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是产生智能的必要前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2 23:21:58

语言是产生智能的必要前提

  • 没事少抽烟
  • 34位粉丝

1楼

 
 
关键词:智能个体 群体智能 语言 编码 图灵停机 

摘要:人类获得信息的渠道是多种多样的,但语言永远是智能产生的重要前提。个体不足以产生智能,个体智能来源于群体智能。另外,本文还在群体智能的基础上提出了避免图灵停机问题的一个假设。 


正文: 
常识告诉我们,智能个体之间的交流是通过语言来实现的。语言在这里是广义的定义,包括通常的语言和文字,以及数学等符号语言。语言技能的获得是产生智能的必要前提。 

我们在探讨单个的智能个体时会发现,虽然个体可能会对外界的信息进行某种程度的采集、归纳、分析,但其智能是有限的。依靠单纯的个体感知(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发展出来的只是满足基本欲望(生存和繁殖)的本能,不足以作为智能产生的必要条件。缺乏交流的单个智能个体是无法发展出高级智能的,充其量也就是停留在“本我”的阶段,为了满足生存繁殖的需要而活动。类似的例子比如过去我们讨论的“狼孩”。已有的大量实践证明,具备对信息进行归纳总结的能力才是产生智能的标志,而个体对信息的“感知”仅停留在信息的“采集”层次。具备智能的个体,总是拥有把“感知”转化为语言的能力,也具有把语言转化为模拟的“感知”能力,这些能力是个体通过社会活动获得的。 

个体为什么会产生智能,一方面是大脑具备了一定的归纳分析能力,另一方面是个体从属于社会的特征决定的。这两者都表现为语言能力。社会赋予个体大量交流的机会,让个体获取更多的信息。尽管有些信息个体永远都无法亲身接触到信息源,但完全可以通过“道听途说”的方式——也就是语言的描述来获取对象的信息,并通过“想象”把语言还原为信息描述的对象。从统计的角度看,“道听途说”获取的信息量远远大于个体感知获取的信息量。此时语言作为信息的采集和交流工具显示了重要的作用。 

另外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是,人类的信息量是世代递进的。第N代人获取的信息,由下一代也就是第N+1代人通过语言继承,于是第N+1代人通过继承获得了更多的信息量。如果令智能为f(世代),输出为该世代智能所携带的信息量,则f(n)
现在我们已经较多的把信息的当量用信息熵或叫做比特熵来表示,对于一个智能个体来说,它具有“信息熵”的数量相比群体的“信息熵”而言是微不足道的。但由于具有了语言的编码和解码功能,使得“信息熵”通过语言在个体之间流动。于是,不管是群体、还是个体都具备了一个耗散体系的特性,高级智能很容易在这个体系达到稳态时产生。从这个角度来说,语言是产生智能的前提。 


还有一个问题值得注意,单讲一个人类个体,它的智能和经验是片面的、不完全的。某个人可能懂得烹饪,但不了解数学;另外一个个体具有物理才能,但对音乐一窍不通。但是如果我们不考察单个的个体,而考察一个群体的话,我们会发现群体中充满各种各样具有不同技能(专业分工)和经验(知识、年龄层次)的个体。但根据庞勒的群体心里理论,群体智能体现的是非理性心理,并且群体智能要低于个体智能,但这个定义是基于群体从众心理的论断,是假设少数个体引导群体思维的情况下发生的。我们设想,如果某个群体获得了足够理性的机制,即具有完美的组织结构和行为规则,使得群体的每个成员具有平等的地位和不同的分工,不依靠少数个体决策,而是依靠民主原则做出决策,那么群体的整体表现应该是趋于理性的,这个群体做出的决策将遵循统计规律,这也是被大多数科学规律所遵循的。 

个体智能实际上也是由海量神经元组成的某种群体智能,相同的是它们的知识体系都是在群体内部共享的,不同的是社会群体用语言作为个体之间的信息交流工具,而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方式目前我们还处在探索阶段。但毫无疑问两者使用的信息载体都是通过某种具有共性的编码符号体系实现的。所以,我们可以大胆的假设这两种体系本质上是相同的。我们可以把它们看作N个图灵机组成的复杂体系,通过规则响应刺激,转化为编码,并对编码进行归纳、分析,最后做出决策。这个体系随着N的增大,表现出的智能将越来越强。 

遗憾的是,目前这仅仅只是一个假设。因为如果引入图灵机的概念,必然面临图灵停机问题。一个独立的图灵机,不能拥有万能的自适应规则,因此总有一个输入的程序令图灵机无法做出输出。但如果我们假设得更大胆一点,N个图灵机构成的复杂系统中,每个图灵机都具有不同的规则,并且第N号图灵机可以编写第M号图灵机的规则,那么当N图灵机面临停机问题时可以把导致停机的程序编码发送给M图灵机,如果M机未停机则修改N机的规则,使N机规则适应同样的程序。这样似乎可以从技术上避免图灵停机问题,但在逻辑证明方面尚待商榷。 
 
 

  • 2006-9-4 23:58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