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10:35:02

前言(2)

选择字号 键盘左右键(← →)可以上下翻页 全屏阅读

,而我则是因为眼睛视力减弱,看不见,无法写东西。本来想写两篇文章,一篇谈“侠”,一篇谈“士”,但也都是因为眼睛的原因,而无法下笔。我也想写一本《中外恩师谱》,也无法如愿。

过去我写过的自传,好多事情没有写,有些事情绝大多数对我有兴趣的人还不知道。现在有必要更多地透露出一些,但我现在也不一定全说。

口述历史有什么意义?现在学术界比较流行,有的口述历史已经出版。对我自己来说,也很有意义。我已经年近百岁,应该对自己的一生做一个小结。

为什么想到你呢?因为我们相交甚久,互相了解比较多。你做这个工作最恰当。

至于如何进行,如果口不停地说,一天可能就够了。但是那样太累。现在决定一天说2个小时,大概八九次就够了。别的工作也可以做。

就是这么一个目的。

我对你讲的,不是对每个人都能够讲的。但也没有什么秘密,每个人都可以来听。别人来听,也可以。

你听我口述,你是对我了解最多的人。别人不知道的事情,你知道。所以请你来做这个工作。

口述比较凌乱,我口述出来,由你来整理。

季老开始说,讲八九次就可以完成口述历史,但是实际上季老开讲以后,不断激起他对很多事情的回忆,所以后来对我说,不限定口述的次数,什么时候完,根据情况决定,聊天时也没有按什么顺序说,想到哪儿,就说到哪儿。至于医院规定的每次50分钟,季老有时候也忘记得干干净净,我清楚地记得,他有几次讲了2个半小时,我几次催促停止,他就是不刹车。护工岳爱英干预,季老说不要你管那么多。而且,为了赶进度,季老让我每天上下午都去,早晨6点半,下午3点各作一次,我担心季老会累,但是季老坚持让我每天去两趟。这样进行了3天,后来,301医院发现此情况,坚持每天只做一次,季老也不得不服从,这也正好符合我的意愿。

口述历史在大多数情况下,季老是给我一个人讲。有时候季老的儿子季承先生赶巧会在场。还有几次,是我正好带朋友去,便和朋友们一起和季老谈,如刘梦溪、陈祖芬夫妇,汤恩佳、汤甄得萍夫妇、潘石屹先生、楼叙坡女士、钱文忠教授、唐师曾先生、仲跻昆教授、张立文教授、王学典教授、老愚先生等,大都是没有完全尽兴,因为担心先生的健康,就不得不停止了。2009年去美国访问以前的6月14日,我和《文史哲》主编王学典教授去看他,并且给他订做了一个98岁生日蛋糕,是他过去没有吃过的抹茶蛋糕。6月16日,我的同学赵士珍为我去美国送行宴请我,特意给季老准备了一份烤鸭,下午我去告别,也做最后一次笔记和录音,季老非常高兴,让我从美国回来以后马上到医院,继续口述历史。我也对他说,年谱已经编完,正好也念给他听,以便把不准确的地方改正过来。季老高兴地答应了。到这一次,季老一共口述了75次。

没有想到的是,我从美国回来,季老已经驾鹤离我而去。我长时间陷于极大的悲伤之中。

在给季老做口述历史的十个月时间里,我往返于北京与济南之间,在北京时则每天从燕城苑到301医院往返一次。不管是风雨交加,还是大雪漫天,只要是季老约定了的时间,我会准时赶到他那里。尽管路途交通还算方便,但是因为太远,走一趟至少要1个半小时以上,两个小时都是不稀奇的。其中的甘苦,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在燕城苑如果有闲暇,我会给季老做点他愿意吃的东西,如红烧茄子、胡萝卜羊肉水饺、白菜羊肉水饺、煎茄子,从家里带给季老。没有想到,季老很愿意吃我做的饺子和茄子。每次从济南来北京,我也会给季老带点他喜欢吃的济南的油旋。北京必胜客的比萨饼,我也给季老带过。

这十个月,我人生经历里边最重要的十个月,是在季老身边度过的。在北大没有机会听季老上课,长期感到遗憾,这次补上了,而时间正好是一学年。平心而论,这十个月,我是辛苦的,而且有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