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2:14:47

我的大学

读大学几乎是每个人的梦想,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如愿读到大学的,即使能读大学,所走的路也不尽然相同,结果更不会雷同。

我从小幻想读上大学,想成为学识丰富的人、能在社会上挑起大梁的人。

后来,我虽然读上了大学,实现了梦想,但却是在经历了漫长的、坎坷的磨练之后。

自小我的学习较为优秀,如果顺理成章,我应像现在的年轻人一样踏着轻松地步伐进入大学校园、走上社会、获得心仪的工作岗位,成为时代的宠儿。

然而,才上小学三年级,就因父亲已到退休年龄,我们将面临艰难的生活处境而在幼小的心灵中蒙上了阴影。也就从那开始打破了我的梦想,促使我做出早日工作为父亲分担重负的决定。

也许是老天垂怜,父亲单位让他的退休延迟了5年,于1960年底才正式退休。当时我因学习优秀而分配在铁路系统的重点学校柳州铁一中读书,为了减少家庭生活重负,我毅然转回南宁铁中,耐着性子将最后的学业完成。

1962年,初中毕业,我没听老师的劝告放弃了中考,执意地跨入打工者的行列,期望着能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挑起家庭生活重担。

然而,天不从人愿,正处于三年困难时期内的各行各业都举步维艰,根本没有招工的意向,我只能挤身社会最底层,干着出卖劳力的各种苦工。待到度过困难期,一些单位开始招工时,我却因那三年的严重营养不良导致的浮肿病影响了视力,成为参加工作的一道高高的难以逾越的沟坎,为我的人生道路增添了一抹涩涩的苦楚。

在熬过了漫长的艰难时光进入改革开放的春天后,我在工厂从最繁重的锻工岗位跳出,经历了库房管理员的转型,进入科室担负计划统计工作,这时我早已过了而立之年了。相隔20多年文化知识的静滞不前,使我感到了知识的不足和弥补不足的重要,开始漫无目的的看看书籍、动动笔杆。

1984年,年近不惑,我进入中层领导岗位。也就在这年,中央电视台开设了两个讲座,一是《统计学基础原理》,这正是当时所从事工作需要的知识;一是《高等数学基础知识》,这是与统计学原理相辅相成的知识,我迫不及待的跟了进去,克服重重困难拿到了结业证,为以后参加“全国成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学习奠定了基础,累积了经验。

1985年,等同于大学学历的《全国成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如火如荼的铺开,使大批因文化大革命而未能进入大学校园的人看到了希望,纷纷加入到这一新的学习载体中去,以求实现曾经的梦想。在柳机,参加电视讲座学习的84人全部转向“高教自考”队伍,选择了统计大专课程。

早期参加“高教自考”的学员多是年纪偏大、中断学习时间较长如同我一样的人,再就是只有小学文化功底的文革期间的初中生,因为松散的学习方式加上无任何可以借鉴的经验,学习是十分艰难的。此外,工作不能丢,家庭也得顾,孩子还要教,学习时间只有拼命地挤,学习方式只有拼命地“啃”,其中那份寂寞、那份孤苦,没有经历过的人是难以体会的。

三年的学业我用了三年半时间完成,主要是卡在《高等数学微积分》这门课程上了,考了三次,从52分、59分到65分过关,我花了比别人多了许多倍的精力。

因为高等数学的难,我在完成能拿大专结业证书的7门功课时,曾萌发了就此罢手的意念,但当时柳机的组织部长说:“结业证算不了学历,对你今后的发展没有用处,你应该努力攻下难关,获得圆满成功才是。”

此后,我鼓足了信心,把学习的主要精力放在高等数学上,采取的仍是笨办法:无论酷暑严冬,也不管路程多远,只要有数学辅导课我就去听;老师布置的习题、参考资料上的习题都拼命地去做,积攒的演算稿纸都可以论斤称。

功夫不负有心人,高等数学终于过关了,虽然晚了半年,但终于拿下了《全国成人高等自学教育考试》的统计大专毕业证,成为柳机参加统计大专课程学习的84人中的第二个毕业生,之后在第二年又有了第三名毕业生,余下的人都先后放弃了,自学真的太难了。

由于有了大专毕业学历,大概也由于当时流传的国际上对自学考试毕业人员的高度评价,我当即从一个分厂的党支部书记调到厂计划科副科长的岗位上,开始介入企业经济管理工作,为此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

就在跨进新世纪的2000年,我碰到了新的机遇,中央党校函授学院广西分院柳州学区招收法律本科生。此时,柳机党委组织机构改革,将原组织部、宣传部、党办合并成立党委工作部,由我担任部长,同时兼任精神文明办主任和法制办主任,我感觉到需要系统地学习一些有关的法律知识,于是决定再试牛刀。那时我已年过半百,超过了限制入学的年龄,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耍了个瞒天过海的小聪明,再凭着高级经济师职称而免试入了学,成为班上100多名学员中年纪最老的人,创下了承担函授教学任务的市委党校学员年龄之最。

函授与自学有着明显的区别,首先是有了对我们进行管理的实体组织,由柳州市委党校提供教室,委派班主任和课任老师,按学校的常规管理给学员编班,设立班干部,开展基本的自治管理。其次是每门课程都安排了学习计划,每周有两三次集中听辅导课的时间,给了学员们足够的相互交流的时间,比起自学的孤军奋战要强得多了,起码我们可以称为柳州市委党校的学员,有了一个可以落脚的娘家了。

在函授本科学习的两年半时间里,我在单位的工作责任更重了,能够完全由自己掌握的时间更紧张了,年纪更大、记性更差了,与班内比我儿子年纪还要小的同学相比,自是困难重重。但在自学期间养成的自控能力和学习经验支撑下,我还是顺利地完成了学业,并以优秀的成绩和活动表现被评为中央党校函授学院的优秀学员干部,并作为本届毕业生的学生代表在毕业典礼上发言,引起了小小的震动,而且就在毕业典礼上,柳州党校函院院长还亲自向我提出担任兼职教师的邀请,这使我的成就感油然而生。后来,我在该校担任了两个学期的兼职教师,为自己原来的学弟学妹们讲课,直至听从柳机党委的安排到社区担任社区主任兼党委书记。

我拿到法律本科文凭时,即将跨入58岁,按照柳机关于55岁以上不再担任领导职务的规定从中层岗位上退了下来,结束了事业的高潮期,文凭对于我来说已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可是,从另一个侧面来说也不尽然,因为在这段时间内得以较系统的学习了理论知识,理论修养有了一定的提高,成就了我的多篇理论文章,这些文章在省部级、市区级的学术组织中得到好评,获得各类奖项。此外,还带动了柳机政工系统的理论研究之风,使得我们获奖论文的数量在柳州市党建系统创下记录。此后,在三年社区工作中也因之受益匪浅,我所领导的社区经一年的努力就得以改观,各项工作都处于领先地位,得到上级部门的好评,多次获城区和市级先进荣誉称号,第二年又成为党建和民政工作的示范社区。

我的大学生活是艰辛的,但也是多彩的,令人回味的,我在就读期间所写的一些文章中作了些许反映,将在此后一一跟贴,也就不再赘述了。

 

                                20091112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