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艾灸的一些简便方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6 02:30:36
从西医角度讲,糖尿病是一种因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而造成血糖增高引起机体代谢紊乱的代谢内分泌全身性疾病。从中医角度分析,糖尿病属于消渴症,分上消,中消,下消,乃五脏皆虚。而中医认为,糖尿病是气血,阴阳失调,五脏六腑,胰腺功能紊乱,微量元素失衡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种慢性疾病。
治疗法则:荣养阴液,清热润燥。
取穴:肺俞穴、脾俞穴、大椎穴、神阙穴、足三里、关元穴。
灸法:可以用艾条温和灸或用多眼艾灸盒在腹部的艾灸。如果能配合针灸,效果更好。
每日一到两次,每次20-40分钟。每10天为一个疗程,疗程间休息3-5天后继续第二轮的治疗,三个疗程统计疗效。
经三个疗程后,患者多饮、多尿、易饥等症状均有改善,体力普遍提高。
艾灸可以修复受损胰岛细胞,激活再生,逐步实现胰岛素的自给自足。服药一天比一天少,身体一天比一天好,彻底摆脱终生服药!
艾灸可以双向调节血糖,使血糖老老实实地锁定在正常的恒定值范围。
艾灸可以改善组织供氧,对微血管病变导致的视物不清、眼底出血等视网膜病变及早期肾病病变及早期肾病病变有明显治疗与改善作用,还可改善病人消瘦无力、免疫力低下、低蛋白质血证及伤口不愈等现象。
艾灸,尤其是化脓灸可以明显改善症状,有很多初期病人,通过化脓灸可以达到痊愈的症状。
上述方法虽好,但是一定要慎用,因为糖尿病的病人如果有伤口,很不容易愈合。当然艾灸和伤口是两回事。
艾灸可以有效控制糖尿病,这在很多资料都有报导。艾灸使病人的营养能得到有效的吸收和利用,从而提高人体的自身免疫功能和抗病防病能力,防止了系列并发症的发生,真正做到综合治疗,标本兼治。
艾灸可以:“虚则灸之,使火气已助阳气也;实则灸之,使实邪随火气而发散也;寒者灸之,使气复温也;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火就燥之义也。”
【转帖】灸降血糖:
应用针灸防治糖尿病,早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国内外就有报道,近20年来已越来越受到重视。针灸,特别是灸法降血糖,正在成为针灸保健的重要内容之一。从长期积累的经验看,灸法主要用于防治2型糖尿病,尤其是病程短、没有任何症状的早期2型糖尿病。
灸法:每周灸1组穴,两组穴位交替轮用。
第一组穴用艾条隔鲜橘皮灸。先取鲜橘皮若干,越薄越好。如无鲜橘皮,可用陈皮于温水中泡软后备用。将橘皮剪成约3×3厘米大小的片块,置于左右两侧共4个穴区,橘内皮朝皮肤侧。取纯艾条一支,点燃后用温和灸法,每穴灸5分钟左右,以局部皮肤出现红润为度。
第二组穴用用隔姜艾条灸法。取新鲜老姜一块,切成厚3~4毫米,直径2厘米的薄片,分别置于4个穴区,也按上法用纯艾条每穴以雀啄灸5分钟左右,以局部皮肤明显红润为主。
适应对象:两次重复测定空腹血糖超过6 .1毫摩/升,或餐后2小时血糖值在8~10毫摩/升之间者。
特别提醒:
一、持之以恒。一般要坚持灸3个月左右,不可半途而废。在血糖值恢复正常之后,最好也能每周灸一组。
二、管住嘴。2型糖尿病者以胖子居多,而且从灸法降糖的效果来说,也是胖者超过瘦者。但如果胖子主动节食减肥,特别是限制面饭等主食的量,更能明显提高降糖效果。体重最好减至不超过正常标准的5%。
三、迈开腿。也就是每天要多走路。一般每周应步行5~6次,每次步行35分钟以上。这种步行还要求有一定的速度,即锻炼后的心率达到170减去锻炼者年龄的余数。如果您是50岁的话,那么锻炼后的心率应为每分钟120次。
补充一点特别提醒:灸时一定要注意温度适宜即可,避免发生皮肤的烧灼损伤。
温和灸温度一般在60--70度为宜。有的话也是起泡,不会烧灼。
灸治的穴位是:胰俞、三焦俞、阳池、足三里。

您好:欢迎您光临衔的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