宣其宜适,抑扬其通塞者,不以减年,得其益也。凡此之类,譬犹水火,用之过当,反为害也(《神仙传》)。
彭祖作为一个诸侯,对于美色、美味、美音、美饰,并不一概斥为尤物,这些对养生都是有益的,不可能完全禁绝,关键是怎样对待。彭祖一再告诫“下才”之人,这些外物,对于人生来说,就如同“水火”,用之过当,“沉溺其中,”“流遁不反”,不但不能长寿,反而会加速死亡。只有“节宣其宜适”才能延年益寿。
彭祖把服食养生作为人体健康的重要内容,把医道与长寿有机结为一体,至迟在魏晋时代,人们就把四大医祖岐黄彭扁并称。陶弘景《名医别录·自序》中说:“昔神农氏之王天下也,画八卦以通鬼神之情,造耕种以省杀生之弊,宣药疗疾以拯天伤之命。此三者,历众圣而滋彰。……歧、黄、彭、扁,振扬辅导,恩流含气。”岐伯、黄帝所传《黄帝内经》,扁鹊遗有《扁鹊内经》九卷、《外经》十二卷(《汉书·艺文志》),而彭祖则有《彭祖服食经》(见《本草纲目》、《彭祖经》等。
《神仙传》载:“后有黄山君者,修彭祖之术,数百岁犹有少容。彭祖既去,乃追论其言,以为(彭祖经》。”可知此书为弟子所记。葛洪《抱朴子·遐览》收有《彭祖经》一卷,殆黄山君所记之书。《隋书·经籍志》"医方类”中收有“《彭祖养性经》一卷”“《彭祖养性》一卷。"前者并见《新唐书·艺文志》。由此可知,彭祖至少曾留有四部医学养生类著作,其中部分内容尚保存在《本草纲目》之中。称之为医祖则是当之无愧的。彭祖的吐故纳新,闭气内息,行气眼气的养生气功,直接影响到道教的内丹理论和实践,成为道教日常修炼的功课之一。
《太平经》中有“食气”的记载:“夫人,天且使其和凋气,必先食气。故上士将人造,先不食有形而食气,是且与元气合。“《云发七签》有《服气绝粒》诸篇,对眼气辟谷有所发展。其中云“闭玄牝气鼓满牙齿,”“收息缩气,5腹咽下,”使气进入“食脉”,以气代粮。至于《楚辞.远游》、《淮南子·泰族训》、《黄帝内经》、马王堆帛书《去谷食气》篇、河上公《老子章句》等,都有限气的记述,可以说是彭祖食气理论的发展。彭祖的导引术,《庄子·刻意》仅“熊经鸟伸”二种;《淮南子·精神训》中有六种:“熊经鸟伸,凫浴暖,鸱视虎顾;”马王堆汉墓《导引图》则有包括吐纳、导引、器械诸项运动的四十四式,是导引术为最为完整的记述。华伦创五禽戏,并云“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当指的是彭祖;其中“熊”、“鸟”动作即来自彭祖。彭祖的房中术,强调顺其自然,固精慎泄,“节宣之和”对方代养生产生重要影响,并成为道教徒遵循的要则之一。
马王堆汉墓出土竹简有《养生方》、《十问》、《合阴阳方》、《天下至道谈》、《杂禁方》等,涉及房中术诸方面的内容,其中有关彭祖论房中的见解则十分高明。说明汉初黄老道家对房中与长寿关系的研究,达到很高的水平。由此可知,彭祖所施行的守静、服食、导引、吐纳、房中术等,对健身长寿确实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的理论和实践,对祖国古代医学、体育、生命科学、养生学等诸多领域,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为我们留下了一份宝贵的思想财富。
养生术祖师彭祖(转)
彭祖(自尧历夏至殷末,生卒年月不详),又名钱铿,出生并死葬于今天四川眉山市彭山县的彭蒙山(也叫仙女山)。据传他活了800多岁,是中国历史上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长寿之星。以当时60天为一年的所谓“小花甲”记岁方法,相当于今天的130多岁。
彭祖是黄帝部落首领高阳帝颛顼的玄孙——陆终氏的第三个儿子。他的曾祖父颛顼因向往中原的繁盛而一步步从四川西昌地区的雅砻江畔,走过金沙江,至岷江逆流上行,经嘉定,过平羌峡,到达彭山,从此将这里定为家族的繁衍之地,未继续上成都而进中原。这是因为此地自然风光好,且繁荣昌盛不逊于中原。颛顼在此地生下老童,老童又生吴回。吴回即“善行巫事”的祝融、彭祖的祖父。
彭祖在巫文化的浓烈氛围中出生并成长,继承和发展了巫文化。在医、药方面,他用巫术为人们治病、驱邪、消灾,因而被敬称为“巫彭”。他将巫术的震慑和魔幻作用用于军事,被殷王授命领兵攻打徐州获胜,因功被封在徐州。他将封地“邳”(即徐州)取名为彭城,又叫大彭氏国。人们尊称他为“彭伯”,这就是历史上“彭伯克邳”的来历。
彭祖的长寿养生术以导引气功为基础,还包括了房中术、药物术、膳食术等部分。他青年时期就形成了自己的一整套导引气功法,并一生深入探索,坚持修炼。在此基础上他总结出一套男女房事方面阴阳调和的方法,即房中术。
彭祖因长寿且精于养生术而被沉湎于酒色的昏暴之君殷王拜为大大,并重金请授长寿养生秘诀。彭祖找各种借口不参与政事,唯以养生治身为要,主张恬静,淡泊名利,拒绝将长寿诸术传与殷王。
殷王没有得到长寿秘方,恼怒万分,又不好发作。正无良策,他身边宠幸的女巫采女自告奋勇愿亲身前往求彭祖长寿之术。殷王大喜,便派采女前行。
由于采女也是巫界中人,彭祖将她视为同行,自然就消除了戒备,在采女的一再要求下,彭祖倾心相授,把服气、导引、房中等养生长寿之术法一一传给了采女。
殷王从采女那里得到长寿秘诀之后,要将彭祖及深谙彭祖之道者一概诛杀,一方面是为了报前仇,一方面是为了将长寿秘法独占。于是顷刻之间,彭祖的封号被取缔,封地被取消。幸好彭祖及其家人闻风逃遁,否则定被满门诛杀。
彭祖带着他的小女彩娥再度回到了他的出生地四川彭山彭蒙山。从此,彭祖隐居这里,充分利用彭蒙山腰的强气场地专心养形修炼,进一步完善他的长寿导引气功,完成他自身对长寿的追求。而其女彩娥则继承和发扬了父亲在医和药方面的成就,广为采药,为当地百姓治病。由于疗效神奇,人称仙女。鉴于彩娥在这方面的功绩,在她死后,当地百姓为纪念她,将彭蒙山取名为仙女山。
在彭祖晚年隐居养形修炼的时候,有不少人慕名前来向他学习长寿养生之道,其中……一个就是彭山王乔,此人后来成了彭祖最得意的一个弟子。
王乔在彭祖养生术的基础上重点发展了行气吐纳之术,成了继彭祖之后的又一个行气吐纳术代表。
养生之道——彭祖文化中的核心(转)
周濯街
徐州古称彭城,源于尧时封彭祖于大彭国。彭祖文化在中国古文化中,源远流长,他以美食与长寿而著称于世。虽然彭祖的养生术以后成了道教仙学的内容,但从历史和民俗、传说来考证。关于彭祖的神话传说中充分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生命,善养生,以求人生幸福的生命哲学。
现在的徐州市也是西汉、东汉、三国时曹魏和西晋等三朝封国的国都。仅作为三朝封国的国都,便长达500多年。在历史上,徐州籍人士就出了11位开国皇帝,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汉朝,因为它是中国汉文化的发祥地,彭城也是汉高祖刘邦的故里。
在同一个地方出了11个开国皇帝,这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这说明了什么?说明彭城是个出人才,尤其是个出开拓型人才的地方。而首当其冲的便是彭祖,他既是古彭氏国的开拓者,又是中国养生之道的开拓者。
关于这个问题有专家学者专门就彭祖的“彭”字作过考证。其结果是:原始社会,医药知识贫乏,加上生存条件艰苦,遇风雨雷电,霜雪寒露,人易染疾病。有时暴雨倾盆,江河横溢,阴湿壅塞,使人气血不畅,故多疾患。《路史》前纪卷九说:“阴康氏时,水渎不疏,江不行其原,阳凝而易闷,人既郁于内,腠理滞着而多重膇,得所以利其关节者,乃制为舞,教人引舞以利导之,是谓大舞。”阴康氏时代,人们对“关节不利”的疾病是“引舞以利导之”。这种“摇筋骨,动支节”的舞,是对飞禽走兽图腾的模仿。正如《庄子》所谓“吐故纳新,熊经鸟伸”。这种大舞,有时要靠鼓点的节奏。彭祖之“彭”,就是由此而来。
彭,本为击鼓而发生的声音。《说文解字》曰:彭鼓声也,从“壴,彡声”。文字学家认为“壴”为鼓之象形。彭祖以彭为姓或国,可见彭祖是以鼓为族徽形象的,这是一个善于击鼓而舞的方国。击鼓而舞有两大功能,一为以舞而通神,增加方国的战斗性,鼓舞士气;二为以舞来锻炼身体,在鼓声“嘭嘭”的节奏中,熊经鸟伸,以御疾病。大彭国的此种风俗,一直到汉时还存在,我们可以从汉画像中看到击鼓而舞的图像,反映的正是大彭国古老的风俗。云南滇文化中的铜鼓文化,当是东夷文化影响的结果。我们从铜鼓上的鸟纹、羽人、太阳纹可以找到源于东夷文化的文化原型。
彭祖文化在中国古文化中,源远流长,他以美食与长寿而著称于世。在相传为汉刘向所作的《列仙传》中,有彭祖传:
彭祖者,殷大夫也。姓篯,名铿,帝颛顼之孙陆终氏之中子,历夏至殷末,八百余岁,常食桂芝,善导引行气。历阳有彭祖仙室。前世祷请风雨,莫不辄应。常有两虎在祠左右。祠讫地即有虎迹云。后升仙而去。遐哉硕仙,时惟彭祖。道与化新,绵绵历古。隐伦玄室,灵着风雨。二虎啸时,莫我猜侮。
刘向的彭祖传,言简意赅,反映了汉时人们对彭祖的认识。汉以后的多种彭祖传,除了葛洪的多了一些吐纳导引、养生房中术等内容外,多以此为本。今考之古籍,刘向的彭祖传是有其史料来源的。我国古代文字发明很早,到商时已有能系统记事的甲骨文。商时并设有史官,专门负责记载史事。在孔子所作《春秋》中,记载有彭城。“(鲁成公)十有八年……夏,楚子、郑伯伐宋,宋鱼石复入于彭城。”左丘明的《左传》对此有较详细的说明。据晋时出土的中国古代编年体史书《竹书纪年》载:
“(帝启)十五年,武观以西河叛。彭伯寿帅师征西河,武观来归。(外壬)元年庚戌,王即位,居器,邳人,姺人叛。(河亶甲)三年,彭伯克邳。五年,人人于班方。彭伯、韦伯伐班方,姺人来宾。(祖丁)元年己巳,王即位,自相迁于耿,命彭伯、韦伯。(武丁名昭)四十三年,王师灭大彭。”这是目前所见到的关于彭祖所居彭城的记载,这里的彭伯大约为封在彭城的首领。其他古籍如《世本》、《汲冢周书》、《国语》、《大戴礼记》等也记有彭祖的事迹及族系。到司马迁作《史记》时,他综合各种传说写到:尧老,使舜摄行天子政,巡狩。舜得举用事二十年,而尧使摄政。摄政八年而尧崩。三年丧毕,让丹朱,天下归舜。而禹、皋、陶、契、后稷、伯夷、夔、龙、倕、益、彭祖自尧时皆举用,未有分职。
彭祖注重生命本身,讲究养生之道,并以长寿而著称于世。所以诸子百家及史籍中,留下了其方国养生术记载。虽然从今天留传下来的资料看,有许多有史以来谈彭祖养生术的著作肯定是伪托,但其精神内涵则是一脉相承的。彭祖养生术中,表现了中国人原始的生命哲学。据沛人朱浩熙君编的《彭祖》一书介绍,彭祖养生术可分为摄养术、导引术、服气术、房中术、烹调术等五个部分(后人则将其概括为:彭祖服气术、彭祖房中术、彭祖食疗术三个部分)。
一是彭祖摄养术
彭祖摄养术,是气功摄养法与食物摄养法的合称。气功摄养就是从大气、日光中吸取营养的办法(其具体方法将在导引术中作详细介绍);食物摄养法,便是从食品、药物中摄取营养,将食品、药物二者结合起来便是后来的“食疗法”。
二是彭祖导引术
导引术分坐引和卧引两种。坐引法依次是:导引服,解发,东向坐,握固,不息,一通;举手,左右导引,以手掩两耳,以指掐两脉边,五通;令人目明,发黑,不白,治头风。
卧引法须夜半至鸡鸣平旦为之,禁饱食、沐浴,可以除百病,增延年。详见《道藏》尽字三号《彭祖谷仙卧引法》。
三是彭祖服气术
导引术和服气术是相通的。原始人有一种万物有灵观,认为万事万物中都有一种灵气,人也是由气育化而生,故人有吐故纳新的气息。中国古代生命哲学认为人的生老病死都是气的结果,故有一种气论观。表现在健身上,便把修身养性、吐纳导引称为“气功”。葛洪《神仙传·彭相》记载彭祖的气功观说:“次有服气得道,则邪气不得人,治身之本要。”“人受精养体,服气炼形,则万神自其真,不然者,则荣卫枯悴,万神自逝,悲思所留者也。”
汉代古医书《引书》载有彭祖气功之法:“春产、夏长、秋收、冬藏,此彭祖之道也。春日早起之后,弃水,澡嗽齿、泃,被发,游堂下,迎露之清,受天之精。饮水一杯,所以益雠也。人宫,从昏到夜大半,止之,益之伤气。……”
梁代陶弘景《养性延命录·服气疗病篇》对彭祖服气法有专门介绍。彭祖曰:“常闭气纳息,从平旦至日中,乃跪坐,拭目,摩搦身体,舐唇咽唾,服气数十,乃起行言笑。其偶有疲倦不安,便导引闭气,以攻所患,必存其身、头、面、九窍、五脏、四肢,至于发端,皆令所在觉其气运行体中,起于鼻口,下达十指末,则澄和其神,不需针药灸刺。凡行气欲解病,随所在作念之。头痛念头,足痛念足,和气往攻之,从时至时,便自消矣。时气中冷,可闭气取汗,汗出辄周身则解矣。”
这里介绍的彭祖气功,是一种闭气攻疾的方法,在中国古代又叫辟谷术。炼气到一定的程度,身体便会自我调整,不思饮食,气巡经行走,哪儿有疾患,气便自攻之。高级的辟谷者要兼作导引,以意念调动气脉,以攻病灶,百病全消,以达长寿。彭祖是中国史前文化时期的人物,在历史上一直被尊为气功的始祖。
《庄子·天道篇》说:“扁(同“遍”字)善之度,以治气养生则身后彭祖”。意思说,如果人们都能完善周详地进行“治气(即气功)养生”则人人都能像彭祖一样长寿。《庄子·逍透游》中说:“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意思说惟有彭祖之长寿而独闻于世。
彭租的服气术,并非只教人以“方法”,而是以“金指度人”,使人体达到“神明”境地,以开发潜在的智力、体力、生命力,亦即将人体潜在的生命能量开发起来,使人体达到一种“高能态”,从而增强人体的抵抗力以预防和治疗各种疾病以及延年长寿;也可以开发人脑的智力,从而提高人的记忆力、创造力。
四是彭祖房中术
彭祖的房中术也是养生之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辞海》上说:“房中术,古代方土所说房中节欲、养生保气之术”。所谓房中,即指房内男女性接触之事。古人云:“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孟子·告子上》云:“食、色,性也。”房中术实际上是中国古代的性保健方法。彭祖房中术是从延年益寿的角度来指导人们进行性生活。
葛洪《神仙传·彭祖》中,有彭祖与采女讨论房中术的记载,彭祖说:“男女相成,犹天地相生也。所以神气导养,使人不失其和;天地得交接之道,故无终竞之限;人失交接之道,故有伤残之期。能避众伤之事,得阴阳之术,则不死之道也。”
彭祖认为,男女之事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很正常的。那么如何交接,应该注意什么呢?彭祖认为,应该交接以时,交接有度,交接戒暴,交接戒滥。以气候论,当避大寒、大热、大雨、大雪、日月蚀、地动,均不应交接。以人的情态论,当避喜怒忧愁、悲哀恐惧、醉饱过甚等。交接时间不可过长,过长伤“气”;交接不可过频,过频致虚,虚损所寿;交接不可施暴,暴则使气、肉、筋骨、体衰;交接不可滥,纵性食色,淫声美色,犹如破骨斧锯,徒有减年损寿。所以“慎守易失,长生累世”,“服药百裹,不如独卧”。
节制房事,也是彭祖养生重点,他既不赞成“独戒于房”,也反对放纵情欲。他认为大的寒热风雨雷电之时,远途归来过度疲劳之时,均不应同房,那既损身减寿,又使后代非痴即疾。只有适时交媾,才益于身心。
彭祖认为“交接之道”得当,自然有益于双方的身心健康。他提出两性交媾要“从容安徐,以和为贵”,“深接小摇,以致其气”。男女方应把握时机,积极配合,力争同时达到性高潮。“交接时,多含舌液及唾”,还可以降逆气,治消渴,增强肠胃功能,使人肌肤光泽,容颜美丽。特别告诫切莫放纵情欲,尤其反对奸妓淫娼,指出“奸淫所以使人不寿者,非是鬼神所为也。”而是与纵欲无度、过于耗竭阴精等有关。同时主张“上士别床,中士异被,服药千裹,不如独眠。”认为不与妻子同寝,避免性交过频,可以胜过吃补药,这就是后世所谓“独睡丸”的出典所在。彭祖此论,尤其对于年老体弱者来说,确系金玉良言,很值得重视。
人类两性的修为本不可忽视,更不应该受到轻蔑。懂不懂房中的修为与保养,不仅关系到性生活是否和谐美满,而且还关系到人类天赋的寿命。而房中术的中心之点正是探讨人应该如何在性生活中养生保气。中国古代对性问题的探讨与实践总结被称为房中术,相当于现在的“性学”。
早期文献多称之为“阴道”、“房中”、“房内”,唐代文献中即记有“房中之术”为“房中术”,含义偏重于性行为,后世则多以此指整个中国古代性学。西汉早期,《汉书·艺文志》即将房中术归入医学范畴,属当时医学的4个分支(医经、经方、房中、神仙)之一,后世皆依此而行,除道教典籍中收录有一些关于性修炼(有时也称房中术)的文献外,有关房中术的具体内容基本上都在医书中。
两汉隋唐时期是房中术最为活跃与发展的时期,出现了一批新的房中术著作,内容上也有一定的发展与丰富。这一方面与当时开放的性习俗有关,另一方面得益于当时道家(教)方士的盛行。许多道家(教)著名的房中家如葛洪、陶弘景、孙思邈等,又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医家。但道家(教)方士以房中术为手段,追求得道成仙的企望,只能满足封建统治者既要纵欲,又想长生的需要,却阻碍了房中术的健康发展。
宋代以后理学兴起,儒家的地位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加强,封建礼教使房中术受到扼抑,旧的房中著作流传受阻,新的难以出现,医学只得从养生,生育的角度探讨房事,而耻于正面谈论性行为,因为“辞太近亵”。故房中术呈衰落之势,在清代最严厉的性禁锢之中几近绝迹。从学术上看,房中术的衰落也与其自身的局限有一定的关系,当因时代的限制而缺乏先进的科学实验手段时,则只能止于对性行为详尽的观察和描述。目前,古老的房中术已与当代性学相结合,发挥着它应有的作用。
五是彭祖烹调术
所谓“彭祖烹调术”主要是指食疗烹调术,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烹调技术。在传说中,彭祖是中国的食疗烹调术的高手。《楚辞·天问》中有:“彭铿斟雉,帝何飨?受寿永多,夫何久长”诗句。意思是说,彭祖调制的雉羹,帝尧为什么要用?彭祖寿命何以如此长久呢?那时保留了有关彭祖进雉羹予尧以求长寿的故事。
王逸注曰:“彭铿,彭祖也。好和滋味,善斟雉羹,能事帝尧,尧美而飨食之。”“彭祖进雉羹于尧,尧飨食之以寿考。彭祖至八百岁,犹自悔不寿,恨枕高而唾远也。”雉者,野鸡也;羹者,五味调和之肉末、肉汁粥也。
今天民俗中仍有过年过节送“鸡”的习惯。妇女坐月子有喝鸡汤的习俗。在徐州,今天仍流行喝一种“铊汤”,据考它的原始做法就是“雉羹”。
彭祖长期与老百姓融洽相处,精通不少民间医疗养生之术;他善于烹饪,常食桂芝、鹿角等,这于他“老而有少容”,能享尽天年,均是密不可分的。彭祖作为食疗烹调的创始人,受到代代厨师们的尊重,厨师奉篯铿为其祖师,代代有传人。
彭祖养生术,内容丰富,流传久远,有许多方法,今天仍有现实的意义。他不仅创造了一些功法,而且能从生命哲学的意义上来讲养生。《道藏》中收有《彭祖摄生养性论》,其中有精深论述。他认为:“神强者长生,气强者易灭。柔弱畏威,神强也;鼓怒骋志,气强也。凡人才所不至而极思之,则志伤也;力所不胜而枚举之,则形伤也。积状不见,则魂神伤矣;积悲不已,则魄神散矣。喜怒过多,神不归室;憎爱无定,神不守形。汲汲而欲,神则烦;切切所思,神则败。”
彭祖主张量才而思,量力而行,不积忧思,应节制喜怒,明确爱憎,中庸有度,不可强行。彭祖还提出十二忌:“久言笑则藏腑伤,久坐立则筋骨伤,寝寐失时则肝伤,动息疲劳则脾伤,挽弓引弩则筋伤,沿高涉下则肾伤,酒醉呕吐则肺伤,饱食偃卧则气伤,骤马步走则胃伤,喧呼诟骂则胆伤,阴阳不交则疮痱生,房室不节则劳瘠发。”注意这些禁忌则可以不生疾病,或少生疾病。但人生百岁,食五谷杂粮,劳作辛苦,不可能无一日损伤。所以养生延寿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尽管如此,事关我们安全立命的身体健康,故仍需谨慎小心为之。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养生之道是彭祖文化的核心。而长寿、多妻、多子、多孙等等都不过是其表象。
从彭祖开始的中国膳食术,并不一味追求口腹之乐,而是重在养生、健身和利于长寿。同样是吃,却有吃法的不同,在膳食术中,对所食之物的性味的了解和因此吃什么和怎样吃,显然是核心所在。只有在这点上做得很好,才会利于养生。《遵生八笺》特别指出:“勿令生我者害我,俾五味得为内贼。”如此,才算懂得养生之道。中华医学之经典《内经》,将饮食养生总结为“谨和五味”与“食饮有节”。
所谓“食饮有节”,就是反对那种天天大鱼大肉、暴饮暴食的作法。而“谨和五味”则是根据各种食物的不同属性气味,按五行阴阳关系相配合以滋养人体五脏。《内经》语:“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胃。”五味调和,可养五脏;五味不调,可伤五脏。因此,无论是过食五味中任何一味的东西,都会有损于身体某个对应部门。“谨和五味”乃膳食养生的第一要则。《内经》论道:五谷是用来营养的,五果是用来作为辅助的,五肉是用来补益的,五菜是用来充养的。将谷果肉菜的气味合而用之,可以补益精气。这几类东西包含了辛、酸、甘、苦、咸五味,而五味各有其作用,或散、或收、或缓、或坚、或软。尤其以食疗病时,更要结合四时五脏的具体情况来恰当利用五味。
彭祖长寿膳食术将饮食调治放在中老年养生的第一位。年轻力壮的人,真元气壮,饱一点,饿一点,生一点,冷一点,固本体强盛,也不容易生病。年岁大一点的人就不同了,真气耗竭,五脏衰弱,全靠饮食来补养气血,如果生冷失节,饥饱失宜,调停无度,则导致疾患。因此,膳食养生于年岁大一点的人尤其重要。明代李挺认为:“人至中年,肾气自衰,加之佚欲,便成虚损。兴阳补剂,服之则潮热不胜,专服滋降之药,虽暂得清爽,久则中气愈虚而无生化。所以只得于饮食上调节,戒一切煎炒炙爆、酒甜糟酱,燥热之物也。戒一切生冷时果时菜,忌伤脾也。能甘淡薄则五味之本,足以补五脏。”清代文人顾仲则在《养生录》中将饮食之人分为三种,一种是“哺啜之人,秉量甚宏,多多益善”,二种是“滋味之人,求工烹饪,博及珍奇”,三种才是“养生之人,务清务洁,务熟食,务调和......食品本多,忌品不少,有条有节,有益无损,遵生颐养,以和于身。”
后人在继承彭祖长寿膳食术方面还有许多格外的讲究。孔子主张:“食不语,寝不言。”华佗主张食物的三化:一火化(煮烂),二细化(嚼烂),三腹化。朱熹主张:“大饥不大食,大渴不大饮。多精神为富,少嗜数为贵。”等等,都从各个方面充实了彭祖的长寿膳食养生法。
药食同源
最具养生智慧的东方人尤其看重膳食养疗。吕览在《吕氏春秋》中说:“食能以时,身必无灾。”已经十分重视食物对人的养疗作用。药王孙思邈对此尤有独到见解,他十分精通食与药的辨证关系,在《千金翼方.养生食疗》中写道:“安身之本,必须于食。救急之道,惟在于药。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全生,不明药性者,不能以除病。故食能排邪而安脏腑,药能恬神养性以资四气。故为人子者,不可不知此二事。”孙思邈认为,如果能通过服用食物驱除疾病,那才算是良医。故“为医者,必须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能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因此,凡良医都要掌握所有食物的性能,把握食物的寒、热、凉、平、酸、苦、甘、辛、咸,随人体和季节的不同而作搭配,以滋养血气,排除病患。只有在食养食补无效的情况下,才用药物进行治疗。
中国的传统药物学,是建立在“百草皆备药性”的基础上,因此,食与药并无明确界限,每一种食物都具备自己的药性。试看中药药典中,不少列入中药的药物,同时又可作为食品服用。即使就是米粥,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特别指出了它的药疗价值:“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用不同的粮食做的粥,则有不同的药物性能。比如小麦粥,能止消渴烦热;糯米、秫米、米粥,主益气,治脾胃虚寒,下泄呕吐,小儿出痘面色苍白等。
中国的药膳,在世界上是十分独特的。药膳的形成和发展,正是中国人充分认识到食物的药用价值的表现。在中国的药膳中,仅粥类就有几十种,都各具有不同的药疗特点。此外还有面食类:如猪肝面,治肝阴亏虚;酒类:如薏苡仁酒,健脾胃,去风湿,强筋骨;糖类:如莲子糖,养心补脾,益背涩精;肉食类:如韭菜羊肝,温肾固精......等等,每一类中,都有不少名品,并都对身体有不同的食疗功效。
不仅特制的药膳,就是一般的蔬菜水果,也各具自己的药物性能,这在历代养生家的养生著作中都各有记载。
总之,历代养生家都很重视食物的药疗作用,他们首先是根据身体的具体需要而选取食物,一旦身体有所失衡,则先以食物调理之,这实在是最利于养生的聪明之举。东方人药食同源的思想是和“以自然为本”的思想分不开的。我们应该很好地继承,时之更好地为当代人的健康长寿服务。
正确认识彭祖房中御女术(转)
古代最长寿的老人、中华养生文化创立者,也是中华厨界祖师爷、中华武术文化鼻祖及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性学大师。
彭祖是第一个发现男女性爱与人的长寿密切相关的人物,并且经过探索和总结,概括出了一整套长寿房中秘法,即彭祖长寿四术中的房中术。
长期以来,缘于某种错误观念,不少人总是不能正视男女性爱问题。其实,“性”的问题,是一个科学问题。中国古代的哲人们,从彭祖开始,都是提倡要正确认识男女之事。《孟子》曰:“食、色、性也”。饮食、性,是人的两个基本本能,可是对于前者,人类作过许多公开研究和追求,产生了许多烹调著作、食谱和营养分析专著。而对后者却谈之色变,即使有研究成果也往往遭到禁锢和排斥。其结果当然是使人在性的问题上久久处于无知和愚昧的地步,由此带来许多不幸乃至造成极大危害。比如本世纪之初还风行于东、西方不少地方的“初夜权”习俗,便是由于人们在性的问题上无知与愚昧造成的。所谓初夜权,就是男女结婚时,新郎派使者迎接祭司,请求与新娘共寝。不仅一般平民如此,乃至于国王(如古代东印度王),于新婚之日内,也不能接触王妃,而是请最高的僧侣与王妃共寝。有的王族还将自己的女儿或妹子送到高僧那里,先行破处。此种风俗认为,不这样做就会遭大祸。祸从何来?认为处女血对自己有害。只有祭司、僧侣、酋长之类的人具有一种“魔力”,可以抗御那种祸害,故而要请此类高人破处。这种愚昧作法正是缘于对性和性科学的无知,以至后来,一些落后民族别有用心的人大肆利用一般人的这种愚昧心理去糟蹋少女。
人类为了认识自己,必须正视性的问题、研究性的问题,包括研究性生理,性心理,乃至于性与社会、性与劳动、性与生活条件的关系。性的反映是人最基本的生命的反映,也可以说是人的原始生命力的反映。必须正视男女性爱问题,让性本能通过人的意志发挥作用。从健康长寿的角度说,性欲的正常实现,是深刻的内在能力的实现,会直接促使所有其它的器官活跃起来。
显然,彭祖房中术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关于男女性爱与人体健康长寿关系的系统理论和经验总结。
彭祖之所以把男女房中术作为养生长寿一大秘法,在于他把男女阴阳之气和顺合一、协调谐济作为长寿的一个重要基础。彭祖之后的《阴阳房室论》作了这样的解释:男女阴阳,一如日与月,阴与晴。宇宙乃由阴阳构成,人也一样,由男女而成。阴阳相交而化育万物,万物得以滋生,这就是道的作用……
万事万物都具有阴阳两面。在人的性别上,男属阳,女属阴;在宇宙间,天属阳,地属阴。天地谐和,则风调雨顺;男女谐和,则万疾不生。这里所指的男女谐和,既包括感情方面,更包括房室方面。使阴阳之气合于一起的,叫做性。男女在生殖时期阴阳化合,新的形体就产生了,这就叫做生。变化停止,寿数终结,这就叫做死。所以,天道所赋给的阴阳之气是性活动的开端。死,是生命的终结。
古人懂得生命闭藏在阴气之中,阴气伏藏,则妇功易成。因此在男女阴阳问题上,不仅要懂得护阳,也还要懂得养阴。阳足阴厚,自然二气运转遒健有力,活泼生动,利于身心。
要使房室阴阳和顺,还必须懂得如何节制和满足。《苟子.正名》说:性这种事情,是自然之事。情,是性的实质体现;欲,是情的反应……因此,即使贫贱的守门人,也不能去欲,因为他的情性是完具的。即使贵为天子,其欲也不能满足。欲望虽没有满足的时候,但可以用道来接近满足……懂得养生之道的人,贵时可以知足,贱时可以节欲。
这里所指的道,就是彭祖的房中术。按照彭祖房中术以行男女阴阳之事,则既能使欲望得到满足,又于身体有益。
彭祖在房室阴阳和顺方面特别注意保养阴精。王子乔问彭祖道:人的生气是以什么为精华呢?彭祖回答说:人的生气没有比过阴精的……不要轻易行房事,以便调养好身体。人体腠理密固,让正气牢固地附于形体之上,则内脏及各处功能就会健全,还会生什么疾病呢?
明代著名医家张介宾指出:“欲不可纵,纵则精竭。精不可竭,竭则真散。益精能生气,气能生神,营卫一身,莫大于此。故善养生者,必宝其精。精盈则气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身健,身健则病少。神气坚强,老而益壮,皆本精也。”
怎样才能很好地保养阴精呢?彭祖仍然认为,首先要懂得阴阳变化之理。因此保养阴精和懂的阴阳变化之理,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总之,彭祖强调合于法度的男女关系,合于法度的男女关系如天地之自然存在。天地因遵守正确的交接之道,所以永无终了之期。
彭祖强调“寿尽在精”。彭祖之后的历代养生家都认为,精液的本性是血。所以关键在于防止滥泄,以永葆泱泱之泉,蓄于体内,则必然生机勃发,光彩照人。抱朴子说:无论你服多少药或进食多少牛、羊、猪肉,如果不懂房中术,也于长寿无益,故最担心的就是人的精欲奔放……
彭祖房中术尤其指出:“轱白内成,何病之有?”
所谓“轱白”,假借为“固泊”,意思是说让宝贵的“玉泉(即精液)在体内蓄积成小湖泊,成为充实人的精气,男子就会肌肤有光,百脉通行,不生疾病。相反,如果房事没有节制。姿意行乐施泄,导致精气泄漏,血脉隔塞失连,必将尽失生气,突降殒命之殃。”
1973年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中有一医简,其中关于彭祖房室养生的记载有这样的内容,大意是:房中之道像水一样幽深暗昧,隐秘奥妙。像春秋的中和之气,其妙难言。但如果对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不加以考察研究,人们就不能得到它的功益。只有考察到事物的规律,才能享受到它的馈赠。神秘的房中之事,关键在于秘精勿泄。诚能持守闭精之道,则精神元气就会到来。凡是那种房中养生的事情,一定要在积精上下功夫。精气充满就一定要泄泻,精气亏损就一定要补益。
此外,彭祖之后的房室养生论还强调因人而异的保有其精之道。年纪轻的人和年纪大的人不一样,身体壮的人和身体弱的人不一样。即使以季节而言,春季和冬季就不大一样,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冬季正当储阳之时,不可外泄......
彭祖房中术(转)
彭祖房中术精华揭秘 (转)
彭祖 房中术 精华揭秘 游戏  分类:养生保健
彭祖房中术原理:在药食同补,固本培元的基础上,有助于调神行气,善于导气通络,打通全身经络,并在每天的房事中善于采阴补阳,补精于脑,使人精神焕发、心情愉快、全身放松、新陈代谢,从而达到健康长寿。
房中术,专指关于男女性交技巧,方法作用等实用方术。但是,中国的房中术不同于当今所说的性科学,中国古人认为:男女交合,是人之大欲,其乐无穷,不可遏止。但遗憾的是,人们在获得交合的同时,生命力也在不断地消耗,尤其是对于男子来说,这种消耗表现得更为明显。对此,五代著名道士吕洞宾曾极为形象地说:"二八佳人体似酥,腰间伏剑斩愚夫,虽然不见人头落,暗里教君骨髓枯。这四句诀后来广为传颂,成为中国人的房室座右铭。那么,怎样解决这个矛盾呢?能不能干脆禁止男女交合,废除这种房室乐趣呢? 中国古人认为,这也不行,因为.....
既然男女交合会损耗生命力、阴阳不交又会导致疾病,所以,现代人会很容易地说:唯一的办法,就是节制房事;然而,中国古人却不这么认为。他们想:有没有一种途径,可以既不断享受房事的抉乐,又不损耗人的生命力,或者,还可通过房室生活来增益人的生命力呢?正是顺着这一思路,中国古人在长期的探索和实践中,慢慢地总结出了一套据说是享乐、养生两不误的至上妙术房中术。
彭祖认为圣旺金丹、行气和房中术是长生成仙的三个主要方术,其中服圣旺金丹大药为行气之本.行气能加速药物的靶向释放,增强服药的效果,而房中术的使用需要导气点火的引子(圣旺妃湿巾)。其能有效地配合行气,并使圣旺金丹的效能得以充分发挥.三者缺一不可。
有关房中术的精华修为内容,大致归纳为以下八个方面:
①采抽铅精:即女子顺采"白铅",男子逆采"红铅"之法.此法历来视为非道,视为下乘,因为后天采练于气功修为是无益的。
②乘交元真:此法为房中术的先天修为,为上乘上双修功法,"元真"是指阴阳交感后所产生的形神真一之气。此气为二五之妙合,至灵至微,一方采得,双方罗通。故谓之"双修",又谓之"真采"。
③乐气通脉:此为房中术的基础修为。属双修中的单修术,即男女各自采交感时的乐感之气以自通脉络。一般先通中脉,次通任督,即道教秘传"乾坤固天法"。
④乐气开窍:此即采感之气以自开关窍,关窍有一门、三关、九窍、十八户等等。
⑤采阴补阳:道家以男子属阴身,内含真阳;女子为阳体,内含真阴。交感之时,乐感冲开女子乐脉,地脉开张。男子天脉开张,阴阳乐气相交,男得之谓之采阴补阳,女得之谓之采阳补阴。
⑥还精补脑:交感时,男女各引乐感循冲脉归元,交感之精逆行归脑,即谓之还精补脑。
⑦乐气治病:引交感时之乐气,培补真元,延年益寿,通和痛病,疏通痹阻。
⑧入大乐定:藉交感之乐入于定境之中,形同禅乐,但此境非先闭绝精路及入于禅乐之境......
触而不泄的妙用(转)
触而不泄的妙用 校园  分类:养生保健
黄帝曰愿闲动而不施其效何如,素女曰一动不写则气力强 ,再动不写耳目聪明,三动不写病消亡,四动不写神威安,五动不写血脉充长,六动
不写腰背强,七动不写尻股益力,八动不写身体生光,九动不写寿命未央,十动不写通於神明。
黄帝问:「虽想要泄精,但稍加抑制即可不泄的话,那会有什麽好处呢?」
素女回答说:
「初次想要泄出,但稍加抑制而泄不出来时,气力就会饱满。
第二次想要泄精,稍加抑制而泄二出来时,耳目会很清楚。
第三次也是如此,则百病也会消除。
第四次也会如此,则五脏也会平安。
第五次也是如此,血脉会充实而且舒畅。
第六次也是如此,腰背部都会健壮。
第七次也是如此,屁股和大腿会愈有力气。
第八次也是如此,身体会发光动人。
第九次也是如此,自然会延长寿命。
第十次也是如此,则通往神仙的大门会大开。」
胎息法是中国古代的养生术之一,吐息少於吸气,就会使「气」蓄积体内,这是还老返童的秘诀。它与房中术有共同之处。生命的泉源就是气宝精受气乃是养生术之
一,也是房中术的秘诀。中国古代的医学认为血是气之形态化的东西,而血与精液的本态原是同样东西。因此,他们以为泄精是逼出气血,它有损於寿命的延长。
同时,男性藉性交而吸取女人之气,为了要吸取很多女人之气,所以要尽可能延长合交的时间,因此,「触而不泄」之法,乃成了房中术的秘诀。
那麽,不泄精到底有什麽乐趣的呢?!这是采女的问题,但彭祖却认为靠自制力,才能得到快乐。黄帝又问:「不让精液泄出来的话,那又有什麽好处的呢?」素女列出十项好处,这才是强健身心与延长寿命之道。
老子曾说:「知足为富。」礼记上也说要「量入为出」。国无九年之蓄叫不足。无六年之蓄叫急,无三年之蓄的国家,则不是国家。经营国家时一定要准备不时的灾害,若无三年之奋的国家,不能说是国家。」康德也说:「幼小时不教以欲者,真是不幸」
「触而不泄」,不但是快感而已,若能锻链自制力,则能有十项好处,这是生理的健康法,其目的在於蓄积精力,加强荷尔蒙的活动,并且锻链抵抗力与持续力,它以肉体与精神的结合为目的,这是根据中医原理来的。
「触而不泄」,是根据呼吸法,而自由控制持续力的方法。中国的呼吸法里,有一种定息的基准,一呼吸为四脉拍,这是要使呼吸与身心安定的缘故。在防止老衰,或医治高血压的情况里,要慢慢地使呼吸或脉博舒畅,用深长而细微的呼吸使身心调适,这样可以调整血压。或者,吸收许多酵素,长时间刺激心脏与肺部活动,期能保持青春。
中国古代的养生法,是同时应用食饵疗法和体操等。美国的H.库巴博士也提倡过,後来又曾在日本东京大学流行一阵时候,由此可见中国的养生法是很科学的。
做几次深呼吸,会增加血液的酸素,经过长时间後,就能联为一气。若在地上锻炼这种呼吸法,不多做运动时,那麽通常只做一分钟左右的呼吸,就能收到二分钟的呼吸效果,肺部的持续力也加倍增强。
另一种防止衰老的呼吸法也跟前面的要领一样,吐息时腹部膨胀,吸气时下腹部用力收缩,这就是「触而不泄」的呼吸法。呵呵大笑与哭泣时呼吸状态同,只是不用力,而慢条斯理做著就行。
庄子呼吸法的要领:「凡此道中人的呼吸,好像深到脚底,凡人的呼吸浅到喉头。但不随便滥用,所以用十九年依然很新。」
印度的瑜伽法也用背梁做呼吸,这好像用脚呼吸一样的要领,不举肩,只是扩胸吸气,先用劲儿,把气收人下腹,下腹就是下丹田。
“玉房指要”所说的触而不泄:「用力压著阴沟子,吐出一口长而大的气,同时不断地咬紧牙齿,不断作息。」「很敏捷地抬头注目,一面上下左右巡视,一面收缩下腹部作息之後」。「用腹式呼吸会使腹部膨胀,集中精神之後,再收缩腹部」,「仰头作息之後,一面吐口大气,一面睁眼四看,收缩腹部」,「吸进一口大气,咬紧牙根做息,耳中感到有风吹的声音时,则应收缩腹部」。
後面两项是加强视力与治疗不聋的方法。以上都用腹压法,使呼吸的长度变化,兴奋的情绪安静,这是因呼吸短促与兴奋很强的缘故。
用眼睛左右张望,为的是要看看或想想外面的事物,期能转换气氛,让外面的景物使性中枢的兴奋能安静,只要阳具之力一松,则泄管的闭锁筋括约筋之板机就会愈加强硬。
呼吸法也以为读经,能改变性情,因为尊心读经会使呼吸深长。
日本有一种宗教,每天早上六时半集合信徒,并要他们读经三十分钟。信徒们每天一面读经,一面进行呼吸法,再饮一杯清水,这样能使大小便舒通。深长的呼吸会使意识集中,精神安定,甚至忘却烦恼。
俗语说:「呼吸很对劲。」这是说呼吸很均匀时,心情舒畅,说话也偷快,所以自然会笑出音来,欢笑也是能使精神安定的呼吸法之一。因此,信徒们的心情愈来镇定,身心也很平。若每天能勤练不息,则可以保持生活的节律,以及长生不老。
在印度的公仆贵族勤练一种类似「千金方」的压迫法。他们用手强压尿道的基部附近,不过,印度人认为练习这种方法时,即使泄精也不会外流,反而会返回原处。
有一种抑制法的特徵是:多行交接,触而不泄……
「千金方」里说:「人类在三十岁前血气旺盛,恣情纵欲。但过了三十岁时,突然会觉得气力衰退。当此之时,不禁会怀疑自己是否在生病?假如不加治疗,最後会变成无可救药的结果。因此,年届三十岁时,必须要勤练房中术才好。
关於房中术的秘诀,虽然人人都容易学会,但都不去实行。这个方法就是:一晚接触十个,但都不流。如此而已,然後常吃补药,一年下来,自然气力百倍,头脑清醒,每天都有新创意,这就是千金方之术。」
在中国古书里,曾经记载一位和尚,他利用「内观法」治愈肺结核。其实,这个方法是利用坐禅与深呼吸的一种呼吸静坐法。
汉朝有本《株林野史》,它是把春秋时代一位名叫夏姬的妇人写成小说。夏姬年届十五岁时,曾在梦中学到「吸精导气」和「素女接战术」之类的还老返童法。它的要诀是不断吸取男人精气,以保持年轻,当她被陈灵公搂在怀中时,就是使用「内视法」的房中术秘诀。生产後不到三月,依然能恢复处女的姿态。她用这种奇异的方法,使得灵公非常吃惊,这准是在内视法中所说的秘诀。这是暗示以调息法,而锻炼下部括约筋。总之,这是与「触而不泄」一样属於女性方面的秘法。
此外,根据歌川大雅氏的说法,喇嘛教的性行法,也是为了要达到灵肉一致的理想境界,从性器附近沿著脊骨上升,一直到达盖顶的深处。在动作过程中,男女双方都要聚精会神於非常单纯而超差别的境界里,以禅定的观念,要男女双方都不泄出精气,期能享受最佳的乐趣,这是他们的房中秘诀。
在「触而不泄」法里,有各种误解,其中的一个反论是抑制不泄,对身体有害处。不过,抑制的著眼点,在於男女交合,性之节制和持续力的锻炼动方面。
彭祖养生妙语(转)
在我国传说的寿星中,彭祖活了八百岁,是位最长寿的老人。是否真活了八百岁?实难考证,也难令人置信。不过,根据《国语》和《史记》的记载,彭祖是确有其人的,而且以长寿著称。晋代医学家葛洪撰写的《神仙传》中还特别为彭祖立传。书中说彭祖在殷末时已活过七百岁不老,殷王特请他介绍长寿之道。
彭祖的延年益寿养生法大致有如下四个方面。
其一,注意锻炼身体。每日凌晨即起、端坐、揉目、按摩、砥唇咽液、意守丹田、吸气数十遍;然后起身、熊径鸟伸、运气发功等,他是气功的最早创始人,这套健身法,被后人写成《彭祖引导法》。
其二,是思想修养,他从不计较名利得失,不追求物质享受,情绪恬静而达观。殷王赠其万金,他用来接济贫困,自己无所留。不受“慎喜毁誉”所累,经常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其三,是生活习惯,他坚持顺乎自然,不伤害身体,冬天注意保暖,夏季时常纳凉,顺应四时节气,使身体舒适安康,重视劳逸结合,用脑切忌过度,衣着求适不求华髦,男女生活饮食合理调节,,并说:“凡此之类,譬犹之水,用之过当反为害也。”
其四是夫妻生活谐而有节,他认为:情欲不可禁、男女相需犹如天地相合,一阴一阳谓之道,偏阴偏阳谓之疾。禁欲违反自然规律和人性有损健康;和谐的夫妻生活能增加精神活力,当然不可纵欲,过之亦影响健康。他还指出:当大寒大热、大风、大雨、日蚀、月蚀、地震、雷电之时为天地交感、阴阳错乱,人们不宜同房。饭饱、喜怒恐惧、酒醉时亦不宜同房,否则,不仅伤其身,尤其损其子。懂得了这些道理,就能“避众伤之事”,夫妻双方均能身心健康,延年益寿。

彭祖养生妙语

是以养生之法,不远唾,不骤行,耳不极听,目不久视,坐不至疲,卧不至极,先寒而后衣,先热而后解。不欲甚饥,饥则败气;食诚过多,勿极渴而饮,饮诫过深。食过则症块成矣,饮过则痰癖结聚气风,不欲甚劳,不欲甚逸。

久言笑则脏腑伤,久坐立则筋骨伤,寝寐失时则肝伤,动气疲劳则脾伤,挽弓引弩则筋伤,沿高涉下则肾伤,沈醉呕吐则肺伤,饱食偃卧则气伤,骤马步走则胃伤,喧呼诘骂则胆伤,阴阳不交则疮痱生,房室不节则劳瘠发。

勿露卧星月之下,勿饥临尸骸之前,勿沐浴后而迎猛风,勿汗出甚而便解衣,勿冲热而便入冷水淋身,勿对日月及南北斗大小便,勿于星辰下露体,勿冲霜雾及岚气。

耳不可赡,目不可厌,口不可满,身尽府种,筋骨沉滞,血脉壅塞,九窍寥寥,曲失其宜,虽有彭祖,犹不能为也。

不欲甚劳,不欲甚逸,勿出汗,勿醉中骤走,勿饱食走马。勿多语,勿生餐,勿强食肥鲜,勿沐发后露头。冬不欲极温,夏不欲极凉,冬极温而夏有狂疫,夏极凉而秋有疟痢。

人受精养体,股气炼形,则万神自守其真;不然者则荣卫枯悴,万神自逝,悲思所留者也。

常闭气纳息,从平旦至日中,乃跪坐,拭目,摩搦身体,舐唇咽唾,服气数升,乃起行言笑。其偶有疲倦不安,便导引闭气,以攻所患,心存其身,头面九窍、五脏四肢,至于发端,皆令所在,觉其气运行体中,起于鼻口,下达十指未,则澄和真神,不须针药灸刺。

凡行气欲解百病,随所在念之。头痛念头,足痛念足,和气往攻之,从时至时,便自消矣。时气中冷,可闭气取汗,汗出辄周身,则解矣。行气、闭气虽是治身之要,然当先达解其理,又宜空虚,不可饱满。若气有结滞,不得空流,或至发疮,臂如泉源,不可雍遏。若食生鱼、生菜、肥肉,乃喜怒忧恚不除,令人发上气。凡欲学行气,皆当以渐。

男女相成,犹天地相生也。所以神气导养,使其不失其和;天地得交接之道,故无终竟之限;人失交接之道,故有伤残之期。能避众伤之事,得阴阳之术,则不死之道也。天地昼分夜合,一年三百六十交,而精气和合,故能生产万物而不穷,人能则之,可以长存。

养寿之道,但莫伤之而已。夫冬温夏凉,不失四时之和,所以适身也;美色淑姿,幽闲娱乐,不致思欲之惑,所以通神也;车服威仪,知足无求,所以一志也;八音五色,以悦视听,所以导心也。凡此皆以养寿,而不能斟酌之者,反以速患。古人至人,恐天下才之子于识事宜,流遁不还,故绝其源。
十一
美色妖丽,娇妾盈房,以致虚损之祸,知此可以长生。
十二
道不在烦,但能不思衣,不思食,不思声,不思色,不思胜,不思负,不思失,不思得,不思荣,不思辱,心不劳,形于极。
十三
重衣厚褥,体不劳苦,以致风寒之疾;厚味脯腊,醉饱厌 ,以致聚结心病;美色妖丽,嫔妾盈房,以致虚损之祸;淫声哀音,怡心悦耳,以致荒耽之惑;驰骋游观,弋猎原野,以致发狂之失;谋得战胜,兼弱取乱,以致骄逸之败;盖贤者或失其理也。然养生之具,譬犹水火,不可失延,反为害耳。
十四
人不知道,径服药损伤,血气不足,肉理空疏,髓脑不实,内已先病,故为外物所犯,风寒酒色以发之耳。若本充实,岂有病乎?
十五
上士别床,中士异被。服药千裹,不如独卧。色使目盲,声使耳聋,味使口爽。苟能节宣其道适,抑扬其通塞者,可以增寿。一日之忌,暮食无饱;一月之忌,暮饮无醉;一岁之忌,暮需远内;终身之忌,暮需护气。
十六
凡男子不可无女,女不可无男,若孤独而思交接者,损人寿,生百病,鬼魅因之共交。
十七
消息之情,不可不知也。又须当避大寒大热,大风大雨,大雪,日月蚀,地动雷震,此是天忌也;醉饱,喜怒忧愁,悲哀恐惧,此人忌也;山川神祈,社稷井灶之处,此为地忌也。既避此三忌,又有吉日,春甲、乙,夏丙、丁,秋庚、辛,冬壬、癸,四季之月戊、己,皆王相之日也,宜用嘉会。
十八
人年四十已下,多有放恣,四十已上,即顿觉力气一时衰退。衰退既至,众病峰起,久而不治,遂至不救。所以彭祖曰:“以人疗人,真得其真。故年至四十,须知防身之术。年未满四十者,不足与论房中之术。
十九
爱精养神,服食众药,可得长生,然不知交接之道,虽服药无益也。男女相成,犹天地相生也。天地得交会之道,故无终竟之限;人得交接之道,故有夭折之渐。能避渐伤之事,而得阴阳之术,则不死之道也。
二十
由于阴阳不交,情欲深重,即鬼魅假像与之交道。与之交道之道,其有胜自于人,交久则迷惑,讳而隐之不肯告,以为佳,故至独死而莫知之也。不治之,杀人不过数年也。
二十一
五音使人耳聋,五味使人口爽,苟能节宣其宜适,抑扬其通寒者,不以减年,得其益也。凡此之类,臂如水火,用之过当,反为害也。
二十二
夫思远强记伤人,忧喜悲哀伤人,喜乐过差伤人,忿怒不解伤人,汲汲所愿伤人,阴阳不顺伤人,有所伤者数十种,而独戒子房中,岂不惑哉?
二十三
人生于世,但养之得宜,可至百余岁。不及此者,是皆伤之也。大醉、大喜、大怒、大温、大寒、大劳、大极,皆伤也。甚饥、甚渴、甚思、甚虑,皆伤也。久坐、久立、久卧、久形,皆伤也。寒温得节,饥饱适宜,无思无为,惟清惟静,此可言修身耳。
二十四
已得其寿,复养之得宜,则宜长寿,但要莫伤也。冬温夏凉,不失四时之和者,所以适身也。美色曼态,不至思欲之感者,所以通神也。车服威仪,知足不求者,所以一其志也。八音五色,不至耽溺者,所以导心也。凡此之物,本以养人,人之不能斟酌得中,反以为患。故圣贤垂戒,惧下才溺之,流遁忘返,用之失所。故修道之士,皆令禁止,欲以检制之易也,亦由水火,用之过当,反为害耳。
二十五
人不知经脉损血气不足,内理空疏,髓脑不实,体已失病,故为外物所犯,因风寒酒欲以发之。若本充实,岂有病耶?凡远思羡愿,伤人也。忧恚悲哀,人情过乐,愤怒不解,汲汲所爱,戚戚所患,寒温失节,阴阳不交,皆所伤也。
二十六
天地昼离而夜合,一岁三百六十交,故四时均而万物生,生成不知穷极。所以天不失其动,地不失其和,物不失其生,而能长久也。人不能法天地,而有常减衣绝食,自取死病,遇之甚也。
二十七
去此修摄节宣之外,则有服元和之导引,得其道则邪不能入,此理身之本也。及四时,首月责已谢过,卧起早晏之法,可以教初学之士,引进向善之门,渐正其心,而徐息其罪咎,非便能致人得道也。若血脉枯竭,神气凋败,岂鬼神念真而能守之?固未知其益矣!此由凡人为道而求其末,不务其本也。
二十八
吹嘘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此道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若夫不刻意而高,无仁义而修,无功名而治,无江海而闲,不道引而寿,无不忘之,无不有也。
二十九
神强者长生,气强者易灭。柔弱畏威,神强也。鼓怒骋志,气强也。
三十
凡人才所不至而极思之,则志伤也;力所不胜而极举之,则形伤之。积忧不已,则魂神伤矣;积悲不已,则魄神散矣。喜怒过多,神不归室;憎爱无定,神不守形。汲汲而欲,神则烦;切切所思,神则败。……,且人生一世,久远之期,寿不过三万日,不能一日无损伤,不能一日修补,徙责神之不守,体之不康,岂不难乎?
三十一
五味不得偏耽,酸多伤脾,苦多伤肺,甘多伤肾,咸多伤心。此并应于五行,潜禀四体,可理可究矣。志士君子,深可慎焉。犯之必不便损,久乃积成衰败。
三十二
是故心为五脏之言,气为百体之使,动用以太和之马,通宣以玄寂为车,关节烦劳,即偃仰导引。若不营摄养之术,不顺和平之道,须臾气衰于不竟之际,形枯于声色之前。
三十三
劳其渺渺之身,憔其戚戚之思。闻斯修养,深可修慎。是以真人常日淡泊。不亲狂荡,而愚者纵意,未至损身,已先败其神魂,伤其魄矣。
三十四
已入道当食甘旨,服轻丽,通阴阳,处官秩耳。骨节坚强,颜色和泽,老而不衰,延年久视。长在世间,寒温风湿不能伤,鬼神众精莫敢犯,五兵百虫不敢近,嗔喜毁誉不为累,乃可为贵耳。
三十五
人气莫如朘精。朘气郁闷,百脉生疾。朘气不成,不能繁生,故寿尽在朘。朘之保爱,兼予成佐。是故道者发明垂手、循臂、摩腹、从阴从阳,必先吐陈,乃吸朘气,与朘通息。
三十六
彭祖谷仙卧引法
一、解衣被,卧,伸腰,填小腹,五息,止。引肾,去消渴,利阴阳。
二、伸左脚,屈右膝,内压之,五息,止。引脾,去心腹寒热,胸臆邪胀。
三、挽两足指,五息,止。引腹中,去疝瘕,利九窍。
四、仰两足指,五息,止。引腰脊痹,偏枯,令人耳声。
五、两足内相向,五息,止。引心肺,去咳逆之气。
六、踵内相向,五息,止。短股除五络之气,利肠胃,去邪气。
七、掩左胫,屈右膝,内压之,五息,止。引肺,去风虚,令人明目。
八、张胫两足指号,五息,止。令人不转筋。
九、两手牵膝,置心上,五息,止。愈腰痛。
十、外转两足,十通;内转两足,十通,止。复诸劳。
漫说彭祖 (转)
诗曰:
七七鸾弦续未休,韶光八百去如流。
当时若解神仙术,更许春龄亿万秋。
元代诗人杨少愚这首七言绝句所咏之人,长寿八百余岁,续娶了七七四十九位娇妻,引得文人骚客触景生情,诗韵悠悠,千古传诵不已。此人就是上古养生学大家、大彭始祖、长寿之神彭祖。
赫赫彭祖
往事若烟云,逝若东流水。大约是因为年代十分遥远的缘故,提起彭祖,许多人只知其名,不详其事。殊不知,在我国古代,彭祖可是位赫赫有名的人物呐!
人们都知道,我国周朝有位孔子。他是中国封建社会备受尊崇的大圣人。孔子离我们两千多年了。而彭祖还要比孔子早两千多年呢!那是著名的开明君主帝尧担任部落酋长的时候。
彭祖是怎样一个人,这从孔子的话中便可以看出。孔子弟子及其后学记录先师言行思想的《论语》“述而”篇中,有一段这样的话:“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在后人眼里,孔老夫子可算得上一个大人物了,上自皇帝,下至平民,无不对他顶礼膜拜,敬重有加。可这样一位伟大人物,也不敢明目张胆地与彭祖相比,而只是私下偷偷地自比彭祖。可见彭祖在当时的影响之大,可说得上声望齐天。孔子当年看彭祖,正像我们今天看孔子那样,真是“仰之弥高,钻之弥深,瞻焉在前,忽焉在后”,形象十分高大呢!
除孔圣人外,先秦诸子著作中,也多次讲到彭祖,如《庄子》、《荀子》、《列子》、《吕氏春秋》等,都讲到彭祖篯铿在养生治气方面的卓越贡献,称赞他洪福齐天,是一颗长寿的明亮之星。还有的医书记述彭祖在服气疗病方面的学说。后人将彭祖之作及其传授的知识整理成书,号曰《彭祖经》,在社会上流传很广。一九七四年,在长沙马王堆出土文物中,考古工作者清理出二百多枚竹简,其中有一部古医书《十问》,就记有彭祖关于养生方面的论述。在全国各地民间,也广泛地传诵着彭祖的故事,经过几千年,一直流传到今天。
在古人眼中,彭祖真称得上一位拯民于水火、救人于疾困、道门深似海、声名响似雷的大贤人!
尔来四千余载,历史迷雾沉沉。让我们拂试积年的尘埃,窥视一下彭祖篯铿的辉煌形象吧!
尧前救驾
在我国原始社会时期,出了好几位开明的部落酋长,其中一位就是陶唐帝尧。我们通常说的“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至于今”,尧就是五帝之一。尧是黄帝曾孙帝喾高辛之子,名放勋。关于尧的为人,孔子曾经这样形容他:“其仁如天,其智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大戴礼·五帝德》)这几句的意思是,尧胸怀宽广,博爱百姓,聪明绝顶,料事如神,能给人们带来光明和温暖,而自己却从来不谋私利,保持高洁的品格。
俗话说:“多难兴邦。’尧正是在大灾大难中被大家认识、受大家拥戴掌权的。尧年轻时,天下大旱。《淮南子》一书中说:“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加之野兽肆虐,部落争斗,天下汹汹,小民真是度日如年!尧派羿射落九日,杀死猛兽,打败为害地方的野蛮势力,天下太平,风调雨顺,万民皆喜,一致推举尧当部落首领。
又过了若干年,到处又闹起了大水。《孟子·滕文公上》这样描述那时的情景:“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史记·夏本纪》又说:“当帝尧之时,鸿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扰。”大水都涌上了山头,可见举目一片水乡泽国,多么可怕!是时也,国中只有屈指可数的几片陆地,而又荒草丛生,禽兽逼人,污水满地,瘟疫流行,人类生存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帝尧夙兴夜寐,勤政为民,并选拔舜来辅佐自己,身体一天天消瘦下去了。据《韩非子》一书描述,尧的生活也相当艰苦,住的是茅草棚,吃的是糙粮饭,喝的是野菜汤,冬披鹿皮御寒,夏以麻片掩体……
大水连年不退,帝尧忧心如焚。他当时建都于现在山东、西一带。据说一次巡视水情,来到今日徐州之域,积劳成疾,(营)养不良,身染沉疴,竟至卧床不起……
一连数日,帝尧粒米、滴水未进了。在神志迷糊、苟延残喘之际,一勺勺味道鲜美的羹汤,如甘露一般滴到他的嘴里。他肠中一热,浑体通泰。尧醒过来了,看到一位中年人模样的男子汉伏在病床前,一手端着汤碗,一手拿着骨匙。这就是战国时期爱国诗人屈原《天问》诗句“彭铿斟雉,帝何飨”所描述的情景。
尧问:这是谁做的什么汤这么鲜美?随从指着床前的汉子告诉他,汤名雉羹,就是这位叫篯的汉子用野鸡肉汁、肉靡加稷糁熬成的。
篯,篯是什么人呢?
祝融之孙
这位叫篯的男子汉,就是我们所讲的彭祖。彭祖是他后来受封以后的称谓。这时还只叫篯。
关于篯的身世,《世本》、《大戴礼》、《史记》等史书都有记载。其说法尽管不尽相同,但是大体还是一致的。篯是黄帝的后裔,颛顼帝的玄孙。篯的祖父叫吴回。吴回的哥哥叫重黎。帝喾高辛氏当权时,以西亳(河南偃师县境内)为都。重黎担任火正之职,在取火、存火、用火、管火方面很有一套办法,造福天下立了大功。人们以火照明、熟食、取暖,真是受用不尽。帝喾便任命重黎为祝融,即火神,居住在郑,即今陕西省华县。(见清·梁玉绳《人表考》)南岳衡山一千三百多米的顶峰叫祝融峰,上面有一座祝融庙,里面供着祝融神,就是重黎。后来,一个名叫共工氏的部落造反。帝喾派重黎去平叛,仗打得不够漂亮。天子便杀了重黎,以其弟吴回继火正祝融之职。重黎死后葬衡山下。他无有后代,后人所说祝融之后,实际都是吴回的后裔。
吴回生子陆终,陆终娶妻于鬼方氏,为鬼方氏之妹女嬇氏。也有的书上写为女隤氏、女溃氏等,实际上就是陆终的女贵人。鬼方是我国古代一个颇为强大的民族。其活动区域,大致在中原的西部和北部一带。据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在《鬼方昆夷玁狁考》一文中说,鬼方为古时一强梁外族,不时入侵中原。其武力很是强大,但文明方面就差得多。这个民族最早叫鬼方,以后又叫混夷、獯鬻、玁狁,戎、狄,战国之后又称胡,匈奴。所谓鬼方氏,很可能是鬼方氏的一个首领。陆终之妻,便是这个首领的妹妹。那时,鬼方不时侵暴中原,与炎黄部族发生厮斗。女嬇氏之所以来到中原,无非有两种可能,一是两家和亲的结果,二是被炎黄部族战争中作为战利品掳来。如果是前者的话,陆终的婚姻属于炎黄部族与鬼方族上层人士之间的通婚。女嬇氏倒是一位民族团结的友好使者呢!一个堂堂的天子大臣、火正的儿子,娶一位外民族的姑娘为妻,不仅有利于民族和解,平息干戈之争,而且也有利于民族文化交流,推动人类文明进步。
这位女嬇氏,就是篯的母亲。篯也可称得上一位混血儿呢?如果黄帝为一世祖的话,算起来,到篯这一代是七世或八世。所以,人们通常说,篯是黄帝后裔、祝融之孙、陆终之子。
女嬇生子
篯在苦难的嘶喊声中来到人世,开始了漫漫苦难人生的跋涉。说起篯的出生,还真带有传奇色彩哩!
陆终结婚后,虽说当时物质生活不那么充裕,但是小日子一定过得不错。人们常说:“恩爱夫妻不到头。”想不到这句话竟不幸地应验到陆终夫妇头上。
结婚不久,女嬇氏就怀孕了。这本来是一件喜事,到头来却令人生忧。
俗话说:“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十个月过去了,女嬇氏腹中没有动静。又十个月过去了,女嬇氏还是没有生产。家人和世人能不由喜变疑吗?这个鬼方妖女,怀的究竟是什么鬼胎?冷漠之情,可想而知。
在世俗人的眼里,女嬇氏似乎成了一个不可饶恕的罪人,陆终氏也脸上无光,在人面前抬不起头来。夜深人静之时,小夫妻只有抱头痛哭,以泪水洗刷世道不公的屈辱,以怒嚎抒发胸中郁积的愤懑。只有女嬇氏自信自己的贞洁。
《大戴礼》等书中都说,女嬇氏“孕而不粥三年”。快三个年头了,女嬇氏的大腹仍然有增无减,小生命还没有诞生的日子。年轻的陆终精神终于崩溃了。他望着骨瘦如柴的异族妻子,热泪横流,瞪着一双迷茫的大眼睛离开了人世。
陆终死后,女嬇氏的悲痛可想而知。她背乡离井,远嫁中原,举目无亲,唯有陆终。现在,连唯一的亲人也被苍天无情地夺走了!她哭天、哭地、哭亲人,真是痛不欲生。可能由于伤心过度,她腹中却感到一阵剧烈的躁动,似乎有无数个小生命在拳打脚踢,急不可待地奔向人间……
女嬇氏盼望已久的产期,到底来临了。但是,不幸的事情又发生了:难产!这真是叫天天不应,呼地地不灵。走投无路时,急中智慧生。《世本》记载说:“陆终娶于鬼方氏之妹,谓之女嬇,是生六子,孕三年而不育,剖其左胁,获三人焉;剖其右胁获三人焉。”古书上有西方少数民族启胁生产的记载。女嬇氏启胁生子,很可能是她从鬼方部族带进中原的绝技。怀孕三年,不生则已,生则惊世,一胎六子,可说是一件奇事。据《路史》所记,女嬇氏生子这天是六月六日。生地即祝融之墟——郑。
据古书记载,女嬇氏生六子,老大叫樊,老二叫惠连,老三叫篯,老四叫求言,老五叫晏安,老六叫季连。
《大戴礼》也记载有女嬇氏启胁生子的史实,不过说她打开左胁生了六子罢了。这既是我国第一例剖腹产的记录,也是我国第一个一胎六子的记录!四千年前剖腹生子,事情虽然离奇。但是,几种古书上的确是如此记载的。他们的后代遍及天下,又叫人难以置疑。
流离西域
可想而知,女嬇氏生子后,她赖以生存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会有所改善。但是,剖腹生子给她带来的肉体创伤却是难以弥合的。刀口靡烂,疼痛割心,面对着六个嗷嗷待哺的幼儿,她拿什么去养活他们啊?
奶头干瘪了,身体累垮了,六个儿子活蹦乱跳地从她怀中跑出来了。然而,启胁之创,丧夫之痛,极度虚弱的身体,加之养育孩子的操劳,女嬇氏终于承担不起生活的重担,永久地倒下去了。当时,孩子们刚刚三岁。这就是《神仙传》中所说的,彭祖“三岁失母”的故事。
女嬇氏死后,六个孩子孤苦伶仃,十分可怜,是常人意料之中的事情。原来的鬼方,这时已改名犬戎。由于女嬇氏的关系,炎黄部族与鬼方部族之间,维持了七八年和睦相处。女嬇氏一死,双方剑拔弩张,关系又一天天地紧张起来。终于,一场不可避免的战争爆发了。犬戎之族率领铁甲之师,长驱中原大地,一路烧杀抢掠,矛头直指京城西亳(今河南省偃师县)。而位于现在陕西华县的祝融之家,正是犬戎部队进攻和抢掠的首要目标。彭祖后来讲述自己的经历时,也有“遇犬戎之乱,流离西域”(《神仙传》)的痛楚之言,想来全家仓惶东逃时,他不幸落人魔掌。强悍的异族士兵,对付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三岁孩子,还不像老鹰捉小鸡一样吗!就这样,幼小的篯被犬戎带到西域。
原来的鬼方氏,摇身一变成了犬戎氏,不管怎么与炎黄部族交恶,篯毕竟是女嬇氏的亲生骨肉,与犬戎氏有甥舅关系。对于这么个小毛娃儿,犬戎氏也不忍心置于死地。篯无依无靠,只能在别人的怜悯下乞讨度日。长年忍饥挨饿,强食膻腥,牧马放羊,受尽煎熬。
篯一天天长大了。由于先天营养不足,后天养育失调,他身体极度虚弱。出于生存的本能,他便留心各种各样的养生之道。篯聪明向学,悟性又高,拜青精先生、宛丘先生为师,体魄逐渐健壮起来,并成为一位出色的养生里手。
身处异域,篯无时不在思念自己的故土。那里,有他的祝融之家,有他父母长眠的土冢,有他的手足兄弟。
岁月悠悠,寒来暑往,不觉百有余年,篯倒越活越年轻了,看上去就像五、六十岁的样子。这时炎黄部族已经到了尧世。犬戎人早已放松了对篯的看管。一日,篯不辞而别,东归故土,回到阔别已久的父母之邦。
尧封大彭
了解了篯的身世,帝尧不禁肃然起敬:饱经忧患,年愈百岁,还为治理水害四处奔波,真不愧一位年高德劭之士
可以想见,篯回中原,首先回到郑地。但祝融故里早已一片废墟,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再说,黎民涂炭,水深火热。篯虽年高,尚怀绝技,怎能坐看大水肆虐?这便辗转来到此地。
帝尧身体略好,自然挣扎着起床,外出巡察水情。一日三餐,篯把帝尧的生活安排得有序不紊。除雉羹外,篯还不时烹制羊方藏鱼、麋角鸡、云母羹等汤点、菜点。所谓羊方藏鱼,是羊肉块里装鱼烧成的菜,加以调料,鲜美无比。据说,鲜字就是从篯的这道菜而来的。麋角鸡,是用鹿茸烧鸡肉做成,对身体虚弱的病人具有大补的作用,云母羹是用云母粉熬成的汤,长期服用不仅可以美容,还能延年益寿哩!帝尧长年操劳,心力交瘁,早已食不甘味,想不到吃了篯做的饭菜,食欲大增,内心对篯自有说不出的感激之情。
帝尧乘着刳木之舟,指挥人民治水。所到之处,铜鼓彭彭。原来这里过去多次发生战事,民间还保存着许多战鼓。现在,铜鼓却用来抗洪了。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鼓声。帝尧顺获水而东,至二水交流处再顺泗水南北巡察。这里有三处急流险滩,就是后来所说的秦梁洪、百步洪和吕梁洪。浪高十丈,流水湍急,波涛澎湃,令人惊惧。帝尧伫立岸边,耳中听到不尽的彭彭之声。
那时,黎民生活都比较艰苦。但是比较起来,这里的人们身体比较健壮,可谓四体彭彭。尧很是奇怪,经打听,方知是篯的功劳。篯自从来到这方土地,便着力推广养生之术,并设法调和滋味,改善饮食。
铜鼓彭彭,波涛彭彭,人体彭彭,给尧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尧于是命名这方土地为大彭。篯不愧是祝融的子孙,在前辈以火熟食的基础上,又发明了调和滋味的办法,可谓功不可没。尧于是责成篯负责开发这片土地,称彭祖。
彭祖,也就是大彭始祖、其道可祖、彭氏之祖的意思。因为彭的本义是击鼓发出的声音,吕梁以南又多磐石,扣之铿铿然,如钟鼎之声,篯又得到一个铿的名字,称为篯铿。
汗洒彭土
彭祖建都于获水南岸,南依青山,名大彭山。背山面水,地势平坦而高亢,真是一片藏风聚气的宝地!
在沧海横流之时,彭祖首先考虑的,是如何保证大彭百姓的身体健康,这是大彭自立强盛的根本所在。洪水遍地,人们饮水往往随处取用。而饮用水又很不干净,所以诱发很多疾病。彭祖便带领人民群众掘土为井,并从山上取来石块,砌成井筒。这里地下水位较高,泉水汩汩涌流,四围土地之水渗进井中,清沏可鉴。百姓食用井水后,患疾病者大大减少,大家交口称誉这眼井是神井。为表示对彭祖的一片感激之情,大家又把这井称为彭祖井。这眼古井保存至今,仍然泉清水旺。现已成为彭祖胜迹之一。
大彭之土,群山纠纷,兽迹鸟道遍布,不时对人们的生命造成危害。彭祖便发动大家,沿聚居之地周围,挖成深沟,沿沟内筑土墙,并架上树枝、石块之类,使人们增加了安全感。这便是原始大彭之城。
由于连年大水不退,夏秋又多霪雨,空气多阴湿之气,许多人长期浸泡水中,骨节、心脏患风湿性疾病。彭祖认为,这是阴气过重造成的结果。他集各种养生之术的大成,又结合自己的切身体验,编排了一套动作,名之曰导引术。导指导气,把胸中郁淤凝滞之湿气排出,使身体温和舒畅;引是活动筋骨,运动躯体,让关节柔软。现在看来,彭祖导引术实际上属保健体操之类。它是通过呼吸和运动使人驱除风湿,保持五脏和四肢健康的运动形式。
食物匮乏,困于水中饥饿而死者不乏其人。彭祖又教给大家服气术。一旦远离人群,食物无着,人们可以对着阳光吸气,咽气,从阳光和空气中攫取营养。这也就是今天所说的辟谷术,多日不吃东西,不仅可以生存,并能保持精力旺盛,体重不减。从一些资料上看,彭祖经常不带干粮外出,一去长达数十天,但他也并不是绝食,回家一日甚至可食数餐。看来,彭祖不过是把辟谷作为防止断炊的一种手段而已。
此外,彭祖还指导百姓进行正常的性生活。他反对禁欲,认为男女交接是合乎自然规律的阴阳结合,但应注意有所节制,要以时,以地,戒暴,戒滥,认为淫欲无度不仅有害于健康,而且势必短命。彭祖的这些言论在秦汉之前影响很大。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道家性科学被贬入冷宫,这些知识只在民间流传。大约唐宋期间,房中术流传到日本,被日本人奉为经典,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我们不少人谈性色变,实际上是两千多年封建主义造成的恐性症和性盲症的反映,是无知的表现。
大彭大治
人们都称彭祖为老彭。至于老彭究竟姓甚名谁,却很少有人探个究竟。我们祖先造字是颇讲究的。古姓带有女字旁,说明姓发生于母系氏族社会,是血缘集团的标志,以此明血缘,别婚姻。氏则是同姓的分支,用以区别贵贱。古代姓与氏还不是一回事。从汉代司马迁开始,姓氏才混为一谈。彭祖为尧时人,应有姓、有氏、有名。他是黄帝后裔。黄帝原姓公孙,名轩辕,后因长于姬水,因而姓姬。《史记·五帝本纪》说:“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彭祖应为姬姓,其父为陆终,人称陆终氏。彭祖原称篯,亦氏亦名,也可称篯氏。后来,他又有了铿这个名字,篯则成了真正的氏了。不过,汉代以后,姓氏合一,人们不呼本姓,而仅呼篯铿。有的书上说他姓篯名铿。受封大彭后,篯铿以国为氏,又姓彭。所以有人又叫他彭铿。现在看来,这些称呼都没有错。
彭祖虽然对大彭情有所钟,对治理大彭山水不遗余力,但对于做官管人实在不感兴趣。他把主要精力都用到养生方面去,一有空闲,就到深山去采灵芝;有时,又跑到几百里外的历阳云母山上采云母石……归来时,经常闭目静坐,不恤事务,不与人争。每天朦朦亮,彭祖就起了床,披发在庭中散步,迎晨露之清气,受日月之精华。冬夏都喜沐浴,夏天爱食青菜,冬天保持手寒足温,面寒身温。稍有不适,他就闭气以攻所患,以气疗病。早晚之间,他都注意按压四肢,摩搦身体,心平气和,无思无欲。
大禹治水,十三年大见成效。神州迎来了大力发展生产的尧天舜日。彭祖居安思危,又经过多方考察,将都城迁徙到获水与泗水交汇南流之处西侧。这里冈岭四合,水道纵横,依山枕河,交通方便,便于监视水情,也有利于百姓生活。现徐州统一街北头西首有彭祖宅,庭中有彭祖井,相传为彭祖自大彭山下迁来之寓所。后人将彭祖宅改为彭祖祠,四时祭祀。虽彭城屡遭大水,古祠多次倾圯,但人们出于对彭祖的景仰,又多次在旧址上重建。现彭祖宅大约为清咸丰五年黄水泛滥后所建。
大环境改善了,加之彭祖爱民如子,导民有方,迎来了大彭大治的好时光。禹按照水系将天下划分九州,号召开发财富。大彭国属于徐州之域,占天时、地利、人和三方面有利因素。《尚书·禹贡》中记载说,这里田地属于上中等(即第二等),而所交田赋仅为中中(第五等)。这说明彭祖一方面号召、引导人民开垦良田,一方面尽量减少人民负担。大彭山上,还产有五色土,每年向君主进贡,以便立社祭神,祈求上天赐福。大彭国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一片祥和。到了商代,大彭国竟成了五霸之一。
商王讨教
彭祖养生有方,据说娶了四十九位妻子,生了五十四个儿子。妻子、儿子都过世了,而他自己却依然那么年轻。不过儿子生了孙子,孙子又有了儿子,子孙成群,俨然一个大家族了。
世上你争我斗不已,进入商代,老彭活到八百岁。谁见过这么大岁数的老寿星啊?一传十,十传百,大家都想一睹老彭的风采,并想了解他长寿的奥妙。据葛洪《神仙传》所记,这件事传来传去,传到商王的耳朵里。商王得知彭祖有这样高的威望,又有如此高深的道术,便有意与他结交,封彭祖做大夫。这位彭老夫子似乎不识抬举,经常称病,在家闲居,不参与处理政务。虽然如此,他所分管之事,百官主动尽职尽责,一切倒也料理得很  好。彭祖因此博得国人交口称赞。所以,人称彭祖为商贤大夫。
商王封彭祖为官的目的,在于向他求教长生之道。做梦也想不到,彭祖却把做官不当回事儿。无可奈何,商王只得厚着脸皮,亲自登门讨教。彭祖认为,这个大王既贪图权势和荣华富贵,又想养生长寿,二者不可得兼,便闭口不谈。商王吃了闭门羹,还不识趣,就赠送彭祖一些宫中的珍玩,并且前前后后送他万斤金子。
对于这些东西,彭祖竟然不加拒绝,一概接受下来。不过,他自己却一概不留,而是都用来周济贫贱的人们。
有一位叫做采女的人,出身于菜农之家,小时候学习过一些养生的知识,知道如何涵养性情,活到二百七十岁,看上去却只像五、六十岁的样子。商王把采女请进宫中,安排在贴金镶玉的豪华房子里。然后才和盘托出其真实的用意。他是想通过迂回的办法,请采女代他向彭祖讨教长寿之道。
采女受到这么高标准的待遇,本来心中有愧,在商王道出真情后无可推拖,只好答应下来。
为了促使采女之行的成功,商王又专门订做了一辆豪华的车,让采女十分风光的向彭祖问道,商王之用心,可谓良苦也。
采女问道
采女拜见彭祖,再三行礼,然后说明来意,虔诚地请教延年益寿的办法。
彭祖出于礼貌,想三言两语把客人打发走了事,便对采女说:“要升天成仙,应当服用金丹。这是第一境界。但这件事学问很深,不是君王能够做到的。其次,应该爱养精神,服用药草,以便长生不老。但光服药不行,还必须懂得男女交接之道,调和阴阳。我是一个遗腹子,三岁时,母亲死了,遭遇犬戎之乱,流  离西域一百多年,加之幼年身体失调,死了四十九个妻子和五十四个孩子,受尽了磨难,心灵创伤很多,已病入膏肓,大概活不多久了。我所闻之道非常浅薄,不足以宣传。大宛山有一位青精先生,据说活了一千岁,面色如儿童,日行五百里,能一年不吃饭,也能一天吃九餐,可以去请教他。”
采女问:“青精先生是什么仙人?”
彭祖说:“他是一位得道者,不是仙人。仙人可以上天入地,潜游江海,变化无穷,异于俗流,然而享受不到天伦之乐,我不愿这样。学道,可以吃好的,穿好的,可以建家,可以为官,能抵抗邪气侵袭,不为世俗所累。精通道术,可以长生不死。”彭祖认为,养寿的办法,就是不使身体,心灵诸方面受伤。美色可以愉悦人,但过分了,反而害人。所以有“上士别床,中士异被,服药百裹,不如独卧”的说法。男女相辅相成,但失交接之道,就会短寿。能避众伤之事,又掌握了阴阳结合的办法,才可以不死。另外,还要学会服气、吐纳导引之术。
采女掌握了彭祖所说的要领,回来向商王传授。商王按照这些办法去做,果然很有灵验。商王是一个极端自私的人,自己既习彭祖之术,又不让更多的人去掌握,总想个人垄断。他向国人颁布命令:发现有谁传播彭祖养生办法,格杀勿论。商王还想害死彭祖,使世上人再也不能学会此道。
不知怎么,彭祖了解到商王的真实意图,便悄无声息地离家出走,不知去向。七十年后,听说有人在沙漠之国西部见到过他。此后即无下文。
那位商王呢?他也不是真修彭祖养寿之道,叶公好龙,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过也活了三百岁,力大如牛,像五十岁的人一样。后来,他迷恋女色,多行不义死了。
佳话千秋
彭祖,篯鏗究竟活了多大岁数?死在哪里?葬在何处?历来说法不一。
通常的说法,彭祖活了八百岁。但葛洪在《抱朴子》一书中却说,八百岁是他出走时的年龄,彭祖并没有死。
人能活八百岁吗?对于彭祖寿长八百,古人笃信不疑。进入清代以后,有人才提出问题。《全上古三代文》的编辑者严可均就提出,八百岁应是彭祖之国的寿数,彭祖国首领传了若干代。以我们今天的认识来分析,一个人活八百岁是不可思议的。但是,比较客观一点来看,彭祖既然是一位养生学家,比一般人寿命长一些,是完全可能的。由于年代久远,文字记载缺乏,除非出土文物有惊人的发现,也可能永远无人能够解开彭祖年龄之谜。
说来也怪,既然无人说得清彭祖之死,全国却确确实实地存在至少三处彭祖墓:徐州古彭城内东北角一处,四川省彭山县仙女山一处,浙江省临安县百江岭下一处。人谁无死?彭祖既然是千古大贤,在养生学方面作出那么大贡献,一杯黄土之冢留存人间,当在情理之中。据古今史学家考证,浙江临安彭祖冢、四川彭山彭祖冢,均属商武丁灭大彭后彭祖后裔南迁、西迁时所留。彭祖既为大彭之祖,彭城彭祖冢应为彭祖百年之后的真身土墓。如此,彭祖篯铿极可能终老大彭之国。
彭祖仙逝之后,其弟子及后人将其学说整理成一部《彭祖经》,魏晋时期尚在,葛洪等人都看到过,不过后来失传了。
彭祖虽去,经又失传,然其道代有传人。据葛洪《抱朴子》说,彭祖的弟子有青乌公、黑穴么、秀眉公、白兔公子、离娄公、太足君、高丘子、不肯来,八人都活了数百岁,成了仙人。直至今日,彭祖之道尚存人间。
综上所说,关于彭祖,我们可以用十六字来概括:实有其人,似有其事,史有其籍,世有其迹。中国历史上的彭祖,先秦视之为大贤,汉代视之为硕仙,史家入史,诗人入诗,文人为文,道家风靡,胜迹长留,后人永思!
彭祖房中术的理论基础--道法阴阳(转)
彭祖养生文化的核心,我认为就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之阴阳思想。
古人认为,世界由阴和阳构成。事物分为两类,即阳物和阴物。同一物也分阴阳。男为阳女为阴,山为阳水为阴;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奇为阳偶为阴,南为阳北为阴,等等。
同时,古人还认为阴阳不能孤立存在。有“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孤阳不生孤阴不长”、“阴阳相生也相克”。当阴的力量大于阳的力量的时候,就是阴盛阳衰,否则,就是阳盛阴衰。如果两种力量相当,就是阴阳平衡了。
是不是很象西方哲学的辨证法和矛盾之对立统一理论?
至于我们的长寿代表彭祖老头发明的“采阴补阳”的“房中术”,我以为这可能与当时四川的社会生活人文环境有关。四川多美女,和气候水还有吃辣椒排毒有关。古时候,人口少,瘟疫多,平均寿命短,多生多育是种族繁衍的必然手段,甚至是国家的政策。因此,积极造人,生殖崇拜,可能让身强体状的类似彭祖做模特示范,鼓励人们积极做爱造人,也不可知。
颇有趣的是,彭祖认为多做爱能长寿,而千百年来的传统文化却认为“色是刮骨的刀”,主张节制,否则伤身短命。哈哈,问题是只要有条件,谁也不想节制。“能在花下死,做鬼也风流”啊。看来,还是彭祖胜利了。欲是禁不得也禁不住的。还是开放开发理性疏导为妙。试问,有哪个男人不喜欢美妙的性爱?又有哪个女人不享受销魂的高潮呢?还是再仔细欣赏下古人的性文明吧!


到彭祖故乡看彭祖是这样养生的(转)
四川彭山县有个彭祖山,山上面有个彭祖祠,还有彭祖墓、彭祖养生殿等。彭山是中国的长寿之乡,彭祖是中国商代大夫,其独创的采阴补阳的房中术系列养生文化,成为中国文明之一大特色。


关于固精术种种
介绍几个日用固精术
咬牙固齿固精法
凡遇大小便时,舌舐上腭,把牙齿咬紧,两手握拳。两脚趾抓地,闭气提肛,目视顶  门,然后小便。便完后,缓缓放松即可。此法能固精强肾,健骨固齿,确有神效。若能在年轻之时或牙齿完好之前起炼,即年过八九十岁,牙齿也不蛀虫脱落,继续可吃炒豆硬物。实例甚多,拙著无派功诀泄密中已有介绍,恕不再举。
闭精仙法
每当小便时,深吸一口气 , 纳入丹田,而后闭息,把气由丹田引入会阴,沿督脉上百   会,即守住百会穴,复想此穴有一绿色“水”字,始排小便,便完,念“嘘”字音将气缓缓呼出,同时想象绿色“水”字随嘘气下行至丹田。此功闭精甚严,即使再行房事,亦无经常精子排出。否则须开精门,开精门时,去掉一切杂念,念“呵”字音微微吐气即可。本功法能排除梦遗漏精,并能炼通大小周天。
通便固齿功
每遇排便时,咬紧牙关,两脚趾用力扣地就是。功效,能使腹壁肌和膈肌收缩,提高腹腔内的压力,促使排便通畅,日久形成条件反射,到老不会闭结。同时起固精强肾作用,至老牙齿不松动脱落。
介绍几个专炼固精术
吸存固精术
坐、卧、站、走均可,双目开合随便,先把气从通天窍悠缓细匀的吸入小腹,同时咬牙提肛闭息,意存小腹 49 次,收功时缓缓呼出浊气,轻拍小腹九次。以起固精与存轻去浊效应。
小锁龙法
共两种姿式,可根据各自适应情况选炼。
姿式一:身体仰卧,两脚内弯,使足心涌泉穴相贴,两手中指插入两耳孔(要剪去指甲,免伤耳膜),其余手指自然弯曲。要领 , 二中指属心经,肾开窍于耳,中指入耳,能促使肾气相交,水火既济,肾气自然向内收固。
姿式二:身体侧卧,向左右均可,称谓左龙右虎。如以右侧卧为例,仍把两手中指插入两耳孔,右肘弯曲贴靠右胸肋,附枕而眠,左手曲肘,把肘靠贴左肘上,力曲两膝,双膝尽量上提与双肘接拢(如做不到以力尽为止不必强求)。行功:摆好姿式后做腹式呼吸,吸气要深长缓慢,小腹配合吸气 15 分钟,也可多炼一些时间。
适应症:肾虚遗精等有较好效果。
小结
从以上两节固精术的各则功法看。实践证明,是确实卓有成效的。俗语说:“要尽仙道,先尽人道;人道不能尽,仙道远矣。”从固精术来说,不但人道重要,仙道尤其重要。海底的漏洞堵塞不了。不能控制,很容易影响身体健康,遗精阳萎,阴亏阳损,是一般人的常见病。修道路上,更是基础的基础。说一个人没有感情,不发生走失现象,是不现实的。
有人戒除手淫但遗精的毛病很难除掉。很苦恼。我转来此帖。建议有些固精术气通小周天后再试,还要会炼精化气,把精化为气。不会炼精化气,千万不要瞎闭精固精,后患无穷的。因为淫念一动精就离位化为浊精了,浊精补脑有害无益。所以固精先治心,不要乱动淫念一天到晚地意淫。情动乎中,必摇其精。心中有一个情欲之念,精气已经在散了。多念咒语,清除业障,增加智慧,再谈得止得定。
男人必学益肾固精功法
1.饮津法:盘腿静坐,意守丹田,用舌添上腭及舌下齿龈,含津液满口,然后咽下,每半分钟咽一次,反复吞咽数次。此法有填养肾精作用,能防止性功能衰退。
2.收肛肌法:坐式或站立,意念集中于丹田,吸气时用力收缩肛门肌肉及阴部肌肉,呼气时放松。反复进行50—100次。此法有补肾固精作用,能防止性功能衰退,对早泄、遗精有较好治疗作用。
3.固精功:正坐床上,两腿向前伸直并拢,脚尖朝上,两臂屈肘,两手握拳置于两胁,两肘尽量背伸,两前臂紧贴胁下;然后两拳松开,手臂上举,沿前胸、头侧向上托举,至肘伸直,指尖相对,掌心朝上,仰头眼视手背,同时收腹提肛;接着低头弯腰前俯,两手自然下落,手指攀握脚趾,两膝不能弯曲,同时松腹松肛,两手经腿前收回,握拳于胁间。如此反复轮练20—30次,早晚各练一遍。此法有补肾固精作用,有治疗遗精、早泄作用。
4.内养功:取正坐位,两脚自然分开,平行而垂直踏实地面,两手自然放在大腿上,全身放松,自然呼吸。然后按以下几个步骤练功:
(1)意守丹田:排除杂念,集中意志,两眼微闭,内视丹田(肚脐部位),呼气时将丹田轻轻向内吸,意想丹田与腰部相贴,吸气时再将丹田慢慢放松。稍停,然后按法重复2—3次,静守丹田10分钟。
(2)意守命门:意守丹田,脐部有发热感或跳动(即得气)后,将丹田的热感用意念引向命门(第二、三椎棘突,与脐部相对),静守命门。
(3)意守会阴:在意守命门得气后,再将命门的热感用意念引向会阴(即肛门与前阴之间),反复几次后,静守会阴。
道家阴阳双修功(转载)
东汉魏伯阳著的《周易参同契》,是第一部专门论述内丹法诀的仙学著作。《参同契》以周易象数学的卦爻作符号,以日月运行的规律作理论框架,以外丹炉火的铅汞反应作模型,来论述阴阳交感男女合炁的秘术。《参同契》之学认为炉火烧炼的地元丹法、阴阳栽接的人元丹法、清净孤修的天元丹法是相通的,可以统一在《参同契》的体系之中。《参同契》将男女双修的阴阳派丹法秘诀用隐语记载下来,贯通清修丹法和外丹炉火,被后世丹家尊为“万古丹经王”。《参同契》的传世标志着内丹学的形成。
玄觉阴阳双修的筑基
阴阳双修的筑基炼己法
对境忘情,虽然十分重要,先学会夺关斩将的真本领,是生命殊死搏斗的关键,则尤其是重要的重要。要精炼此法,犹当顺序渐进。
第一步 为扩充气量法,名谓“仙鹤吐纳术”姿式:立、坐、卧均可,以自然舒适为度:
功法依次为:
①双手掌用力搓擦至发热为止。
②掌心贴肉於于肚脐两侧。
③双目微闭,用鼻孔自然吸气。
④缓缓呼气,双手随之轻下压,使腹部之气排出体外。意想气从肺部连同废物一起排出排。
⑤待气呼完后,再慢慢吸气,同时腹部向外扩张,使成气球状。控制在下腹部的肌肉帮的呼吸,不要让胸肌肉辅助。
⑥一呼一吸为一息,逐步递增,做完18息。
⑦熟练掌握上述吐纳法后,接着在吸气时用力缩紧会阴和肛门部肌肉并向上提肛,呼气时尽量放松。
要领:呼吸熟练后,就不再用手。呼吸要做到十分缓慢到5-10分钟左右呼吸一次。慢到连羽毛放在鼻孔外都纹丝不动。
第二步 为龟息法,即灵龟呼吸法
姿式,站坐均可,放松自然。
①双目微闭,双手拇指屈于四指下握固,下巴缓缓向前向下,靠拢至胸部,同时头顶向上伸展,要慢慢吸气,保持后颈向上直的的感觉,而双肩尽量放松下垂。
②缓缓呼气时头部慢慢向后仰,使后脑接近后颈,下巴力上抬,喉部微微伸直,两肩在头的两侧尽量向上抬起。
③下巴一俯一仰为一次,反复练18次。
要领:应将注意力集中于整个动作过程,意气相随,呼吸与动作协调,细匀缓慢。
仙鹤灵龟两种呼吸法均熟炼后,便可将两法合而一了。还可配以雄龙功的提肛动作。
第三步 揉腹壮丹功
1、腹部功:仰卧床上,两腿自然伸直,两手臂平放体侧,周身与内脏放松,排除杂念,自然呼吸,将腹部衣带解开,裸露揉摩的部位。
2、两手掌心向下,左手在下右手在上相叠(女相反)平放肚脐上,以肚脐为中心,沿顺时针方向从小到大转圈抚摩,逐渐扩大到整个腹部,然后换右手在下左手在上(女相反),逆时针方向从大到小,回到肚脐中心。
3、双手手指并在一起,以丹田(脐)为中心,上达心口,下到耻骨(曲骨穴处),一上一下推揉擦摩36次,(一上一下为一次),下推时双手斜立,手心斜向下,用两拇指抵住肚皮用力擦,上推时仅用小指之力摩,每次行功15-30分钟。
要领:揉动时轻揉缓慢,微加压力,觉腹内软绵绵地,意想能量从手上发出渗入皮肤及内脏,渗入能量很多,让肚脐周围发热似火燃烧。
4、胃脘功:将右手掌放于剑突下胃脘部约一掌大部位,自右向左旋转揉动,女则以左手自左向右揉动。揉动时要轻柔缓慢,排除杂念,注意力集中掌下,绵绵悠悠,温暖如春之感。每次15-30分钟。
要领:行功月余,气渐凝聚,中脘部按之有坚实及气充弹手之感,此时掌根重点揉心口至腹上之中线部,并握空拳自上而下轻轻敲击,如此约炼百日,而后再用右掌揉腹右侧,自胁下至腹股沟揉运旋转12次,再以左掌揉运左腹侧12次。最后将右掌放于丹田处,自左而右,旋转揉运,呼吸意念同上,揉约15-30分钟。揉后空拳轻轻拍打,收功即可。
第四步 为内功炼养功夫的步序与炼法。
一、炼己:时常收回在外活动的心,而现出来的虚灵,就是炼己。
二、调药方法:是在阳气初动的时候,专念凝神,继续使精回到丹田。调药之处,便是气融的地方,调药之时是以阳举为信.双修阴阳和合时调药的处所是女方的胞官;调药之时是达到完整连续九个道的性高潮层次玄宫自开时。调药必须先掌握药物的老嫩,过早过迟都采不成。
三、采药的方法:是用武火使药归于肾府气穴,若此时失去采取时机,药又会变成有形之精,从阳关走漏而失去真种子。
四、固药之法:药既安定于气穴,便要用文火去温养它。温养就是封固。封固停息,以伏神气。使神气同伏于气穴,用呼吸之火温养它。
五、炼药之法:炼药便是炼丹,必须先炼肾中的元精,凝结成元神。经炉里锻炼,精便像潮水一般涌来,使之炼化成气,并再炼炁还神。真炁足而生炁不动,丹便炼成了。炼丹就是用火炼精的方法。火即神,也便是真意,这便是风火同用之妙旨。若用火而无真意伴随,显风而秘火。这丹是炼不成的。
六、采丹之法:辨别药之老嫩,是最重要之事,若文火烹药太长,便药老气散,若未达其时,便药嫩气微,都不能结成金丹。炼药以暖气催到气穴而稍旺最为适度,以防太过不及之患。若采丹迟速,掌握的恰到好处。便会出现止火之候,发现从目到脐一路虚白,晃如月华之明。出现此景三度,便当止火,说明金丹已炼成了。
第五步 阴阳双修筑基命功:
一、雄龙功(男性炼法):站坐卧均可。裸露下身,全身放松,两手掌搓热,用右手握住阴囊,左手掌置于耻骨处,沿顺逆时针方向各按摩81圈。微微用力,使耻骨部发热。接着再用力搓热双手掌,再用左手握住阴囊,右手掌置于耻骨处,沿顺逆时针方向各按摩81圈。
再屈大拇指于掌心,四指抱紧握固,自然放于腿上,然后吸气时收宿会阴部与肛门周围肌肉,并用力向上向内提,尽力收缩肌肉,似封闭的无丝毫间隙一样,时间越长越好。呼气时,缓缓放松会阴与肛门肌肉,要放松彻底。收紧放松为一次,渐次增加,做到后来,可一次做到120次。双手再搓热,右手握住阴囊,左手中指由会阴穴阴茎根处以中指按住内筋,缓缓施力按抹36次,再换左握右按36次。再以左手拇中二指夹住内筋拨动36次,再换右手如前。收功时把气收归下田,静养片刻,如便做些辅助功即可。
二、牝凤功(女性炼法):盘腿而坐,用右脚跟顶住会阴部,用力搓热双手后,用两掌心握住双乳,再右手以反时针方向,左手以顺时针方向旋转180回,初练时可由每次36回开始逐渐增多。月经练断以后,每次揉旋95次便可。倘要恢复月经,停炼即可。再屈大拇指于四小指内握固,自然放于腿上,然后吸气时收缩以会阴为中心的骨盆底肌肉(阴道和肛门),尽量收缩与提肛,时间越长越好。然后缓缓呼气,彻底放松。收紧放松为一次,从36次开始,逐渐增加到126次;再用左右手指揉按会阴穴36次。
收功:搓热双手,抱于脐下三寸处,宁神静息片刻,用引导辅助功法收功即可。
第六步 阴阳双修炼筑基性功:
即男女双修心,是世间极少的心性修炼法。应领悟“你与天地同在”。天地即我,我即天地。神人即我,我即神人。混沌返朴,归真入道。
第一部分筑基双修法:
一、姿式:男女相对自然盘膝而坐,神情自然,注目对方,全身放松。双手自然分别放于腿上,掌心向上。
二、天人合一:双方身心完全放松,意想围绕自身的灵气进入全开放态,男将纯阳开放呈奉献状,女将纯阴开放呈接纳状,构成完美的负阴抱阳状态,似太阳与太阴的关系使阴阳合一。
三、我即神入:上法约坐五分钟后,男人充满爱意敬意看着对方,想象妻子是心目中最完美,最圣洁、最高尚的女神,将自己的身心全部奉献,以净化身心。女人也同样的想象方法,将自己的身心全部奉献给丈夫,以净化身心。此法约练十分钟。此为上乘入静“定”法。
四、混沌返朴(为隔体神交之基础):微闭双目,意想围绕全身的灵气与对方的灵气融合,呈混沌状,各自进行自然的呼吸吐呐。计修习25分钟后,各将灵气收归自身,即可收功。
特别声明:1、习练本法切忌妄动欲念,双方都要用端庄诚恳的态度来对待,所谓“敬若神明,爱若父母,怀之以德,惠之以仁,心无杂念,意绝妄想的思想来修习。
2、性命合一,筑基炼己,命功性功本无分别,但因表述之须,故分述之。其实性中有命,命中有性,修性即修命,修命即修性,筑基即炼己,炼己即筑基,虽分序次,实有互相推动之妙,含两相需之微意。望广大读者细体之。
天乐诗断:
炼己筑基本一样,为详表述故分张。性中有命命中性,阳里含阴阴里阳。
隔体神交相对坐,一阳气动紧收疆。加强力度增能量,使尔寿超天地长。
十二时辰养生法(转)
杂谈  分类:保健(亚健康)
子时:胆经当令
子时是指夜里11点到次日凌晨1点,这个时候是胆经当令。“当令”就是当班的意思。
胆经从人的外眼角开始,一直沿着人的头部两侧,顺人体侧面而下,一直到脚的四趾。生活当中有一个特别奇怪的现象,我们晚上吃完饭以后,8、9点钟就昏昏欲睡,但一到11点就清醒了,所以现在很多人习惯11点以后开始工作。还有的人到了夜里11点总想吃点东西,在屋子里找点食,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这个时候恰恰是阳气开始生发了,所以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最好在11点前睡觉,这样才能慢慢的把这点生机给养起来,人的睡眠与人的寿命有很大关系,所以睡觉就是在养阳气。
子时是一天中最黑暗的时候,阳气开始生发。《黄帝内经》里有一句话叫做“凡十一藏皆取于胆”。取决于胆的生发,胆气生发起来,全身气血才能随之而起。春天把生发之机养住了,一年都好;少年时把生机养好了,对一生至关重要;子时把睡眠养住了,对一天至关重要。
丑时:肝经当令
丑时是指凌晨1点到3点,这个时候是肝经当令。如果要是养肝的话,这个时候一定要有好的睡眠,否则你的肝就养不起来。如果一夜一夜地打牌,是养不起肝的。
在这个时候阳气虽然生发起来,而这个时候叫丑时,丑时是什么样子呢?丑字就像是手被勒住了,就好比这个时候阳气虽然生发起来,但是你要有所收敛,你不能让它一下子就生发上去,所以一定要让它有所控制,就是说升中要有降。
所谓升中有降,用一个比方来说:大家都看过九龙壁,看龙图就会发现,升龙的头都是降下来的,降龙的头是升上去的,就是所谓升的东西你一定要有降才可以,生发的东西一定要有收敛,而收敛之中也一定要有生发,这就是中国学问,非常灵活,不能只有生发没有收敛,只有收藏而没有生长,都是不可以的。所以要想养好肝血,1点到3点要睡好。
寅时:肺经当令
寅时是指凌晨3点到5点,这个时候是肺经当令。中医的经脉也是从肺经开始的,现在所谓的正月也是从寅时开始的,这就告诉我们一天真正的开始是从寅时开始的。
人体的气机都讲顺其自然,也就是从肺经开始的。这个时候是阳气的开端,所以这个时间是人从静变为动的开始,是转化的过程,这就需要有一个深度的睡眠。人睡得最死的时候应该是3点到5点,这个时候恰恰是人体气血由静转动的过程,它是通过深度睡眠来完成的。老人为什么到这个时候容易早醒?实际上就是气血能量不足了。
给大家提个醒,一般老人心脏功能不太好的话不提倡早锻炼,有心脏病的病人一定要晚点起床,而且要慢慢地起,也不主张早上锻炼。晚上是一片阴霾之气,你可以活跃一下。而早晨是阳气生发的时候,你就顺其生发好了。
卯时:大肠经当令
卯时是指早晨5点到7点,这个时候是大肠经当令。这个时候,天也基本上亮了,天门开了,五点醒是正常的。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正常地排便,把垃圾毒素排出来。这个时候代表地户开,也就是肛门要开,所以要养成早上排便的习惯。排便不畅,应该憋一口气,而不是攥拳。
中医有一个句话特别有意思,就是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足了才有大便。肺是阴主内,大肠是阳主外。中医有事没事都会问二便(大小便),这个千万别大意。其实,在中医里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情况,问大便就是要知道你心肺功能如何。比如心血旺的话,大便是成型的,而且是很粗的,所以小孩的大便和老人的大便是不一样的。小孩的大便又粗又大又长,可是到年老的时候,都拉得特别细。当大便特别细的时候,说明心肺特别差,这就叫肺与大肠相表里。心肺功能好的话,大便功能就好。吃泻药治疗便秘的方法是错误的,它消耗了人体很大的元气。
辰时:胃经当令
辰时是指早晨7点到9点,这个时候是胃经当令。胃经是人体正面很长的一条经脉,胃疼是胃经的问题,其实膝盖疼也是胃病,脚面疼也是属于胃经病,这些地方都是胃经循行路线。现在很多女孩子长青春痘,想治疗的话实际上也要从胃经治。通常长青春痘的年轻人喜欢吃冷饮,损伤的就是胃气。
从子时开始到卯时,实际上是人体的重新再分配,这时候吃早饭,就是要补充营养。这个时候是天地阳气最旺的时候,所以说吃早饭是最容易消化的时候。如果不吃早饭,长期下去对人体的损伤非常大。
记住晚饭要吃少,而早饭吃多了是不会发胖的。因为有脾经和胃经在运化,所以早饭一定要吃多、吃好。按照天地自然的规律去吃饭、去睡觉就不容易生病。很多人把晚饭当成正餐,忽略了中午饭和早饭,这都是不正确的,一定要吃早饭,吃早饭就如同“春雨贵如油”一样金贵。
巳时:脾经当令
巳时是指上午9点到11点,这个时候是脾经当令。脾是主运化的,早上吃的饭在这个时候开始运化。我们的胃就像一口锅,吃了饭怎么消化?那就靠火,把脾胃里的东西一点点消化掉。
那么脾是什么呢?脾的右边是一个卑鄙的卑,就像古代的一个烧火的丫头,在旁边加点柴,扇点风什么的。在五脏六腑里,脾就像个忙忙碌碌的小丫鬟,但如果她病了,我们五脏六腑这个大宅门就都不舒服了,就会得所谓的富贵病,比如说糖尿病什么的。
还有肌无力的问题,不要小瞧它。到了老年的时候,每个人都有一些这样的症状,都有点肌无力。有些人年轻的时候是大大的三角眼,老了就是一个小小的三角眼,这就是脾虚弱的现象。嘴唇滋润、丰满,脾的运化功能就好。脾功能好的话,这个人的肌肉就会很发达。如果人体出现消瘦、流口水、湿肿等问题,都属于脾病。
午时:心经当令
午时是指中午11点到13点,这个时候是心经当令。中国文化特别重视子时和午时,午时的特点就是午时一阴生。
一上午的运化全是阳气,这个时候就是一阴生。子时和午时是天地气机的转换点,人体也要注重这种天地之气的转换点。
对于普通人来说,睡子午觉最为重要,夜里11点睡觉和中午吃完饭以后睡觉,睡不着闭一会儿眼睛都有好处。因为天地之气在这个时间段转换,转换的时候我们别搅动它,你没那么大的能量去干扰天地之气,那么怎么办呢?歇着,以不变应万变。
天地在变,我就不变,我就歇着。所以这个时候一定要趴一会儿,歇一会儿对身体有好处。
午时属相是马,马的性子非常烈,马属火。我们的心就像一匹烈马,永远努力工作着,因此一定要善待它啊。所以在这阴阳交替的时辰,人最好处于休息状态。
未时:小肠经当令
未时是指下午13点到15点,这个时候是小肠经当令。小肠是主吸收的,它的功能是吸收被脾胃腐熟后的食物精华,然后把它分配给各个脏器。午饭要吃好,就是饮食的营养价值要高,不见得要多,一定要好,午饭的营养价值要丰富一些。如果吸收不好的话,就会在人体形成垃圾。比如说有些女人长了蝴蝶斑,这就是典型的小肠有病,这靠美容是没用的,按西医的说法是内分泌问题。
心和小肠相表里。表就是阳,里就是阴。阳出了问题,阴也会出问题,反之同样。心脏病在最初很可能会表现在小肠经上。有的病人每天下午两点多钟就会胸闷心慌,可到医院又查不出心脏有什么问题。因为小肠属于阳,是外边。外边敏感的地方出了问题,里边的心脏肯定也会出现问题。如果下午二三点钟出现这样的问题,实际上代表你心脏的问题开始显现了,因为脸红是一种心火外散的现象。因此,这时的红光满面不是好事。
申时:膀胱经当令
申时是指下午15点到17点,这个时候是膀胱经当令。膀胱经是很重要的经脉,在中医里号称是太阳。它是从足后跟沿着后小腿、后脊柱正中间的两旁,一直上到脑部,是一条大的经脉。
比如说小腿疼那就是膀胱经的问题,而且是阳虚,是太阳经虚的相。后脑疼也是膀胱经的问题,而且记忆力衰退也是和膀胱经有关的,主要是阳气上不来,上面的气血不够,所以会出现记忆力衰退的现象。
千万别把膀胱经理解为储尿器。申时在12生肖里是猴子,猴子是上窜下跳的,是可以上窜下跳的经脉。所以古代讲“朝而受业,夕而习复”,这个时间段是学习的好阶段,如果是正常人,这个时间段的判断力应该非常好。
有的人也许会说“我这个时候就是难受”。这说明身体出现了问题,如果这个时候特别犯困就是阳虚的毛病。
酉时:肾经当令
酉时是指17点到19点,这个时候是肾经当令。我们中国人对肾最为关注。肾主藏精。什么是精?打个比方:精就像“钱”,什么都可以买,什么都可以变现。人体细胞组织哪里出现问题,“精”就会变成它或帮助它。精是人体中最具有创造力的一个原始力量,它是支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的一种物质。
当你需要什么的时候,把精调出来就可以得到这个东西。比如你缺红细胞,精就会变现出红细胞。
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元气藏于肾,元气是我们天生带来的,也就是所谓“人活一口气”。这个元气藏在哪里?它藏于肾。所以大家到一定年龄阶段都讲究补肾,而身体自有一套系统,经脉要是不通畅的话,吃多少补品都没用,不是想补就能补进去的,一定要看自己的消化吸收能力。
肾精足的一个表现就是志向。比如:老人精不足就会志向不高远,小孩子精足志向就高远。所以人要做大事,首先就是要保住自己的肾精。
戌时:心包经当令
戌时是指晚上19点到21点,这个时候是心包经当令。什么是心包呢?心包是心脏外膜组织,主要是保护心肌正常工作的,人应在这时准备入睡或进入浅睡眠状态。
心是不受邪的,那么谁来受邪呢?心包来受邪。很多人出现心脏的毛病都可以归纳为心包经的病。如果你心脏跳得特别厉害,那就是心包受邪了,先是心怦怦地跳,然后毛病就沿着心包经一直走下去。中医治病的原则就是从脏走到腑,所以当你懂得经脉就可以治疗这类病。
心的外围专门负责心的一个功能叫“喜乐”———“喜乐出焉”,心包经又主喜乐。所以说句实在话,人体在这个时候应该去有些娱乐。
如果你觉得中指发麻,那就是心包出问题了,因为心包经走中指;如果你觉得小指发麻,那是心脏有问题。另外,大拇指为肺经所主,所以大鱼际发青就是肺寒。老年人一方面要多观察手指,也要多活动手指,对身体会有好处。
亥时:三焦经当令
亥时是指晚上21点到23点,这个时候是三焦经当令。在中医里,三焦经是个很特殊的概念。
什么是“三焦”?三焦指连缀五脏六腑的那个网膜状的区域。一般说来,人体心肺属上焦,中间脾胃属中焦,肝肾属下焦。“三焦”的性质是温曛的,如同小火,就是说我们的人体要保持一个不温不火的一个度,那就是“三焦”。而且三焦一定要通畅,不通则生病。
亥时的属相是猪,猪的形象是什么样?吃饱了哼哼唧唧就睡,也就是说到了亥时人就要享受,只有在这个前提下,人才有可能孕育新的生命,才可以让子时的阳气生发。所以在亥时我们就要休息了,让身体和灵魂都沉浸在温暖的黑暗中,让生命和身体在休息中得以轮回。
这就是我们一天24小时里的12时辰养生法则。
走火入魔:道士们深信"性"能让人得道成仙
http://book.sina.com.cn 2011年06月14日 09:59
文章摘自《藏在箱底的秘密性史》
作者:曹寇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本书简介:本书是一部通俗易懂、涉笔成趣、视野独特,能让人一口气读完的两性文化史。内容涉及《诗经》、《易经》、五行阴阳学说、儒释道、房中术、春宫图等等。试图从古史旧籍、房中秘书、道家经典、传奇小说、野史笔记入……[连载内容]
据说老子是在战乱中来到人世的,而且是在举家逃亡的牛车上。也就是说,老子刚刚睁开眼睛的时候就看到了人世的乱象,这对他后来在《道德经》中所阐释的道家学说也许有很大的影响。
他认为,人类过多的社会活动,使人脱离了自然。社会和家庭是人为的事务,道德的善恶标准更是武断的自以为是。换言之,人类的一切努力、奋斗和“有为”都是在造孽,是自作自受。所以,他极力倡导人应该回归自然,返璞归真,应该“无为”,这样人才能与自然和谐。之后的《庄子》与老子学说一脉相承,沿着他的论述轨迹继续向前进了一步,并且更为诗性、神秘,成为了后世的一种美学思想和文人情趣。老子和庄子,可以看作是世界上最早的环保人士,是绿色和平组织在中国古代的萌芽。
对待性事,因为崇拜自然,所以道家最初是轻视社会道德的。也因为崇拜自然,道家崇拜妇女,因为妇女的子宫可以孕育新的生命,女人是母亲,是一种自然力的体现。
不过,老子认为,人应该节制自己的欲望。清心寡欲或无欲才能得道,才是对自然的遵从。自然是无欲的,交合与孕育仅是自然力量而已,所以说性交并非欲望的延伸。他还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按他所说的观点,美女成群最后只会导致性欲减退。
在老庄的哲学系统中,人的破坏力量以及欲望,被给予了高度的关注。节欲和顺从自然的力量,同时矛盾地并存,并被庄子优美的散文所升华,成为人与自然既抗争又和谐并存的哲学见证。
老子和庄子后来被证明,他们仅仅是道家的最初形态,或曰是道家的“原教旨主义者”。之后的道家只是以老庄为基本教义,继而发展成一种通过修炼和吃丹药达到长生不老、羽化成仙的纯技术性操作。表面上,他们的目的是一样的,都是为了“道”,但实际上,通过炼丹的非自然方式,追求长生和体质的改变,正是老庄“无欲”哲学的反面。老庄哲学丰富了哲学文献和美学疆域,后者则对道家房中术和科技发挥了作用。关于服食丹药得道飞升的传说,最美不过嫦娥奔月。嫦娥在人间的丈夫是那位射日的英雄羿。羿从道士那儿得来了丹药,但因为留恋尘世的夫妻生活而迟迟不忍独自吞下,嫦娥偷食了本属于羿的丹药,衣带飘飘地飞往了月球。女人的背叛,男人和女人永恒的孤寂自此被定格了下来。这个故事涉及的应该是人类对爱情的质疑,也是最早反映炼丹的负面后果的事件。
在道士们看来,除了丹药,交媾也是得道成仙的一条途径。这一点在后世的文学作品中有众多描述,他们发明了各种在他们看来有利于攫取能量然后得道成仙的交媾技巧。当然,有的时候,“得道成仙”也成了道士们发泄淫欲的借口。或者说,这些男女既在性上得到了超乎寻常的满足,也“得道成仙”了。
郑穆公有个女儿,叫素娥。一日她梦见有个道士向她传授了房中秘术,名曰“素女采战之法”,并声称,可以此得道成仙。梦醒之后,少女素娥开始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行动。
她先是勾引表弟,随后怂恿表弟和丫鬟荷花淫乱,而荷花也被她授以了秘术。所以,在这两个深谙秘术的女人的双重攫取下,表弟精尽人亡,她俩却越发美丽动人了。
不久之后,素娥带着荷花嫁给了陈灵公之子,很快,她的丈夫也精尽人亡了。于是素娥和荷花开始与陈国大臣孔宁等淫乱,后来她丈夫的父亲陈灵公也加入了这一淫乱团伙。二十多年过去了,男人们全部衰老无用了,素娥与荷花则仍然美貌如初。
后来楚国伐陈,素娥和荷花被掠到了楚国宫廷,继续淫乱。然后认识了楚国的一个名叫巫臣的大臣。巫臣是一名专擅采补术的道士。他看出素娥主仆与自己是同道中人,便趁战乱带着她们辗转到了秦国。在秦国,他们不仅互相淫乱,而且不断勾引年轻的男女加入。后来被告发,秦王大怒,派兵包围了他们。所有其他参加淫乱的人都被官兵抓获,只有素娥、荷花和巫臣因攫取了足够的元气,炼就了内丹,腾云驾雾而去。
这个故事是明朝人的杜撰,恐怖而色情,并非史实,不过还是可以看出道家的性实验精神。性作为得道成仙的一条途径被夸张到如此走火入魔的地步,让人深感恐惧。换言之,这已不是简单的采补术,而是性榨取。
与此几乎相反的儒家,其创始人孔子却是老子的学生。传说孔子曾两次向老子执弟子礼问经求教。最后一次,他们决裂了。孔子继续推销他的儒家学说,老子则出关去了。这个故事在鲁迅先生的小说《出关》中有形象的描述。
至于孔子的性观念,在已有文献中并没有详细记录。老子崇拜女性的生殖能力,带有浓厚的母权意识,孔子则要建立一套以“仁”为核心的政治学说,用以规范人伦,因此,儒家是一种适应父权制度的实用学说。浓厚的伦理色彩涂抹了孔子的学说,他广泛地探讨了社会生活中错综复杂的关系,以“仁义礼智信”为其核心,疏理出一套完整严密的道德体系。其中对两性关系的论述,以 “食色性也”为代表。
“食色性也”,当然也能够准确地说明孔子对人欲的一个基本态度,那就是理应表示尊重,作为本能,男女之事无可厚非。在后世,儒家思想正式被确立为统治阶级的纲领, “食色性也”也被另加解释,成为了对伦理道德的危害言论。
为了顺应父权制度的确立,孔子对女人的态度可以说是相当刻薄的。他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意思是说,只有女人和小人是难以相处和不值得信任的,你如果跟他们接近,他们就傲慢无礼,如果不理会他们,他们又会对你充满怨恨。这句话可以说是孔子最为世人所诟病的言论,包括那些尊崇儒学的人也认为这是圣人说错的唯一的话。
小人是相对于君子而言的,是一种基于善恶的道德判定,把女人一概而论地与小人并列,这种歧视性言论,至今仍然让我们匪夷所思。是父母野合之后产下他违背了他的伦理标准而让孔子感到耻辱吗?或者是,孔子经受过女人的伤害?
猜测也许没什么意义,但正是这个歧视性言论使女人的地位越来越低。在后来儒学被尊为帝国政治思想之后,严酷父权制度下,女人完全退化为只具备生殖功能的家庭动物。她们除了生儿育女,还得服侍公婆,操持家务。她们被剥夺了参加公共事务的权利,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甚至连出门的权利也没有。她们还被视为不洁的,甚至连她们的衣物等生活用品也不能和男人的放在一起。她们的脚步被限制在门户之内,以家务和针线活打发漫长的一生。在性生活方面,她们没有主动权,只能够听凭丈夫的兴趣被“御”或被冷落,即便被冷落或丈夫死去,也必须从一而终、守身如玉。一旦逾越,她们就被指责为不贞、不守妇道,被休回娘家,或者直接被绑上石磨拉去“沉塘”。
女人此后数千年的悲剧,与孔子这句话的“一言九鼎”有莫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