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歌赋: 五绝的写法及格律(转载) —— 搜狗说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4 01:49:54
五绝的写法及格律
五绝的写法及格律
好多人都说,五绝好凑,字少。其实五绝是最难写出佳作的。然而五绝又是最自由,章法最多的。绝句虽然都可以末句出采,然而,五绝的这个倾向要明显小于七绝,因为字数少,所以仅仅靠五个字出采的难度也就大了许多。一共二十个字,如何排列组合才够味道呢?可以说每一首好的五绝都与众不同,不大好划分呢。
1. 整体不可划分型
打起黄莺儿,莫叫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这个例子是古时诗话经常说的,看单句没有任何意义,挑不出彩来,然而整篇却感情真挚,回味无穷。有人推这首五绝为唐诗五绝之冠。这首诗基本靠整体构思,像一个小故事娓娓道来,虽然短小,却一波三折。如果仅看头尾,则似乎一点联系没有,四句浑然不可缺,构成一个完美的表述。这种形式对作者的创意提出了最高要求。我之所以首先提它,是因为它的语言朴素,毫无华彩,然而意境之深远,构思之巧妙,可以说百折千回,味道之厚重,压过了许多名篇。作为一个令人向往的目标,实在是值得大书特书。
2. 单句彩全篇强型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吊寒江雪。
这个严格说是首古绝,然而是比较典型的章法,所以借用一下了。这首是句句出采,意境寒瘦孤绝。这种形式,也许对作者构思谋篇的要求不像第一种那么高,然而对遣词造句的手段有相当的要求。
3. 常见是哪种?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感觉最常见的五绝是第一种和第二种的混和物。即句子虽然不是每一句都凝练若斯,但是还是比较有单句的意境的,而整体感、立体感又强。五绝比较能锻炼人的遣词造句,因为用少量的字抒发复杂的情感,对用词和谋篇都是苛严的。许多人写个五绝,感觉像七绝,而且动不动都是假禅意,空花明月的,其实五绝的佳作,内容很少重复。只是现在的人,对创新的自我要求不够,才会造成“复制意境”的现象。
4. 汉古诗型
寥落古行官,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五绝一共二十个字,如果重复几个如何?那还不得罗嗦死?然而汉古诗经常是用这个字词的重复达到后人难以企及的意境,而这首唐五绝,居然二十个字里有三个“宫”字,然而,就是这“行宫”、“宫花”、“宫女”,突出表现了盛世不在的悲哀,以及白头宫女空虚冷落的生活。这种五绝在网络也能见到,但是要写出汉古诗的味道,则不是简单地重复字词就可以的,多读些汉古诗可能有比较好的助力。
5. 写什么和怎么写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这首诗看上去是形式2还是形式3?读一下似乎都不是。关于五绝,最有趣的话题就是写什么和怎么写了。上面说,网上五绝多为禅意,而五绝佳作则往往不是。因为五绝的气质最像汉诗,而汉诗中自然白描的感觉也最适合禅意,再加上现在能融入作者灵魂的诗作不多,造成了五绝似乎最适合说禅的假象。其实古人写五绝,基本没有禅意。即使是王维的冲淡清雅,也是对自然一种从容的热爱,而不是什么说禅说法。五绝最不适合用来说理,无论是禅理还是道理。所以,选择禅意是一种偷懒的做法,可能会引起不少人惊叹和赞美,但是细品起来,味道假假的,根本不能和这些名篇相比,关键的原因是,为了写而写,还是为了自己的心而写。如果是为了自己的心而写,到底有多少禅可以说呢?所以,写什么,看上去是个自由选择的问题,其实还包含了一个人能不能用诗歌表达自己,而不是写诗这个写诗的基础哲学。既然有了目标,就还有怎么写的问题。五绝比律还能锻炼人的构思能力,如果认真写五绝,而不是把五绝推向虚禅的话。一个意念靠20个字表达,这个痛苦的创造过程,是写古诗词里最美妙的。
五绝类型一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山中 王勃
长江悲已滞,
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秋晚,
山中黄叶飞。
五绝类型二
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五绝类型三
⊙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
南行别第 韦承庆
万里人南去,
三春雁北飞。
不知何岁月,
得与尔同归。
五绝类型四
⊙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
塞下曲 卢纶
林暗草惊风,
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
没在石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