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对于地主阶级政权的攻击及其应付的策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13:41:49
《老子》对于地主阶级政权的攻击及其应付的策略内容介绍
文件引入
文件引入
《老子》对于地主阶级政权的攻击及其应付的策略
《老子》站在没落奴隶主阶级的立场,主张对于地主阶级政权,于必要时要顺从,以等待时机,反攻过去。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它也不放弃对于当时的新政权作公开的攻击。地主阶级本是一个剥削阶级,对于劳动人民在经济上剥削,在政治上压迫,这是出于它的本性。这是它的阴暗面。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老子》对于这个阴暗面,提出尖锐的攻击。
《老子》说:“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75章)本书第一册《绪论》已指出,土地所有者向耕种土地的生产者收税,这是封建制的剥削形式。在这种形式下,“在上者”靠“食税”生活,以前只说是“食田”,没有说“食税”。《老子》这里用“食税”说“在上者”的剥削,可见它指的是地主阶级。它在这一章里,指出地主阶级的残酷的剥削是劳动人民贫困的根源。
《老子》又说:“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为盗竽(王弼本作“夸”),非道也哉!”(53章)就是说:“在上者”的朝廷打扫得干干净净,而老百姓的耕地却是荒芜的。粮仓是空虚的。“在上者”穿好的,吃好的,用不完的财货,还带着利剑以吓唬人。这简直是盗竽。韩非引《老子》此文,说竽是“五音之长”。(《韩非子·解老》)“盗竽”即强盗头子。《老子》骂得很中要害。
《老子》又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77章)它所谓“人之道”,其实是剥削阶级的道。《老子》的这几句话,也是攻击新兴地主阶级的。它认为“损不足以奉有余”是“人之道”,也就是当时的新兴地主阶级的剥削制度。照《老子》看来这种“人之道”完全是不符合“天之道”的。但它说的“天之道”也并不是真为劳动人民的利益着想,不过是打着“为民请命”的幌子,为了损新兴地主阶级的有余以补没落奴隶主阶级的不足。在当时,这种话是从右的方面攻击地主阶级。到后来,地主阶级政权稳定以后,这种话变成从左的方面的攻击了。在长期封建社会中,这种话又成为劳动人民对地主阶级反抗的理论根据。这种左右的转化,就是历史辩证法。
《老子》揭露出了地主阶级的阴暗面,用以攻击当时的新政权。但对于这个政权怎么办呢?《老子》提出了它的策略,它说:“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36章)“固”读为“姑且”之“姑”(高亨《老子正诂》说。)就是说,对于某一事物,要想叫它怎么样,就姑且让它先是怎么样的反面。“微明”就是说这个道理是很微妙而又是很明显,是公开的秘密。《老子》是用抽象的话讲的,在当时的实际意义就是说,要想向地主阶级夺权,就需要暂时不要去碰,甚至有的地方还要顺着它。
《老子》有一个信念:“柔弱胜刚强”。它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78章)又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43章)“无间”就是没有间隙,没有一点缝子。可是一个几乎是没有的东西,就可以钻进几乎是没有缝子的东西。就是说,要善于钻空子。只有最柔弱的东西才可以钻空子。《老子》又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76章)所以姑且让地主阶级强大,就是叫它加速自己的灭亡,找死路。
《老子》又说:“故飘风不终朝,暴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23章)就是说:疾风暴雨是不能持久的。在它们正在势头上的时候,不要去碰。等到它们势头衰下来的时候,就可以很容易地制伏它们。这就是《老子》所说的“以无事取天下”。
《老子》又说:“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斵。夫代大匠斵,希有不伤其手者矣。”(74章)疾风暴雨的势头不能持久,这是由于有一种力量制约着它们。社会中的事也是如此。这种力量就是“司杀者”。如果在势头上勉强去碰,那就叫“代大匠斵”,那就要伤手、失败。这就是《老子》所说的“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48章)《老子》的这些策略,有些是根据于它对于客观辩证法的一些认识,有些则不过是没落阶级的主观愿望。“柔弱胜刚强”,“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这种情况是有的,但必须在一定的条件下,才是可能的。新生的事物,在其新生时是柔弱的,但因为它是新生,有潜力,所以有前途。至于没落腐朽的东西,它的柔弱是将要死亡的表现,是没有前途的。它本身尚不能保,还说什么“驰骋天下之至坚”?《老子》所代表的没落奴隶主阶级,感觉到自己的弱,又以为它的弱是同于新生事物的弱,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反夺权,恢复已失去的天堂。这是高估了自己的力量,低估了新生事物的力量。
从上面所讲的,可以看出来,《老子》对付新兴地主阶级斗争的策略的主要原则是以退为进、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等。为了给这策略原则以理论根据,《老子》提出了一个哲学体系。这个体系有两个主要部分,一个部分是《老子》对于客观辩证法的一些认识。这是《老子》的素朴的辩证法思想,它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肯定的。另一部分是它的客观唯心主义的宇宙观,这是应该批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