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美针对中国连出好牌 在亚洲已扭转颓势图(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13:34:00
外媒:美针对中国连出好牌 在亚洲已扭转颓势图(1)2010-08-27 11:29:59 中新网 【大 中 小】 发表评论

    当中国网民沉醉于黄海“弹道导弹打航母”的幻想时,美国海军却在日本、韩国、越南、新加坡、柬埔寨等国频繁充当“友善大使”。图为美国“麦凯恩”号驱逐舰水兵在越南与儿童游戏。(资料图)

    中新网8月26日电 新加坡《联合早报》26日刊发斯坦福大学国际安全和合作中心研究员薛理泰的评论文章《美、中战略博弈之走势》,文章说,中国在亚洲影响力远逊于美国,南海争端仅是美、中对峙的缩影而已。如果此事发生在其它地域,中国处境可能更加尴尬。之所以如此,同美、中战略博弈有关。

    文章摘编如下:

    两年前,中国与亚洲国家贸易总额已经超过了美国。在金融危机的阴影下,亚洲国家踯躅而行时,也受惠于中国甚多,以后经济快速也唯有寄希望于中国。然而,中国在亚洲影响力却远逊于美国。最近美国国务卿希拉莉在东亚峰会上就南中国海主权作出针对中国的表态时,与会国家一致响应,中国陷入空前孤立。

    南海争端仅是美、中对峙的缩影而已。如果此事发生在其它地域,中国处境可能更加尴尬。之所以如此,同美、中战略博弈有关。

    不久前美国承认,上世纪后半叶,华府迭次预测北京举措,几乎全错。美国决策机制相对健全,犯错却层出不穷,似应归咎于下列因素:

    其一,东西方战略文化不同,华府对北京决策流程雾里看花。这也适用于朝鲜、越南。北京也存在这个情况。不过,美国重大利益遍布全球,而中国将中、美关系视为重中之重。以此,华府对北京的隔膜感甚于北京之于华府。

    其二,涉外战略取决于领导人的大战略水平,是“定性分析”而不是“定量分析” 在起决定性作用。美国侦察和监视系统擅长“定量分析”,在大战略层次却用处不多;而“定性分析”恰是北京长处。仅就美、中关系而论(不涉及全球战略),北京在斗智时略占上风。

    其三,毛泽东、邓小平等人崛起“草莽”,终至建立全国政权,乃“大浪淘沙,硕果仅存”的精英,洞察力和经验非常人可比。而美国总统及高官往往昨天还是平民,今天就主理政务,同东亚人杰斗智时洞察力不免稍逊一筹。

    其四,美国决策过程相对透明,还受到舆论左右,北京评估其决策不难有个大致的走向;而北京决策刻意保持模糊。华府难于揣测北京决策流程。

    其五,华府惯于单向思维,不屑于从别国领导层的立场着眼,而一厢情愿地预测他们如何决策,岂能准确判断呢?中国同强者抗衡,势必“换位思考”,而且保密措施严谨又实行战略欺骗,不易为外界揣测。北京相对容易做到“知己知彼”。

    其六,美国财雄势大,认为技术和资源优势可以弥补危机初期的过失,因而在危机初期只求作出有力的反应,却未必选中最佳方案。而中国技术和资源占劣势,回旋余地小,须循最佳方案,亦即“慎重初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