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大学教授的一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08:02:42
 
在现行大学体制下,“成功的”大学教授往往是这样的:男性,年龄在40至50岁之间,一般是学校的某学科带头人,很可能有着系主任、院长的职务,甚至是大学的副校长乃至校长。他应该还在院或学校的学术委员会任职,对于本单位的职称评定、课题申报等事务有重大的发言权。在学校之外,他也有一定声誉,很可能是各种课题评审委员会的评审专家。他每年还会参加一定数量的学术会议,当然还会在所谓高级别的期刊上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过两三年就出版一本专著。他手里面总是会有一些课题,掌握着一定数量的经费。他应该还要有出国访学、参会的机会,在当前年代,这可是一个重要资本。
那么,作为一名“成功的”大学教授,他最普通的一天是如何度过的呢?(以下内容纯属虚构,请勿对号入座)
早上七点起床,洗漱早餐完毕后即赶往课堂,因为他第一二节还有本科生的课。作为教授,院里会为他适当安排一些本科课程,但不能太多,多了对他来说会浪费更多可以花在其他方面的宝贵时间。当然,也不能太少,少了体现不出作为教授的重要性。他的课可能在一周两次四节左右,今天就是其中的一次。对他来说,本科课程没有什么挑战性,同样的课程已经上了十多年,内容早已滚瓜烂熟。加上当前本科生也比较“尊重”老师,一般不太喜欢向老师提问题,减轻了他很多的压力。不像有的研究生,上课时虽也很少会向老师提出难堪的问题,但有时却总是流露出一些质疑的眼色,令人心里不爽。
上完课之后,他主持了本学科所有老师的一个会议。他所在学科成立博士点已有几年,现又快到了上级评估的时刻。如在一些方面达不到评估要求,就有“摘点”的可能。学校已经在内部会议上放出狠话,必须确保通过,如通不过,学科点负责人就得“负责任”。因此,他也在这次学科会议上提出几条要求:1,每个老师今年要在CSSCI期刊上发表二篇以上论文;2,大家要积极申请各种省级、国家级课题,要善于跟评审专家接上头,打点关系的费用由学科经费开支;3,大家要动用各自的关系,争取把本学科的国内著名学者,特别是兼任各种课题评审专家、刊物主编的学者请来学校讲课。这方面,他自己就率先垂范,今天就会有一位全国知名的专家过来。当然,他不必像学校领导那样放狠话,因为直接与基层老师打交道,应该保持一种亲和力。再说了,发表文章、申请课题也跟每一个老师的切身利益相关,给点压力与动力,大家一般都会自觉去做。
中午,与开完了会的老师们一起到某个餐厅吃饭。在他看来,开会是必要的工作方式,聚餐则是开会后的必要的消遣,也是联络大家感情的最好方式。就像现在国内开学术会议一样,开完会之后,哪有不组织到当地风景名胜之地去旅游一番的呢?再说了,平时大家在同一个系里,难免为一些职称评定、课题申报、科研奖励等与利益相关的事情磕磕碰碰。到了饭桌上,酒杯一端,矛盾多少能够缓和,至少表面上能够一团和气。作为负责人,他需要的不就是一团和气嘛。当然,吃饭不需要他自己埋单,自有学科经费报销,这是学科建设的需要嘛。
下午,他本来还有一次研究生的课。现在,教授们可是都喜欢上研究生的课,虽然研究生在知识层次上不像本科生那样好“对付”,但研究生多是有一些工作经验的,至少也是经历了大学本科四年的“磨炼”,对老师更为“尊重”,也不会动不动就给老师挑毛病。更重要的是,现在大学都对本科教学抓得紧,上课时间必须按课表进行,连考试方式、出题类型与数量都必须遵守相关规定。但对研究生课程就不一样了。基本上,对于研究生的课程,老师想在什么时候上课就可以在什么时候上课,想在什么地方上课就可以在什么地方上课,想以什么样的方式上课就可以以什么样的方式上课。他就选择在家里给研究生上课,他开的这门研究生课程学生不多,只有十来个人,他家里宽大的客厅完全容纳得下,这样也容易拉近师生间距离。学生到了后,他给学生简单讲了些本课程的一些知识,开了一些书目,最后又问了一些学生们学习生活上的情况以示关心。他以为这样自己已经很负责了,自己这门课程一学期也上了有四五次,有的老师一两次就打发完了呢。
下午他还有一个任务,即一个博士生写了篇论文送他修改。他既是博导,又是硕导,共带了五个博士生,九个硕士生。在当前高校中,这可不算多。像他这样的教授,哪个不带上十个甚至几十个的。至于指导,他的方法是:每个学期来个全体见面会,让学生们简单谈谈自己的学习情况,特别是对新生提些要求,开一些书目。平时学生自己读书,可以定期拿些文章给他修改。但不能太多,一般每人一年一篇,太多了他哪里看得过来。当然,博士生可以多点,他们写的文章相对水平较高,可以送出去发表,而发表时学生们自会将他的名字恭列其上。这是在高校中流行的做法,他也并不拒绝。现在学校都要求老师多发文章,作为教授一年不弄五六篇文章似乎就没有底气。但像他这样的教授哪有时间天天写文章,再说,学生文章无论怎样也是他“加工”后的成果吧!
博士生来了仅匆忙打了一个照面,因为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事情,即去迎接今天下午刚到的知名专家。专家将于明天上午在学校搞一次讲座,现在已经由他经学校派车接到宾馆了。按惯例,今天由他出面,请学校里面的相关领导、教授作陪,在市里最高级的宾馆为专家接风洗尘。一番欢宴之后,他还得安排些专家喜欢的娱乐节目。当然,有的专家相当洁身自好,吃饭后即回宾馆休息;有的则颇好此道,甚至提出些特殊的要求。作为东道主,他当然巴不得专家最好是娱乐型的。如能在娱乐场上与专家成为朋友,以后要发文章、搞课题的事情当然就好说了。因此,他的兜里备足了卡与现金,当然,这些消费都不会记在他个人头上,自有学科经费来承担,因为这也是学科建设需要嘛!
当他回到家时,已经是晚上十一点了,老婆孩子早已休息。洗漱完毕,本来还想看几页书的,已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没有摸过专业书了。可是躺在床上,刚拿起书来,眼皮子就打起架来,实在是太累了!还是好好睡一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