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数小黄山惊艳奇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13:08:37
 

历数小黄山惊艳奇观

                                      贾云峰 (2010-08-23)   

但凡天下奇观美景,难免有相似之景,重名也并不鲜见。就像著名的安徽黄山,我走了那么多地方,就撞见过不下5座他乡“黄山”,且风景都可圈可点。

这次在山东田横这个海边小镇,我又邂逅一座“小黄山”。

一个小字,气势上立即谦逊下来不少,然而你可不知道,这山上那些稀奇古怪的故事传说,才是这“小黄山”真正俏皮生动的精髓所在。

那800年历史的老白果树已不复存在,但传下至今让人难忘的俏皮故事

“七抱零一媳妇”大树

在一个阳光普照的雨后清晨,闻着雨水洗刷泥土后的阵阵清香,海风把空气吹得格外清新。在这样难得的好天气里,我们登上高高耸立的小黄山。

一进山门,偌大的镇海观便映入眼帘,这里香火旺盛,所以眼前所见皆红红火火。

正中,尊的是地藏王菩萨,左边为端庄秀美的南海观音;右边为慈祥乐施的送子观音;东殿,关公被周仓、关平守候;西殿,托塔天王被二郎神和哪吒簇拥。雕梁画栋的精巧,让这座始建于明永乐年间的古刹,今天依旧活力无限。 

作为典型的海边小镇,总难免面临各种不测风雨和旦夕祸福。善变的大海充满凶险,不是大风大浪、弥天大雾,就是凶险台风。恶劣的环境,当然就让人心里筑起对自然神明的虔诚信仰——这也是为什么即墨沿海的小镇寺庙众多的缘故。

田横是一个海边小镇,但有座山美如“小黄山”,

 但是,我也明显发现,即墨这一带的寺庙,似乎更多一份世俗生活的踏实地气。

镇海观的道士,就像最地道的山东人那样,热情异常。这里的山泉因甘甜闻名遐迩,老道的甜水茶更是远近闻名。只要见到有客来访,观里的道士就肯定赶紧倒一杯茶水敬上。茶水甘甜,茶香悠长。

喝着茶,我跟道士闲聊。据道士说,在这镇海观的东侧,曾经有一棵800年历史的老白果树,此树枝叶繁茂,郁郁葱葱,主干顶上长满了十来种野藤,足足有十几抱粗。

后来,这棵树知名度实在太大,每一个上黄山来观光的人,都想亲手量量它到底有多粗。

那就量一量吧——量出一个俏皮的故事。

当年,有人好奇,手拉着手量树,七个人量了七抱,眼看再加一个人,就能把树团团围住。但是坏事儿了,量不了了。

为什么?那抱树的都是大老爷们儿,而当时四下除了站个小媳妇儿,再没其他人啦。

量树的人发愁了。那时可是旧社会,小媳妇儿夹在中间像什么话。一群老爷们儿也老实,小媳妇儿看他们抱树正纳闷儿,左盯盯右瞧瞧,而他们竟也不好意思搭理人家,就这么沉默地抱着树。如果这老树不厚道,恐怕早笑得树枝乱颤了。

这个羞答答的抱树的故事,马上就传开了。后人在跟人夸耀这棵树有多粗的时候,就总是说,这树有“七抱零一媳妇”那么粗。接下来听到的,一定是一阵清脆的哄笑。

只可惜,这棵那么粗大的树,现在早已无存。1955年,当地为了修建医院,忍痛将这棵为几代人提供了无限笑料的老树砍伐。据说,仅上好的成材,就装了满满24辆马车。

大概是表示对孝的一种美化,人们在海滩边建立一个海滩守望者孝女神象

孝女舀海的壮举

遥望山顶,似乎有座庙祠,我以为是常见的龙王庙或者玉皇庙,并未留意。攀爬登顶后才发现,这里敬奉的不是神,而是人。

这是一座孝女祠。

随口向山上的老人请教,他们给我讲了一个在黄山人人皆知的故事:

话说东晋时候,有一对躲避灾荒的父女来到即墨,就在现在黄山一带钓鱼为生。

在山上钓鱼?这倒新鲜。

老人家们告诉我,当年的黄山,就在海边,是田横众多岛屿中的一座。

有一天,父亲高柴正坐在海边钓鱼,忽然狂风大作巨浪滔天,把高柴卷进了海里。高柴女儿眼见父亲落水消失,情急之下,立即投水寻父。

一般来说,大家总以为故事的结局是父女葬身大海,大悲剧收场。这个女儿真孝顺。

但是,这个孝女不一般。

三天后,人们竟看见女儿背着父亲的尸体,疲惫地登上了岸!

失去了唯一的亲人,女儿痛不欲生。掩埋了父亲的尸体后,她立誓要把东海舀干,为父亲报仇雪恨。从此,她终日持勺提罐舀水不止,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接下来的故事里,神仙登场了。

高家女儿的孝心感动了观音菩萨,观音赐她北斗星勺和井口星罐。这神勺能“一勺舀半滩,两勺舀半干,三勺舀得龙王白瞪眼”;而这罐,则能盛下五湖四海。

女儿接过神勺,向东海一探勺,东海就晃动不止,龙王敖广大惊,急忙向观音求救。观音训他不务正业,只知道祸害百姓,罚他将东海海水退一箭之地,从此,黄山才从海岛,变成了今天的高山。

海退以后,露出了大片的荒滩,当地人开始在这里繁衍生息安居乐业。为了感念高家女儿的孝道和退水的奇劳,他们在黄山山顶修建了这座孝女祠。祠中,孝女持勺提罐的形象,美丽异常。

而她的气息,渗透进荒山的每寸土地。

在黄山,我留意路边一种独特的野草,总是低着头生长,让我心生好奇。

当地人告诉我,那是因为当年高家女儿晒裙子时,嫌这种草长得太高,衣服放不平整,没想到,孝女的人缘好到连草也能体谅和理解。从此,这种草就一直自觉地低下头,因而得名“孝女晾裙草”。

传说终归还是传说,但这份对孝顺美德的神化,还是让人感动。

每年庙会,是小黄山最热闹的时候,也是各种特产集中叫卖的时候

 罕见的二层玉皇庙

黄山处处是道观和庙庵,除了三官庙,还有清末倒塌的华荣庵,吕洞宾打过坐的八仙洞,最最奇特的,就要数二层楼的玉皇庙了。

普通的玉皇庙都是一层,为什么黄山的玉皇庙级别就高呢?难道是黄山的玉皇地位特殊不成?

据说当年在黄山的东北,有家姓韩的大户人家,有天请了风水先生,找到一块能够福荫后人的宝地作坟地。谁知下葬后不久,在山北边,一夜之间就鼓起了一座老鼠模样的小山。此乃异象啊,一下子惊动了周围乡里,大家惶惶不安,韩家人更是惶恐万分。

这是,一位途径黄山的外地风水先生,认定此地有妖气,告诉大家必须修庙镇妖,才能保佑一方平安。于是,各个村子二话不说,一齐凑钱修庙。

然而,就在修庙的时候,奇怪的事又出现了。

白天刚修完的玉皇庙,一到晚上,铁定就倒塌。第二天再修,晚上又塌掉。

修庙的人没有办法,只好再请这位风水先生指点。风水先生到是主意多,他告诉大家,必须修双层的庙,准能镇住妖气。于是,这黄山上就有了现在的二层玉皇庙。

小黄山上的镇海观永远香火旺盛

 现在,玉皇庙的故事早已是昨日传说。

今天,引爆当地热情的,是一年一度的黄山庙会。当地的朋友告诉我,黄山最热闹的一景,就是每年四月初八释迦牟尼诞辰日。到那天,黄山各个村庄就像过年一样喜庆,远亲近邻都来了,只为逛庙会。

除了请来戏班连唱三天,还有四面八方聚拢过来的江湖杂耍、马戏班子,山东各个地方的特产,也会集中在这里叫卖,大枣、炸糕、对虾、大黄蟹……让贪嘴的孩子忙不过来。

看着朋友脸上自然流露出的向往,我对这场庙会期待不已。

即墨黄山,其实更像一座刻满世俗信仰的民俗村落。神仙并不会高高在上,反倒是性格丰富,弱点多多。在这里,神仙倒不必非得有求必应。穿透那些五颜六色的泥塑金身,充满想象的即墨人,只是希望自己能够像自己造设的神仙那样,不再受各种天灾人祸的困扰,能让自己的小日子,更平安,更美满。

而拥有这种根植内心的自我信仰的人,其实往往更容易得到幸福。

资料:
        田横岛,坐落于山东即墨田横镇东南部海域,因田横留居此岛而得名。以齐王田横至死不降汉,田横五百将士集体自刎的壮举而闻名。

        田横岛上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周边海域广阔,物产丰富,风光旖旎,集美丽的自然风景、人文、古迹、传说于一体,周围星罗棋布着十几处海岛,发展旅游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九九二年九月九日开始,三联公司对田横岛进行开发建设,现岛上矗立起了风景区标志性雕塑田横塑像,建起了田横庙、天后庙;设计建设了江南游乐园、狩猎场、海滨公园、八仙居、高尔夫球场,还有环岛路、碧海山庄、梦海园、中国园等休闲娱乐场所;并修建了陆地到驴岛的跨海大桥,使进岛游览更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