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的政治定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14:27:13

提笔写周恩来的政治定位文章, 深感笔头有千钧之重。无论从感情上还是从历史责任感上,都久久不能拿起笔来。    

 周总理受到中国人民衷心爱戴,我也一样,深切怀念他老人家。记得一九七六年一月八日,总理逝世,我曾先后写过六首词以示怀念,其中有一首水调歌头是这样写的:年少怀大志,救国念苍生。求计安邦之策,巴黎取真经。归国曾谋北伐,蒋贼叛变投降,狠似中山狼。当机需立断,南昌大兴兵。红旗乱,枪声紧,上井冈。幸同领袖相会,日月齐辉煌。共扫美蒋日寇,同建九州铜墙,到处是春光。伟业垂千古,历史载英名。反映当时对周总理的评价,周恩来是毛主席司令部的最主要成员。

斗转星移,数十年后,出现了许多对周总理的错误评价,有背历史的真实,有损他老人家伟大形象,甚至于许多左派对他至今还有误解。因此,出于对周恩来的热爱之情,出于要澄清近几十年来对周总理的种种不确定的评价和歪曲,不管自己能力和后果如何,最终还是拿起了笔,为捍卫周总理而斗争。

据我所知,到目前对周恩来的评价有下列几种:

一是毛主席活着的时候官方对他的评价。

周恩来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这种评价应该说是准确的。当时就有人提出评价不足,认为周恩来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政治家,伟大的外交家,伟大的军事家。并成为四五运动的借口和诱因之一。

周恩来自己曾多次说他见事迟,路线辨别能力不强,犯有许多错误,这并不是谦虚话,而是实情。在王明路线时,例如在宁都会议上,拥护王明反对毛泽东。在抗日战争时,在武汉,曾赞成一切通过统一战线,实际上反对毛主席在统战中独立自主路线。在建国后,包括在文化革命中,都有此类情况发生。原因在于周恩来不是理论家,是实际工作者,是马克思主义者,而不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但周总理有伟大的人格,党性最强,每当认识到错误,坚决改正,光明磊落,从不搞阴谋诡计。

伟大的政治家同样说不通。政治家是制定方针政策的决策者,周总理始终是实施者,并没有当过一把手,因此不提他是伟大的政治家也说得通。当然,从广义上,从政治管理艺术上来说,也可以称周恩来是名符其实的伟大政治家。

至于伟大的军事家,纵观其军事生涯,南昌起义失败,遵义会议前指挥红军没有建树等,伟大军事家也可以说谈不上。伟大外交家可以称,但外交大政策都是毛泽东亲自掌握,不谈也可以。有些人抓住此类问题作反毛主席文章是别有用心的。

二是邓小平时代官方众多说法,例如在文化革命中周恩来是违心的犯了一些所谓错误,主要是辅佐毛泽东处理文化大革命当中一些重大事件,但肯定他保护了一大批老干部,是反对文化大革命的,是支持邓小平的,周总理的思想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致的等等,都是一派胡言,字里行间的背后,呈现出周恩来两面派形象,非常有背历史的真相和恶毒,目的是想借总理崇高威望来反对毛主席和文化大革命,同时也抵毁了周恩来,真是一箭双雕。

周总理坚决拥护毛主席,积极参加并领导文化大革命,是有目共睹的事实,有意者可查阅周总理的职务与众多讲话和批示,就明白了。在文化革命大部分时间,周恩来是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的,是刘少奇专案组组长,许多大案都有他的签字。中共九大十大路线他都是赞成的,十大政治报告就是总理作的。在改革开放后,如果文革反对派有哪怕是掌握只言片语周总理反对文化革命和毛主席声音文字,早就如获至宝,铺天盖地宣传起来,为什么不拿出来,因为没有。恰恰相反,周恩来在临死前,唱的是国际歌,读的是毛主席词二首,重上井冈山和鸟儿问答。令人痛心的是,在周恩来生前和死后,左派也对他发生误解,甚至反对,这是十分的错误。在对待周总理问题上,右派是非常的聪明狡猾,左派却是极端的愚蠢无知。有周总理千言万件真实的拥护毛主席和文化革命的话和事不向群众宣传,却挥舞木棒解决悼念总理为名堂的四五运动,此种水平,安得有不败之理。悲乎。

至于大造周总理保护老干部舆论,也是反毛主席的阴谋。谁都知道,毛主席历来大权独揽,没有毛主席认可,像邓小平这样的高级干部,不用说周总理一贯忠于毛主席,就是不忠于,他敢放手解放吗?根本不可能。事实是,毛主席要解放老干部,他老人家同老干部南征北战几十年,有很深的感情。总理的功劳,不过是积极贯彻毛主席的决定,岂有他哉。直到今天,还有许多老同志,只知总理保护他们,不知总理背后是毛主席,完全是上了一些人阴谋诡计的当,受了媒体的骗。这也是非常令人遗憾的。

三是民间或者学者地方半公开半地下的评价。

1普通百姓的评价,主要是忠臣,贤相,道德楷模等等。

对此,我不过多评点,总的来说,符合实际,只不过用词不当,因为总理是革命家,是封建社会臣子宰相所不能比拟的。周恩来的品格是光照千秋的。               

2 认为总理是右派代表,骨子里是右的。

这一看法早在文革初期就有,例如所谓五一六极左分子就是要打倒周恩来。此类现象有不少,所谓二月逆流总后台,批林整风批极左,所谓批林批孔批周公,所谓评水浒,宋江架空曹盖,打方腊,是投降派等等。都是一团雾水。有的是事实,有的是误会,有的是捕风捉影。

一九七二年批极左是事实,在文革中称为右倾回潮。对如何批林彪,一开始,周恩来的确赞成批极左,因为林彪许多问题是左的出奇,例如毛主席的话一句顶一万句类语言就是例子。后来,毛泽东认为林彪问题本质是极右,批左方向有问题,应该批林彪的极右实质,对此,总理最终是同意的。

而二月逆流总后台,批林批孔批周公,架空曹盖,打方腊,投降派等是误会。

二月逆流是有背景的,主要是江青和陈伯达违背组织原则,没请示中央批准,就在社会上布置打倒政治局常委陶铸,而受到毛主席严厉批评,并指示文革小组开会内部整风解决问题。消息由常委李富春向一部分政军高级干部透露出来,许多老干部错误判断形势,以为毛主席要纠左,加上对文革有一肚子意见,所以借中央开会发难,最后受到毛主席尖锐批判。许多会议参加者,事后吹牛他们是有意抗争,其实当时谁也没胆量公开反对毛主席和文化革命,许多大话是经不起历史检验的。周总理在二月逆流中又一次反映迟盹,没有认识到是一场严重路线斗争,事后作了检讨。通过我对周恩来的研究,他不可能是策划者和后台,只不过认为老同志是发怨气罢了,因为他自认对他们很了解,如此而已。左派对此有看法,是缺乏事实和判断的误会。

批林批孔批周公,架空毛主席,投降派等都是误会,都源于总理不是两面派。这种误会是很深的,就连江青等人也怀疑误会周恩来,派王洪文到长沙向毛主席汇报就是例子。周恩来在病重住院期间,找了或者准确说是别人找他谈事情,参加最多的是小平剑英先念等老干部。因此,有人怀疑周总理是他们的后台,并形容有庐山会议味道(林彪在庐山会议搞过阴谋)。其实,至于周总理和他们谈了些什么,江青她们并不真正清楚。解决这个误会问题,至关重要,我把此问题放到后面重点写明。在文革后期,打倒周恩来和批评影射周恩来的事件确有发生。有的批评是对的,是毛主席同意的,如大事不讨论,小事天天送,此风不改正,将来变修正等,指的就是周总理。其它的如周恩来架空毛主席,有野心,十一次路线斗争等都是由误会造成的,主要是江青的错。

至于捕风捉影,五一六抓周总理叛变一事就是明证。三十年代,国民党大搞离间计,以伍豪(总理化名)名义登报脱党反共时,周恩来早已离开上海,到达中央苏区,所谓周恩来叛变,并无此事。

3周恩来是两面派,政客,大奸似忠等等。

持这些观点的人数近一些年来有很大量的增长。原因在于,一是受官方影响,认为周总理忠于毛主席是假的,背后另搞一套,二是受反动垃圾文人书刊影响,其中代表作是流氓特务卖国分子李志绥编造的毛泽东和他的女人,以及另一个王八蛋写的周恩来和他的私生女儿。几十年来,反动分子为了达到反社会主义复辟资本主义目的,编造历史,造谣中伤,对文化革命妖魔化,恶毒攻击社会主义及其领导人,阴险手段无所不用其极,真不知人间有羞耻二字。大量事实证明,周恩来始终忠于党,忠于毛主席,忠于人民,忠于社会主义,他一生光明正大,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4周恩来是真正的左派,懂政策和策略的成熟左派。

在毛主席的战友中,不是只有革命坚定性而不大懂策略,就是懂策略而缺乏革命性,像周恩来这样的既有革命坚定性,又有策略性的太少了。这也是文化革命失败的原因之一。

对以上种种关于周恩来的种种不同评价, 究竞哪个评价更为符合实际和科学, 我们在来看一下下面两项内容, 一项是大家耳熟能详, 重温一下也有好处,另一项鲜为人知,人们可重点思考。会更加有助于人们认识周总理, 给他一个科学的政治定位.。

第一项,关于周总理一生的简单回顾。

周恩来出身并非工农,他能走出来参加革命是理性行为,是出于信仰。一般出于信仰参加革命的人动机是纯的,而且通常能坚持到底。

周恩来早期积极参加过五四运动,足以说明他起码是个热血青年,是个爱国者。

周恩来在天津创立觉悟社,在旅法期间组织创建早期共产党组织旅欧支部说明他以从爱国者发展成马列主义者。

周恩来在中国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无论帮助创办黄埔军校还是北伐都有建树,特别是先后组织上海三次武装起义和后来的南昌起义,不但表现出在大革命高低潮时所具有的革命坚定性,而且表现出了大智大勇。

在江西根据地的日子里,周恩来虽然执行了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但不能说明别的,只能说明两点,一是他路线识别能力不强,二是证明他有极强的组织纪律观念。但正是他在第四第五次反围剿中,力所能及地作了大量工作,减少了损失。

在长征路上,在红军处于生死存亡关头,在决定中国命运的紧要时刻,他能放弃自己的私利(三人团成员领导地位),同左倾路线决裂,站在了毛泽东一边,对遵义会议改变中央军事路线和领导,起了关键性作用。遵义会议后,总的来说周恩来是拥护毛泽东的,是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得力助手。

在抗战时期,周恩来一度受共产国际影响,有王明倾向,一切服从统一战线,但很快就认识到错误,改变了立场,站在了毛主席国共合作独立自主路线一边。这只能再次说明他路线辨别能力差,而不是别的东西。

在解放战争中,周恩来一直跟随毛主席转战南北,为创立新中国做出了卓越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到文化革命前,周恩来作为一国总理,日夜操劳,基本执行毛泽东路线,即使在工作中有偏差,一经毛主席指点,不管他是否真正理解,他总能坚决跟上毛泽东的思路。

文化大革命中,无论是发动还是进行过程,周恩来都是投赞成票的。其间尽管出现过少数分歧,例如他反对打倒一切,批林彪的极左等,都是正常的。但一如既往,当毛主席做出决定后,他必是坚决执行的。周总理不但参与了文化革命绝大部分决策,而且是主要执行者,他不但始终担任总理,而且主持大部分中央工作,说周恩来反文化革命,是完全站不住脚的。

  总之,纵观周恩来的一生,是革命者的一生,是毛泽东的真正战友和助手,是坚定成熟的左派,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忠诚的共产主义伟大战士,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真正公朴,是人民的好儿子。

第二项,周恩来晚年鲜为人知的事。

在周总理晚年,特别是在林彪事件以后,在其病重住院去世前,中央发生了一些事情,例如江青在一九七五年遭到长达四个多月的围攻,虽然是打着毛主席旗号进行的,却很不正常。因此,一些人怀疑党内一伙人敢于那么干,背后肯定有人称腰,此人就是周恩来。甚至连江青等最高层领导,也对周恩来不放心。周总理频繁同一些人经常见面谈话引起高度关注,以至于江青不得不下令王洪文前往长沙向毛主席汇报,以防不测。

对于周恩来晚年究竞干了些什么,拿我个人来说,也一度有怀疑,认为他也可能是反文革力量的后台。直到最近几年,通过深入研究和了解一些重要知情人,才明白了历史真相。

据知情人讲,周总理住院期间,的确同许多老同志谈话。邓小平,叶剑英,李先念等的确经常往总理那里去。谈些什么,江青等人只是猜对了一半。一些老干部找总理是不断做总理工作,希望总理站在他们一边,采取一些行动。但直到最后总理死,他们也没有拿到总理任何支持他们的意见。有书回忆,叶帅到总理死前还特别交待,注意总理,希望总理留下点什么话和文字,结果大失所望,这是事实。另一半,江青他们做梦也没想到,总理不但没有支持他们,反而语重心长反复批评他们,其中有一条是叫他们放过江青,不要再犯错误。他们不听,迫使周恩来带病要参加批评江青政治局会议,阻止他们继续批判江青,结果被挡在门外,使周总理很生气,说了一些很重的话。知情人讲,毛主席的确在政治局会上批评过江青,主要意思是江青不懂政治,不会团结人,有宗派主义倾向。毛主席用意很明显,是恨铁不成钢,是关心和爱护,是希望政治局同志帮助江青。对此,周总理非常清楚。可那几个中央领导人,却大做文章,抓住不放,你说总理能不着急吗?知情人分析,当时的总理很为难,一方面他是忠于主席的,爱护江青的,同时,他也爱护老同志,他与他们有数十年的交情,不希望他们再犯错误。通过这件事,我们可见总理做人是多么的困难。其结果却是一方面招致江青等人怀疑,另一方面,老同志也不满意,一片好心,不得好报,老天是不公的。知情人还说,要不是老华下黑手,那帮老家伙可就惨了。

通过上述内容,我们可以断定周恩来从本质上是左派无疑,并不是投降派。而江青等对周总理的怀疑和反对,都是历史性误会,不能说不是一大悲剧。周恩来是左派还是右派,结论意义非常重大,因为总理在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心目中有崇高的威望。当初左派在周恩来问题上犯了大错,被右派利用,这种错误决不能再犯下去了。

结论:周恩来是唯一经过左右两派严格考察而证明的伟大革命历史人物,他是当之无愧的伟大的成熟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是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是忠诚的共产主义者,是公而忘私的国家领导人,是毛主席一生创立两件大事业的好战友,是中国人民真正的好儿子。这是历史的结论,是历史对周恩来的政治定位。

对周恩来的如此政治定位,读者们以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