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推进“十二五”改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4:34:07
如何推进“十二五”改革?
2010年09月03日 11:19:58  来源: 中国改革 【字号大小】【留言】【打印】【关闭】


“十二五”期间,是中国推进发展方式转型、构建公平与可持续发展体制基础的关键五年。为建言“十二五”改革,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于2010年8月9日-10日在博鳌召开“‘十二五’改革务虚会”。现将诸位专家的建言综述如下。

参与讨论的专家包括:
洪 虎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段应碧 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会长
中国扶贫基金会会长
宋晓梧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
迟福林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
王龙江 中央编办政策法规司司长
孙立平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汪玉凯 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
倪红日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刘尚希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
陆 德 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合作发展促进会常务副会长
吴克明 安徽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朱华友 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
客观评价“十一五”改革
(1)改革总体取得一定进展,但在一些领域未能实现预期目标。据中改院对“十一五”改革进展的专家问卷调查显示,79.10%的专家认为“十一五”期间,改革取得一定进展,而56.78%的专家认为,改革在局部领域有所突破。
受制于某些特殊因素,“十一五”期间,一些领域的改革进展缓慢。例如,政府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不仅没有得到扭转,而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强化,市场化改革进程低于预期。改革任务仍十分艰巨。
(2)反危机政策取得明显效果,但结构性问题突出,投资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这客观上导致发展对改革的依赖程度在下降,制度变革促进发展的空间在压缩,突出表现在包括投资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区域结构等在内的结构性问题没有明显改善。
(3)单项改革有明显突破,但综合性改革进展不大。“十一五”农村改革使农民普遍受益;基本公共服务改革有重大突破,在“民生五年”中社会普遍受益。但一些涉及多部门的综合性改革,进展不大。例如,垄断行业改革滞后,“国进民退”在某些领域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财税体制改革未能如期启动,积弊日增。
(4)行政体制改革滞后。行政体制改革有所进展,但总体上说尚未有大的突破。例如,大部门制在一定程度上还限于就职能调整谈行政改革的范畴,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远未理顺。
搜索更多二五 改革 的新闻
“十二五”城市化的五大追问
迟福林:“十二五”应当让农民工成为历史
深度一体化:“十二五”长三角的经济新发展
期盼“十二五”规划有“三个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