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e Night in Suzhou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07:14:28

成化末年,苏州陆巷,惠和堂。成化年间的宰相王鏊早已卸任还乡。农历四月的夜晚,月高风轻,书斋中老人在灯下读书。镜头闪回,五百多年后,同样的时节,同样的地点,人物换成了一位现代的民女- 我。

从没想过能有缘在这样古朴的院中一宿。屋里院中虽有些破败,却又难掩当年的精致,美得自然。

酒,是准备好的。来自南澳的低度Muscat原本打算用来在热闹的苏州馆子里,让它和蜜汁香干来一场 mix & match的游戏,而现在身处此地,如何让新世界和“旧社会”相处我没有一点概念。

在月光下的宅子里转悠,看看,摸摸那些躺在地上,靠在墙边几百年前的石头,木头,心里有一种特别踏实的感觉。除了质地,老物件被赋予的历史份量无法用物理单位表示,但能明确地感觉到。我对于成化年文物有限的了解也仅仅是关于那只稀世的斗彩鸡缸杯。两三寸直径的小瓷杯,上面画了公鸡,母鸡和小鸡在觅食,竟拍出了近三千万港元的天价。

王宰相学识渊博,但我对他的作品却一无所知,惭愧。明朝的文人,还算有些了解的是张岱,一本《陶庵梦忆》一度是我的床头书。眼前的情景,与里面那篇《虎丘中秋夜》似乎还算有些吻合:好歹都是关于苏州,都是明朝人吧。最爱的部分“一夫登场,高坐石上,不萧不拍,声出如丝,裂石穿云,串度抑扬,一字一刻,听者寻入针芥,心血为枯,不敢击节,惟有点头……”不禁开始在手机里寻找能称得上今晚的音乐,一番比较后,估计拿肖邦的降B小调夜曲第一号作品9放给王大人听他不会反对。

我正听着逛着,遇上了管家的阿姨,她送给我一袋东山枇杷,笑着用甜糯的苏州话说:“尝尝味道”。谢过阿姨,我茅塞顿开,回房间打开了那瓶Muscat。

苏州乡间柔美的月光和清风,明朝宰相的旧宅,波兰人谱的夜曲,东山的枇杷,新世界的甜白酒,好一场mix & match, 我已经有些醉了……

来源于 One Night in Suzh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