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落实县领导信访接待日制度存在问题的分析与建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12:52:31
中共竹山县纪委副书记、监察局长:梁邦国
今年以来,我县继续坚持和执行县领导和县纪委常委接待日制度,通过县领导值班接待群众信访活动,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大大地拉近了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融洽了党群干群关系;大大地畅通了信访渠道,为人民群众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化解了大量社会矛盾,消除了大量社会隐患。全县政治稳定,社会稳定。为进一步促进这项制度的完善,特将县领导接待日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作以汇报与分析,并提出几点建议。
一、基本情况及特点
1、接访总量上升幅度大。元至六月,共有6名县领导和六名纪委常委到县信访局值班接待群众来访,共接待群众上访190批510人次,占全县信访总量的35.4%,比去年同期县领导接访总量101件上升88.1%。
2、领导接待任务繁重,接待时间延长。在12名接访的领导中,大多领导在一天时间内接待时间达10小时以上,有的甚至工作到深夜10点。
3、化解了大量社会矛盾,维护了社会稳定。特别是通过加大对初信初访的处理力度,为人民群众办了许多好事,实事,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利益,树立了县委、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良好形象。在县领导接待的190件次群众信访中,初信初访为101件次,占53.1%。通过数据显示,县领导非常重视对初信初访的处理,初信初访的结案率达到85%以上。
4、增强了各级各部门对信访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在县委、政府领导的带动下,全县各级各部门都成立了信访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领导接待日制度,建立了信访接待室和谈心室。加强了对信访案件的处理力度,今年上半年,县领导接待交办的190件群众信访中,基层回复178件,回复率达93.6%。
二、存在的问题
1、重访率一直居高不下,消耗大量接访领导时间,降低了领导接访的效率,增加了行政成本。
在领导接待的190批群众信访中,重访数量为89件次,占46.8%。重访的主要类别按数量的多少依次为⑴困难群体,包括伤残复退军人,城镇特困人口,农村因病、因灾、因痴导致贫困和返贫的特困群众,在国家和集体建设中伤残的群众等,他们生活困难,无钱治病,上访要求政府救济。⑵历史遗留案件。一是城关地区要求落实房产的历史遗留案件大部分演变为上访老户,这些人纠集聚集,串通一气,进省赴京,给我县稳定工作带来巨大压力;二是因体制原因带来的历史遗留问题,如城关镇服务大队老队员抢占厂房要求享受企业原积累,部分知青上访要求给予安置,城西村汪治安要求平反冤假案等。⑶涉法信访数量多,难度大。主要表现在对法院判决不服,要求法院执行生效判决,对公安机关断案不满意等。⑷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公路改扩建引发的土地征占地补偿问题。⑸退伍军人要求安置,或者对安置不满意等。⑹无理缠访的专业上访户和精神病人。这六类信访对象是当前我县信访工作的难点和重点,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消耗了大量接访领导精力,许多人缠访、闹访,特别是县委、县政府换届以后,许多上访老户抱着碰运气的态度,又卷土重来,屡屡上访。
2、部分单位对领导接待日交办件的处理重视程度不够。一是表现在结案率不高,群众满意程度低。初访得不到解决就变成了重访,重访多了又成了老访。县领导接待交办的190件次案件中,回复率为93.6%,但经过相关责任单位妥善处理或经当面答复和处理的,可以息访的只有82件,结案率仅为43.1%。二是相关责任单位只报回复材料,不作具体细致工作,推卸工作责任。部分单位对重访问题经领导多次交办的信访件,采用同一回复结果,改日期改主送领导的方式回复,造成领导签来签去,结果文来文往,问题依旧得不到解决。在回复结果中,经相关单位已作处理方案,正在落实之中的有30件,占15.8%,其中许多在接待回复后并未真正落实,造成许多重访,越级访。三是对要求过高或无理,或者不符合政策的信访件,相关责任单位未能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疏导和政策解释工作,导致这部分人重复上访,属这一类对象有44件,占23.1%。四是少数单位对信访工作不重视,对领导交办件不处理,经多次催办不回复结果的有12件,占6.3%。
3、对领导接待日接待信访的交办督办时间短。今年在领导接待日程编排上,一般是一个月两次。县信访局在交办督办上,一般安排15天时间,由于时间较短,加上公文传递受阻等原因,许多群众信访在上一次接访后责任单位未回复的情况下,又在下一位领导接待日中上访,造成重复交办,重复上访,浪费了大量领导的时间和精力。
三、几点建议
1、统一口径,坚持原则,认真做好接待处理工作。
一是坚持按照有关制度、政策、法律处理的原则。温家宝总理在“两会”结束后答记者问时强调,“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问题,从根本上来说,是要靠制度、靠政策、靠法律。”在接待过程中,要把处理群众信访统一到按照制度、政策、法律上来,防止因口径不一致造成群众误解和工作被动。
二是坚持实事求是,以事实为依据的原则。实事求是、主观和客观相统一的思想方法是党和政府一贯提倡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也是我们做好信访工作的思想基础。坚持实事求是,以事实为依据,是做好信访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信访人在信访中所陈述的事项有各种各样的可能性。可能全部是事实,可能部分是事实,不是事实或者主观捏造、想象、演绎的事实。因此,在处理信访问题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注重调查研究,查清事实真相,想尽一切办法,尽快辨别真伪,剔除虚假,然后按政策制度法规去正确处理。
三是坚持政策的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的原则。政策是原则性和灵活性完善结合的有机体。任何政策在执行过程中都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可行性,符合客观实际情况。二是具体性,能够解决具体问题,政策的原则性反映了事物的普遍性和稳定性,政策的灵活性反映了事物的特殊性和多变性,在执行政策过程中,以政策的原则性为主,但不能忽视灵活性。信访反映的问题量大面广,情况千差万别,异常复杂。既有普遍性问题,也有特殊性问题。因此,要求我们在解决特殊性信访问题时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对待,往往还需要用变通的方法来处理各类信访问题。
四是坚持思想疏导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信访工作是重要的经常性的政治工作,是一项重要的群众工作,是送上门的思想政治工作,能解决的实际问题要解决,不能解决或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都要坚持做好思想疏导工作,不能激化矛盾,不能用解决敌我矛盾一样来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同时,也不能姑息迁就,让其得寸进尺。
五是坚持“分级负责、归口办理”的原则。这个原则是党中央、国务院的规定,并经过长期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在领导接待日,面对大量的信访群众,光靠领导一天是解决不了这么多问题的,这就需要接访领导充分发挥各级各部门的职能作用和能动作用,按照“分级负责,归口办理”的原则,迅速落实责任单位。
2、摸清具体情况,加强跟踪督办,将解决群众信访问题落到实处。
对接访领导而言,一是要提前准备,熟悉县情实际,特别是要了解全县信访工作基本情况,信访态势,老户和疑难信访情况,以及已接访县领导接待和交办信访问题的处理情况等,做到有备而来,也便于提高工作效率。
二是要亲自抓督办,特别是对自己分管和联系乡镇范围内的信访老大难问题,要按照“一岗双责”和“一名老户,一名领导,一个专班,一抓到底”的要求,抓好接访过程中信访疑难问题和信访老户的消化处理工作。在今年接访的6名县领导中,有4名县领导在接访后,亲自抓督办,深入实地处理信访问题,督办基层抓好落实,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使人民群众反映的信访问题,件件有回音,件件有结果。
3、完善配套制度,抓好全程服务。
信访工作是领导者的工作,坚持领导接待日制度是对这项工作的有效抓手。领导接待日贵在坚持,重在落实。从2001年以来,我县较好地坚持了这项制度,每月都有2名县领导值班接访,取得了较好效果。在落实制度方面,县信访部门认真做好做好全程服务,不断改进和完善这项工作制度。一是要针对涉法信访较多的实际,选聘律师参与接访,引导涉法信访进入司法程序。二是针对重点信访问题,坚持选调重点信访部门的负责人陪同领导接访,便于重点信访问题的现场处理。三是认真做好通联和督办工作。提前一周内联系接访领导,遇领导有特殊情况不能按时参加接待的,同日程表安排的当班领导联系换班领导到场接待,保证不出现空档现象。加快办理信访问题的速度与质量。在领导接待完后,立即整理群众信访材料,以信访局文件形式下发《包案通知》,将领导接待的信访问题于接访的次日交办给各责任单位,规定于20日内办理和回复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