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观察:今天,道德需要怎样的激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27 05:16:30


日前,黑龙江15岁的男孩安丰龙为了营救落水同学小硕,不幸溺水身亡,事后他被授予“见义勇为”称号。然而,被救男孩小硕的父母始终没有露面,并且不承认安丰龙是为救小硕而死,最终,安丰龙的家长将小硕的家长告上法庭。
近年来,从“彭宇案”到“老太捡金案”,类似的事情似乎不止一件了,以至于有人感叹“路不敢拾遗”、“伤不敢救助”。道德本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下,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当这种约束在一定程度上失灵,当道德义举最终无奈借助法律撑腰时,它给了我们怎样的警示?
从事道德行为的人或许没有想过什么回报,我们的社会却有义务对此进行激励。只有这样,道德义举的吸引力才会增强,感召力才会放大。很难想象,当见义勇为者得不到帮助,诚实守信者频频吃亏,“英雄留血又流泪”,在这样一个社会环境里,道德行为还会有什么吸引力,又怎样形成良性循环。
新的历史时期,在道德的基本内容甚至标准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在“道德的血液”成为和谐社会的必备要素时,中国的道德建设已经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道德建设离不开对道德的激励,而在这一过程中,谁应当成为激励的主体?当道德单打独斗到一身疲惫时,谁来助它一臂之力,并助推整个社会道德行为的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