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位皇帝是这样死的——中国帝王非正常死亡的13种“杀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3:33:35
中国帝王非正常死亡的十三种“杀法”,导致60位皇帝是这样死掉
在中国历史上,帝王杀人是很出名的。一个人犯罪不只是一人遭殃,而是全家,有的是全族,最重的是诛九族,一块掉脑袋。用杀人如麻来形容帝王的残暴是比较贴切的。这样的帝王很多,每一个王朝的开国之君,几乎都是当朝的第一杀人王,是屠夫。如朱元璋,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杀人皇帝、铁腕皇帝。但是,任何事情都是辩证的,杀人者在杀人的同时,自身亦危机四伏,时时有掉脑袋的凶险,甚至连最不会杀人的宫女,都可能能联合起来杀皇帝。如明朝的第十一皇帝朱厚熜,差点就让杨金英、苏川药、杨玉香、王槐香等十多位宫女给勒死,因为宫女操作时太紧张,不会杀,朱厚熜才幸免一死。
所以,他杀在帝王非正常死亡记录中的比例是相当高的。大概统计,有超过60位大大小小皇帝是这样死掉的。这些被他杀的皇帝起因各异,式样也是五花八门。以“凶手”为主线,根据相互之间的关系,发现,大概有如下十三种皇帝“杀法”近臣杀、宦官杀、子杀、叔杀、父杀、母杀、妻杀、兄弟互杀、祖母杀、外公杀、岳父杀、兵杀、俘杀等。
一、近臣杀
这种杀法叫犯上作乱,过去叫弑,也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常见的现象之一,特别是早期王朝中,臣子不臣要弑杀皇帝的,例子多不胜举。十六国时期、南北朝时期、五代十国时期,还有各朝的后期,都是“臣弑君”的重灾区。杀个一个皇帝比砍一个草寇还容易,更方便。
汉少帝刘辩(公元175-190年),公元189年四月当了皇帝,结果九月就被废了。当时是奸臣董卓当道,董卓废刘辩为弘农王。次年派郎中令李儒酖,将刘辩毒死。可怜啊,刘辩虚岁才16岁。之后,他的弟弟刘协(公元181-234年),被董卓拥立为皇帝,追谥刘辩为“弘农怀王”,史称废帝,或少帝。死后被草葬。
十六国时汉系隐皇帝刘粲,昭武帝刘聪之子。先是以皇太子身份总摄朝政,公元318年七月正式即帝位。但当年九月,刚当了两个月皇帝的刘粲,即让掌管兵权的大将军、录尚书事靳准杀掉了。当时情况是,靳准将发动**,想联合重臣王延。王延不从,被靳康绑了回来。靳准遂下令**,冲入皇宫抓住刘粲,立刻诛之。所有刘姓皇族也跟着遭殃,男女老幼,一个不剩,全让杀了。靳准又掘开刘聪的宣光陵、刘渊的永光陵进行报复。刘聪刚葬一年,尸体尚未完全腐烂,靳准一刀砍下了他的头颅。但靳准也没有好下场,被灭西晋的第一功臣刘曜追杀。刘曜被太保呼延晏等拥为皇帝后,改汉为赵(史称前赵),立即将靳氏一家斩尽杀绝。一报还一报,刘曜又被后赵始主所杀。
十六国时期,大部分皇帝都是被手下谋杀的。所以,才有那么多小国小朝出现。
唐昭宗李晔(公元867-904年)、末帝李柷(公元892-908年)均为其臣子朱全忠所杀。朱全忠原名朱温,本是黄巢部将,公元882年叛变,举兵降唐。唐朝廷授朱温右金吾大将军、河中行营招讨副使,还赐名全忠,后授为梁王。但朱全忠并不忠,拥兵自重,权欲熏心,一直企图篡唐自已当皇帝。天复四年(公元904年),先是逼李晔迁都洛阳,同年八月,朱全忠将李晔杀了。但他不敢一下就当皇帝,而是拐了一个弯,就立李柷为帝,过渡一下。
刘盈的皇后是他的亲外甥女,吕雉大女儿鲁元公主的女儿。吕雉做事很绝,在少帝大了后,把少帝的生母,就是那个宫女也给毒杀了。渐渐懂事的少帝知奶奶杀了自己的母亲,心里不高兴,口出怨言。结果这让吕雉很担心,感到少帝不听话不保险,干脆把少帝毒死,另立同样年幼的常山王刘义为帝,自己继续在位。
十、外公杀
按照道理,就是再选皇帝,也不能有外公的份子,一般人想也不会想的。但在公元581年的时候,偏偏就发生了这样的一件事情,外祖父把皇帝外孙给杀了,自己当了皇帝。
这个“狼外公”就是前面提到过的隋开国之君、高祖杨坚。杨坚(公元541-604年),是南北朝时期北朝北周宣帝宇文赟的老丈人,即皇后杨氏之父。公元579年二月,宇文赟自称天元皇帝,让位只有7岁的太子宇文衍,史称静皇帝(见前文《谁才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小皇帝”》)。由于宇文衍年幼,让杨坚当辅臣,辅佐朝政,封他为庄大相,假黄钺,进爵隋王,总揽朝政。杨坚这还不满足,公元581年二月,直接把宇文衍给废了,逼外孙禅位,以其为介公,三个月后宇文衍死了,北周就此灭亡,葬于恭陵。41岁的杨坚自立国号隋,就此中国有了历38年的隋朝。隋朝与第一个封建王朝秦朝很相似,也历三代而亡,君王多未得好死。杨坚64岁时,让儿子杨广给杀了,葬后葬太陵。
十一、岳父杀
与外祖爷的关系一样,作为岳父的外戚也是与当皇帝不搭界的。但在西汉末年,让王莽逮住了一个机会,把闺女婿杀了,过了23年的皇帝瘾。
王莽(公元前45-公元23年),汉平帝刘衎的岳父。公元前1年,25岁的汉哀帝刘欣死了。刘欣无子,时为重臣的大司马王莽说服自己的姑姑王太后,迎立只有9岁的刘衎为帝,史称平帝。为了加强自己的地位,再次游说太后,要刘衎娶自己的女儿为媳妇,也就是立她为皇后。只有12岁王氏遂与刘衎成婚婚,王莽当上了“国丈”。之后,女婿刘衎不满王莽的**,矛盾加深。王莽遂限制其行为,强化控制,连他的母亲卫姬都让见,还将刘衎的舅舅一家杀掉,阻止其他外戚势力的形成,以免威胁自己。
刘衎心中更加不满,王莽愈发担心日后难以控制局面,索性毒死小女婿,立两岁的刘婴为帝。仅有14岁的女儿成了皇太后,这大概也是中国历史上年龄最小的皇太后了。在这种情况下,太皇太后王氏只好让王莽代天子朝政,称“假皇帝”或“摄皇帝”。居摄三年之后,公元8年,54岁的王莽直接废了刘婴,自立为帝,改国号“新”,史称“王莽篡汉”。王莽也因此成了中国封建帝王中第一位通过篡位当上皇帝的人。
从历史的发展来看,王莽当皇帝显然比乳臭未干的刘婴合适,西汉后朝王莽也为稳定刘家天下作出了贡献。当了皇帝后,王莽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王莽新政”。但也引起了贵族势力的强烈不满。加上对边防处置失策,国内赋役繁重,刑政苛暴。又遇黄河改道,天灾加人祸,政局动荡。天凤四年(公元17年)赤眉军、绿林军起义。地皇四年(公元 23年)绿林军攻入长安,混乱中王莽被杀,新朝灭亡。
十二、兵杀
帝王多是马上得天下,兵士在打江山的过程中,是绝对主导力量。从本质上来说,兵权即皇权,皇权即兵权,没有军队想当稳皇帝是不可能的,即**所说的“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兵士可以帮自己打天下,但也能让自己成了马下冤鬼,被兵弑的皇帝也很常见。
隋炀帝杨广就是被部将宇文化所杀。杨广(公元569-618年),高祖杨坚的次子,又名杨英,公元581年封为晋王,在南下灭陈和抵御北方突厥的过程中,立下大功,为杨坚赏识,太子杨勇被废后当了太子。公元604年七月,36岁的杨广谋杀了杨坚,当上皇帝。
杨广是中国历史出名的荒淫皇帝之一。继位后,他大兴土地,每月役使200万人营建洛阳。又用了约1亿5千万个人工开凿“京杭大运河”,供其去杨州作乐。当年,自洛阳到江都(今江苏省扬州市),共设置了40多座行宫,身边的美女如云,整日花天酒地。由于无止境的徭役和兵役,加天碰上灾年,民众不满其统治,纷纷起义,最后,杨广带着萧皇后和大批宫女美人,逃到了江都。
大业十四年(公元618)年三月三日,其禁卫军兵变,右屯卫将军宇文化傍晚时杀入宫中。杨广与萧皇后出逃被捉,叛军要取其头颅,杨广选择服毒,称要留全尸。服毒未成,被兵士勒死,满足了他留全尸的愿意。死后草葬于江都宫,遗迹至今尚存。
金国皇帝、海陵王完颜亮也遭遇了与杨文一样的结果。正隆六年(公元1161年),海陵王与南宋作战败逃途中,让自己的部下杀死了,终年40岁,当了13年皇帝。海陵王尸体运回来后始葬北京九龙山金帝陵区内,后被迁出草葬。
十三、俘杀
中国历史上,堂堂一国之君被外族捕俘的不是一个人两个人,最著名的就是明英宗朱祁镇了,于正统十四年(1149年)在土木堡之战中被瓦剌生俘。但很幸运,朱祁镇保住了一条命。被放回的朱祁镇九年后,竟然还能重新当上了皇帝。但更多的情况下,俘后都会被杀掉。
另一个被俘名人是宋徽宗赵佶。这个皇帝很有艺术天赋,如果不是当皇帝,应该是史上杰出的文人之一,平生著作极多。存世画作尚有《芙蓉锦鸡》、《池塘秋晚》、《四禽》、《雪江归棹》、《桃鸠图》等,如今都成了天价文物,还有词集《宋徽宗词》。由于皇帝喜欢舞文弄墨,赵佶当政时文艺繁荣,著名的《清明上河图》即为此绘就,敬献于他。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赵佶被金兵俘走。被俘后受尽凌辱,宫内女人也都被兵士要求强行发生性关系,或妻或妓。自己的爱妃王婉容也未能保住,被金兵夺走奸污。后来死于五国城,葬永祐陵。
西晋时愍帝司马邺(公元300-317年),公元313年14岁时即位,四年后,匈奴人刘曜进攻都城长安时,司马邺出城降顺,后被十六国时期汉王刘聪所俘杀。
十六国时期南燕慕容超(公元385-410年),公元405年承继父慕容德皇位。410年南燕为东晋刘裕打败,慕容超被俘送于建康(今南京)杀掉。南燕仅历14年灭亡。
十六国时期夏系赫连昌(公元?-428年)、赫连定(公元?-431年)兄弟俩,先后称帝,分别当了四年皇帝。先后被北魏生俘。赫连昌被俘后,北魏很客气,封其为秦王,公元428年将他杀了。
南北朝时期北朝北齐系,后主温公高纬、高恒,是父子关系。公元577年,北周攻陷都城邺(今河北临漳西南),父子先后被俘,同月被赐死。
上述十三种“杀法”,为中国帝王非正常死亡中“他杀”的主要记录。当然,实际上远不止这些。即使上面所提到的,也不全面,以后有时间再慢慢补充。从所有“杀法”来看,最危险的因素往往来自家庭内部、亲戚之间。由此可见,“家贼”难防一说,是千真万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