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在书信中狂用“呵呵”一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3:48:15
说起网络语言使用率最高的词是什么,“呵呵”应该是可以排列在前几名的。不想回答问题,用“呵呵”;不知道怎么回答,也用“呵呵”,有事没事“呵呵”两声,成了现代人的习惯了,也为现代人化解了不少矛盾。
所以,“呵呵”不仅流行于网络之中,也被人们广泛地用于短信及平常的言语谈话中。
那么,“呵呵”是现代人才发明使用的吗?翻阅史料才知,“呵呵”在古代也很流行。比如苏东坡在三封讨论诗词书画的信中就都用到了“呵呵”一词。
熙宁八年,苏东坡在讲自己写《江城子·密州出猎》时很得意,在《与鲜于子骏》写道:“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
元丰元年,苏东坡跟文与可开玩笑,在《与文与可》一信中写道:“不尔,不惟到处乱画,题云与可笔,亦当执所惠绝句过状索二百五十疋也。呵呵”。说文与可不给自己画画的话,苏东坡就要自己到处去乱画,而且还要署上文与可的名号,或者,拿着他给自己承诺画画的绝句去告状索赔。
黄州时期,苏东坡又在《与陈季常》一信中写道:“一枕无碍睡,辄亦得之耳。公无多奈我何,呵呵”。
苏东坡为人洒脱,性格豁达从容,很喜欢开玩笑,曾写了一首“谐趣诗”道: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儿子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但朋友间开玩笑归玩笑,但真遇事他动起感情来比谁都真切,并非是个玩笑到不靠谱的人,如文可与逝世后,他悲痛异常,痛哭失声。“元丰二年正月二十日,与可没于陈州。是岁七月七日,予在湖州曝书画,见此竹废卷而哭失声。昔曹孟德《祭桥公文》,有‘车过’、‘腹痛’之语。而予亦载与可畴昔戏笑之言者,以见与可于予亲厚无间如此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