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牛股产生在经济周期受益行业之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6:54:21
2010年08月30日 上海证券报
巴菲特 长期持有优质股票所创造的财富神话,在仅有20年历史中国股票市场中,同样演绎着。公募基金 作为机构投资者,随着其规模的扩大和管理能力提高,在中国A股市场中,也已成为股市神话的制造者。
⊙长城证券 阎红 何筱薇 张新文
从近五年(2005年-2009年)来看,虽然股市经历了2005年-2007年的大幅上涨,之后又经历了2008年的大幅调整。涨幅居前的十只股票平均涨幅仍然高达24.20倍。平均每只股票的上涨过程中有176只基金在不同时期持有了这些牛股。基金持股最多时平均占十只涨幅最大股票流通股本的43.20%。通过数据对比我们可以看出持股的平均基金数在5年间不断增加,受到股权分置改革的影响,基金持股的平均比中在2008年后有所下降。
本文中,我们重点研究在基金迅速发展的近五年内,其是如何通过长期投资打造牛股的。进而用我们的研究结果,沿着基金对行业和个股的选择思路,去预测未来那些行业将可能再成为牛股的发源地。
经济周期与行业波动存在广泛而密切的联系,行业波动是经济周期运行的基础,经济周期是行业运行的综合宏观表现。由于各个行业自身特点和运行规律不同,在经济周期的各个阶段所表现出来的特征也有相当大的区别。在经济进入复苏阶段后,景气度最高的是食品饮料、住宿和餐饮、医药生物和石油化工。石油化工属于强周期型行业,在经济复苏初期,可能原材料价格还处于较低的位置,而下游的需求比较旺盛,所以石油化工是唯一一个在复苏阶段就进入高景气度的强周期行业。在经济周期的繁荣阶段,无论是周期型行业还是防御型行业,行业景气度都处于高位。在衰退期间,各个行业的表现差异比较大。在衰退前期,采掘业 、食品饮料、住宿和餐饮、医药生物的景气度依旧处于高位。采掘业作为一个原材料行业,在衰退前期可能还有大量在繁荣期间的订单,所以景气度处于高位。而食品饮料、住宿和餐饮、医药生物是与消费相关性较大的行业,受到经济周期影响比较小。在衰退后期,由于经济处于加速下滑的局面,大多数行业都处于景气度最低的水平,除了和消费紧密相关行业的景气度较高,比如食品饮料、住宿和餐饮、医药生物。当经济周期进入萧条期后,由于经济触底反弹,各个行业的景气度都有所回升。特别是住宿和餐饮、医药生物的景气度达到了高位,机械设备、采掘业、服装纺织、造纸印刷、石油化工、交运仓储等行业的景气度也恢复到较高的水平。
中国股市2005年以来,A股市场整体波动基本上遵循了经济周期的波动轨迹。行业的涨跌也基本上跟随了上面所谈到的规律。而无论是阶段性还是年度牛股也绝大多数出现在区间涨幅前十位的行业(按照证监会行业指数分类)中。具体来看:
2005年6月6日—2007年10月16日大牛市行情正好运行在2002年1季度——2007年2季度经济繁荣期的中后段,期间强周期性行业景气处于高位,其市场涨幅也位于前列。我们选择涨幅超过平均涨幅2倍的,即涨幅超过1000%的个股作为牛股,符合牛股标准的个股147只也多分布在强周期行业中。其中有123只分布在行业指数涨幅前十位的行业中。
2007年10月17日至2008年10月28日,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叠加在中国经济的调整周期上,A股市场迎来大幅调整,行业指数全部大幅下跌。我们把实现正收益的股票视为大牛股,剔除因股改,资产重组等因素长期停牌后股价受到影响的个股后,只有6只个股取得正收益,农林牧渔行业3只,医药行业2只,造纸、印刷行业1只。牛股集中在同期最为抗跌的两个弱周期行业指数——农林牧渔和医药行业。
2008年10月29日至2009年8月4日,中国政府强力救市政策实施后,经济止跌反弹,也带动股票市场大幅反弹,期间受到短期大幅释放的流动性支撑,经济衰退中跌幅较深的强周期行业景气度强劲反弹,其市场涨幅也居于前列。我们仍然选择涨幅超过平均涨幅2倍的,即涨幅超过340%的个股作为牛股,剔除因资产重组等因素长期跨期停牌后,股价波动较大的个股,符合牛股标准的个股80只。按照证监会行业指数分类,其中有57只分布在行业指数涨幅前十位的行业中。
2009年8月5日至2009年12月31日,政府宏观调控政策基调开始逐步转向,经济运行在经济反弹周期的后段,弱周期行业表现突出。股票市场呈现出大幅反弹后的高位震荡格局。我们把涨幅超过平均涨幅2倍,涨幅超过23%的个股多达个股401只,我们只取前200只作为牛股。同时剔除因资产重组等因素长期跨期停牌后,股价波动较大的个股,符合牛股标准的。其中有161只分布在行业指数涨幅前十位的行业中。这一阶段的行情中,弱周期行业的景气度尚处于高位,其市场表现整体超过强周期行业。牛股也较为集中地聚集在弱周期行业中。
2005年,A股市场宽幅震荡,在探出2001年以来调整最低点998点之后迈入大牛市的起步阶段。此时经济正处于2002年以来经济上升周期的中段初期。我们把涨幅超过当年平均涨幅2倍,涨幅超过24%的个股作为牛股,共有111只。牛股更多地集中在经济复苏阶段景气度最高的食品饮料、医药生物和石油化工等行业。有59只分布在当年行业指数涨幅前十位的行业中。
2006年,A股市场走上大牛市的征途,此时经济正处于2002年以来经济上升周期的中段,行业普涨是这个阶段的特点。我们把涨幅超过当年平均涨幅2倍,涨幅超过190%的个股作为牛股,共有151只。按照证监会行业指数分类,其中有111只分布在行业指数涨幅前十位的行业中。2006年市场牛市初期由普涨格局向周期性行业领涨的格局过度,周期性行业和长期景气周期向好的行业涨幅大大超过了其他防御性行业,行业指数表现出较大的分化。
2007年,总体来看处于2002年以来的经济繁荣周期尾声和衰退周期的前期阶段,周期性行业在2007年下半年景气度指数涨幅放缓甚至开始筑顶回落,部分弱周期行业的景气度仍然较高。A股市场的大牛市进入高潮,并在下半年逐步进入顶部构筑阶段。我们把涨幅超过当年平均涨幅2倍,涨幅超过203%的个股作为牛股,共有104只。按照证监会行业指数分类,其中有74只分布在行业指数涨幅前十位的行业中。行业指数的市场表现来看,2007年上半年的行情呈现普涨格局,防御性行业有较好表现。下半年市场热点再回归周期性行业,各类行业均有表现机会,体现了经济繁荣末期的特征。
2008年,适逢经济运行在衰退期,A股市场迎来大幅调整,行业指数全部大幅下跌,弱周期行业表现出明显的抗跌性,这符合行业运行的经济周期规律。我们把实现正收益的股票视为大牛股,剔除因股改,资产重组等因素长期停牌后股价受到影响的个股后,只有6只个股取得正收益,农林牧渔行业3只,医药行业2只,造纸、印刷行业1只。牛股集中在同期最为抗跌的两个弱周期行业指数——农林牧渔和医药行业。
2009年,中国政府的强力救市政策效果开始显现,经济结束衰退期而开始反弹,各个行业的景气度都有所回升。A股市场迎来大幅下跌后的强劲反弹,各行业在2009年轮番表现,呈现普涨格局。我们把涨幅超过当年平均涨幅2倍,涨幅超过270%的个股作为牛股,共有108只。按照证监会行业指数分类,其中有75只分布在行业指数涨幅前十位的行业中。以年度区间来看,强周期和弱周期行业表现,无论从景气度还是市场涨幅上,均没有出现明显的整体性差异。
2005年至2009年的五年间,中国经济经历了2002年以来经济繁荣期的中后段, 2007年3季度至2008年3季度的衰退周期,2008年4季度至2009年政策调控带动的反弹周期。期间A股市场也是牛熊交织,大起大落。我们把涨幅超过五年平均涨幅2倍,涨幅超过730%的个股作为牛股,共有123只。按照证监会行业指数分类,其中有93只分布在行业指数涨幅前十位的行业中。由于中国经济处于高速增长时期,大多数行业指数在绝对水平上都是增长的。从五年的区间来看,对于经济有较好代表性的周期性行业和部分弱周期的消费行业都累积了较大的涨幅,体现出中国经济在这个发展阶段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