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城破后“成仁”的五百完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23 14:30:25
      台北圆山“太原五百完人成仁招魂冢”   台北圆山“太原五百完人成仁招魂冢”  “太原五百完人成仁招魂冢”牌坊,蒋介石题“天地正气”    蒋经国题写的牌匾    祭堂内          在风云变幻的民国历史中,阎锡山绝对是最值得研究与回味的人物之一,他复杂的个人奋斗史和自成一体的思想历来就褒贬不一,他的联共与反共更是饱受各方争议。尽管在抗战初期曾经有过短暂的合作,但阎锡山是一个极端顽固的反共分子,他对共产党仇恨之深,手段之阴险毒辣,比之同期任何一个反共先锋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北平解放不久,蒋介石让贾景德拍来电报,表示太原从大局上看绝难长久支持,建议他和军政干部们乘飞机撤往西安,军队由胡宗南派兵接应突围西渡,但这一建议被阎锡山拒绝,他仍然坚持固守孤城。

  面对渺茫的前途,阎锡山政权的山西省新闻处处长杨怀丰对阎锡山说:“现在不是钱的问题,而是人的问题,南京对挽救大局,是没有办法的。”刚愎自用的阎锡山说:“南京没办法咱有办法,一线光明在太原。”阎锡山还提出所谓的“以城复省,以省复国”,命令歌剧队大演战国时田单指挥火牛阵以城复国的故事来振作士气。

  在日益孤立的情况下,阎锡山的一些部下和朋友都劝他离开太原,阎锡山均表示自己要杀身成仁,舍身取义,誓死不离太原。他在对邱仰睿的回电中说:“不死太原,等于形骸,有何用处!”在对祁志厚的回电中说:“山自以为老而无用,任一事结一局以了此生。”在对徐永昌的回电中说:“我决死战太原”。阎锡山还在他的办公室里贴了一幅横披,上写:“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才是真正的革命。”

  阎锡山还说:“昔日田横五百壮士,壮烈牺牲,我们有五百基干,要誓死保卫太原。不成功,便成仁。”他向一名德国医生咨询时,听说纳粹军官在牙齿中暗藏氰化钾毒丸,咬破后可以当即毙命,于是让川至制药厂试制。由于技术问题难以解决,最后配制出五百瓶毒药,阎锡山将它们摆到自己面前让美国记者拍照,并把照片送给司徒雷登和陈纳德等人。阎锡山还叫来几名士兵,对美国记者吹嘘说:“这是标准的武士道精神的日本士兵,我让他们跟随我的左右,以便在危急的时候,将我打死。这个任务,非日本人不能完成。”

  3月28日,国民党谋求“划江而治”的和平谈判即将开始,有关山西的条件需要阎锡山前往南京商定,李宗仁致电阎锡山:“和平使节将于31日飞平。关于和谈大计,深欲事先与兄奉商,敬祈即日命驾入京藉聆教益。”次日下午二时,阎锡山召开要员会议,宣布了李宗仁的电文,表示“也许三天五天,也许十天八天,等和平商谈有了结果,我就回来。”随后,阎锡山乘车从河西红沟机场飞往南京,与他在山西的统治中心太原古城最后决别,赴机场送行的只有梁化之和五妹子阎慧卿。

  阎锡山到南京后,与李宗仁商讨国共和谈问题。4月11日,阎锡山飞赴奉化面见蒋介石,二人长谈一夜。阎锡山表示太原战事紧急,拟速返并,蒋介石劝他说:太原虽重要,乃国家之一隅,有国家始能有太原,应以国家为重,留在南京参加主持大计。第二天,阎锡山又匆匆飞回南京参加李宗仁主持的 “和战会谈”。

  声言很快就要回来的阎锡山再也没有回到太原,关于阎锡山没有回到太原的原因,也有着不同的说法。东山争夺战结束之后,共产党的炮火已经能够控制太原的各个机场,飞机从此很少降落,运送物资主要依靠空投。四野炮一师抵达太原后,从四月初开始用高射炮封锁太原上空,飞机无法降落,空投时也不敢低空飞行。残留日军军官城野宏后来在他的回忆录中提到,阎锡山曾在四月初飞回太原并在上空盘旋了一个小时,但因为炮火封锁无法着陆而返回南京。《山西文史资料》第60辑《阎锡山离晋始末》一文中说,当时各航空公司均不愿冒着炮火在太原着陆,阎锡山希望好友博瑞智想办法帮助他回到太原,博瑞智以民航队不愿牺牲一架飞机为辞婉拒,阎锡山提出购买一架飞机,博瑞智又说不愿因降落而牺牲一位飞行员,时年65岁的阎锡山于是又提出以降落伞空降太原。不久,太原阎军拍来电报说,机场全部被毁,飞机已无法降落,阎锡山于是放弃了回太原的计划。阎锡山后来在回电中说:因事被阻,不能与大家共同保卫太原,是此生最大的遗憾。

   由于两军前沿阵地的严密封锁,太原前线的共产党是在得到中央军委的通报之后,才知道阎锡山已经逃离太原。据城野宏记述,毛泽东曾经指示,阎锡山在南京期间,不要夺取飞机场,阎在太原,还有和平解决的希望,若阎不在太原,负责留守的孙楚等人恐怕直到最后也不会投降,那只有增加牺牲。

   把正义与非正义这个由历史学家们来确定的问题放在一边不说,身陷绝境的孤军究竟是应该坚持自己的政治信仰、保持军人的气节而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还是应该以普通士兵与无辜百姓的宝贵生命为重而寻求和平,古往今来一直是人们争论不休的问题,长春的郑洞国和北平的傅作义,他们的故事为后人留下了多少话题。远在上海遥控的阎锡山最终向太原守军下达了投降的指示,时间是共产党总攻前夕的4月23日。但目前从一些亲身经历者撰写的文史资料来看,关于投降的电报出现了一些不同的说法。
            一种说法是,阎锡山在4月23日中午拍来电报说:“五人小组:太原守城事,如果军事没有把握,可以政治解决。”这也就是说,允许投降。当时阎锡山的电报均由梁化之亲译,24日上午九时许,梁化之自杀之后,这封电报才由梁化之副官的妻子赵佩兰发现并交给吴绍之,吴绍之为此慨叹道:“就因拖延了这么几个钟头,竟把和平解放变成了投降。”

   另一种说法是,阎锡山在4月23日午夜,以留沪基干会的名义发来电报:“万一不能支持,可降;唯靖国、化之两人生命难保。”高干们传阅电报后,无人表示意见,梁化之看后,面色惨白,两手冰冷,薄毓相握住他的手说:“你太累了,休息一会吧”,梁化之惨笑无语。谁都知道,太原的守或降,主要取决于梁化之与王靖国,孙楚私下里说,老汉表面说是可以投降,但其实还是想让我们死守到底。


太原的“战”与“和”
  
   阎锡山离开太原后,将军政大权交给由梁化之、王靖国、孙楚、赵世铃、吴绍之组成的“五人小组”,而实权则集中在前三人手中。其中王靖国与孙楚执掌兵权,梁化之负责与阎锡山联系,所有请示报告与阎锡山的机密指示都必须先通过梁化之之手。4月25 日,毛泽东和中央军委同意宣布梁化之、孙楚、王靖国、戴炳南四人为战犯而予以缉拿。正是这几个人的态度决定了太原的宁战不和。 
  
   这三个人,梁、王都是阎锡山的五台(今属定襄县)老乡。此前阎锡山为了巩固他在山西的统治,从1938年12月起先后建立了政卫处、特警处和谍训处等特工组织,其中太原绥靖公署特种警宪指挥处是阎锡山特工系统中最庞大的一个组织,其主要首脑人物就是梁化之。梁化之是阎锡山的姨表侄,因为这层特殊的姻亲关系,他在山西大学毕业不久就开始担任阎锡山的机要秘书。此后他在阎锡山干部中担任了十分重要的角色,迎请薄一波等回山西开展抗战等,他都是举足轻重的人物。后来阎锡山离开太原,就正式任命梁化之代理山西省政府主席的要职。由于这层关系,即梁化之完全是以阎氏的意见为圣旨的,所以在没有阎锡山的太原,他就是无形的阎锡山。于是在“五人小组”中,梁化之是最顽固、也是对阎锡山最为愚忠的一个。当时孙楚、吴绍之等许多阎锡山政权中的高级军政人员,之所以不敢表达灵活解决太原战事的意见,很大程度上是畏惧于梁化之的淫威,甚至太原第二号人物王靖国也惧怕他三分。当被俘的阎军将领赵承绶想进太原城劝降时,王靖国在拒绝投降的同时也劝说赵承绶不要进城,以免被梁化之杀害。
 
   王靖国曾在保定军官学校学习,他与傅作义、李生达等有“十三太保”之称,都是晋军的“基干”。而王以其才干和忠心尤其受到了阎锡山的器重,以至于蒋介石在庐山成立军官训练团时也对他青睐有加。晋中战役后,阎锡山将部队整编为两个兵团,孙楚担任第十五兵团司令,王靖国担任第十兵团司令兼太原守备司令。1949年3月,王靖国在北平上学的女儿王瑞书受共产党派遣,带着徐向前的亲笔信通过两军前沿阵地回到太原,劝说父亲王靖国走傅作义的道路,和平解放太原。如果说傅冬菊说服傅作义,使父亲为历史留下了浓墨的一笔,王瑞书却没有这样的运气了。当时王靖国对女儿说:“太原已成为一座孤城,外无救援,实难确保,但我是军人,军人以服从为天职。如果阎有命令叫我投降,我就投降,阎没有命令,我只有战斗到底。傅作义够个俊杰,但我不那样做。你可革你的命,我要尽我的忠。”王靖国还把女儿回来的事报告给了阎锡山。阎锡山飞往南京时,曾嘱王靖国将其女由阎锡山携往南京转送台湾,但王瑞书还是设法回到了北平。
  
   就这样,由于部下的效忠,太原在没有阎锡山的情况下仍然不时有一个阎锡山的灵魂在游荡,这也决定了古城太原的命运。1949年4 月24日,解放军对太原发起了总攻。在隆隆的炮声中,梁化之彻底绝望了,他与阎锡山的五妹子阎慧卿在太原绥靖公署的地下室里服毒自尽,死前命令卫士将他们的尸体浇上汽油焚尸灭迹。后来两人残骸被葬于东门外。 
  
   也就是在与阎慧卿自尽的前夕,据说由梁化之代笔写下了“阎慧卿致阎锡山的绝命电”,这封电报经吴绍之润色后由机要处拍发给了时在上海的阎锡山。绝命电说:“连日炮声如雷,震耳欲聋。弹飞似雨,骇魄惊心。屋外烟焰弥漫,一片火海;室内昏黑死寂,万念俱灰。大势已去,巷战不支。徐端赴难,敦厚(梁化之字敦厚。笔者注)殉城。军民千万,浴血街头。同仁五百,成仁火中。妹虽女流,死志已决。目睹玉碎,岂敢瓦全?  生既未能挽国家狂澜于万一,死后当遵命尸首不与匪共见。临电依依,不尽所言!  今生已矣,一别永诀。来生再见,愿非虚幻。妹今发电之刻尚在人间,大哥阅电之时已成隔世!  前楼火起,后山崩颓。死在眉睫,心转平安。嗟乎,果上苍之有召耶?  痛哉!  抑列祖之矜悯耶?”
  
   据说阎锡山在上海读到这份绝命电,已是泪流满面。不过,从电文中“同仁五百,成仁火中”等字样来判断,它也许是一份事后伪造的“文献”。在梁化之与阎慧卿殒命之时,解放军已攻进阎府的地下室,残存的阎军所有高级军政人员全体被俘,其中包括王靖国和孙楚等。

  
 “太原五百完人”
  
    阎慧卿绝命电中提到的“同仁五百,成仁火中”就是阎锡山他们后来纪念的“太原五百完人”。
  
   当时“成仁”的阎锡山部下,一是在地下室避弹室内自杀的梁化之、阎慧卿;二是特警处本部地下室内发生的特务二十余人群死的事件。特警处的代处长是梁化之的结拜兄弟徐端,他是共产党员的脱党者,他按照阎锡山“不做俘虏,尸体不与共党相见”的临别指示,在太原解放前夕命令特警处特工人员集中于太原精营西边街45号特种警宪指挥处实行集体居住。4月24日,解放军攻入太原后,在徐端、兰凤等授意下,这些特工人员或服毒,或相互枪击,并引燃早已准备好的汽油自焚,其中包括刘建德等一些20岁上下的特警处女职员。一同自杀的,还有部分特工人员的妻子和年仅18岁的晋剧演员王桂燕。此外,特警处秘书主任范养德等四人在东辑虎营2号自杀,太原特警队主任王九如等十余人在后坝陵桥18号队部小楼上自杀,山西省会警察局局长师则程开枪打死自己的姨太太后在柳巷派出所自杀。这就是“太原五百完人”的全部内容。 

   “太原五百完人”的神话很快传播出来,在国民党军心涣散的非常时刻,是十分需要这样的“精神资源”的。于是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委会首先通过对梁化之褒扬并优予抚恤的决议,继之国民政府监察院又致电阎锡山及“集体殉国烈士”家属表示慰问。 1949年10月,又有一个立法委员吴延环出面,提议建立“招魂冢”。及至阎锡山到了台湾之后,1950年通过行政院拨款新台币20万元,在台北圆山建立了“太原五百完人成仁招魂冢”,蒋介石和蒋经国曾分别赠有“民族正气”、“齐烈流芳”的匾额,阎锡山也题写了“先我而死”的冢匾并撰写了碑文和祭文。阎锡山还撰写了“太原五百完人歌”,其曰:“民族有正气,太原出完人;海天万里招忠魂,歌声悲壮动三晋。何以为完人? 生而能杀贼,死而不留身,大节凛然表群伦。谁能为完人? 男学梁敦厚,女学阎慧卿,死事壮烈泣鬼神。赴汤蹈火全忠贞,救国救民重死生;五百完人齐尽节,太原今日有田横。民族有正气,太原出完人;日月光华耀国门,万古流芳美名存。”台湾的一些文人也纷纷撰文,叹“太原无降者”、“满城文武在城陷之际集体自杀”等等。
  
   至于大陆方面,由于海峡两岸的人为阻隔,尽管“太原五百完人”的神话在台湾影响极大,甚至曾被台湾方面编入小学课本,但大陆方面的文史研究人员,直到1983年才看到台北山西文献社编印于1979年的《太原五百完人成仁三十周年纪念》,通过这本书才了解到此事。后来经过五年的调查,声称这是“神话”,理由是这本书中所提到的“五百完人”,有的仍健在于人世,有的则是战死或病死的,甚至有的还是阎锡山的军机机关处死的,也有其他原因致死的,还有查无此人者以及不知下落者,然而他们都被算在了“五百完人”的名单中。          五人小组中的赵世铃,出任太原绥靖公署参谋长之前,曾因私藏武器等过失受到撤职处分,在阎锡山的关照下得以复出,赵世铃因此为保卫太原显得格外卖力。阎军全部撤入城内前夕,为了扫清城头视线,不被共产党在攻城时用以隐蔽,赵世铃下令将城门外的所有民房全部烧毁,数千市民在刺刀的驱赶下痛失家园。目睹这映红天空的烈焰,残留的日本军官城野宏也因此感受到战争的冷酷无情和悲惨。太原解放以后,赵世铃因为这一罪状而被判处死刑,阎锡山同志会宣传组长孟际丰也因为同样的罪名被枪决。

   除了赵世铃、孟际丰、戴炳南和共产党的叛徒张士英四人外,被太原市军管会特别法庭判处死刑的阎锡山政权高级军政官员,还有阎锡山政卫系统特工头子杨贞吉、阎锡山政权太原市市长白志沂、“三自传训”的积极推行者续如辑、“兵农合一”政策的首倡者薄毓相、阎锡山军队的兵役头子孙凤翔五人。被枪决的薄毓相事实上曾经掩护过一名共产党地下党员,当时如果审查得细致一些,完全可以将功折罪,免除死刑。总攻太原前夕,共产党宣布梁化之、孙楚、王靖国、戴炳南和日本顾问岩田五人为战犯,杨贞吉和白志沂两人还为此相互安慰:战犯名单上没有我们!然而,不曾料到的是,列入战犯名单的阎军将领孙楚、王靖国被送进战犯管理所并最终获得特赦,而他们却被押上了刑场。     “五妹子”阎慧卿  记录着阎慧卿名字的石碑   阎锡山(右)离开太原前与送别的梁化之(左)、阎慧卿   五妹子           在民间传说和近年来反映山西历史的小说、影视作品中,只要涉及到阎锡山,无不大写特写“五妹子”或“五姑娘”阎慧卿,把她说成了参与军政大事,幕后操纵山西政局,阎锡山言听计从的铁腕人物。其实,这与现实生活中的“五妹子”毫无共同之处,不过是人们凭想象虚构而已。现将我们根据有关史料上查出的史实辑录于后。

          阎慧卿,乳名五鲜,即为阎锡山料理生活的“五妹子”或“五姑娘”。(阎锡山叫她“五鲜子”)。生于1910年,比阎锡山小27岁。系阎锡山叔父阎书典第三个妻子曲氏所生。在阎书典五个女儿中排行第五。阎锡山担任都督后,在其家乡河边村办起育英女子学校时,她才在12岁时念了三、五年小学,后在太原人教会加辣女子学校学习,所以,她基本上是个家庭妇女。其第一个丈夫是河边村曲佩环(字仲玉,乳名隆光),日本留学生,曾任榆次晋华纺织厂经理,病逝后,“五妹子”又嫁给崞县(今定襄县)北社村的梁延式。梁系清华毕业后留学日本。

         “五妹子”精于心计,善于察言观色,对阎锡山喜欢听的就多说,不喜欢听的则绝对不说,阎高兴时,便讲些笑料事,为阎开心,阎愁闷时,又讲些家乡的风土人情,为阎解闷。她对阎的生活起居安排得极为周到,衣服、被褥该洗该换,该多穿少穿,穿什么戴什么都安排得合乎阎意,阎锡山抗战时期在克难坡时精力很好,他常常边吃边想,思维活跃.有时不免食多伤身,引发病疼。为此,医护人员十分发愁。后来,专门派人监食,既不让多吃,又不让少吃。开始派一般侍从,常遭阎的谩骂。后由夫人监食仍不行,所以又换成阎慧卿负责监食。五妹子接受过去的教训,采用限食的办法。每到吃饭时,她就坐在炕桌前,自己不吃,只是检点阎锡山吃,吃不了,就劝他多吃,吃多了,又劝他少吃一些。有时看他不想吃,就拿筷子尝尝,并讲些笑话,有时见他吃多了,劝不住,便将饭夺过来,命令副官把饭菜端走。为了调节饮食,除经常亲自过问主副食外,还经常让厨房做些家乡饭豆面抿尖,高粱面擦擦子,莜面窝窝等等。由她监食以后,阎锡山饭量比较均匀了,也很少胃疼了。大家都高兴。尤其是侍从医生更减轻了思想负担。于是,监食就由阎慧卿长期担任。每餐必监,监必认真,直到阎锡山飞往南京,太原解放前夕。除照看阎锡山吃饭外,每到阎锡山睡觉后.她还为阎锡山掖被、捶背,直到阎锡山睡着,她才熄灯,与侍卫长退出卧室。所以,阎觉得“五妹子”料理自己的生活起居,比谁都合适。抗战胜利后,姨太太徐兰森因心脏病猝发,突然去世后,她仍然担负着照看阎锡山生活起居的重任。

         “五妹子”阎慧卿,从抗战开始,曾先后担任过“战时儿室保育会山西分会”主任,“山西女子助产学技”校长,“太原慈惠医院”院长,国民党“国大”代表和同志会妇工会主任等职。对于这些工作,她一般不参与活动,必须参加时,均由秘书先拟出讲稿,她在会上宣读,实际上只是一些挂名职务。而且,她很少与人往来,绝非政治上参与主宰山西政局的活跃人物。不过,由于她在阎家的特珠地位,为他人讲些情面之类的事也是有的,如假阎之口,安排她的私人关系去“同记公司”工作。又如解放前夕,梁化之要杀害共产党员赵宗复(赵戴文之子)时,她连忙劝说:“老汉(指阎锡山)在(太原)的时候都没有处理.你为啥要处理他?老先生(指赵戴文)就这么个苗苗,还能这么做?老先生怎样对待你来?”结果,杀害赵宗复的事便搁置下来。

          1949年3月29日太原解放前夕,阎锡山借口代总统李宗仁电请他到南京商议和平谈判之事,离开太原。临行前,部下分析,阎这次离开太原,一定不会再回来,必然要带“五妹子”出走。想不到临走时,阎却对“五妹子”说,“我去不了几天,少则一个星期,多则十来天就回来,你就不要去了。”“五妹子”信以为真,便留在太原。其实,阎锡山却是留下她来稳定军心的。1949年4月24日凌晨,共产党入城,梁化之与“五妹子”在太原绥靖公署钟楼下面具有防空设备的居室里服毒后,卫士柏广元遵梁化之之命将二人尸体浇汽油焚保,化作灰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