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行之六_________ 军旅之家 _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21:21:05

 

新疆行之六

     军旅之家

五月十七日午

                   

 

   初升的太阳透过宽大的落地 玻璃窗射进室内,居室显得更加明亮而温暖.我站在客厅的阳台上,举目四望,军营全貌尽在眼底。

 继恒服役的部队位于乌鲁木齐市天山区.红雁路西是闹市区,路东便是军营。乌鲁木齐预备役高炮部队是二00五年新组建的。四年间,在自治区党委的领导下,经过全团官兵的不懈努力,高大雄伟的办公楼,武器库,食堂,拔地而起,去年家属住宅楼已投入使用。宽大的练兵场,笔直的道路.营区的绿化已基本完成。一座宽阔雄伟的军营已巍然矗立在戈壁滩上.

     举目眺望,营区的东边,便是光秃秃的群山, 在平缓的山坡上“仗怎么打,我们就怎么练”的巨幅白色标语横跨整个坡面,格外醒目;群山远处的山顶上,便是终年不化的皑皑白雪;向南望去,目光一览无余,远处那高大的烟筒正冒着滚滚白烟——那就是乌鲁木齐市最大的热电厂——红雁热电厂;营区的西边便是闹市区,群楼耸立,车龙马水.越过闹市区再向西北眺望, 西北现代化城市的繁荣景象尽收眼底;越过闹市区再向西北眺望巍峨的妖魔山矗立在天地之间,山顶的白塔隐约可见高大的铁塔上的雷达天线直插云天;营区的北边驻扎着好几支部队.家属楼北围墙外的柏油公路上不时地行使着军车队,远处白杨林后边的山脚下,传来部队雄壮威武的操练声和隆隆的炮声。身处军营,立即感受到了军营的森严,肃静,威武和战争的气氛。                             

     小睿桐醒来就喊妈妈,龙龙说;“妈妈上班去了.乖孩子快穿衣服,穿上衣服和爷爷奶奶玩.”小睿桐非常认生,说什么也不让我们逗.小龙舅舅为她穿好衣裤洗罢脸,她嚷着:“擦香香. ”奶奶拿来润肤膏,“小宝贝,来,我给你擦.”“别动我的香香,”一把夺过润肤膏,自己滴在小手上,在自己的脸上擦。吃过饭,喝罢奶,龙龙带着小睿桐和我们一起下了楼,来到营区玩。

    营区的练兵场位于办公大楼与大门影壁之间。影壁之西是威严的大门。之东便是巍然耸立的办公大楼。影壁两面题写着邓小平与江泽民有关军队建设的题词,后面是高高直立的旗杆,上面的五星红旗正迎风飘扬。

    练兵场足有足球场那么大。水泥铺就的场面和四面的道路水平如镜,平坦的简直的看不到一点儿毛刺。道路两边和绿化地带栽植的白蜡树,已张出了嫩绿的叶子。树下的草坪犹如铺上了绿色的地毯,绿油油,软绵绵的。经过官兵四年的艰苦奋斗,荒漠戈壁上终于建成了一座肃穆庄严而美丽的军营。

小睿桐长这么大的确不易。身为护士的妈妈生她前一天还上着班,临盆之前被同事送到医院,继恒接到电话赶到医院,小桐桐已来到了世间。远在内地的奶奶在十多天后才赶到乌市。由于奶奶不服水土,不习生活,不适应环境。玲玲为了奶奶的健康,在四十天后,又让奶奶回到了内地。玲玲产假期满后,便由阿奶代领。第二年春耕大忙时节,不足半岁的桐桐便随着阿奶来到百里之外的“五一”农场。

  阿爷阿奶日子过得也非常苦。上有瘫痪在床的太奶奶需要照应,下有上大学的舅舅需要花钱。于是他们不避风雨交加,不躲烈日酷暑,租种着农场的二十多亩地。现在又加上不足半岁的小桐桐,可见日子过得有多苦多难多累。

小桐桐在阿爷阿奶的珂护育养下,长这么大,没吃过药,没打过针。长得非常健康。每逢假日,爸爸妈妈便奔波在这百里的感情线上。

小桐桐刚满一岁零八个月。胖墩墩红扑扑、白里透红的小脸鼓鼓的,两道淡而细长的眉毛衬托着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好像会说话似的,流露出一丝调皮的神色.那美丽的眼睛下面有一个微微上翘的小鼻子,一双可爱的大耳朵,耳轮圆润而丰满.还有两片红红的小嘴唇。嘴显得特别小.一双小手紧握着拳头,不时的摆动着。

小睿桐来到广场上,见许多解放军叔叔在打篮球,非常高兴,迈动着蹒跚的步子摇摇摆摆的跑来跑去 。一不小心,摔倒了,过路的解放军叔叔说;“勇敢的小桐桐,自己爬起来.”桐桐果然停止了哭泣,一下子爬了起来,拍一拍膝盖,擦一下眼泪,说;“没事儿”。一位叔叔跑过来,指着我们说;“他们是谁?”“爷爷…奶奶。”“亲亲爷爷奶奶。”小睿桐怯生生地亲了亲奶奶,转过身在我的脸上轻轻的亲了一下,“扎。” 惹的叔叔们都笑起来。

     继恒现在有这样一个军旅之家,也确实不容易。一九九五年入伍,便到了生命的禁区—西藏阿里。服役三年,考入乌鲁木齐军校,毕业后回到了狮泉河。零三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对调入新疆石河子预备役师高炮团。一年后调入昌吉高炮团,零六年来到这里。

十四年军旅生活的摸爬摔打,人生旅程的艰辛终于练就了坚强的意志,坚韧的性格。几经奋斗,不断进取。终于成就了自己的一番事业。终于在边疆安下了自己的家,有了心爱的妻子,有了自己的房子,也有了夫妻爱情的洁晶—可爱的女儿。

去年冬天,爱妻张玲为了鼓励支持继恒全身心的投入部队的工作,舍近求远,离开距工作单位较近的家,住进了部队的家属楼.建立了新的军旅之家。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