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唯物、唯心之争,走向“心物一体论” - ·马哲爱好者· - 哲学在线:哲学专业网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23 18:23:27

超越唯物、唯心之争,走向“心物一体论”

超越唯物、唯心之争,走向“心物一体论”

 

——从重新阐释“天人合一论”说起

 


【导语:如果把世界比作一座山,那么唯物主义哲学看到了它的阳面,唯心主义哲学看到了它的阴面。二者看得都对,但都只对了一半,把二者结合起来才是完整的哲学。
要想看到这座山的全貌,就应走向山巅,走向“心物一体论”。
“心物一体论”认为:物质与精神同时产生,精神寓于物质之中,物质是精神的载体,二者是一体的。
“心物一体论”同样可以用来评判宋儒的“理在气先”、“气在理先”之争。
但首先请大家评判“心物一体论”的正谬。】

在长达两千多年的时间里,中国哲学的核心问题一直是天人关系问题,最具代表性的理论是“天人合一论”。
进入现当代,西方哲学的核心问题也逐渐由近代的“主体—客体”关系问题转变为“人—世界”关系问题。这可不是两对名词的简单转变,而是包含着观念上的巨大转变:以“主体—客体”关系问题为核心问题的近代哲学认为人和自然是相互外在的、相互对立的;而以“人—世界”关系问题为核心的当代哲学则认为人与世界是一体的。
对于中国哲学的“天人合一论”,我们要问:天、人为什么能合一,它的自然依据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中国先哲们要么没有谈及,要么谈得笼统或荒谬(笼统者如孟子、庄子等,荒谬者如董仲舒等,他们都是建立“天人合一论”的重要人物)。
对于西方当代哲学“人和世界是一体的”观念,我们同样要问:人与世界为什么是一体的,它的自然依据又是什么?海德格尔是这样解答的:人从一降生就生活在世界中,就与世间事物纠缠在一起,因而也就与世界交融成了一体。这样的解答显然不是从自然依据的层次上作出的,很难让人信服。如果着眼点放在这个层次上,那么鱼和水更应该说是一体的,因为鱼更是一降生就生活在水中,与水纠缠、交融在一起。鱼会说:我与水是一体的;但水却不会这样说。
如果没有自然依据为基础,那么所谓的“天人合一”和“人与世界是一体的”观念就可能是人类的一厢情愿、自作多情,这两种观念都不能成立。
说起来,我们不应难为哲学家们,因为这首先是个自然科学的问题,需要从人、天(或世界)的来源、构造及运作方式等方面进行研究,在达到深刻而系统的认识基础上才能解答,但目前的自然科学还未发展到这样的水平。
在此情况下,我想结合中国哲学和我的人类精神生命理论提出一套观点,并希望接受自然科学的检验。
首先须明确天、人的含义。既然我认为“天人合一”首先是个自然科学的问题,我们就应把天、人的含义还原到自然意义上。从自然意义上讲,“人”指的是人的生命或人的生命机体,它是自然的产物。而“天”指什么呢?现代人已很少用“天”这个词了,而爱用“宇宙”取代,而“宇宙”又指什么呢?中国古人说:“宇”指上下四方,“宙”指往来古今;现代人的解释是:“宇”指空间上的无边无际,“宙”指时间上的无始无终。撇开时间方面的解释,单看空间方面的解释:中国古人的解释来自他们“天圆地方”的观念,当然这种解释就未免狭隘而荒谬;而现代人又扯得太渺远,远非人的认识能力所能企及。我们需要有个合适的圈定,而这种圈定又不能是人为的,应该有天然的依据。我们看,“人”既然是地球世界的产物,这个“天”就应先圈定为地球世界,也即我们素常所说的自然界。当然,“天”外有天,地球世界之外有太阳系,太阳系之外有银河系……一圈圈扩展,直至那个无边无际的“天”。但我们还是由近推远,把“天”先圈定为地球世界,在合适和必要的情况下再向外扩展。
这样,我就把“天人合一”具体化为“地球世界—人的生命”问题进行探讨。如果有朋友对此质疑,那么就请听完我下面的解述再作评议。
虽然已把“天”圈定为地球世界,但我们还得从“天”外说起,从太极说起。
太极是什么?太极是地球之本源,是地球产生和生长成今天这个样子的种因。太极是未分阴阳的存在,它肯定在地球之外,因为一进入地球世界就有阴阳之分。如果将地球比作一个巨大的花盆,它并不是攒集了一盆尘埃就自然而然地生长成今天这个样子,开出生命之花,结出生命之果。最简单的一个常识告诉我们,它必须有种籽,用哲学的话说是“种因”,这个种籽或种因即太极。从这个角度讲,我认为应该重新审视“进化论”,因为“进化论”太过机械性,好像地球不需要种籽就自然而然生长成现在这个样子。
太极来自地球之外,但具体来自何处,我们却难以知晓,我想这才是最大的宇宙之谜。有宗教信仰的朋友也不要把我拉到上帝那里:我认为不应把这个问题神秘化,只是认为人类目前的认识能力还达不到。
既然一时难以知晓,我们不如暂时挂起来不论。
让我们关注地球内的事情。地球内有大大小小无数对阴阳,而最大的一对阴阳是物质和精神。物质和精神同生同长,精神寓于物质之内,二者是一体的。
到此就连接到我在第二部分所阐述的内容:
当地球世界的第五个物质系统将要完全形成时,便有了次最高级(仅次于最高级)动物的产生(如猴、猩猩等),当第五个物质系统在某种次最高级动物身上完全形成时,它应该说已成为最高级动物,但我们不能再称它为动物,因为与此同时,在它生命机体内部,地球世界的第五个精神系统也完全形成了,它也因此而超越了动物,成为“人”;“它”也应该相应地改为“他”。
也就是说,人的出现标志着地球世界的完全形成,因为它的五个物质系统及其内部的五个精神系统都完全形成了。换句话说,地球世界的进化过程完结于人的出现,从那以后,地球世界再没进化出更高、更新的产物,地球世界的进化已转化为人的创造,是人的创造使地球世界源源不断地产生出新事物,拥有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这个文明世界。
以上阐述使我们看到,地球世界的形成过程就是人的形成过程,地球世界形成过程的最终结果就是人的出现,也即“自然向人生成”(但愿我没有曲解康德这句话的意思)。
地球世界每形成一个系统,相当于形成人类生命机体的一个系统,这样当大地球世界(普通意义上的“地球世界”)形成时,小地球世界(人类生命机体)也形成了。地球物质世界是由地系统、气系统、水系统、植物系统和动物系统五大物质系统组成的,人类物质(生理)机体也是由这五大物质系统组成的;地球精神世界是由精神系统、气精神系统、水精神系统、植物精神系统和动物精神系统五大精神系统组成的,人类精神机体也是由这五大精神系统组成的,所以无论从物质角度讲,还是从精神角度讲,人类生命机体都是一个浓缩了的地球,所以人类生命机体与地球世界是一体的——这是从人的角度讲的;从地球世界的角度讲,人类或人类生命是地球世界天然的一部分,是地球世界这棵大树上结出的果实,所以地球世界与人类生命是一体的。
这就是我对“天人合一论”之自然依据的揭示。从这个意义上讲,“天人合一论”应改称“天人一体论”;程伊川就诘问过:天人本一体,何必言合!

无论从物质角度讲,还是从精神角度讲,都验证了孟子“万物皆备于我”这句话;从精神角度讲,则验证了陆象山“宇宙即是我心,我心即是宇宙”这句话。如果再将这两句话指斥为唯心主义的谬论,那就是天大的无知,孟、陆二位先哲也会认为是天大的冤枉。
孟、陆二位先哲所说的这个“我”是“大我”,人人身上都有一个共同的“大我”,所以人与人才能相通。每个人身上又有一个带有个性色彩的“小我”,我们的人生目标就是通过不断的知识学习、道德修养而达到“小我”与“大我”的合一,这正是宋明理学的主题。
陆象山所说的“心”应该是朱熹所说的“道心”,可惜陆象山把“道心”和“人心”混成了一体,在这点上朱熹要比他明白。也可以说,“道心”即“大我”,“人心”即“小我”
“大我”也好,“道心”也好,就是我以上所说的“地球精神世界”,因为地球也是有生命的,因而准确地说,应该称它为“地球精神生命”(在拙作《自我之形成》中,我将它称为“地球精神”,它是我的人类精神生命理论中最重要的一个概念)。而“小我”或“人心”,即我们每个人的精神生命。
地球精神生命是人类精神生命的根柢, 人类精神生命赖由它而产生,而地球精神生命乃是地球万物之精神的统一体。这应该说是赋予人类的一笔巨量财富,但人类不能直接地完全享有它,人类精神生命还必须重演地球精神生命的形成过程,也形成五个精神系统后,才能与地球精神生命相合,才能完全拥有这一大笔精神财富。但人类目前还未成长到这个地步,从我的人类精神生命理论角度看,人类精神生命已形成第四个系统,才开始进入第五个系统形成阶段。如果将人类个体的成熟年龄大体定为25岁,那么目前人类的年龄大体相当于20岁出头,借用罗曼·罗兰的话说:已经长大,但还未成熟(请参看我的“人类精神生命成长过程的五个阶段”一文)。
但极少数禀赋超异的人类个体可以通过一些特殊功夫达到与地球精神的相合,因为个体成长到二十几岁以后,有可能拥有成熟的精神生命(但人类个体的成熟有赖于人类整体的成熟,这里所说的个体成熟只是相对的成熟)。所说的极少数禀赋超异的人类个体,如一些大宗教家、大哲学家及其他领域的高人;所说的一些特殊功夫,如庄子的心斋、禅宗的禅定等。这些大宗教家、大哲学家用极其神秘的语言描绘过他们与地球精神相合的过程和感受,成为宗教、哲学著作中最动人的篇章。从他们的描绘中看出,他们对地球精神持有最虔敬、最赞美的感情。其实,我们许多人都有过类似的体验:当我们不期然进入某种情境时,会倏然领悟到某种神秘的东西,那是地球精神进入了我们的意识中;当我们想要捕捉到它时,它却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也许,的确需要通过心斋、禅定之类的特殊功夫才能与地球精神相合,而这些功夫却很难掌握。
我希望,随着人类精神生命研究的深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能让许多普通人与地球精神相合,而使其不再是大宗教家、大哲学家们的专利。
有朋友会问:与地球精神相合有啥意义啊?我劝你收回你的问题。与地球精神相合是极其重要的事儿,它能给予我们最高级的知识、最高级的能量,并具有精神治疗作用。之所以说能给予我们最高级的知识,我们前头已说过,地球精神乃地球万物之精神的统一体,当我们与地球精神相合时,这个统一体便在我们意识中澄明起来,它已不能用“知识”指称,而应称为至高的智慧(它在许多书中被称为“至真”,同时它还是“至美”、“至善”)。
之所以说它能给予我们最高级的能量,首先至高的智慧就是一种最高级的能量;另外我想结合精神治疗谈这个问题,并从睡眠(或休息)谈起。
有中医书籍说:酒为百药之长。如果这样说的话,那么我说睡眠(或休息)乃万药之母。睡眠(或休息)是为了恢复病人的元气,如果不能使病人的元气得以恢复,那么你给他用再好、再多的药也不灵;而且许多病人不用求医问药,只需休息一段时间就能痊愈,可见睡眠(或休息)在治疗中起着基础性作用。元气是属于人的生理机体的,在人的精神机体中也有一种与此相应的东西——元神,元神实际上就是我们精神生命的根柢——地球精神。与恢复元气相应,恢复元神也在精神伤病治疗中起着基础性作用。所以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许多遭受精神创伤的人喜欢独自静处。独自静处的效果虽比不上心斋、禅定,但能在一定程度上与元神或地球精神相合,并藉此治愈精神伤病。
另外,心与身是一体的,且中医和中国百姓也常说“三分身病,七分心病”,因而应该说恢复元神对于治疗身病也很重要。
元神之于知识、关爱、安全、尊重和主宰的关系,正如元气之于粮食、空气、水、蔬菜水果和肉的关系,是先天能量和后天能量的关系。
关于地球精神,我在拙作《自我之形成》中有较多的论述,在大量哲学、宗教学著作中则有更多的论述,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查阅。需要强调的是,地球精神不是宗教家、哲学家的虚构,而是客观存在,但它不是先于物质而产生,而是与物质同生同长;它也不能离开物质而独立存在,而是寓于物质之中,与物质是一体的。说到我的哲学立场:我既不是唯物论者,也不是唯心论者,而是心物一体论者。
人类的认识发展到今天,该是我们超越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争的时候了。

虽然与地球精神相合非常重要,但我们不能饿着肚子、穿着敝衣、住着茅屋、守着荒凉的自然与地球精神相合,这只是精神的相合,我们更应达到现实的相合,即让地球世界精神化。
自然万物皆有未完全形成的地球精神,唯独我们人类拥有已完全形成的地球精神,所以万物不能与我们相通,而我们却能跟万物相通,能认识其内在的精神,并根据认识的结果对其改造,这就是使其精神化。
人类对地球万物认识和改造的工作已进行了若干万年,在此我们没有必要细述这一漫长过程的具体情况,不妨一步跨过来,跨到现在,看看现在我们所面临的最大问题。
我时常在想:为什么远在公元前,中国、印度和希腊等文明古国的先哲们就有了那么高深的思想;我们现代人掌握的知识总量虽说已是他们的若干万倍,而我们的思想却高深不起来?为什么现在一方面是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一方面是个智慧大萎缩的时代,以至我们现代人不得不经常回到公元前的先哲们那里去寻求智慧?
认识世界的途径有两条:一是向外格物而求知;一是向内明心而体道。所谓向外格物而求知,即接触地球万物,研究地球万物,认识地球万物,以获得关于地球万物的知识,但知识只是对地球世界的具体性认识;所谓向内明心而体道,即返顾内心,与地球精神相合,以获得对地球世界的整体性认识,即“道”(或天道、大一等)。但“道”是抽象的,缺乏实用性,我们应该用它整合知识,即用整体认识整合具体认识,以获得具有实用性的大智慧。
这种整合为什么可能?

一、由于我们人类有精神生命,所以我们不但能像动物一样获得对地球万物的外部认识,还能获得对地球万物的内部认识,而对地球万物的内部认识,即认识地球万物的精神。我们前面已说,地球万物之精神是一体的,是个整体,这个整体就是我们身上的地球精神。所以,对地球万物之精神的认识,也是对地球精神的具体认识。
二、地球精神有生命,是个能动的整体,它不但自己是个整体,它还能把整体性赋予具体事物,即把它们整合为整体。
所以,我们能用整体认识整合具体认识,能用“道”整合知识。
话既然说到这里,我就多绕两句:地球精神生命赋予我们人类以精神生命,我们人类也就秉承了地球精神生命的整合功能,这就是我们人类创造能力的来源。地球世界形成以后,再没进化出新产物,此后所出现的新产物,实际上是我们人类根据对已有产物之精神的认识,对已有产物进行的重新整合,即根据我们的不同需要,按不同方式对已有产物进行重新组合,如我们把木材分别打造成桌子、椅子、柜子和床等;把钢筋、水泥和玻璃等建筑材料分别建造成房、楼、体育馆等(请参看拙作《自我之形成》中对创造性的论述)。
公元前的先哲们之所以能创造出高深的哲学,是因为那时人们的思维能力已达到比较高的水平,且接触、认识的事物不多(容易理出头绪),先哲们又注重返顾内心,与地球精神相合,所以他们能比较容易地用整体认识整合具体认识,用“道”整合知识,从而获得高深的智慧,创造出高深的哲学。
对“向外格物而求知”和“向内明心而体道”这两种认识途径要兼顾结合,不能偏废,不可割断。
老庄哲学、佛禅哲学和陆王哲学等走向了一个极端,即只注重“向内明心而体道”。
现代人则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即只注重“向外格物而求知”。
(朱熹虽既注重“向外格物而求知”,又注重“向内明心而体道”,但他最终所要寻求的是那个道德化的“天理”,因而就把这个问题道德化、伦理化,实际上最终是政治化了,也是走入了一种极端——这也是大多数中国先哲的通病。)

现代人目前的状况,主要是在西方人观念的主导下形成的,要理解目前的状况,须先了解一下西方人的观念及其演变过程。
(本文下一部分的论述借鉴了北大哲学教授张世英老先生所著《新哲学讲演录》中的一些观点,在此先向张老致谢。)
说起来,象世界各地区的人们一样,西方人在一开初也经历了一个“天人一体”观阶段,不过那是一种原始的、懵懂的、不自觉的观念(与此对照,“天人一体”观在中国知识分子的上层中是自觉的观念,而在知识分子的下层和民众中则是不自觉的观念,但“天人一体”观总起来说是中国人的主流观念)。随后,西方人这种形式的“天人一体”观被宗教形式的“天人一体”观所取代,所谓的上帝实际上是宗教家们把他们体悟到的“地球精神”外设成的、让人们崇拜的偶像。用黑格尔“正、反、合”的观点划分,这两个阶段应合称为“正”的阶段。
进入近代,经过“文艺复兴运动”的洗礼,西方人的自我意识开始萌发。自我意识发展的过程是个从幼稚到成熟的过程,一开始萌发的自我意识当然是幼稚的,这种幼稚的自我意识使西方人把自然看作与自身相互外在的、相互对立的存在,人类应该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这就是“主客观念”,“主”指人类,“客”指自然。“主客观念”占主导地位的阶段应称为“反”的阶段。
西方人开始对地球万物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为此建立了许多相应的学科,并用研究的结果对地球万物进行改造,短短数百年间就建立起最先进的文明。这种文明占据了人类现实世界的主导地位,西方人的“主客观念”也随着占据了人类观念世界的主导地位,对世界各地区的人们、各地区的文明产生了强烈的冲击,以至中国人在这种强烈冲击下也不得不放弃固守了数千年的“天人一体”观念,而改用西方人的“主客观念”看待自然、对待自然。
“主客观念”的产生、存在和发展是历史的必然,只有在这种观念的主导下,人类才能对地球万物进行具体的研究,进行具体的改造,使它们逐步精神化,从而真正建立起精神化的、文明化的世界。但“主客观念”也带来很多问题和弊害:由于各学科之间缺乏联系、少有结合,使得人类在认识地球万物方面缺乏整体性,人类知识处于一盘散沙的状况;在此基础上对地球万物的改造也就缺乏统筹性,使得人类在大幅改造地球万物的同时,也对地球世界造成极大的破坏。
这毕竟是个必经的阶段,在很大程度上也应该说是人类必须付出的代价。随着人类对地球万物研究认识的深入,随着人类在许多教训后的醒悟,人类已开始认识到地球万物是一体的,人类与地球世界是一体的,于是有了西方哲学核心问题由”主—客关系”问题向“人—世界关系”问题的转变,于是有了环保主义的盛行,这就进入了“合”的阶段。
于是我们看到,当中国人追随西方人“主客观念”时,西方人则在向中国人的“天人一体观”靠拢。观念转向之初总是浅稚的,西方人才开始产生的“人—世界一体”观念就让人感觉浅稚而狭隘,远不如中国人的“天人一体”观念深邃而恢宏。于是就让我们想到:能不能把中国人的“天人一体观念”和西方人的“主客观念”整合起来,把中国人对世界的整体认识和西方人对地球万物的具体认识整合起来,把中国人对世界的整体把握和西方人对地球万物的具体改造整合起来?
现在对地球万物、对地球世界的认识或研究分布在自然科学的许多学科中进行,但它们所分别进行的是对地球世界各个部分的研究,而地球世界是个整体,是个由地系统、气系统、水系统、植物系统和动物系统五大物质系统组成的整体,我们是不是应该把各个学科的研究整合起来,把对地系统、对气系统、对水系统、对植物系统和对动物系统的研究整合起来,整合为一个整体,以获得对地球世界的整体认识,获得关于地球世界的大智慧?
人类在研究地球万物、地球世界的同时,也在研究着自身生命,现在对人的生命(及其活动)的研究分布在哲学、心理学、生物学、生理学、医学、社会学及人类学等多个学科中,但它们所分别研究的也是人的生命的各个部分,而人的生命是个整体,我们是不是也应该把各个学科的研究整合起来,整合为一个整体,以获得对人的生命的整体认识,获得关于人的生命的大智慧?
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人的生命机体是个缩小了的地球世界,而地球世界则是个放大了的人的生命机体,因而对人的生命的研究也是对地球世界的研究,对地球世界的研究也是对人的生命的研究,而地球世界和人的生命机体是一体的,因而我们又该把对人的生命的研究和对地球世界的研究整合为一个整体,以获得对“天—人”的整体认识,获得关于“天—人”的大智慧?
强调形成整体认识,并不意味着用它取代各个学科的具体研究。整体认识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个不断丰富、不断深化、不断完善的过程,一方面需要我们专门为构建整体认识而努力,一方面又需要各个具体学科不断提供新知识。
对于各个具体学科而言,应该主动地与整体认识密切联系,把自己的研究对象放置到整体中审量,以校正自己的研究方向,深化自己的研究层次,提升自己的研究成果。
具体到我们这一部分的主题:我们应该把对人的研究纳入到人类生理生命、人类精神生命一体这个整体中进行,纳入到天人一体这个整体中进行。

虽然人类的认识已开始进入“合”的阶段,但认识往往是走在现实前面的,目前人类从总体上来说仍处于“反”的阶段。这种状况可以用“人为物役”四字概况。本来应该是物为人役,现在却是人为物役,岂不是“反”吗!
“人为物役”的状况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人类在相当大程度上还在为挣取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生活资料而不停地劳顿,这是大家都熟悉、都体验着的一种“人为物役”。

 

二、人们不能约制自己的物质欲望,忙碌于物质的索取中,沉湎于物质的享受中。这也是大家都熟悉,并且相当多的人正陷于其中的一种“人为物役”。
(以上两种状况倒不应该归因于西方人的观念,而是人类社会由来已久的普遍状况。)
三、也是一种大家都熟悉、但少有人意识到的“人为物役”,即只知道向外格物而求知,却不知道向内明心而体道,造成了老子所批评的“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状况。
在此我再重述一下我在前面提到的观点:由感觉器官观听嗅品摸等方式所获得的知识是低级知识,它们还称不上知识,应该说是信息,信息是组成知识的材料;由读书、思索、研究等方式所获得的知识是中级知识,即我们素常所说的知识;而通过体悟我们生命内部的地球精神、通过与其相合所获得的知识是高级知识,实际上它已超越了知识,是智慧。
但它还不直接是智慧,只是我们对地球世界的整体认识,我们还必须用它整合我们对地球世界的具体认识即知识,才能形成智慧。
只崇奉通过与我们生命内部的地球精神相合而获得的对地球世界的整体认识,而不知道用它整合具体认识以形成智慧,便只是在精神上、在观念中与地球精神相合,易于走向宗教信仰。除了其他文明区域的宗教信仰外,中国道家哲学对“道”的崇奉、儒家哲学对天命、天道,特别是天理的崇奉,都具有宗教信仰的性质,因而在此基础上形成道教、儒教便是很自然的事。
西方近代兴起的“主客哲学”使西方人把地球世界、把自然界看作与人类相互外在的存在,人类的使命就是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从而成为地球世界的主宰。他们对地球万物进行具体的研究认识,并根据研究认识的结果对地球万物进行具体的改造。几百年下来,积累了异常庞杂的研究认识结果(即知识),积累了异常庞杂的改造成果,使人类世界、人类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西方文明也成了人类现实世界占主导地位的文明,西方人的“主客观念”也成了人类观念世界占主导地位的观念。现在的人类不知道向内与自身生命内部的地球精神相合,把由此获得的对地球世界的整体认识整合对地球万物的具体认识,以获得关于地球世界的大智慧,并在这种大智慧的主导下对地球万物进行整体性、合理性的改造。因而人类已无法统驭对地球万物的认识工作、改造工作,而沦落为认识地球万物、改造地球万物的工具、奴仆,这就是我所说的又一种“人为物役”。
儒家哲学特别看重与地球精神相合对提高人们道德修养的作用,由于现代人不知道与自身生命内部的地球精神相合,致使他们的道德水平大幅下降,几百年下来积累的物质财富又大大激发了他们的物质欲望,使他们陷入拼命争夺物质财富、恣意享受物质财富的泥淖中,折腾出一个物欲横流的世界。
某些宗教家、哲学家就有话可说了,象老庄一派的人就会说:“绝圣弃智”,回到“小国寡民”社会。

但人类不能回到过去。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人类发展必经的阶段,人类也有能力解决这一问题。地球精神赋予了人类精神生命,赋予了人类整合的能力,赋予了人类认识地球万物之精神的能力,人类应该充分与地球精神相合,以由此获得的对地球世界的整体认识整合对地球万物之精神的认识,以获得关于地球世界的大智慧,并在此统驭下对地球世界进行整体的、合理的改造,使地球世界沿着正确的轨道充分精神化,使人类与地球精神达到现实意义上的合一。

 

与此同时,通过充分地与地球精神相合,使每个地区的人类都能充分精神化、道德化,既能从与地球精神相合中充分获得元神的滋养,又能相互给予充足的、精良的知识、关爱、安全、尊重和主宰等后天能量,使每个地区人类的精神生命都能健康成长,使人类精神生命走向成熟。

 

成熟的人类诗意地栖居在充分精神化的地球世界中,这才是真正的“天人合一”,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

 

 

(本文选自《人之为人在于人独有精神生命》一文,本人作品网页为http://www.frchina.net/person.php?id=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