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白鳍豚8月8日正式宣告绝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5 08:15:28

长江白鳍豚8月8日正式宣告绝种
2n5k4E*A,F/h&i,c(M7e$d7M$d
TXT论坛"b8l)K(G$u(B
已在地球上生存了两千多万年,只在中国长江出没的白鳍豚,8月8日正式宣告绝种。 9W-R)v i;P4K1i"q
2006年12月13日,由瑞士人August Pfluger发起的长江考察结束,然而结果令人失望:考察团在为期6周的航行中未能找到一只白暨豚。August Pfluger说:“就算是还有一、两只白暨豚得以幸存,我们也不认为它们还有生存的可能。”
运行(V9f5_1O-e#Z2_
“我们来得太晚了,这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悲剧,我们失去了一种罕见的动物种类。”白暨豚是一种极为罕见的哺乳动物。  科学家在8月8日出版的《皇家协会生物信笺》期刊内发表报告,无奈地正式公布白鳍豚绝种。
他们说,白鳍豚要面对这个厄运,其中一主要原因是随着中国经济起飞及急速发展,愈来愈多货柜船在长江航行,也有很多渔民沿江撒网捕鱼,对江中的生态造成严重破。生态学家形容这是一场令人震惊的悲剧,并非意外和不小心造成,而是人为因素带来的恶果。
~&Q.x
在五十年代,在长江流域和附近的水域出没的白鳍豚,达到数以万计,一整个族类的哺乳类生物在这么短时间内完全灭绝,实属罕见。科学家在1999年进行调查时,发现长江只遗下13条白鳍豚,当时已把它列为濒危绝种生物。
Y
科学家指出,白鳍豚是过去一千五百年哺乳类生物进化过程中,第四种人类知道的完全绝种的生物,对上三种是在17世纪消失的马达加斯加狐猴、西印度鼩鼱和塔斯曼尼亚虎。 www.txtbbs.com%o#s$|%q1Q1N,M%O
TXT论坛+?%L#x!O#K"K
率领专家小组观察白鳍豚的英国生态学家杜维说:“人类损失了一种独特和充满魅力的生物品种。白鳍豚在地球上消失,表示进化生命树上有一条旁枝完全消失,显示我们仍然未做好保护地球的责任。” !e2N%a‘I(D&r
www.txtbbs.com/_/Y/e4t+i
杜维与中国zf的科学家合作,在三峡至上海全长1669公里的长江流域视察,但连往常经常发现白鳍豚的热门地点,也发现不到它们的踪影。他们发现渔民即使不是捕捉白鳍豚,但他们使用线和鱼网,仍会对它们造成伤害。 原来8月23日之前论坛数据将在近期恢复运行%v7n$s&?‘e i$U,l8Q
(g6p(Z B g-Y1^0D,n
白鳍豚,早在秦汉时期已被人发现及有历史记载,有“长江女神”、“长江美人鱼”的美誉。
估计白鳍豚是我国发行特种动物纪念币中第一个灭绝的动物,以后只可以在纪念币上和博物馆看到了 !n$]-S5f#g#f2A)`
世界上最后一头白鳍豚 #x+r:h;O4b/o$H(s,L4w
记得在我小时候,也就是十多年前,我们的老师告诉我们白鳍豚是和大熊猫一样的国宝,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当时白鳍豚的数量只有100只,而现在呢?白鳍豚的命运如何呢?
TXT论坛(q(p*k%u+k t+?:c
原来8月23日之前论坛数据将在近期恢复运行8["w‘E!F!E-D.[7}8l‘a
白鳍豚为中国长江特有的淡水鲸类,虽然在知名度上不如大熊猫,但论及辈分,可要比大熊猫高多了。大熊猫的进化历史始于一千多万年前,而白鳍豚在地球上已生活了两千五百多万年之久。因此白鳍豚被称之为“水中活化石”、“长江中的大熊猫”。
可惜如今白鳍豚已经所剩无几了,数目仅一二十头,甚至被国际保护人士称为“活着的死物种”。可以说,白鳍豚是一个似乎注定要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灭绝的物种。
TXT论坛5O1M,b.|4P3H/H5g.G
为了拯救这一被人类逼上绝路的物种,中国zf和科学家们已投入了极大的力量,建立了天鹅洲白鳍豚保护区,并且在武汉研究着一只惟一人工饲养的白鳍豚:淇淇。淇淇是1980年1月12日由湖北渔民在洞庭湖捕获的,至今它的头上还留有当年被大铁钩钩上岸的两个深深的疤痕。
1993年,中国zf宣布长江白鳍豚不足百头,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1997年,农业部渔业局组织长江中下游六省市几百名渔政和科研人员,在长江两千公里的江段拉网式搜寻,结果仅发现2头。
人们为了给孤独的淇淇找个配偶,也做了多次努力。1996年3月人们曾捕捉到一头雌性白鳍豚,取名珍珍。但是人工饲养不到半年,珍珍便忧郁而死。珍珍的忧郁完全值得人类理解。事实上当时人们捕捉到了三头白鳍豚,而其中一头被故意放了生。不想,这三头白鳍豚竟是三口之家,放走的那头是母亲,直至次日,母亲还在放生的水域打转、哀鸣。而捕来的父女两豚,由于女儿体弱无力屡屡下沉,父亲惟恐女儿憋死,便使尽全力托起女儿身体,最后自己筋疲力尽而死。珍珍就是这样,与母亲生离,与父亲死别,孤苦伶仃地存活了下来。当珍珍被带到淇淇的池中时,她实际上还没达到性成熟阶段,尚未进入豆蔻年华感受男欢女爱。不久,可怜的她便因患肺炎结束了年轻的生命。 2|!f4@(|-w-I)_1w
‘m1b!].|7T
现在,人们还为淇淇的婚事操心,希望早日为他找到一个如意新娘。这水池中的二十年,等于让他空守了大半生。 *C9a!q)t-L
TXT论坛3`/V,R3R-o1{/G!B;t2m
我们人类到底有没有办法拯救白鳍豚?我可以说——无法拯救。 TXT论坛)r){0f r+m(Q*F+W
www.txtbbs.com9L+W#V-L/U.V
他们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长江,如今成了最繁忙的运输水道,一些白鳍豚就是被这些来往船只的螺旋桨打死或打伤。长江也已成为一条巨大的排污明沟,下游几十条支流将污染的水都汇入长江,白鳍豚岂能在巨大的工农业废水中存活。人类对鱼虾的过度捕捞使白鳍豚总是饥肠辘辘。而长江沿岸普遍筑坝建堤,在江河湖泊的通道上修起了各种水利设施、船闸,使白鳍豚失去了安静的港湾——繁殖场所。
.O3h%_ h-x
苟延残喘的白鳍豚正面临着空前绝后的灭顶之灾。 TXT论坛"S1t)e#]/P/k.N-e9l(I
白暨豚是我们中国独有的物种,她生活在长江中,和大熊猫一样是我国的国宝。
12月中旬由来自日本、中国、美国和瑞士的30名科学家进行的为期6周的考察结果表明,目前长江里没有发现一条白暨豚—绝迹了!!!这是多么严重的事情啊! #S.x6M7m5[)w
原来8月23日之前论坛数据将在近期恢复运行‘u/N.N9e*|/E
国宝白暨豚从她生活的长江水域中消失,除了与某些人还乱捕乱杀和长江水域污染有关外,难道与修建了三峡大坝(严重影响了白暨豚的洄游)无关吗? TXT论坛(I2k-L%q2N!G
www.txtbbs.com;u%Z2Q)q/a&n(t
地球上的物种在一点点消失,无论是植物,还是动物,这都是人类的灾难。当地球上只剩下只有人这种高级动物,植物也都消亡殆尽,那么人还能生存在这个星球上吗?!
.com4d)](["y6Z6o.|.]8O+Y
附白暨豚介绍:
论坛,Y.z,H(X7A(c/B.X
识别特点 吻突狭长,长约300毫米。额部圆而隆起。背鳍三角形,位于身体的3/5处,有低皮肤脊与尾鳍相连。头顶的偏左侧有一个能启闭自如的呼吸孔。尾鳍水平向,向缘凹入呈新月形。
来8月23日之前论坛数据将在近期恢复运行,f7M5|0v5J7[ Y1K(u
1980年的一天,渔民在长江与洞庭湖交注牟湖口捕到一头相貌奇特、似鱼非鱼的水兽,长度是1.47米左右。人们把它护送到武汉市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科学研究人员惊喜异常地说:“这是国内、外动物学家从未亲眼目睹过它活体的白暨豚呀!”消息报道后,中外学者慕名来参观的络绎不绝对值,面对着这头珍稀而可爱的动物,都啧啧地赞叹不已。
白暨豚又叫白鳍豚,古书中称为暨。它与海里的鲸同属一类,可以说是名实相符的淡水鲸,分布在整个长江流域及其支流。由于它是鲸类最古老而原始的种类,因此被称为“活化石”。其实我们的先辈早就认识了它,晋代学者郭璞为《尔雅》作注释时,还对白暨豚有过细致的记载:“暨, (指海豚)属也。体似 (指鲟鱼),尾如 (指江豚)鱼。腹大,喙小,锐而长,罗齿生,上下相衔,鼻在额中,能作声。小肉多膏。胎生,健啖细鱼。大者长丈余。”当然,这里所说的大者长丈余是当时的量制,与现在的长度单位是不同的。当时在长江中,白暨豚的家庭兴旺,随处可见,是一支数量很多的水兽队伍。
白暨豚的眼睛小如绿豆,没有耳壳,耳孔只有外眼那么大。这可能是因为它生活在混浊的江河里,又经常在淤泥中寻找食物有关;至于听觉,它们体内具有独特的发声和接收回声定位的结构,其功效远远超过现代化的声纳设备,无怪有人送给它“长江中的活雷达”的美称。
白暨豚游动在烟波浩渺的江湖中,行踪飘忽不定,不间断地以潜泳和浮出水面呼吸的方式交替进行活动。呼吸时,额头和呼吸孔先露出水面,接着是背鳍,同时旱灾行吸气;呼气时会发出清晰的“扑扑”声,有时还会从呼吸孔喷出水花。完成一次呼吸后就潜入水中,一般是每隔3~5分钟露头呼吸一次。白暨豚是胎生的浦乳动物,怀孕期约一年,每胎只产1仔;母豚后腹部的两侧各有一个乳头,仔豚口含乳头,用舌尖把奶头顶住上颌形成一根细管吸住奶头,就不至于把水也吸进嘴里了。一位安徽的老渔民曾经看到一头幼豚伏身在母豚背鳍的前方,随同母豚在江中翻滚,忽上忽下而不滑落。它们是非常聪明的动物,智力甚至超过了黑猩猩和长臂猿,尤其奇特的是它的两个大脑半球能够轮流休息,所以它可以在清醒中睡眠,这种特异功能不是很值得人类进行研究吗? $f+V(i8s!s
近几十年来,苏州太仓市仅在1961年曾经捕到过1壮举白暨豚,由于作为白暨豚生活环境的水质日益恶化,白暨豚的数量迅速减少,总共已不足百头,故被国际组织确定为国际保护和禁止贸易的濒危物种,我国也已把它列为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
[真的灭绝了?] +V1E5^:r0`5p-t*@$F3c
TXT论坛&\3X3c7t5t*x#e)q
新华社发 $e*S9q‘J4H)e%f+P Y$k,j$]8`9? n;e&Y%K
13日,为期38天的寻找白鳍豚之旅到达终点站武汉。科考队遗憾地宣布,来回3336千米的考察未发现一头白鳍豚,这种比大熊猫更珍贵的种群的复壮希望已经极为渺茫。
由中国、美国、瑞士、日本、英国、德国6个国家的科学家组成的国际考察队自上月6日开始在长江干流搜寻白鳍豚。考察队集中了25名国际一流专家,并首次全面引入了声学考察方法,精确度与可信度大大提高。
科学家们强调没有找到白鳍豚不代表白鳍豚已经灭绝。王丁博士说,根据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定义,50年内没有在野外观测到任何的个体才标志一个物种灭绝,现在远远没有达到这个标准,毕竟两年前还有野外观测到白鳍豚的记录。
记者了解到,以中科院水生所为首的中外科学家从上世纪70年代末就开始了一系列的白鳍豚和江豚保护工作,包括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和人工繁殖研究。1980年至2002年世界上唯一一头人工饲养成活的白鳍豚“淇淇”曾在水生所内生活了约22年。 #p*u#_8d9\%j0c
可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被人类消灭的鲸类动物 /a:a(j9X$J:O-@.c)j:C
www.txtbbs.com5P7i;Z‘a3N1}!w9u S:i
覆盖白鳍豚历史分布江段的长江科考未寻找到最后的白鳍豚,科学家们称这个结果证明白鳍豚种群状况极度濒危,可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被人类消灭的鲸类动物。
中科院水生所工程师魏卓介绍,白鳍豚处于长江水生生物食物链的顶端,在长江水域中没有任何天敌,因此其灭绝不可能是自然原因造成,它所面临的所有威胁都来自人类。
目前中外科学家普遍认同四大原因导致了白鳍豚在20年的时间内几近消亡。
:
首先,酷捕滥捞经常误杀白鳍豚,或导致白鳍豚食物匮乏。魏卓说,一方面随着沿江人口飞速增长,渔民对长江里鱼类的需求越来越大,以鱼为生的白鳍豚能够得到的食物越来越少。另一方面,渔民捕捞作业对白鳍豚的误伤屡见不鲜。据不完全统计,由于捕捞作业误伤死亡的白鳍豚几乎达到死亡总数的一半。加上一些不法之徒大量使用炸鱼、毒鱼、电打鱼、迷魂阵等有害捕鱼手段,更令白鳍豚的生存雪上加霜。
M4S6a3V-X/O E
其次,繁忙的水上交通威胁着白鳍豚的安全,航道的日益繁忙使白鳍豚的生活空间越来越小。魏卓说,船舶的噪音污染,将白鳍豚的正常生活彻底打乱,干扰了它们的声呐系统,造成白鳍豚被船舶的螺旋桨打死的惨剧。在收集到的因此致死的白鳍豚标本中,有的头骨粉碎,有的被拦腰斩断。
来8月23日之前论坛数据将在近期恢复运行4S0`‘r e-U
再次,大规模的水利工程设施建设日渐压缩白鳍豚的生存空间,破坏其栖息地,并阻断白鳍豚的洄游路线。魏卓说,前些年有关部门在湖北洪湖燕窝实施爆破清理航道时,将一个拥有4名成员的白鳍豚家庭全部炸死,其中还有2头怀孕的雌豚。
3日之前论坛数据将在近期恢复运行:D‘A"]1a6X%L(p$B"E
此外,严重的水污染破坏了白鳍豚的食物资源,危害其健康。魏卓说,随着长江沿江工业的迅速发展和农药的大量使用,长江水质的污染日益严重,这极大地影响了白鳍豚的健康,造成其繁殖能力减弱。
江豚数量也在锐减 TXT论坛!R%j-Q9l2x(f8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