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演义里的关羽:解码关公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2 14:10:02
第1节:红脸之谜
第一讲红脸之谜我们的讲座从一个故事开始。这个故事呢,可能大家比较陌生,但是这个故事里面的主角相信大家对他是非常熟悉的。说是古时候在山西有一个姓冯的年轻人,叫冯长生。这个人长得面皮白净,但却臂力无穷,生性好打抱不平,经常在家乡为乡亲们做点善事,因闲事管得太多,得罪了一些人。父母也就加强了对他的管束,不让他轻易出去,说:“你还是在家里好好读书,准备参加考试,那才是正道。”有一天晚上,冯长生正在院子里用功看书。清静的夜色下,突然听到他们家东南角墙外有一户人家,父女啼哭不已。搞得冯长生心里很烦躁,你们的啼哭影响我复习功课,怎么回事呢!就拍拍墙问:“隔壁因何事啼哭啊?”隔壁的老头说:“不好意思,是这样的。我们家闺女本已许配他人了,结果今天被县太爷的恶少给看上了,明天就要来强抢,把她抢走做小妾。我因此上县衙状告他,但他是县太爷的儿子,人家手里面有权,不容我分辩,就把我打了一顿赶了出来。我们老百姓没有办法,所以只能相对而泣。”冯长生一听,这还了得,清平世界什么人能如此霸道呢?不由得心里怒火燃烧,提着剑连夜冲到县城,把县太爷和那个作恶多端的恶少都给杀了。自古杀人是要抵命的,冯长生没有办法只好亡命天涯,逃走了。官府就四处通缉他。冯长生是一路往北逃。古时候的山西从南边往东北方向走,必须要经过潼关。可到处都发着通缉令,贴着告示。古代通缉令跟现在大同小异,只不过那时候没有照片,通缉一个人画一张图,把这个人大致面貌画出来,有什么样的特征、特点,就写在、画在通缉令上面了。冯长生走到潼关城下一看,出不去了。关口贴着通缉告示,关底下还有官兵把守,怎么办呢?他就跑到黄河边上去洗洗脸,冷静地想想怎么出去。这么一洗脸,奇迹发生了,黄河水把这个脸色白净的人的脸给染成红颜色,脸色变红了。哎,连他自己都觉得奇怪。顺手又拔了一些头发下来贴在下巴上,这一来本来是位面白无须的小伙子,变成了一条红脸大汉了,而且长着胡子。他一看自己的形象改头换面了,于是就大摇大摆地来到了关前准备出去。守关的兵士一看过来一个人,说:“站住,你姓什么?”冯长生顺手就一指通缉令的方向,但他那个手指向很模糊。其实意思就是说我就是你要通缉的人,你要抓就抓吧。可是那个兵士昏头昏脑地抬头一看,因为通缉令和潼关的关字正好都在一个方向,“你姓关啊,出去吧。”冯长生就大摇大摆地混出了潼关,此后这个脸就再也变不回去了,就变成了一个红脸长髯的大汉,改姓为关了。我们听完这个故事马上知道了,您说的是关羽,关公啊!对了,我们讲座的主人公就是关公。
第2节:红脸之谜
关公是人们对关羽的尊称,因为大家崇拜关羽,所以后来尊称他为关公、关帝、关夫子、关圣人。他是中国上千年来上至朝廷,下至黎民百姓都竞相崇拜的一个偶像。他也是中国历史长河中唯一一个可以与孔子并称为文武二圣人、二夫子的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在成都武侯祠的刘备殿里,除了刘备是一身帝王装束,关羽也头戴冕旒、手持玉笏全身帝王装扮。一处庙宇、一座大殿竟然有两位皇帝,这是中国庙宇中绝无仅有的。成都武侯祠所承载的三国文化内容,我将在关公文化讲完之后,另辟一篇为大家专门介绍。现在话题还是回到关公身上。我们说,关公是传奇人物,那么他有什么具体的特点呢?你说他传奇,他一定是有非同常人的东西,在哪儿呢?我觉得可以从三个方面分析。第一,关公有鲜明的外貌,让人一看就过目难忘。第二,他有传奇的装备,就是他用的东西总是与众不同。这还不算,都不是最紧要的,最紧要的是第三,他的忠义人生。人们崇拜关羽并由此产生了关公文化现象,而关公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概念,我们就随着刚才提出的这三个方面逐一给大家进行解读吧。现在我们一提到关公就想到他是个红脸,我们前面讲的是一个传说故事,那仅仅是一个地域性的传说,很多人没有听说过。但是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关公就是红脸,那么这个印象又是怎么来的呢?我认为,它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学艺术的魅力所致,也就是说红脸是受传统文化的影响而产生的。在长篇小说《三国演义》第一回介绍关羽出场时,他就是一条红脸大汉。书中描写说: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诸侯纷争,朝廷为了镇压黄巾起义四处招兵买马。河北涿州的两位英雄刘备和张飞看了告示以后,相约要去为朝廷做点事。他们来到一个酒馆里,正在喝酒商议大事的时候,门外来了一个推车的大汉。进门以后就大声叫道,“拿些酒菜来,吃完以后我要去投军”。刘备一看此人,身长九尺,有两米多高的一条大汉,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用我们成都话说,进来一个“大莽娃儿”,就是一个大汉儿。我们讲美髯,丹凤眼,卧蚕眉,身高这些都还不是最主要的特点,因为其他人都可能有这种形象,但是唯有这个“面如重枣”却是唯一的。很多人读到这个重字的时候,问怎么发音啊?它应该读重(chóng)。“面如重枣”是说,关公的脸色像重阳节的枣子那样,是红色的。红脸人,形象鲜明传神,而且这么一个人走进来,那是过目难忘。作者罗贯中为了加深这个红脸的印象,在不同的场合进行了不同的描述。
第3节:红脸之谜
《三国演义》第五回,关公出场了。第五回写的什么?主要内容是十八路诸侯讨董卓。董卓进驻洛阳以后引起了天下大乱,有十八路诸侯联合起来讨伐董卓,盟主是袁绍。这伙儿人聚集到一起以后,因为各自心怀鬼胎,各有各的打算,所以根本没有准备去打董卓,而是白天就喝酒吃肉,晚上就歌舞升平,一点儿正事没干。所以董卓的大将华雄到了关外,挑战诸侯的时候,连杀了盟军的几员大将,诸侯没有人敢去应战,大家都说怎么办?关外华雄在挑战,这儿没有人应战,盟主袁绍脸上很不好看,自嘲地说了一句,哎,我那大将颜良、文丑是一个都没来,来一个,何惧华雄啊?正在这个时候,帐下有一个人说,小将愿意出马立斩华雄献于帐下。袁绍抬头一看,只见一个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丹凤眼、卧蚕眉,声若洪钟,我们知道,这就是关公。作者又把这个红脸美髯的汉子进行了一次复述,加深大家的印象。可惜,袁绍对他印象依然不够深刻。到了第二十五回、第二十六回,这个面如重枣的人可是让他吃尽苦头了。怎么回事呢?袁绍为了争夺统治权,在黄河中游地区和曹操打了一仗,这在历史上称作官渡之战。在官渡之战之前的袁、曹白马之战,是整个战役的关键,因为关公刀斩颜良和文丑,曹军才扭转了战局。袁绍的败军回去报告时都说,他们(颜良、文丑)是被一位红面、长髯的人给杀了。因此到了后面,关羽这张红脸就几乎成了他的一个形象代言,是他的logo,就像我们现在看到五环旗就想到了奥运会,想起奥运会就想起五环旗,想起了关羽就想起了红脸,看到红脸就想到了关公。甚至于现代人门上贴的门神,铺子里供的财神,只要是关老爷都是一张通红的脸。这种红脸已经影响到我们的文学艺术作品,侯宝林先生著名的段子《关公战秦琼》里面说韩复榘的老爷子不认识关公,他问什么呢?他说那个红脸人是谁啊?跑到我们山东来杀人!韩老爷子目不识丁,但是他提到的依然是红脸人。你看,关公外貌是如此鲜明,真让人是过目难忘啊。不仅如此,这张红脸已经成为中华文化一个标志性的特点了,我们向外国朋友介绍京剧的时候怎么说的呢?歌词怎么唱的呢?说“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因此关公这张红脸也随着我们的国剧——京剧走向了世界,这种具有冲击力的视觉外表,当然会给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第4节:红脸之谜
我们知道,世界上有黑种人,有黄种人,有白种人,没有人见过红种人。有一句歌词“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我们问,关公的脸为什么这样红啊?他怎么就是一张红脸呢?艺术来源于生活,那么我们要问,生活中真实的关羽他是不是就是一张红脸呢?这就是我们要解的第一个谜。陈寿写《三国志》时,魏国已有王沈的《魏书》、鱼豢的《魏略》,吴国也有韦曜的《吴书》可作参考,陈寿叙事简略,三书很少重复,记事翔实。在材料的取舍上也十分严慎,为历代史学家所重视。史学界把《史记》、《汉书》、《后汉书》和《三国志》合称前四史,视为纪传体史学名著。魏、蜀、吴三书,原是各自为书,一直到北宋才合而为一,改称《三国志》。要了解历史,我们必须回到历史当中去,现在没有时空隧道,我们只能借助于文献。三国时期的关羽距今已是一千多年了,关于他的历史事迹散见于不少史书,史书都说关公生年不详,关公是哪一年生的我们不知道,我们只知道他死于公元219年,距今1790年。记录关羽事迹最翔实可信的是陈寿的《三国志》,因为陈寿就是蜀国人。蜀国人写蜀国的历史,几乎就是写当代史,应该是可信的。陈寿这个人不因为自己的父亲受到了诸葛亮的惩罚而对诸葛亮随意贬谪,评价人物比较公允。所以当时的人看到陈寿写的《三国志》,称他有“良史之才”。那么,陈寿的《三国志》里写的《关羽传》有多少内容呢?我粗略估算了一下,中华书局的标点本里面写了一千零几十个字,如果跟那些大腕级的人物比起来,比如曹操父子、孙权父子、刘备父子,包括诸葛亮等等,他们的传记动辄都是上万字的,《关羽传》一千多个字能有多大的容量,多么丰富的内涵、能包含多少内容呢?但是,我们不要小看这一千多个字包含的关公文化的全部内容,后人从中发掘出了很多我们意想不到的东西。
第5节:红脸之谜
陈寿《三国志?关羽传》第一句话,“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人也,亡命奔涿郡。”姓、名、字都有了。中国古代有种说法叫“山东出相,山西出将”。书中陈寿特别指出他是“河东解人”,河东就是现在山西的运城一带。具体的地方在山西运城西南的解州镇,关键是后面那句话,“亡命奔涿郡”。人家没说他长得什么样,只说他年轻的时候因为犯事,亡命,逃跑了,奔涿郡,就是来到今天的河北省涿州市。后来,跟刘备、张飞一起结为同盟,开始了他戎马一生的事业。《三国志》从头至尾,以及其他的史料中,我们找不到只言片语说关羽是红脸的记载。因此,这张红脸我们可以说是后人赋予给他的第一个谜,历史上的关公不是一张大红脸。如果不是大红脸他怎么就变成大红脸了呢?我们说,一种历史和文化的现象,如果它不是真实的,那么一定是后代人进行了文化的创造。于是就有了第二个谜:是谁给关羽染成红脸的呢?为什么要给关公染成红脸?我认为关公变成大红脸,有以下几个地方值得注意,都是因为我们中华文化太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了:第一类是民间传说。民间故事里有关公变成红脸的鸡血染红篇和鼻血染红篇等。这又是怎么回事呢?这类故事内容跟我们前面说得差不多,还是关羽见义勇为,结果被官兵通缉。四处躲藏的时候,逃到了一座山里,有一个姑娘正在屋前纺纱,看到关公以后,说你赶快到床上装病,躲藏起来。那姑娘杀了一只公鸡,把鸡血抹在了关公的脸上,同时把自己的头发剪下来贴在关公的嘴巴上,然后用被子把他蒙起来。官兵追来以后,一看床上躺着一个人,把被子一撩开看,他们要抓的人是一个面皮白净的人,可眼前躺在床上的这个人呢,满脸通红,长髯过腹,好像在发烧,就像现在的h1n1患者,官兵吓得赶紧躲得远远的,关公因此躲过一劫。当然这个被鸡血染红的脸就再也变不回去了,而这个姑娘的青丝就变成他长长的美髯。
第6节:红脸之谜
跟它类似的说法是鼻血染红的。说关公还是被追杀,但是这次姑娘换了,换成一个老太婆了。关羽来到河边,老太婆对他说:“小伙子,你赶快把鼻子打破。”关羽一拳头把自己鼻子打破,用鼻血抹在脸上,变成红脸,再把头发拽下来贴在下巴上,立刻成了一条红面长髯的大汉。官兵追来一看,不是面皮白净的人,就继续朝前追赶。关羽谢过了这个老太婆,一路跑到涿州去了。这老太婆是谁啊?那是救苦救难的菩萨观世音,是观世音来点化他。第一是鸡血染红,第二是鼻血染红,鸡血还有民间的色彩,而观世音指点他用鼻血抹脸已经带有非常传奇的神仙故事的内容了。还有一种说法,关羽不是凡人,是天上的龙王爷转世的。故事说关羽的老家解州有个大盐湖,盐湖水直通南海。这湖岸上有一处寺院,里面有一个老和尚喜欢下棋,凡是过往的行人都要陪他下一盘棋,他宁愿舍点饭菜给行人吃。后来有一个大汉跟他下棋,你来我往下了一个多月都不分胜负。有一天,一个时辰之内,老和尚是连败三局。这个大汉就问了:“你不是挺能下的吗?今天怎么回事呢?让我的吧?”老和尚说:“不是,我们家乡解州啊,已经数月没有下雨了。禾苗干枯,老百姓将要饿死了,怎么办?我心急如焚啊,没有心思跟你下棋,所以连败数局。”大汉叹口气说:“我告诉你吧,我就是天上的龙王。玉皇大帝不让我在此间布雨,我没有办法,所以郁闷,跑这儿跟您下棋,解解闷儿。”老和尚一听,既然您是龙王爷,求求您,救救我们的百姓吧!在老和尚的苦苦哀求下,龙王说:“好吧,我这就回去布雨。但是我有一个请求,等到雨停之后,您拎一个大桶到湖边去,等到冒出红色湖水的时候,你把它装在桶里面拎回寺院去。”老和尚说,只要您下雨就行。果然大汉回去以后天上就下起了甘霖,解州旱情得到了缓解。老和尚遵照那个人的嘱咐,到了湖边,等到冒出红色湖水的时候,他就把冒出的红色湖水全部收集起来装在桶里面,拎回了寺院。108天之后,那些红色的水里就蹦出来一个红色的小孩,这就是关公转世了。他本是天上的龙王爷,因为,擅自布雨于人间,冒犯了玉皇大帝受到天庭的惩处。而那冒出的红色湖水,就是被斩杀的龙王爷的血水,后来转世变成我们今天的关公,所以他的脸本来就是红的,不是后来染红的,人家是天上的龙王爷转世的。
第7节:红脸之谜
第二类是民间评话。说评话的就像我们今天的曲艺工作者。这些人在讲三国评话的时候,他们就喜欢把关公说成是红色脸庞的人,这个说法至少从元代就有了。距今600多年以前的元代有一本书叫《全相平话三国志》,什么叫全相平话呢?就是这个书的上面部分是图,下面部分是文字,用现在的话说叫做插图本的三国故事,这是说书艺人所用的底本。它里面介绍关羽就是“生的神眉凤目虬髯,面如紫玉”。你看,光是神眉凤目这些都不重要,关键是面如紫玉,关羽的脸色就已经变了,不是白色的,也不是普通形象的,是面色如紫玉。当然这是文学形式之一的说书艺术,还有更直观的就是我们传统的表演艺术。中国的表演艺术起源很早,到了宋元时期,就是粉末登台演出了,演员演出时须勾画脸面。当时就有一种说法,“公忠者雕以正貌,奸邪者与之丑貌”。什么意思呢?就是演员在表演的时候一定要忠奸分明。为什么呢?那是因为古人演戏的台子与观众有距离。如果是庙会上演出,底下人山人海,观众看不清高台上演的什么啊?出场的是好人还是坏人?为了让底下的观众看清楚台上的人的表演,必须要涂面抹脸,用现在话来说就要进行脸谱造型。怎么造型呢?“公忠者雕以正貌”,也就是说正面人物,要“雕以正貌”,所谓正貌就是红色的基调,最多略略画几笔,甚至把五官都要夸张一下。底下人看得清楚就说,哦,这是红脸,好人。坏人什么样呢?曹操就是代表人物,白脸出来了,哦,这是坏人出来了。虽然演员没有麦克风,观众也许听不清楚他唱的什么,但是观众一定知道演的这是好人在杀坏人,好人在惩罚坏人。为什么呢?从人物脸色观众就看清楚了。所以把人五官放大,把动作放大,水袖啊、衣帽等等都极其夸张。舞台表演,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是民间的表演艺术。
第8节:红脸之谜
第三类就是我们文人的参与创作了。封建时代的文人很有才能,他们根据各种各样的传说和表演,就把关公变成了红脸。最典型的就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罗贯中摒弃了他认为离奇古怪的传说故事,演变过程只有一句话,刘备问关羽,“你哪儿来的啊?”关羽怎么回答?我是“河东解良人也,因本处势豪依势凌人,被吾杀了,逃难江湖,五六年了。”你看,就这么一句话,就把我们前面所有讲的故事都概括了,细节您自己去想,一句话,就把陈寿的“亡命奔涿郡”几个字解释得清清楚楚。那么我们就要问了,这个红脸它到底蕴含着什么样的文化和内涵呢?我们知道,脸谱有红色的,也有黑色的,也有白的,也有花的。根据各种类型,不同的人物,不同的品行进行不同的人物造型。那么为什么不给关羽弄一个黑脸呢?你不是喜欢打抱不平吗?你不是喜欢见义勇为吗?黑脸也不是坏人,也是好人脸谱啊。甚至花脸也一样,像张飞啊、窦尔敦啊、李逵啊,包公啊,这些人的脸谱都可以画,为什么关公一定要给他抹一张红脸,而不是黑脸、花脸呢,这个红色有讲究没有呢?有!关羽从历史上不是红脸变成红脸,这有一个过程,这个变化过程是因为我们民间不同的群体纷纷加入其中了,用我们现在话说,这些人是太有才了。明明人家是一个白净的书生,变成一个红脸的大汉,他们为什么要把他变成红脸呢?这红脸背后到底有什么说法呢?一、红色代表着反抗斗争的精神。我们前面讲的所有关公的传说故事,不外乎一个主题,关羽是一个具有正义感的青年人,而且反抗的是官府,代表着下层平民的意愿,因此把他涂成红脸,代表民间反抗的一种斗争精神。
第9节:红脸之谜
二、红色代表着正直和正义。关羽可以说是第一个见义勇为的青年人啊,当时没有这种评选,如果评一定是荣获全国十佳见义勇为青年。因为他所做的都是符合老百姓群体利益的事情,所以红色体现着一种正直、正义,有这个精神和内涵在其中。三、红色是英雄本色,这个大家非常好理解,我们今天的情况依然如此,红色是正统的,正义的,同时也是英雄的本色,只有英雄才配红色,从古至今皆然。五德始终说五德终始说是中国战国时期的阴阳家邹衍所主张的历史观念。“五德”是指五行木、火、土、金、水所代表的五种德性。木克土、金克木、火克金、水克火、土克水。“终始”指“五德”的周而复始的循环运转。邹衍常常以这个学说来为历史变迁、皇朝兴衰作解释。后来,皇朝的最高统治者常常自称“奉天承运皇帝”,当中所谓“承运”就是意味着五德终始说的“德”运。汉代起初在汉高祖刘邦时,张苍认为秦国祚太短且暴虐无道,不属于正统朝代。应该由汉朝接替周朝的火德,所以汉朝之正朔应为水德。到汉武帝时,又认为秦属于正统朝代,改汉正朔为土德(因土克水),直到王莽建立新朝,方才采用刘向刘歆父子的说法,认为汉朝属于火德。汉光武帝光复汉室之后,正式承认了这种说法,从此确立汉朝正朔为火德,东汉及以后的史书如《汉书》、《三国志》等皆采用了这种说法。因此汉朝有时也被称为“炎汉”,又因汉朝皇帝姓刘而称“炎刘”。我认为还应该更深化一点,我们应该从文化的角度来分析,这个红色的背后到底有什么文化的内涵。首先我们发现,它与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中五德始终的理论有关系。什么叫五德始终啊?五德始终是传统的儒家理论,起源于战国,发展完善于汉代。当时的人们认为,天地之间是由木火土金水五个元素所构成的社会,那么,人间的王朝一定要和天命的运行相符合,这样的王朝才能长久,否则就是短命的。所以刘备创立的蜀汉王朝都是有政治的意义,就是奉行火德。火是红色的,刘备的儿子刘禅也是这样认为,在他当政期间的年号里面有一个年号叫做“炎兴”,所谓“炎兴”就是火非常旺盛,这当然是他的一厢情愿。实际上王朝的兴衰是与治理者有密切关系的。你治理得不好,你再什么德也没有用的,所以刘禅的“炎兴”还是短命的,蜀汉王朝仅存在四十多年就亡了。但是当人们把关公变成了红脸,说明他的脸色与汉朝正统的红色是相符的,以此表明他是汉朝一个大大的忠臣。
第10节:红脸之谜
其次呢,我们还认为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语言习惯有关系。我们古代人喜欢说什么呢,赤心对赤帝,赤心就是红心,当年曹操写了一封信给杨奉,里面说:“吾与将军闻名慕义,便推赤心。”就是曹操笼络杨奉的时候说,我久仰您的大名,仰慕您的正义,我对您是一颗红心相对。赤心就是红心。关羽是汉朝的忠臣,他是红心,但是这个心不可能掏出来给别人看。那么为了表现他的一颗红心,怎么办呢?只能通过外在的有象征意义的东西来表达,这就是用红色的脸来代表他有一颗红色的心。所以我认为关羽的红脸正是他红心的一种外化的表现。再者,还与中国传统文化中辟邪文化有关系。人类自古以来就认为红色的东西很神秘,两万多年以前的山顶洞人安葬同伴时要在尸体旁要洒一些赤铁矿粉,就是红色的铁矿粉,这是干什么呢?这显然不是一种生理的反应和需求,而是一种社会符号或带有巫术文化的内容。具体就是用赤铁矿粉来辟邪。为什么选择赤铁矿粉呢?因为它是红色的。红色是鲜血的颜色。鲜血是辟邪的,这是古人的想法,因为有鲜活生命的人才有鲜血,人死了血自然就没了。所以关公有一张红脸,使得一切邪恶的东西都不能对他进行伤害,这种文化传统的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封建时代皇帝虽然穿着黄袍,但是宫里面东西都是红色的,大红灯笼,大红宫墙,大红地毯,都用红色来辟邪。义和团的时候,对洋枪洋炮没有足够的认识,以为那些是妖魔鬼怪之术,就用猪血、鸡血一些乱七八糟的红色东西一起往上泼,以为这样可以破除人家的妖术,愚昧!但是这反应的是一种原始的形态。我们今天的人过本命年,过生日,穿条红裤子,系条红腰带,什么意思啊?老人会告诉他,这是保佑你本命年平安,带有辟邪的功能。我们将关公鲜明的外表之一的红色逐一进行解密,从它的来源以及它背后的文化含义,作了一些大致的探索。当然,关公鲜明的外表还不止这些,还有什么呢?我们后面接着讲。
第11节:桃园结义见真情
第三讲桃园结义见真情我们曾经讲过,关公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呢?红脸、美髯、丹凤眼、卧蚕眉,再有就是他传奇的装备,青龙偃月刀、赤兔马。而这些,仅仅是作为关公这个特殊人物的一些外化的特征,关公真正为人颂扬的是他的忠义人生,也就是说关公文化的内核是他的人生事迹。今天我们就从小说中的桃园三结义开始。桃园三结义是在什么样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呢?当时天下大乱,三国就是个大乱的时代,有句俗语叫做天下之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分分合合的根本原因在哪里呢?统治阶级内部出了问题,宦官外戚交替专政;又有黄巾起义、加上灾害频繁,这就引发了社会的大动荡。当统治阶级被搞得焦头烂额的时候就四处张贴告示,招兵买马,当权者也想有一个稳定的统治秩序。这个故事就发生在涿州招兵买马的过程中,刘备看到了黄榜。刘备我们都很熟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人家是皇族,因为家道已经衰落,只能编草席、卖草鞋,以此谋生。但是刘备胸有大志,看到公告以后心里面很感慨,长叹了一声,这一叹,又叹出一位英雄来,谁呢?张飞出场了。张飞说大丈夫身当为国家出力,你叹什么气啊!这刘备一听,谁这么大的口气呢?刘备看见张飞,身长八尺,豹头环眼,声若巨雷,势若奔马。这么一个大大的英雄好汉出场了,刘备见此人长相异常,就问老兄您贵姓啊?张飞回答:“我世居涿州卖酒屠猪。看到天下大乱,我也想要为国家做点事。我看见您在叹息,故有此言。”刘备说:“我不是叹息,我是苦于无力。我编草席、卖草鞋,只有那么点钱,没法招兵买马。”张飞说:“那好办,我家里颇有田资,我们共同来举兵怎么样?”刘备一听,好啊。二人来到一个酒馆里,正在商议之间,又一个英雄出场了,这就是我们今天讲的主角——关公。
第12节:桃园结义见真情
关公出场那是威风凛凛,进了店大喝一声:“酒保拿酒来,喝完了我立马投军去。”刘备一看,相貌堂堂,威风凛凛的一条大汉。刘备上前去自我介绍了一番,说:“请问先生怎么称呼啊?”关公说:“我是山西的关云长,因为家乡的那几个豪强地主作恶多端被我杀了,我逃难江湖已经五六年了。眼下朝廷正在招募有用之人,我特来投军的。”刘备一想,这不正好吗?我们三个人志趣相投,何不找个地儿,议议今后的大事呢?于是,一个没落的皇族,一个流落江湖的英雄好汉,一个卖酒屠猪的个体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了一起。次日,他们就在张飞的庄园摆下乌牛白马和一些祭品焚香再拜。当天桃花盛开,这是多么灿烂的一个前景啊!备下的乌牛白马是设祭盟誓时的习俗,以示神圣和庄重。焚香再拜誓词说了什么呢?我们虽为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而且是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这段誓词,这段故事成为了经典。问题是刘关张在历史上是否真的举行过结拜仪式,真的发过这种誓?还有,为什么是“桃园”结义呢?我们先来看一看,最后这三个人的结局是什么。蜀汉章武元年,即公元221年,刘备和张飞准备率领军队去讨伐东吴,为什么讨伐东吴?因为东吴把关羽擒杀了。结果,就在刘备准备好出发之前,传来了张飞遇害的消息。这张飞性子急,他跟刘备约好了要出兵,结果回到阆中以后让他手下的人立即置办白盔、白旗、白甲,要三军挂孝出征。手下人说,将军啊,这活时间紧、任务重,没法干,完不成,能不能宽限几天啊?张飞为兄报仇心切,说我恨不得立马就出发,你还敢违反我的军令?每人领了五十鞭子,而且还说改日就要完成,如果完不成,我要杀你们示众。张飞手下这二人,一个叫范强,一个叫张达。心想,张将军说话算话的,任务显然第二天完不成,可能还要面临被杀的危险,怎么办呢?干脆,他们就先动手了,所以就把张飞杀了,那是公元221年的事。两年以后,公元223年,刘备因为为两个兄弟报仇,出兵东吴,结果是大败而归,病死在奉节永安宫。关公去世是公元219年,张飞去世221年,刘备去世223年,平均两年死一个兄弟。
第13节:桃园结义见真情
一场由关公之死而引发的兄弟悲剧难道就这样上演了吗?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难道仅仅是要实践那个誓词?还是因为他们结义惹的祸呢?如果不结义是不是没有这回事呢?我们来逐步分析一下。刘备这个人,仁厚忠义,知人善任,盖有高祖遗风。意思是说刘备这个人性格温和,待人比较和气,有高祖刘邦的那种领导才干。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那都是了不得的将军。但是,一个呢,“刚而自矜”,就是关羽刚愎自用,骄傲自负,听不得别人的意见,而且容不得别人比自己强,这是他致命的弱点。另一个呢,“暴而无恩”,张飞对下属粗暴而寡恩。虽然一个是义薄云天的关公,一个有国士之风的张飞,但因为他们性格中的弱点,用陈寿的评价叫“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因为自己的短处和缺点招致的失败,所以性格不同则命运不同。现在最时髦的一句话“细节决定成败”,性格就决定了命运。所以他们三个的结局肯定是这样,在冥冥中就已经安排好了。跟结不结义,发没发过誓是没有关系的。虽然我们从政治层面来看,刘备、张飞是为了给关公报仇而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但是人家是信守承诺。从做兄弟这个角度说,他们被后人看成是千古楷模啊!为什么呢?因为在刘备、关羽、张飞结义之前,中国历史上这种例子很多,很多人都举行过结义,也结过盟,但是我们只记得桃园三结义,这是因为《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把结义这种概念化的东西经典化了,这就是在我们民间流传非常广泛的、脍炙人口的桃园三结义故事。
第14节:桃园结义见真情
桃园结义的故事对后世影响是非常大的,那么历史上刘备、关羽、张飞他们是否真的举行过这种结义,真的发过誓吗?我们看历史文献怎么说的。从《三国志?先主传》、《关羽传》、《张飞传》中,我们找不到一丝一毫他们结义谋事的记载:《三国志?先主传》:刘备“好交结豪侠,年少争附之。”《三国志?关羽传》:“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三国志?张飞传》:“少与关羽俱事先主。羽年长数岁,飞兄事之。”除此而外,《费诗传》,以及《华阳国志》等史料都有相关的记载。于是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一些认识:第一我们可以分析出,《先主传》说刘备这个人喜欢接纳豪杰,“年少者争附之”。他喜欢结交豪杰,喜欢招纳英雄,而且年轻人都愿意投奔他。而《关公传》里提到的是什么呢?说的是刘备和关羽、张飞两个人关系非常密切,“寝则同床”,就是睡在一个炕上的意思。大家觉得这有什么呢?但是在那个时代是有高低等级制度的。能够睡在一起,而且是“恩若兄弟”,那是真正的不得了啊!而且关羽、张飞对刘备是非常的尊重,“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什么意思啊?就是在人多的时候刘备可以坐着,而关羽和张飞只有站在他的背后,侍立终日,没有一点怨言。而且还能“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刘备军队发生战事,他们就冲锋在前,从来没有半句含糊的语言。史书中还记载,张飞年轻的时候跟关羽一起投靠了刘备。“羽年长飞数岁”,关羽年长一点,所以张飞“兄事之”。张飞把关羽当成兄长来看待,史书中看不到结义,更没有誓词,但是可以看得出,他们确实又有兄弟一般的情谊。
第15节:桃园结义见真情
那我们就要问了,既然没有结义、没有誓词,没有这些结拜的礼仪,为什么罗贯中要增加桃园三结义这个故事?我们知道,世道混乱才会发生结义这种事,因为个人在乱世中力量是非常弱小的,一个人怎么可能和社会上邪恶的歪曲的势力抗衡呢?三国就是一个乱世,人与人之间缺乏相互的信任,所以增加这个故事第一是呼唤着忠诚,呼唤着信义。最不讲信义的我们说三国时代就有一个人,小说中描写的典型,就是吕布。吕布后来被别人骂是“三姓家奴”。吕布本来是丁原的义子,丁原也是一镇诸侯。董卓进驻洛阳以后很喜欢吕布,就命令手下人去诱惑他,送他东西,收买他。送他什么东西呢?赤兔马。《三国志》说,这匹赤兔马本来就是吕布的。但到《三国演义》里呢,却成了董卓来引诱吕布的一个物件。而吕布也绝了,看到这匹赤兔马以后马上就反问了,你不会白送东西给我吧?总得有什么交换的条件吧?兄赐此龙驹,我拿什么来回报你啊?他想到的是,你给我,我给你,双方是一种交易。而后来曹操把这匹赤兔马送给关羽的时候,关公说什么?我不是轻人而贵牲畜,我知道它是千里马,这样我当天就可以看到我大哥了。你看,一件事情上关公和吕布两个人的品行是云泥之别。所以,吕布得了赤兔马,后又中了王允用貂蝉诱惑他的美人计,最后一声“有诏”,就杀了跟他拜为父子的董卓。当然董卓他该死,这个人千刀万剐都不为过,但问题是吕布杀董卓的动机是什么啊?不是为民除害,是私愤大于公仇,他觉得是董卓把貂蝉给抢了。所以从这点看来,这个故事里边包含的是呼唤忠义。
第16节:桃园结义见真情
第二,桃园结义的故事凝聚着作者的情感。《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是元末明初的人,因为元朝是蒙古族统治者,所以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到了元后期非常尖锐,很多起义队伍反抗这个腐朽的统治。有史料说,罗贯中是“有志图王者”,他也是在乱世中希望有所作为的一个知识分子。但是“遭时多故”,因为起义的各队伍之间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没有一个统一的纲领,除了打元朝统治者,自己内部也在互相残杀。所以罗贯中虽然投到了起义队伍里面,但是并没有像他想象的那样就可以为国家出力。只好把自己的情感化为了不朽的名著,在第一个回合里面就写了“宴桃园豪杰三结义”。第三呢,结义是可以增加情感,可以增加力量的,所以我们说结义结义,有情才有义,乱世才结义,但是无情必无义。我们都知道,这故事叫桃园三结义,大家想过没有,它为什么不叫苹果园三结义,葡萄园三结义呢?这有没有讲究呢?有讲究。桃花、桃树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面有特殊的象征意义:首先,桃树乃春天早发之树,桃园三结义预示着刘关张事业初始,结义以后他们的事业就开始了,这是好的开端。其次,桃花灿烂夺目,预示着将来他们的事业兴旺发达。《诗经》上说“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桃花灿烂得就像燃烧的火焰一样。现在说,这人走桃花运,因为桃花艳丽,象征一段很美好的姻缘,当然桃色新闻那是另外一回事。我们还记得夸父逐日最后道渴而死,把手杖一扔,“化为邓林”,就是化成一片鲜果累累的桃林。为后来追求光明的人解除饥渴。预示事业兴旺发达有后续,所以一定是桃园结义。另外桃木它自身会散发出一种气味,这种气味可以驱逐蚊虫。在汉代的时候就有一种习俗,在过年过节的时候毛宗岗
第17节:桃园结义见真情
字序始,号子庵,曾仿效金圣叹删改《水浒传》的做法,假托得《三国演义》古本,对罗贯中原著进行删改,并在章回之间夹写批语,题为“圣叹外书”、“声山别集”。毛宗岗一百二十回本《三国演义》在情节上变动很大,不仅有增删,还整顿回目,修正文辞,改换诗文。与原著比较,尊刘抑曹的正统观念和天命思想明显加强,在表现技巧、文字修饰方面也有提高。把桃木刻成一个小人,挂在自家门口,驱除邪物。所以桃园结义既浪漫又有辟邪的意味在里面。那么为什么我们说这个誓词是“千古盟书第一奇语”?这话不是我说的,这是清代的文学评论大家毛宗岗说的。他为什么这么评论呢?他没解释,我理解这段评语,第一它体现着结义的一种兄弟情深,这是忠,这是贞。因为异姓兄弟,没有血缘关系,但是经过了一个歃血为盟的仪式之后,变成了比血缘关系还要牢固的一种兄弟关系,这就不得了了,这需要什么呢?需要真情,需要真诚,需要忠贞。第二,结义体现着一种肝胆相照的义。大家想一想,只有忠诚的义才能做到关键时刻不离不弃。一个公元219年被擒杀,一个公元221年被暗杀,一个公元223年病逝,几乎是两年就有一个英雄死去,他们为了什么?就是能同甘苦,共休戚,患难相携。第三,誓词里面有两句话很关键,“上报国家,下安黎庶”。报国家就是共赴国难的一种忠,安黎庶就是稳定民心的一种义,因此誓词里面还包含着忠义双全的意味。那么结义结义,什么叫义呢?其实结义是中国文化里面非常古老的一种结交朋友的形式,结义也叫拜把子。最初的时候因为没有血缘关系,就是几个人在一起,把手指割破,把血滴在酒里面,然后喝下血酒,觉得这个酒里面大家血液就相通了,就比血缘关系更牢固了,都是亲兄弟了。后来呢,杀只公鸡,滴点鸡血,那也叫血,反正是沾了血了。因此结义这种形式强调一种非血缘的牢固的兄弟关系。古人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显然整句话重点偏向后句,为什么?结义就形成了一种带有一种血缘纽带的关系在里面,那是都要遵守的。第三,结义要讲究诚信,要仗义。提到最典型的就是《水浒传》。我们知道,《水浒传》写了一百零八位好汉,由四方集聚梁山。为什么聚义到一起,因为那有一面旗子写着四个字:替天行道。他们都聚在这面大旗下,虽然聚义厅变成了忠义堂,但是,脱不了的是一个“义”字,一个“义”把出身、经历各个不相同的人团结到了一起。宋江为什么叫及时雨啊,因为他平时就仗义疏财,对谁都是兄弟,都是哥们儿,最关键的时候能站出来。晁盖他们智取生辰纲以后,事情败露,被宋江知道了,按理说,站在大宋朝廷这个立场上,你宋江应该干什么呢?你应该协助县衙门去抓捕这些盗窃犯啊,但是他没有这么干,他本身就是一个司法干部啊,是郓城的押司,掌管刑名的国家司法人员啊,却知法犯法,担着干系跑去通风报信,通知晁盖,赶快逃命。如果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上,这叫做不忠,私通盗匪。但是晁盖他们取得生辰纲,那些是不义之财啊,那叫该出手时就出手啊,取之于民还之于民,所以宋江去通知他让他们走,实际上是维护了人民的利益,这就是真正的义。
第18节:桃园结义见真情
圣人孟子曾经把义和生命是提到同样的高度,但是也有取舍。他说,如果当生命和义不可兼得的时候,舍生而取义,这是多么崇高的境界啊!由此下来我们说明,义也是有高下、大小之分的,义是有衡量的道德和价值观念的,义是要讲原则的。清兵入关以后,对汉族采取了很多残酷的政策。到了清朝末年,很多人不满腐朽的统治,纷纷举行了各种结社、结盟。我们所熟悉的同盟会、兴中会、天地会,以及四川的袍哥,都是通过结义、结盟形成的反抗清政府的一些民间组织。这些组织的成立之初不可否认,他们带有极强的积极性和革命性在里面。其他的我们不说,我们这儿举个例子。袍哥是我们四川的一个民间帮会组织,结义拜关羽为神,而且袍哥开山堂,就是收徒弟的时候非常隆重,高高地把关公的神像挂在上面,而且龙头大哥只能坐在侧面,旁边还有一个位子当然是二哥坐的,一般是虚位。因为桃园结义里边关羽排行老二,这个位子只能是虚位以待。如果一定要有人坐着,他一定是读书人,要穿着长衫子坐在那儿,就好像是关公坐在那儿一样。这是当时的一种排场,当然也歃血为盟,也行忠义之事。我们举一个比较典型的,为革命作出了一点积极贡献的人物。抗日战争时期,四川的大袍哥范绍增,我说这个名字大家不太熟悉,我说一个大家熟悉的名字,前几年播了一个电视剧叫《傻儿师长》。讲的就是当年的范绍增师长,成都话读音是“哈儿师长”。“哈儿”就是成都人说的瓜娃子,就是北方人叫的傻子。范绍增是不是真的傻,真的哈啊?他才不哈,他是大事不糊涂,小事可以犯傻。范绍增早年嗨过袍哥,什么叫嗨?这个字很不好解释,通俗地讲就是参加、混过袍哥组织。袍哥们的口头语是:“袍哥人家,绝不拉稀摆带。”这话我翻译一下,我是袍哥人家,那么做事的时候,绝不含糊。当然这个含糊里面就有问题了,到底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什么是正义的,什么是非正义的,那不管,反正要我做事,我绝不含糊。所以抗战期间,他率领川军88师,奉命抗击日寇。在他的部队里面呢,有个副营长叫曾涵林,是个共产党员。被国民党特务知道了,就打了个报告到重庆去,蒋介石知道了以后非常生气,电令范绍增将军把此人抓捕起来,立马押送上饶。范绍增是嗨袍哥的,袍哥人家绝不能干这个事。那怎么办呢?他就把曾涵林请到他的办公室里面,对他说:“我这个队伍中都是袍哥,你又没有嗨过袍哥,跑到我这儿干什么?我知道你的底细,这样,我送你一百块大洋,给你做路费应该是够了,你拿着这个钱回你的部队去。”这一百块大洋在当时可以买一万斤大米。曾涵林拿着钱就走了。他的副官着急了,说将军啊,蒋介石可是催着要这个人的命啊,你怎么把人给放了呢?范将军毅然回答:“废话,老子队伍没这个人。”他就敢跟蒋介石就这么顶撞,当然后来这个事肯定是没有下文了。从这件事情我们可以看得出来,义里面有积极的革命的成分。
第19节:桃园结义见真情
萧华(1916~1985),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参加过土地革命战争、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空军政委、总政治部主任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萧华谱写的《长征组歌》被评为二十世纪华人经典音乐作品之一。我们再讲一个大家比较熟悉的,彝海结盟。据说刘伯承当年率红军先遣部队到了四川以后,要北上,但是必须要到达安顺场才能渡过大渡河,太平天国的著名将领石达开曾经就因为在这里渡不过大渡河,数万大军被清军全部歼灭了。所以红军必须要越过大渡河,可是经安顺场渡河必须穿过彝族区。彝族和汉族因为国民党的统治搞得民族矛盾非常的尖锐,汉人进去都困难,更不要说汉人的军队,几乎不可能。但是通过这儿才是最佳的捷径。刘伯承司令就让红一军团政治部组织部部长萧华先去跟彝族群众联系一下。到了彝族的队伍里面,萧华跟他们的首领说:“我们刘司令率领的红军不是来占你们地盘的,我们是要北上路过此地。我也知道,你们彝族朋友非常讲信义,我们刘司令愿意跟你们的头人结拜为兄弟。”彝族人看到红军纪律严明,就同意了。第二天刘伯承司令和彝族首领小叶丹就来到了彝海边举行结盟的仪式。没有酒,刘伯承司令让警卫员拿了两个瓷盅,去舀海水,这个海就是高山湖泊,当地人叫做海子。舀了两碗湖水作为酒,小叶丹杀了一只公鸡,把鸡血倒在水酒里面,请刘司令先喝。按彝族风俗,先喝者为大哥。所以,刘伯承司令就端起那碗有鸡血的水酒一饮而尽,而且还发了誓。很明确,就是说我们既然喝了酒,就是兄弟了,绝不背离。小叶丹也很爽快,一饮而尽。结拜仪式结束后,刘伯承司令把自己佩带的左轮手枪和几支步枪送给小叶丹,小叶丹将自己心爱的黑骡子也送给了刘伯承司令,结盟以后,小叶丹还派向导领着红军直达安顺场,以后红军的后续部队就沿着这条彝汉结盟之路顺顺利利地渡过了大渡河北上,这是国民党根本想也没想到的。这就是流传在我们四川彝海地区的一段民族团结的佳话。结义、结盟可以增加力量,一定的历史时期中也含有革命性和积极性,但同时也会有不良的思想在里面,也有负面的影响。我们刚才讲的都是正面的,也有反面的东西。比如说是不是结义结盟以后大家都能保证彼此之间不离不弃呢?不一定。当年蒋介石、冯玉祥也是义结金兰,后来说变脸就变脸了,还不是反目成仇打了起来。后来很多的人都以为,我只要在关公面前拜了忠义,我做的事就是正义的。那可不一定,现在社会上有些人往往打着忠义口号,在拜关公的旗号下干着不忠不义的事。其实义就是我们中国人所追求的一种价值观念,说到底,义就是符合大众利益的一种道和一种理。动乱催生着结义,结义呢?呼唤着一种忠诚,而一个和谐的社会,就不再提倡结义这一类的形式,在今天讲究真诚,讲究善意,讲究文明的社会里,桃园结义这个故事只能成为一个永远留在人们心目中的经典而已。
第20节:酒尚温时斩华雄
第四讲酒尚温时斩华雄“威震乾坤第一功,辕门画鼓响冬冬。云长停盏施英勇,酒尚温时斩华雄。”一听这诗大家立刻明白了,这是关羽温酒斩华雄的故事,《三国演义》第五回讲的,题目没有用这个,温酒斩华雄只是这第五回里一个精彩的片断。关羽有了与众不同的青龙偃月刀,可不是玩具,那是他的兵器,那是要杀敌立功的。他杀的第一个比较有名气的人就是华雄,这个故事开始于所谓的十八路诸侯讨董卓。因为董卓危害朝廷,祸害百姓,曹操就以朝廷的名义发了个文告,号召天下人都来讨伐董卓。于是,就有十八路诸侯响应,共推盟主袁绍。十八路诸侯里有我们熟悉的袁绍、袁术、孙坚、曹操、公孙瓒等人,这些人组成了联军,联军的总司令是袁绍。联军以孙坚为前锋,直扑汜水关而去。到了关下,董卓集合人马要与联军抗衡,吕布准备出战的时候突然在他后面有一个人大吼了一声,“不忙,不劳温侯出马,待我把诸侯斩了,斩他们如探囊取物啊!”谁这么大的口气呢?书上这个人描写他是身长九尺。东汉时一尺,大约合今天二十三公分,九尺有两米多高了。我们知道,《三国演义》里面描绘关公的时候也就是身长九尺,这个人跟关公一样高,长得是虎体狼腰,豹头猿臂。虎体,上身很壮实。狼腰,很细,像个健美运动员一样。豹头,脑袋长得结实。猿臂,手臂既长又灵活有力,他就是关西人华雄。他口气太大了,杀诸侯如探囊取物!这话后来我们在关羽推荐张飞的时候也听到过,关羽向曹操介绍他的兄弟张飞的时候说,“我兄弟张翼德于万军中取上将之首如探囊取物。”张飞确实有这个本事,那华雄是不是也有这个本事呢?能够说这个话的人第一是口气比较大,第二也必须有点本事。所以,华雄跟孙坚作战时,当夜偷袭孙坚的营寨。这孙坚本来是去打董卓的,结果没注意,被人偷袭非常狼狈,只好四处逃命,跟随他的只有他的心腹爱将祖茂。他们边战边跑,后面华雄的骑兵是穷追不舍,怎么也摆脱不了。这祖茂就发现问题了,说:“主公啊,您头上戴的赤帻太打眼了,贼人都认识它。您把它取下来,我给您戴着,我们分兵突围。”赤帻就是红色的毡帽。孙坚一想,没别的办法,好吧,就把帽子脱下来给了祖茂。孙坚从一条小路跑了,祖茂就朝另一条路引开了追兵。这华雄的骑兵当然是冲着红帽子就去了,那就意味是追杀孙坚嘛。祖茂一看,没办法逃掉了,天也比较黑,就跑到一块坟地,看见那儿有一根烧残的柱子,就把帽子扣在柱子上,自己藏到草丛里面。华雄的追兵一看,恍惚之间以为孙坚站那儿了,万箭齐发就射了过去。射了半天没有动静,走近一看,哪有人啊,就一顶帽子在那儿。华雄气得不得了,当他上前去摘那个帽子的时候,祖茂从草丛中跳出来要想杀了华雄,而华雄是大喝一声,把祖茂劈了。第二天,华雄还拿着孙坚的那个红色毡帽到阵前去示威。这段描写我们知道,它不是故意在贬低孙坚,因为孙坚也是一个英雄,人家的儿子孙权后来做了皇帝,所以孙坚也是不得了的人物。但是这一段故事内容的意思是必须要让孙坚做出一种牺牲,这是为以后关云长出场作一个铺垫,前面我们讲的这么多,仅仅是关羽刀斩华雄的一个序曲,好戏在后头。
第21节:酒尚温时斩华雄
有了大败孙坚的胜利,华雄骄傲得不得了啊!第二天就挑着孙坚的帽子到联军的阵前去挑战去了。袁术说:“这什么人?让我手下俞涉去。”俞涉去了,一会儿俞涉被杀了。韩馥说:“我有上将潘凤,不怕华雄。”潘凤又去了,还是送死去了。诸侯一看,没人应战,谁敢去啊?俞涉、潘凤,都是骁勇的战将,到了华雄那儿都有去无回。这个时候,袁绍说了一句话自我解嘲,“哎,我那上将颜良、文丑一个没来,来一个,何惧华雄啊!”这个时候只听得阶下一个人大喝一声:“小将愿往斩华雄的头,献于帐下。”这人谁啊?大家都不认识他。所以诸侯觉得挺吃惊,是谁这么大的口气?诸侯们为什么吃惊?在封建时代那是非常讲究等级制度的。所谓的十八路诸侯都是各个地区的领军人物,都是辖区内军事行政的最高长官,省部级干部。而当时刘备才是个什么官呢?书上说他是平原县令,才是个县处级干部。省部级干部在那儿谋事,县处级干部连坐的资格都没有。后来还是袁绍听说此人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虽然现在你觉得他不怎么样,人家祖先是皇族。拿一条烂板凳坐那旁边,你跟着听吧。刘备这才勉强因为皇族的身份弄了一个地方坐着。关羽、张飞连坐着的资格都没有,只能叉手侍立于后。叉手,表示恭敬。所以他关羽一出声,诸侯就觉得,这人太无礼,我们是很讲究等级的。虽然对手杀了我们联军的人,但是人家是都督啊!我们至少也得派一个相应官职的去出战才相配啊!袁术说:“你小看我诸侯无人,给我打出去,这里哪有你说话的地儿啊?我们都是领导在讨论,你这个下人插什么嘴啊。”旁边人介绍说,此人是刘备手下的马弓手。先说这个马弓手不是官,也不是爵位,更没有身份和地位,说穿了就是一个能骑马射箭的兵士。作者在这儿故意制造了一个悬念,对手是都督华雄,好像是级别很高的一个官员。我们的关羽呢,仅仅是一个马弓手,这是故意的,因为马弓手和都督之间级别差老鼻子了。在那个讲究等级的社会,什么人出战那也是非常讲究的,诸侯虽然一个人没敢去应战,但脸还是要绷起来,架子不能掉,脸面不能丢,你不能放一个马弓手去和都督对打,这太掉价儿了。所以,作者故意要让对方高、关羽身份低,造成一个官位高,武功就高的错觉在里面。这个时候曹操出面了,曹操这个人慧眼识英雄,他说:“不忙,我看此人仪表不俗,对手怎么知道他是一个马弓手呢?”当然你要出战,我就给你备下了一碗酒送行。曹操这碗酒里面有三个深意:第一,如果你关云长能够刀斩华雄,我有举荐之功。第二,这碗酒壮士出征以壮行色。喝了以后浑身是胆、雄赳赳的感觉。第三,这碗酒你如果有去无回,对不起了,这就是你的断头酒,不要怪我,您喝吧。关羽的口气更大,说:“酒且斟下,某去便回。”酒暂且斟了,我去去就回来,很随意。关羽出去了,结果会是什么样呢?大家都非常想知道,这关羽跟华雄打起来那肯定好看啊。我告诉你们,不好看。为什么呢?那华雄根本就算不了什么高手。所以作者在这里不正面地描写关公和华雄怎么打,他侧面描绘的是诸侯的表情。以诸侯的无能来反衬关公之勇猛。关云长出去以后帐外杀声阵阵,喊声震天,如天崩地摧一般。诸侯是脸上失色,他们担心啊,他们不担心关羽的生死,一个马弓手死了算什么呢?他们担心的是,关羽死了谁敢去抵挡啊,万一华雄冲进来怎么办?而正在这儿担心的时候,从帐外传来一连銮铃声,关羽提着华雄的头回来将头就扔那儿了,端起酒一喝的时候,“酒尚温”,只有三个字,酒还是热的。本来大家都渴望◎迅斩华雄着一场激烈的对决却没有看到,是不是很遗憾啊?不遗憾。因为我们已经从诸侯的表情中看出了关羽的武功,那是非常惊人啊!
第22节:酒尚温时斩华雄
这个故事里面其实是有问题的,历史上是不是真的发生过十八路诸侯讨董卓?这是第一。第二,华雄这个都督到底是不是高官,是不是本事很高强?第三,华雄是不是关云长杀的?我们先来说第一个问题,历史上,到底有没有十八路诸侯讨董卓。在东汉末年,灵帝死了以后小皇帝继位,这就是汉献帝。这汉献帝继位以后,朝廷上外戚当然就要辅佐他了,外戚就是母亲一系的亲戚,就是皇太后那一派的人,由他们辅佐小皇帝。但是小皇帝稍微长大后,他又想摆脱这些人的控制,他依靠谁呢?宫里面能看到什么男人呢?只有宦官,所以他要依靠宦官的力量。东汉中后期宫中外戚、宦官老是为了争夺皇帝而互相残杀。当外戚的领军人物何进,这个人是皇太后的哥哥,被宦官杀了,宦官集团刚要掌权的时候,又被袁绍带领人马冲进宫中给灭了。朝廷一时出现了权力的真空。而这个时候,西凉的军阀董卓来到了洛阳。董卓这个人非常残忍,而且纵容部队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甚至扬言:“我相,贵无上。”意思就是我这个长相,那富贵得没顶了,完全可以做皇帝。公开地表示了要篡夺汉室的野心。经过这么一折腾,一座繁华的洛阳城就变成了人间的地狱。我们从曹操的《蒿里行》中可以看到当时有多么惨,诗中有这样的句子,“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那就是尸体腐烂得没人去收,千里连鸡犬都没有了,哪有人呢,活着的人几乎没有了,一想到这些心里面是非常的悲楚。董卓的暴行激起了人们的愤怒,东郡太守乔瑁,假借三公之名向全国发出了讨董的公告。这在《三国演义》里面就成了曹操的举动了,当然乔瑁这个人物也不是太有名气,但是关于三公我们解释一下,东汉朝廷的官员配制,皇帝下辖三公——太尉、司徒、司空,都是朝廷的高官。以三公的名义发出讨董的号召,就是借朝廷的名义发动人们讨伐董卓,给人一个正义感召的意思。
第23节:酒尚温时斩华雄
我们根据《资治通鉴》这部史书的记载,当时一共有十《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所主编的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共294卷。记载的历史计跨十六个朝代。宋神宗认为该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资治通鉴》的得名,既是史家治史以资政自觉意识增强的表现,也是封建帝王利用史学为政治服务自觉意识增强的表现。三支队伍联合起来讨伐董卓,这就是真相。但在小说里变成了十八路诸侯讨董卓,因此我们知道了,十三路诸侯讨董卓是真的,十八路是假的。那么问题在这儿了,为什么由十三变成十八,要增加五路诸侯呢?有什么意义呢?增加的这五路诸侯都是东汉末年的著名人物,有了这些人物参加,显然可以壮大盟军的声势,增强正义的力量。增加了哪五支队伍呢?一支是徐州刺史陶谦,后来把徐州让给了刘备。西凉太守马腾,本来跟他没什么关系,但是要增加他,因为他是马超的父亲,这是为了以后跟刘备搭上关系。再有一支是北海太守孔融。孔融是正宗的孔子第二十世孙,孔融让梨的故事大家都非常熟悉,这个人也是东汉时期有名有姓的大人物。第四支诸侯是上党太守张杨。这个人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他在朝廷里做官,后来董卓就封了他官位。当然,现在让他也参加讨卓,说明董卓的行为不合人心。最重要的一个人物是北平太守公孙瓒。历史上,这公孙瓒是没有参加讨卓的,那么为什么要把他加进来呢?我们把他放这儿,先说另外一个人,我们说刘备,刘备有没有参加讨董卓的战斗?今天看来,有点悬。《三国志?先主传》,也就是刘备的传记里面只字未提,只是后来裴松之注引的一部书《英雄记》里面有一句话,说“会灵帝崩,天下大乱,备亦起军从讨董卓”。就是汉灵帝死了,天下大乱,刘备也起军讨伐董卓。这是出自于裴松之注引的一部书里面。但是这条文献没有史料佐证,也缺乏相关的一些文献来证明,刘备到底参没参加?如果是参加了,我们想有“良史之才”的陈寿会不记录下来吗?陈寿是蜀汉的旧臣,连皇帝参没参加你都不知道吗?当然,如果连刘备都没有参加讨伐董卓的战斗,那就更没有关羽什么事了。所以这是不行的,在推出关公的背景下刘备必须要参加这次战斗,而公孙瓒当时就是刘备的领导,这一下我们就明白了,拉上公孙瓒就拉上了刘备,拉上刘备了,关公自然就出现在这联军的队伍里面。
第24节:酒尚温时斩华雄
那下一个问题又来了,关公的事迹多了,为什么一定要让他参加这个战斗呢?没有参加就算了吧,你编历史故事怎么编都可以,为什么一定要让他参加这个联军,一定让他跟华雄打仗呢?原因很简单,因为关羽跟随刘备起兵那是在东汉的灵帝中平元年,即公元184年,他直到汉献帝建安五年,即公元200年,当然建安五年时被曹操俘虏了。他投靠刘备和被俘虏之间从起兵到降曹一共16年的时间,除了跟黄巾作战和一些无名小卒打仗之外,没有什么大的武功建树,也没有辉煌的战绩,这实在是有损于关公形象的塑造啊。所以活该他华雄倒霉,一头就撞上了关公的青龙偃月刀。在历史和文学之间,这个华雄就成了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我们再看第二个疑问,那华雄是不是一个官位高得不得了的都督,而且本事不得了呢?其实啊,真正的华雄,历史上的都督华雄不是什么战区司令长官,他仅仅是一个将军手下的军务助手。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一个军区司令员的副手而已,没有什么高官也没有什么本事。既如此,他职位不高,名声不响,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人,为什么要把他拉出来作为垫背呢?那是因为他就是这联军里面被杀的唯一一个比较有名气的人。还有另一个疑问,华雄是不是关羽杀的?我们知道,历史上真实的联军讨董卓的战斗是十三支队伍,而十三支队伍里头真正向董卓发动进攻的只有两支队伍:一支是曹操,一支是孙坚。曹操首先发动进攻,结果很快被董卓的部将徐荣打败,退回了酸枣。第二年,就是公元191年,孙坚出兵,屯兵于梁县以东。梁县就是今天河南省汝州市西,和董卓打了一仗,结果被董卓围攻,大败而退,只剩下数十骑狼狈地逃回去了。但是孙坚这个人非常的英勇敢战,很快又集合了部队在阳人,这是个地名,就是今天河南汝州市的西北,再和董卓打了一仗,大破卓军,“枭其都督华雄等”。史书就这么说的,打败了董卓,而且是杀死了他的都督华雄。显然,华雄是被孙坚杀的。从联军整个战役来看,虽然是取得了局部的胜利,但是这支联军完全是一些动机不纯、心怀鬼胎的队伍。当曹操和孙坚在前方艰苦作战的时候,这些诸侯们在干什么呢?他们连壁上观都没有做到。当年项羽跟秦兵决战的时候,那些诸侯还观看到底谁输谁赢。项羽赢了,我们就是项羽那一边的。如果秦兵赢了,我们还是秦国的旧臣。这会儿这伙人观望都不去观望,在干什么呢?置酒高会,整天喝酒啊,吃肉啊,开舞会,完全不关心前方到底打得怎么样,而彼此之间为了利益还勾心斗角、互相残杀。虽然他们也歃血为盟,但结盟并不一定能够保证各诸侯之间都真诚相待,所以表面称兄道弟,实则相互倾轧,争权夺利。这样的队伍,这样的联军,怎么可能打败董卓呢?但是必须要造成一个联军打败董卓的假象,于是就一定要让关公斩杀华雄的行为起到决定性作用。
第25节:酒尚温时斩华雄
在温酒斩华雄以前,关公骄人的战功还真没有。但是,关公是什么人?后来的武圣人啊,没有功劳可以移花接木啊,所以叫这个“可以有”,把别人的功劳拿过来就行了。那么为什么要把别人的功劳记在关公的身上呢?华雄是孙坚杀的,不是关羽杀的,但是没关系,变成关羽杀的就行了。为什么有这个变化?我认为,可以起到几点作用:第一,让关羽在诸侯面前露一脸,小试牛刀,用现在话说是闪亮登场。大家都不认识他,马弓手地位低下,所以在那儿站着叉手侍立的时候,曹操也不认识他。曹操只不过是因为看着他长得相貌堂堂,威风凛凛,让他去试试,心里面也是没底的。所以通过华雄被斩,让诸侯认识这个红脸、美髯的英雄。第二,展示关云长的非凡武功。通过描绘诸侯们的惊慌失措,无人敢应对,通过这些,再用华雄被关公非常迅猛地杀死的表现,令诸侯们对关羽是刮目相看啊。我们知道,这样安排的用意就是要突出关羽。俞涉算什么,潘凤算什么,这些人都被华雄给杀了嘛,那么杀了这两个人的华雄又算什么呢?关公一出去,酒尚温时斩华雄,何其快捷啊!这人遇上关公就是一刀的事,没有超凡的武功能够做到吗?作者正是通过这件事展示关羽惊人的武功,绝非一般凡人。第三,今日刀斩华雄,试看将来谁人能敌啊?一个华雄就杀得诸侯哑口无言了,无人敢对了,看华雄死了之后,谁还敢在我关公面前耍大刀啊!中间还有一个细节,就是当俞涉、潘凤被杀了以后无人出征的时候,袁绍说了一句话,大家还记得吗?他说,“我的上将颜良、文丑一个没来,要来一个,华雄何惧啊!”这话不多余。不要以为作者故意让袁绍冒这么一句,跟主题没关系。颜良、文丑都是当年河北名将,袁绍手下最得力的两员战将。他们为什么没来呢?作者不让他来。大家想一想,盟军的主帅袁绍都去了,手下的将领能够不跟着领导吗?为什么不让他们来呢?因为这个故事里面不需要他们。这两个人非常厉害,来一个就可以杀了华雄,那就没有关公什么事了。所以,一个也不让他来。但是最后这两个人我们知道了,都是被关公一刀所杀的。当然,整个故事里面的冤大头是孙坚。人家本来是抗击董卓的英雄,在小说里面成了一个失败的诸侯。本来是他杀了华雄,在小说里面呢?他被华雄撵得是东奔西跑,你说冤不冤?真冤。但是他也不冤,为什么呢?他功劳记在关羽身上,关羽什么人啊?武圣人,你不服不行啊,所以他只能是忍着这口冤气了。这是我们关于温酒斩华雄里面一段精彩的解读。
第26节:酒尚温时斩华雄
下面呢,我们再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我用一句俗语给引出来,叫做“身在曹营心在汉”。这就是关云长辞曹归汉故事的前传。说的是什么呢?说的是曹操这个人非常厉害,经过几年的经营,逐渐地取得了政治上的优势,他把天子从洛阳挟持到了许都,取得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这样一个政治上的优势。他可以为心所欲了,随便发布什么指令都成了朝廷命令你们。同时他趁机在扩充自己的实力,出兵擒杀了吕布。之后,他听从了谋士郭嘉的建议,置袁绍屯兵官渡于不顾,东进打击刘备。郭嘉给他分析,袁绍这个人虽然是你的劲敌,但是此人好谋而无断,没什么绝好的本事,您先放着,量他不敢动。刘备才是你的心腹大患,趁他现在立足未稳,立即把他消灭掉。所以,曹操东征刘备。刘备当时得到徐州以后,和关公一个在徐州,一个守在下邳,成犄角之势,互相增援的态势。曹操首先发动了徐州战役,刘备当然不是对手,很快被打败了。打败了以后,曹操再去进攻下邳。攻到城下,曹操又停止了进攻,为什么呢?他知道,守在下邳城的人是关云长,他很欣赏这个人。前面有推举关羽去刀斩华雄这样的事,所以他很想结识这个人,他一定要让此人投降。但是,关羽是发过血誓,人家桃园三结义,怎么可能让他归顺呢?曹操就想办法了,想了什么办法呢?程昱给他出主意了,要让关羽投降得分两个步骤:第一步,先把关羽骗出城来,让他回不去,我们再想办法。要骗关羽出城那可不是一件易事,关云长何等精明?怎么骗?有办法。曹操让那些在徐州兵败投降的刘备的手下进城,骗关羽说,我们是逃回来的,您开门吧,我们是刘备部队的。进去以后潜伏在里边,作为内应。
第27节:酒尚温时斩华雄
当曹操派的这些人进去以后,第二天先锋夏侯惇就到城下挑战。关羽知道敌强我弱,这不是战斗的时候啊,不愿意出城作战。可不打不行啊,夏侯惇在城下百般的羞辱,关羽忍不住了,愤而上马出城跟夏侯惇打。这夏侯惇本来就不是要跟关羽打的,他是且战且退,把关羽引到离城20里以外的地方。左有徐晃,右有许褚,伏兵两路出击,截断了关云长的后路,关羽回不去了,怎么办呢?只好临时把兵屯在一个土坡上,造成了进退无路的尴尬局面,这是第一步,先骗他出城。第二步,派他的好哥们儿,谁呢?张辽去劝降,而且非张辽不可。为什么呢?张辽原来是吕布的部将。吕布被杀了以后,曹操还要杀张辽,刘备说,此士忠心之人,现在正是用人的时候,这种至信之人你还是把他留着。关羽因为跟张辽是老哥们儿了,说,“张辽张文远是忠义之士,关某愿以性命相保,我保证他绝对是一个忠臣,你不要杀他。”曹操就留下了张辽。大家都知道,关羽是以忠义著称的人,那么张辽就针锋相对,他以忠义为题来劝关公。其实啊,与其说张辽是来劝关公投降,不如说是来给关公递话的,递什么话呢?大家想一想,关羽武功超群,要想冲出重围,那还不是易如反掌的事。为什么他不冲呢?他为什么不杀出重围呢?张辽说了三件事,所以他不能杀出去。张辽说,如果你冲出去战死了,你就有三桩罪:第一桩罪。你的大哥刘备生死未卜,如果你一旦跟曹兵交战,现在摆明是我们的人马强,你人马弱,如果你一旦战死了,那么将来刘备回来以后他找谁呢?你不是违背了桃园结义的誓词吗?你怎么能先死呢?弃大哥于不顾呢?这是不忠。
第28节:酒尚温时斩华雄
第二桩罪。你的嫂子,就是刘备的夫人还在下邳城里头呢,你要是战死了,两位嫂子肯定是受尽凌辱,也就是说要丧失节操,这是不义啊!你对不起你大哥,你大哥把两个嫂子托付给你保护,你怎么保护的?这是不义。第三桩罪。你不是要口口声声说匡复汉室吗?现在汉家天下这么混乱,诸侯都在想把天下当成肥肉分一块。你呢?汉室远没有匡复你就想只身离去了?你这叫什么忠义啊?什么叫忠于汉室啊?这不是假话吗?你还别说,这三件事说得关羽是哑口无言。当然了,关羽也以三事为约:◎三约明志第一,降汉不降曹,大家知道,我是汉朝的忠臣。曹操现在只是个丞相,我回到朝廷那是正大光明的,那不叫投降,所以叫降汉不降曹,我回朝廷那是表明我对汉朝天子的忠啊。第二,两位嫂子待遇一点也不能少,我对得起我大哥了。我如果投降了,回到汉朝以后,我那大哥应该有什么待遇,你一点都不能少地要给我两位嫂子,这也是我的义啊。第三,我一旦知道我大哥刘备在哪儿,我立马走人。这又是忠义双全啊。经过这个交换,我们就感觉到了,说曹操要关公投降,事实上关公也是提了条件就准备投降了。那么这件事呢,作为一个圣人来说毕竟不是光彩的。但是经过作者加工就把它变成了一个大忠大义的行为。哎,关羽的形象还顿时高大起来,神圣起来,经过小说的演绎,罗贯中终于把这段不光彩的历史变成一个完美的传奇。而且,还衍生出了“身在曹营心在汉”的这样一句名言来。为什么要掩饰关公降曹之事呢?因为关公已经成了圣人,圣人就是没有瑕疵的人。荀子就说:“故圣人者,人之所积而致也。”就是道德品质非常完美的人,才是圣人,圣人当然是没有缺点也没有错误的,所以一定要把这个掩盖起来。那么历史的真相,关羽投降这个事有还是没有?提过条件没有呢?我们来看。史书真实地记录了汉献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发生在下邳城下那段历史。《三国志?武帝纪》:曹操东征刘备,“关羽屯下邳,(曹操)复进攻之,羽降。”《三国志?先主传》:“曹公东征先主,先主败绩。曹公尽收其众,虏先主妻子,并关羽以归。”《三国志?关羽传》:“曹公禽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曹操传》记载说是,曹操进攻下邳关羽投降了。但是《先主传》变成了曹操俘虏了刘备的妻子、儿女,并活捉关羽而还。更绝的是《关羽传》里面成了曹操抓关羽是拜他为偏将军,而且给他很高的礼遇。你看同一件事,不同的角度就反映出不同的立场。然而,它始终不能掩饰的,就是关羽曾经确确实实是无条件地投降了曹操。到了宋元时期,关公在人们心目中已经神圣化,是王、是侯、是武圣人了,所以后来的人又形成了关云长辞曹归汉的故事。还编了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古城聚义这些英勇事迹。为了使这些故事增加可信度,那就必须得保留关公投降的这段史实。不过这段故事经过罗贯中的描绘以后大家都觉得没有什么了,这是一个大忠大义的行为嘛。因为人家毕竟没有跟随曹操,而是最终回到了刘备的身边。这正是:当年降曹为哪般,只因为国忠义全,勉从虎穴暂栖身,人在曹营心在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