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墓造假将是考古界大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6 21:12:16


 

曹操墓考古疑云不断,近日又有学者闫沛东大曝内幕:经过考察,他发现考古队宣布的出土文物石碑、画像石等,都是在南阳一个地下造假工厂生产出来的,在当地定制这样一个石碑,只要花170多块钱就行了。

文物造假不新鲜,无非骗骗外行人和文物爱好者。早年我就曾买到过一批所谓“袁大头”,模仿得跟真的一模一样,至今我仍百思不得其解,这样的假货是怎么造出来的。但是,倘若考古人员参与造假,甚至拿假文物来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那将是考古界、学术界的奇耻大辱,不能让人原谅。

这件事情固然尚待证实,然而围绕曹操墓的考古发现,从一开始就备受质疑,广为各方所诟病。这是因为,这次墓葬挖掘完全是一个事先张扬的事件,其中带有太多的功利性成分。例如,在相关考古证据并不十分确凿的情形下,专家就急切地抛出结论。这一做法并不符合科学客观原则,实乃学术研究之大忌。

而考古人员这一不寻常的举动,即便不是受相关利益驱使,也很容易为某些部门和机构所利用,成为地方利益的开墓先锋。后来发生的大量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例如,当这处墓葬是否为曹操墓尚有争议之时,当地政府部门就不仅充当起考古科学的“裁判员”,而且马上打起了搞旅游经济的主意——无论是申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是规划建设遗址公园,都进入了急行军的轨道。期间还有专家学者出来跑龙套,为政府部门出谋献策,称这将让当地提前步入小康云云。据悉,当地已决定就地建设曹操高陵展厅,9月份将正式对外开放,票价初定60元。这一切,看起来就像是学术和权力在联袂唱双簧,更增添了公众的疑虑和担忧。

实际上,公众舆论对曹操墓的质疑更多也就在于此。毕竟,墓葬是真是假,非专业人士难以判断,也无从指手画脚。但是,正因为这样,就更该让学术的归之于学术,包括政府部门都不能随意侵入和干涉文物考古的专业性领域。遗憾的是,近年来考古领域一方面受大规模开发建设的挤压,考古人员往往不得不跟在推土机后面抢救文物;另一方面,其功利化倾向也日趋严重,许多文物专家摇身一变成了地方利益代言人。在一些地方搞申遗活动或文化旅游的过程中,这些专家学者的身影频频出现,要么为文物遗址乱作背书、涂脂抹粉,要么为旅游开发歌功颂德、奔走帮闲,失去了作为学者的独立判断和身份意识。

也因如此,曹操墓被质疑是学者和政府联合上演的一出戏,自然不会让人感到意外。所以,眼下之计,考古工作者应当自觉地与地方利益作切割,埋首不闻窗外事,站在客观、专业的学术立场上,好好搞清楚这处墓葬的底细,给公众一个真正权威的科学结论。此外,抱有责任意识的专家学者以及公众舆论,也应打破砂锅问到底,穷追不舍,呼吁调查事实真相,不要给那些学术骗子有戏弄大众的机会。

如果事实证明曹操墓是假的,这将不仅是发生在考古界的“周老虎事件”,而且也将让整个学术界蒙羞,证明考古学界已被严重污染化、无耻化了。这恐怕是任何人都不愿意面对的一个可怕后果。  魏英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