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期·广州史记篇] 明末清初学问僧 避世不出世,出家成大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24 00:53:07
2005-11-28 10:41:55   来源:南方都市报

一个僧人在海幢寺前冥思。不知曾当过海幢寺住持的
天然和尚开创的“海云诗派”是否延泽至今。
随想录
“学问僧”的历史悖论
其实,“学问僧”这种叫法本身就有点荒谬:佛学本来就是世界上最高深、最包罗万象的学问之一,僧人是卸下俗务出家专事研究佛学的,也就是说,凡“僧”都有学问;没有学问的“僧”,只能是假和尚。
但看完本期广州史记,我们都会发现,明末学问僧的“学问”,指的是诗书画等“凡俗学问”——是擅长文化艺术的僧人,叫“文艺僧”或“艺术僧”,似乎更恰当些。
是什么造就了这么多的艺术大“僧”?答曰:是历史。
时势造英雄,时势也造艺术。这些“艺术僧”,出家前都是科举轨道上循序渐进的“才子”,轨道的终点,都是官场。如果不出意外,他们会在官场上大展才华,或治国安邦,或结党营私,或青史留名,或遗臭万年。历史偏偏就给他们开了一个大玩笑:改朝换代,翻天覆地。于是,摆在“才子”面前就有两条路:“留头不留发”的归顺和“留发不留头”的抵抗。结果,大部分人选择前者,当了顺民,等来了康乾盛世;小部分人选择后者,成了烈士,终也挡不住历史潮流……说聪明也好,说无奈也罢,“学问僧”们选择了第三条道路——另一种的“留头不留发”,不作无谓牺牲,不亏大节大义,遁入空门,将满腔才情挥洒在诗书画等艺术上——他们本有心折桂,历史却无心栽柳,于是,“学问僧”这一独特的历史群体,就这样既出世又入世,为历史留下了熠熠生辉的艺术瑰宝。
祸兮福兮?
只有天知道。
□余少镭

广义上说,每个僧人都是“学问僧”。
人物辞典
明清学问僧 空门之中的艺术家
明末清初,在广州的各大寺院中,有众多的学问僧,他们大多是明朝的遗民,因不堪改朝换代之苦,心灰意冷,遁迹空门,以青灯古佛为伴。他们在诗画、书法、音乐方面,都极有造诣,尤以天然、今无、今释、剩人、成鹫、大汕等人成就最大。其中,以天然为核心代表,形成了“海云诗派”和“海云书派”等艺术派系,在岭南文化史上地位显赫。近现代有不少文化精英如诗僧苏曼殊、岭南画派创始人高剑父等都直接或间接受过海云寺文化熏陶;脍炙人口的粤曲《禅院钟声》的创作灵感也来自海云寺。
大事记
清朝的秘密结社
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民族斗争仍以秘密结社的形式在各地进行,但这些反抗斗争的规模很小,而且只限于个别的地区。如康熙十二年(1673年)北京杨起隆的起义,康熙六十年(1721年)台湾朱一贵的起义,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山东王伦的起义和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台湾林爽文的起义,都是在秘密结社的组织下发动的。
清朝的秘密结社有白莲教、天理教、天地会(又称三合会或三点会)、哥老会等。参加秘密结社的基本群众是贫苦破产的农民,也有一部分手工业工人,还有其他阶层的人民。

大佛寺里,曾经有澹归等人书写的石碑。摄影/蒯威

澹归和尚在韶关丹霞山建立的别传寺。(资料图片)
人物传奇
天然和尚 广东佛教史上罕见的大师
天然和尚(1608—1685),名函罡,字丽中,别字天然。他本是一个举人,俗姓曾,名起莘,字宅师,又号瞎堂。广东番禺人。
从举人到僧人
曾起莘出身于番禺望族,博学多才,崇祯六年(1633年)又取得了举人的身份,完全有可能通过科举跻身于官宦的行列。崇祯十二年,曾上京会试不中,回家途中身染疾病,加上当时的明朝危机重重,政治黑暗,这让他身心疲惫。途经江西时,他去拜谒空隐独和尚,许愿如果痊愈,一定出家学佛。后来病果然痊愈了,于是起莘便于庐山归宗寺削发为僧,时年33岁,德号函罡,人们尊称他为天然和尚。天然出家不久,他的父母、妻子都先后皈依佛门,成了僧尼。这一举动,在当时的确让人惊诧莫名。但过了五年之后,当崇祯皇帝吊死煤山,明朝士大夫均陷于朝不保夕的时候,大家才恍然大悟,佩服他的远见卓识。
天然和尚曾经云游四海,住持福州长庆寺、江西庐山归宗寺、广东罗浮山华首台、丹霞山别传寺、广州海幢寺诸名刹。崇祯十五年(1642年),天然和尚返粤主持海云寺。
四十年教化三千门生
康熙廿四年,天然和尚七十八岁圆寂海云寺。四十余年中,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动荡,天然和尚自持古道,提倡纲宗,至老不衰,自喻为与山涧渠水对默的顽石。不过天然虽处方外,仍忠孝廉洁,性虽严峻,心悲尘刹。
据《胜朝粤东遗民录》载,天然门生众多,计有尚书刘远生、高丘伯禅符侯柱、都宪袁彭年、宪付何远亮、给谏金堡、中丞刘湘客、邑人屈大均、王邦畿、潘梅元等三千多人,门下有六十诗僧,教化之深,影响之大。除唐代禅宗六祖惠能大师之外,广东佛教史上是罕见的。
今释和尚 十年磨练终成气候
今释和尚,又名澹归,俗名金堡,是天然和尚的门下弟子。金堡是南明永历皇帝的遗臣,官拜礼科给事中,以敢提意见和直言不阿地抨击朝中弊政而知名。当永历皇帝定都广东肇庆期间,他竟然在一个月内奏事六十封,被人称为“假山五虎”之一。由于他的直言奉谏,得罪了朝中不少官员,因此一些阴谋者陷害他,使他成为阶下囚。在狱中受尽酷刑的折磨,左足几乎被夹棍夹断。后被充军广西,到桂林稍歇,该城旋被清兵攻陷。解差逃跑,金堡不甘效满人样式髡发编辫,干脆剃度为僧,取法号性因。
顺治九年,两广全境沦陷,性因拖着瘸腿跋涉至广州,投奔海幢寺的高僧天然禅师。天然指责他官僚气未除,不肯收留他,他长跪不起。天然见他如此坚决,遂分配他去当打柴僧人,并替他改法号为澹归。后来澹归又改做洗碗等粗活,通过笨重的体力劳动去考验他。经过十年的磨练,他终于成为天然的得意弟子。
晚年澹归到丹霞山建立了别传寺。别传寺原建于明末清初,相传明朝遗臣原江西赣州巡抚李永茂及其弟等人为避乱世,花了100多两银子买下丹霞山作隐居之地,并凿石为阶,铺路架桥,建筑房舍,还将各处岩洞垒石隔成房间以供居住,使这个昔日偏僻的山沟逐渐兴盛起来,后来竟成了明朝遗老遗少避乱的世外桃源。不久,李永茂去世,其弟李充茂来广州海幢寺,见到澹归,将丹霞山捐出,请澹归到丹霞山创建寺院。澹归到丹霞山后,一面根据丹霞山的地形特点设计了营造图,一面四处活动筹集营建的资金和物资。在澹归及其弟子们的苦心经营下,终于建成了一座颇具规模的寺院,取“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之意,名别传寺,成为当时岭南十大丛林之一。
剩人和尚 果决济世渡众生
剩人和尚是明代最后一个礼部尚书韩日缵的长子,原为江南名士。俗名韩宗騋,广东博罗人。早年曾中秀才,29岁时父亲故去,便在罗浮山落发为僧,以避乱世。他法名函可,字祖心。法号剩人,是希望躲避纷乱俗世。
揭批时政不改诗兴
顺治三年(1645年)清军南下,大肆剿杀明军。函可来到南京,目睹了明朝臣民的死难,见到那些达官贵人非逃即降,内心十分愤懑,愤而写出了一本揭露时政的书《再变记》,记述了清兵进犯南京,百姓深受战乱之苦的事实。此书被清军查出,函可被押到了京师送审。
在狱中,函可被严刑拷打了半年,清朝统治者们想知道这部书的究竟,函可的“超渡众生”的理由根本说服不了那些萨满出身的刑部官员,顺治为衡量这罪行的轻重犯难,突然想起盛京大南门的荒郊外曾有一座几个院房的小庙。他离开盛京那年,这座慈恩寺曾大举翻修过,具有了规模,于是就把函可流放到了盛京。
在慈恩寺流放的日子里,函可就在寺里干些杂活,教僧人们认字,读些经文。慢慢地就和寺里的和尚们熟稔起来。盛京城里的一些文人名士也纷纷慕名来访,吟诗论文,聊以消遣。他还组织了一个“冰天诗”,大大地活跃了文坛的气氛。
心怀众生广受尊奉
函可和尚慈悲为怀,关心百姓疾苦。有一年春天,盛京干旱无雨,城内外瘟疫四起,许多人头痛腹胀,畏冷发热,上吐下泻,每天都有死人抬出城外,城乡各处一片萧疏,大街小巷时时传出跳神求鬼的鼓声。函可亲自率领全寺的和尚去东山嘴子一带采集马齿苋、藿香草等草药,挨家施送。遇到信巫不信医的,函可便托口“观世音菩萨送来的救命草”劝人饮服,还到患者家中代煎汤药,终于使许多人转危为安。
函可极高的诗文和品行使他获得了百姓极大的崇敬。他讲法时,总是听者如云,无论是凶暴之徒还是愚钝之辈都愿意聆听他的教诲,至于来请他排忧解难的更是络绎不绝。除了在慈恩寺外,他还相继在普济寺等七座古刹作过道场。后来,他被奉为辽沈地区佛教开山之祖,这在慈恩寺和千山都曾留有碑记。
顺治十六年(1660年),函可坐化故去,享年49岁。众弟子感其对千山的深情,将其遗体迁往千山,并在璎珞峰西路修建了剩人禅师塔。
故址寻踪
今无和尚海幢寺开法
今无和尚,是岭南名僧天然和尚的第一法嗣,又称阿字禅师,是广州河南海幢寺的开山大师,洞宗三十五代传人,他同时也是一位在诗文、书法上颇有建树的艺术僧人。
阿字俗姓万,番禺沙园人,生于明崇祯六年(1633年)。16岁时即师从天然和尚为僧,法名今无,字阿字。年十九随天然入江西匡庐问道。清兵攻破江南,函可因犯事被流放沈阳。天然就派今无徒步万里探访,三年后回广州。
康熙元年(1662年)今无和尚海幢开法,“买四亩余地,改创大殿、藏经阁……”“一时法席交游之盛,不减晦堂”,再加上平南王尚可喜及总兵许尔显、巡抚刘秉权等人的捐建,使得“海幢局式宏廓甲于岭南”。12年后,今无请藏入北,过山东。1675年又回海幢,六年后病逝,享年49岁。
释成鹫扩建肇庆庆云寺
释成鹫(1637—1719年),本名方颛恺,字麟趾。明末孝廉方国华之子,番禺韦涌人。天性聪颖,能文能武,既饱读儒家诗书,下笔成章,又喜爱舞枪弄棒,好打抱不平。少年时适逢国难,历经种种艰辛,中年看破红尘,皈依佛门。康熙十八年(1679年)礼博罗县罗浮山石洞禅院元觉离幻和尚出家,得其法嗣。次阐化于琼州府(今海南省)会同县多异山海潮岩灵泉寺,再转广东南海马山龙华禅院,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迁香山县(今中山县)东林一庵,效东林党结社于香山城东高氏园林,入社者三十余人,均一时名流。又曾往澳门普济禅院秘密进行反清活动。1708年任庆云寺住持,六年之后自愿退院,晚年曾住持番禺县大通烟雨宝光古寺(大通寺)。
1708年,成鹫法师入主庆云寺,成为庆云寺第七代住持。他在任虽只短短六年(1708—1714年),却使庆云寺各方面建设步入一个新的境界。他在原有的基础和格局上对寺院进一步扩建、改建,使寺院殿宇寮舍之布局和用途更加完善合理;又撰修《鼎湖山志》(又称《庆云寺志》),使鼎湖胜景并庆云僧史载入史籍,供当代后世了解、研究;并且增写《重申祖训约》,著《僧铎》让寺内僧人学习,重振戒风;他任期满后自动退职,定下以后历任住持退院之规矩。成鹫以前的六任住持都是当到圆寂为止,成鹫任住持六年后,自动退院,此后,历任住持都一任、二任之后自动退院。
成鹫在住持庆云期间,曾邀集各方文士贤达,为庆云寺鼎湖山选定了“十景”,并将“十景”之精华所在、登临题咏详细记载在山志之中。这是鼎湖山作为风景区的首次正式记述,说明至少从那个时候开始,鼎湖山不但作为佛教圣地,而且作为著名的旅游风景区为人们所认识。另外,据山志所载,康熙末年,寺中专门开设了豆腐寮和炒菜寮,可知闻名遐迩的鼎湖素菜,在那时已崭露头角了。
民间传说
大汕和尚重光弥勒寺
大汕和尚(1633-1705)又称石濂、石莲。浑名石头陀、石和尚,俗家姓徐。他是江西九江人,生于明代崇祯六年,自小聪明好学,青年时代已通晓星象、律历、理数,还擅长诗画,明亡后遁入空门。后来,大汕来到广州,与官绅、文士交往,以学识广博得到当权者垂青。于是,广东省藩库拨款重修建于明万历三十四年的长寿庵,改名为长寿寺,由大汕当主持。
大汕发愿重光破败的白云山弥勒寺(现遗址已不寻)。一日他和好友曾灿聚会时,遇见一位从安南(越南)归国的友人,说起安南的国王信佛,想要结交中国的名僧。大汕于是就出游安南。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大汕、曾灿随友人到达安南国都顺化。
当地天旱,百姓亟盼下雨,大汕夜观天象,预知未来几天内会降雨,第二天便在寓所外挂起长布条,上面写着“石头陀甘露出卖”。国王闻讯,遂礼聘大汕入宫,诚请作法求雨。大汕命人筑坛,升坛作法,三天后果然天降大雨。国王大喜,重赏并尊称其为圣僧。大汕为了进一步打动国王,又提出绝食七天替安南消灾祈福,国王更加高兴。于是,在王宫水池中间设一木筏,大汕胸前挂上串珠,在木筏上打坐七天不食。七天后大汕上岸,仍神采飞扬。于是,安南国人称他为活佛。据说他的绝食奥秘,乃靠其挂着的串珠。这串珠是由牛肉粒拌药饵制成,他每天深夜吃“珠”以疗饥,故能够精神奕奕。
紧接着,大汕在安南开坛说法,还讲及日常现象、纲常伦理。由于他博学多才,融合了佛道儒三教之理,与治国之道十分合拍,深得国王的欢心,封他为国师,赐赠无数金银珠宝及藤织大弥勒佛像。
大汕回国时,把财宝藏于弥勒佛像中带回,以避人耳目。他回到广州后,以那些财宝扩建长寿寺并重修白云山上的弥勒寺,还把那藏宝的弥勒佛像供于弥勒寺中,更引得善信捐资重修弥勒寺,弥勒寺因此得以重光。那座弥勒佛像据说在民国初年仍在,后来就不知去向了。
专家访谈
文人雅士改变了佛门结构
蔡鸿生,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对学问僧有专门研究,著有《清初岭南佛门事略》、《尼姑谭》等书。
政治上不苟且于清朝
蔡鸿生教授介绍说,学问僧这个特殊群体的出现和当时的社会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明末政治黑暗,官场腐败,加上清军的入侵,社会正面临改朝换代的动荡。有些文人不愿意经历改朝换代的痛苦,于是就遁入空门。明朝灭亡以后,具有民族气节的士族文人不想苟且于清政府,却苦于复国无望,于是甘愿与清灯黄卷为伴,在佛门潜心研究学问。正是由于这一批有学问的文人雅士进入佛门,成了佛门里的学者,同时也改变了佛门的成员结构。
由于这些遗民都有着类似的人生坎坷,他们遁入空门后,在学术上的风格也就有着趋同的特征。诗文有着雄浑悲壮的气势,书画遒劲,气节高尚。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以天然和尚为代表的海云诗书派。其在岭南文化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
艺术上始终保持精神独立
这些学问僧虽然都已身入佛门,但也跟很多社会上的名流有着密切的文化联系。因此,他们在学术上的名声得以在社会上流传。蔡鸿生教授认为,尽管朝代变更导致佛门分化,出现了一部分拥护清王朝统治的“新朝派”,但是这些学问僧人始终都是独立的,他们有着超然物外的心怀,国破家亡的经历使得他们都有着故国情结,不攀言附会。这些学问僧不仅在文学艺术上有成就,多数人也成为岭南佛门的接班人,比如今无和尚开创了海幢寺、今释和尚开创了丹霞山的别传寺。
艺术成就
海云诗书派蔚为大观
据《番禺镇村志》记载,以天然和尚为核心,以天然“今”字辈的弟子今无、今释、今辩等为骨干,开花散叶,生机勃勃。
诗僧自有风雅
海云寺当时僧人众多,光是天然和尚就有四千多弟子,他的第一法嗣今无,弟子也有一千多人。跟随天然和尚的僧人、居士普遍拥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天然和他的师弟函可,都是清初岭南杰出的诗僧,天然有《瞎堂诗集》二十卷,函可有《千山诗集》二十卷,皆传世。
除了天然法嗣“十今”之外,还有今竟、今严、今音、今龙、今沼、古记、古邈、古电、古桧、古奘、传多等三代诗僧,都有诗集遗世。由于海云寺名下的这批诗人写作题材相近,感情与风格也比较相似,有学者称他们为“海云诗派”,在清初岭南诗坛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书僧总有格调
天然和尚及门下弟子皆善书法,后世称为“海云书派”。其中,天然和尚书法格调甚高。天然和尚俗家子弟中也不乏文化精英:曾拜天然和尚为师、出家后又还俗的屈大均,是清初广东最负盛名的诗人,“岭南三大家”之首。其余两家陈恭尹及梁佩兰,也曾礼谒天然和尚,据称还一度出家为僧。
今无和尚在禅学、诗文之余,更潜心研习书法。他从其师天然和尚得径,上溯隋唐。他的书法宗唐朝的李邕,用笔遒劲。目前所见流传下来的主要书迹有作于康熙五年(1666年)的行书《已饱烟霞笔》诗轴(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康熙七年(1668年)的行书《录周顒与河胤止杀》卷(广东省博物馆藏)、康熙十二年(1673年)的行书《墨妙歌》轴(山东省博物馆藏)及广州美术馆所藏之行草《志公和尚十二时颂》轴等,加上其他一些无年款的手卷和册页,计有近十件。行草《志公和尚十二时颂》结体谨严而细长,雄劲但略嫌拘束;《望五老残雪》册页则洒脱奔逸,奇恣不拘。其书文曰:“竟无看雪意,自有倚楼心。草木于人贱,烟霞入眼深。到天寒愈阔,出谷势将沉。更爱消融尽,苍苍露几岑。”钤白文印“阿字”,另一朱文印则漫漶不可识。行书《录周顒与河胤止杀》卷系为梅梁道长所书,用笔超迈,平和冲淡,给人一种不染一点尘埃气之感,可看出作者深邃的禅学及艺术涵养。

澹归和尚的墨宝洒脱奔逸、奇恣不拘。(资料图片)
诗词鉴赏
《侬梦寻欢竹枝词卷》之一
侬梦寻欢路万里,欢在江南亦梦侬;
欢梦来时侬梦去,欢侬依旧不相逢。    ——大汕和尚
冬日水枯穿石骨,泠泠涌出映眉浤。
十年咸海空愁热,一掬寒流但有名。
可汲岂须伤井堞,真源那复待河清。
莫劳□断更招隐,到处佳泉惬野情。    ——天然和尚
本版撰文:
本报记者蒯威/实习生 汪莹
本版摄影:
(除署名外)本报记者 黄皓
责任编辑:杨拂玄 何洁
[第40期·广州史记篇] 明末清初学问僧 避世不出世,出家成大家 [第34期·广州史记篇] 邝露 诗书琴韵成绝响 一生失意抱琴终 [第44期·广州史记篇] 清代广州善堂 扶危济困,积善成德传后世 [第15期·广州史记篇]六榕寺 从来菩提本无树 哪见六榕掩六尘 [第02期·广州史记篇]南越建国 十万秦军入百越 不辞长作岭南人 [第55期·广州史记篇] 三元里抗英 气慑鲸鲵斗英寇 义维桑梓换安宁 [第47期·广州史记篇] 余荫山房 余地三弓红雨足,荫天一角绿云深 [第12期·广州史记篇]荔枝湾 荔红渺邈,苒苒物华休 [第41期·广州史记篇] 十八甫 昔日历经传奇 今日繁华依旧 [第26期·广州史记篇]海幢寺 扰攘百年溺红尘,终是佛世界 [第02期·广州史记篇]南越建国 十万秦军入百越 不辞长作岭南人 [第03期·广州史记篇]伏波桥与吕嘉 竹桥渡汉将,南越亡其国 [第37期·广州史记篇] 屈大均 用无悔刻永世忠诚的碑 [第61期·广州史记篇] 清代名将邓世昌 事已至此英雄嗟叹,义不独生军威亦存 [第80期·广州史记篇] 广州古代的造船与航海 扬帆天地阔,船行两大洋 [第01期广州史记篇]广州建城 负山险,阻南海,岭南始风流 [第59期·广州史记篇] 清粤海关 一口通商成天子南库,两度战火失财富大门 [第64期·广州史记篇] 梁发 南洋踏遍不停口 为教灵魂学圣篇 [第78期·广州史记篇] 旧时脂粉地 风月无边陈塘夜 烟花散尽浮华天 [第77期·广州史记篇] 旧时火灾、水灾 水火肆虐西关 方知人间冷暖 [第58期·广州史记篇] 沙面租界 迭经风雨的洗刷,今如珍藏的名画 [第46期·广州史记篇] 纯阳观 一个人的天象台和一个城市的天空 [第62期·广州史记篇] 知名学者梁廷枏 写南越史写美国史,学会握手仍要作揖 [第08期·广州史记篇]南海神庙与“波罗”丝路起点扶胥港 百国千帆来扶胥 碧海万里不扬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