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流行的“难民服(洋垃圾)”又回潮 - 陆河大事件汇总|陆河视窗 - www.luh...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6 12:54:59

20年前流行的“难民服(洋垃圾)”又回潮

时间:2009-10-23 13:26:40  来源:都市时报  作者:
  查处的衣服内兜上竟然绣有日本人的姓氏。记者曲鸣飞/摄

  


  老板用于招揽顾客加贴在旧衣服上的“名牌”标志。记者曲鸣飞/摄

你买过10元钱一件的进口衣服吗?你想过才买的又便宜又好看的新衣服,其实是别人丢弃的垃圾吗?衣比纸贱的背后到底是什么?近日,全国各地媒体纷纷曝光,来自海外的“洋垃圾”服装(俗称难民服)卷土重来,大量入侵中国市场。甚至有消息称,一些黑心店家是直接把从尸体上扒下的服装翻新后再卖。

近两日,本报记者暗访昆明市场后发现,“洋垃圾”服装也已入侵昆明,目前主要是旧货市场、部分小区门口的地摊、服装批发市场、少数外贸店和服装店内有售。昨天,昆明市工商执法部门接到本报记者举报后,为此进行了专项查处。

风衣上飘荡着腐臭气味

21日下午,当听到记者问“哪里有收购旧衣物的”,马街吉泰旧货批发市场内正在看电视的一位老板娘说,这个市场里多是男人来买旧衣服,也有卖“难民服”的店家,但收旧衣服的就没听过。“等赶集的时候,你来对面的店商量下,可能也会收旧衣物。”

“风衣10元一件。”黄土坡旧货市场进门左边一家店铺内,一位老板娘热情地招呼着2名男性顾客,而其门口挂着的一排长风衣上,不但有厚厚的一层灰和难闻的腐臭气味,甚至还有些服装表面满是暗红色的小污点。这2名顾客进去不足5分钟,就离开了。

听店内一名正在试穿衬衫的男子说自己身上穿的T恤花了80元,该旧货市场进门处右边看不到店号的一位店主有些幸灾乐祸地说:“你肯定被骗了,80元买的衣服还起毛球。你在我这里可以买8件质量更好的衬衫。”

该男子试穿后,当即花了60元购买了6件相对干净的衬衫,并在隔壁一家店铺里买了一双旧的运动鞋。“便宜啊,老乡介绍我来买的。”该男子告诉记者,“我来昆明不久,在建筑工地干活。我又没有多少钱,做建筑活衣服容易脏,在这里买的衣服弄脏了、弄破了也不心疼。”

“鳄鱼”外套30元就卖

在黄土坡旧货市场内,近3条过道里集聚了数十家没有店名的“洋垃圾”服装专卖店,专卖店内不但出售那些标着英文字母的“名牌”服装和鞋子,甚至还有旧的女式内衣出售。一位店主说,这些货都是他们从广东批发来的,多是来自日本、韩国,生意虽不能和大商场相比,但每月也能赚点糊口钱。

一位年过花甲的老板生意看上去不错。“实价30元/件。”他介绍说,自己的“镇店之宝”,就是这10多件悬挂在头顶、用烟壳纸写上“金狐狸”、“圣保罗”、“鳄鱼”、“雪豹”等商标的男式外套。而其他的衣物,则从10元到20元不等。

市场内2-3号店铺的店主说,自己一次从广东批发了1万多元的货,能卖半年多,都是打工的人来买。他还爆料称老螺蛳湾的一些商户把款式好的“难民服”熨烫一下,挂出来能卖百来元。“如果顾客问有没有‘难民服’,商户都能拿出一大堆。”

他指着地上堆放着的一包崭新的黑色西装说:“这些黑西装都是广东生产的新衣服,可进回来售价10元/套都没人要。所以我们都不收国产服装,也基本不在昆明收旧衣服。我回收每件旧衣服最多给2元钱,因为市场就这样,给多了吃亏。”

店主坚决不说进货价

昨天上午,接到本报记者举报后的五华区工商局丰宁分局,由局长率队组织了专项检查,首先查处了黄土坡旧货市场内的“洋垃圾”服装店。

看到工商执法人员进门,围观群众和店主似乎并没有意识到销售“洋垃圾”服装属于违法行为。“又不是只有昆明在卖,湖南、上海也有啊。”店主一面交出写着进货地为“广东陆丰”的进货单,一面理直气壮地说,“我的营业执照是由市场统一办理的。”但他拒绝回答货物的成本价。而两名女性顾客依然旁若无人地翻看衣服,准备购买。

在工商执法人员查处时,在该店内发现大量服装品牌杂乱,很多都是写着日文、韩文,有的西服内兜上还绣有“渡边”、“佐藤”等日本人的姓氏。围观者笑言:“有没有日本名人穿过的衣服?”

“上世纪80年代初期,工商部门对‘洋垃圾’服装的查处力度比较大,这些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洋垃圾’服装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但依然没有完全退出市场。”五华区工商局丰宁分局陈局长介绍说,由于很多“洋垃圾”服装没有经过消毒处理,含有不少病菌,可能有传染性,对人体危害很大,国家明令禁止销售。工商部门也多次到老螺蛳湾等地查处,但是由于很难鉴定这些服装对人体的危害性大小,再加上“洋垃圾”服装品牌众多,难以一一鉴定,所以只能暂时扣押。“不过,从今天开始,我们将对辖区内的二手交易市场进行专项检查,坚决取缔‘洋垃圾’服装店。”

市民四招就可识破

市民如何识破“洋垃圾”服装?从事外贸转内销服装批发生意的昆明杰贸商行负责人教了四招。

首先是闻。进一家店可以用鼻子仔细闻闻,“洋垃圾”服装上可能存在两种异味:一种是通关时浸泡的消毒水味道;另一种是穿过之后没有处理,残留的汗臭、霉臭味。

其次是看。“洋垃圾”服装可能款式很好看,但因为是旧衣服回收的,绝大多数都是每个款式只有一件,不像正规衣服有尺码大小之分。一般店主会用“独款”来忽悠。

第三是查。检查衣服的手袖、领口和腋下,一般穿过的衣服这些地方容易起球,即使用剃毛球机剃过之后,也会留下一些细微的毛边,只要对着阳光仔细辨认是可以看出来的。裤子则可以看脚边有没有磨损,还有一个重要的辨别标志就是翻过来看线头,如果已经被绷松就可以肯定是“洋垃圾”服装无疑。此外,还可以看衣服、裤子上的拉链和扣子有没有掉色、磨损等。另外,不论经过怎样的处理,“洋垃圾”服装的颜色都不会犹如新衣服一样光鲜亮丽。

第四是翻。真正的外贸转内销服装的成分标签虽然可能是英文、日文、韩文的,但是一定会打上“made in china”。因为这些服装出口以后,会换上当地的标签,“中国制造”也将相应地变成“美国制造”、“日本制造”等。

昆明20年前一度很盛行

华女士从年轻时就非常爱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时大家的工资普遍不高,当时经常可以看到成架的衣服摆在昆明街头叫卖,这就是所谓的“难民服”。花上5-20元就可以“淘”到一件款式新颖、面料很好的衣服,甚至还有毛呢大衣。

“当时也知道这是外国人穿过的衣服,但是这些衣服比国产的漂亮多了,而且做工非常精细,价格也便宜,就买回来穿了。”华女士说,到现在都还记得,每次买了“难民服”之后,她都要用开水烫洗,以此来消毒。

“20年前,没钱我们也穿这种大街上淘来的‘洋垃圾’服装,但现在生活好了,已没有人再买这种衣服了。”家住红云小区的张女士说,小区附近经常有人摆地摊以10元/件的价格卖衣服,很多老年人都喜欢去挑。家里老人每月的退休工资也有2000多元,可前段时间出去买菜时也买了好几件回来。“那股气味太难闻了,我立马就扔掉了,老人为此还怄气了一段时间。”

 

每款衣服都是独一件 就有问题

“如果有人穿了你卖出去的‘洋垃圾’而生病,你会不会受到良心的谴责?!”王玲(化名)在昆明做了快十年的外贸转内销服装(简称“外贸服装”)批发生意,她对于现在云南的外贸服装市场忧心忡忡:“‘洋垃圾’化身外贸服装大肆充斥市场,严重地影响了我们真正外贸服装的形象和声誉。”

“难民服”变身外贸服装

近两年,昆明的大街小巷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一批全场特价的外贸服装店,有的甚至以加盟店的形式统一了店名和装修风格。

“衣服上一股子怪味,还有3个洞,真怀疑就是旧货。”梁小姐前天在一家39元外贸店里买了一件毛衣,拿回家越看越像最近频频曝光的“洋垃圾”服装。但店主却坦然回答她:“店面的衣服每一款只有独一件,没有办法换货。”

走进书林街的一家外贸服装店,一股霉味扑鼻而来,全场39元/件的价格吸引了三四个女士饶有兴趣地挑选,就连刚送来的大纸箱前,都围了几个人在狂“刨”。

根据店内的联系方式,记者以有意加盟为由,拨通了供货商的电话。接电话的女子称其所售的货是外单服装,每件批发价25元,第一次进货300件起批,加盟店不需要支付加盟费,但门头要按照统一的样子装修。

与一般批发商最大的不同是,这里的服装并不允许店主自己去挑选款式,每款衣服一般只有独一件,由批发商的工作人员人直接用纸箱送到店上,不能退、换货。该女子还表示:“昆明现在的加盟店数量已经饱和,一般不再接受新的加盟,主要考虑开发云南州市的市场。”

多种渠道渗透入昆

王玲说,到二手市场去卖“洋垃圾”已经是比较好的了,至少店家会直接告诉你这些衣服是旧的,你可以自己选择要不要购买或者回家以后如何消毒。在旧货交易市场里面卖的“难民服”是最低端的,而一些品相好、款式新的“洋垃圾”正在悄悄渗透昆明的服装市场。

“洋垃圾”服装怎么进入昆明的?首先,这些“洋垃圾”由走私和从国外进货两个渠道进入中国,一般用货轮运输到香港等地下货,接着用尽各种办法运到广东进行集散,再由商贩们批发销售到全国各地,其中也包括云南。

“洋垃圾”服装到了云南之后,一些品相较差的就直接流入旧货市场,以低廉的价格销售。好一点的就可能以大大低于市场价的发货价流入服装批发市场,略作处理后,批发商混在新衣服中就可以卖出去了。

而更多的情况是,一些商家打着外贸服装的牌子,在一些外贸店直接销售,由于价格低廉、款式新颖,能够吸引不少市民来“淘宝”。

背后的利益链诱人

“‘洋垃圾’服装背后有一条诱人的利益链条!”

王玲说,真正的外贸服装是服装出口厂家流出的瑕疵品,这些瑕疵不影响穿着,而且衣服面料好、款式新颖,价格略低于市场价,因此可以赢得生存空间。“但前提是这些衣服必须都是全新的”。 

而“洋垃圾”服装因为进货价格极为低廉,中间有着巨大的利润空间。一般外贸服装的进货成本为每件十几元到几十元,“洋垃圾”可能只要几元钱,但其售价与外贸服装却差不多。“而且每件衣服都是独款,不必担心压货,受到一些商家的青睐”。

“但是不少消费者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渐渐学会拒绝‘洋垃圾’服装,因此一些‘伪外贸店’经营不下去,只能倒闭关门。” 梧桦 首席记者 杨抒燕 记者 吴双红 来源 都市时报

 

 

    香港文汇报:“洋垃圾”--罪恶的罂粟花

    中新网10月23日电 香港《文汇报》刊文指出,当今有恃无恐的“洋垃圾”就犹如罂粟花一样危害着人们的健康,污染着大自然的环境。要坚决狙击“洋垃圾”,将它彻底堵在国门外,必须上下齐努力。

      文章摘录如下:

      “洋垃圾”,是一种社会上的俗称,顾名思义,就是指外国丢弃的废物,本来应做污染处理的,因为他们不负责,就转移到了中国进行处置。“洋垃圾”的种类很多,其中最有代表性危害也最大的要数电子垃圾和废弃服装。

      全球最大的电子垃圾倾倒场  
     

      近日,国家环保总局首席科学家对外披露:全世界70%的电子垃圾进入中国,中国正在成为世界最大的电子垃圾倾倒场。这一披露为法新社所证实,该媒体宣称,全世界的电子垃圾中,80%被运到亚洲,而其中的90%运到中国,这就意味全世界70%的电子垃圾涌入中国。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电子垃圾场。

      现实生活中,只要你留意一下,就会发现处处充满电子垃圾。最近,笔者特意浏览了淘宝网,在笔记本计算机专区搜索“二手原装”,出现了各种型号的笔记本计算机,售价只有几百元,经专门研究计算机的孩子仔细辨认,这些“进口货”大多都是外国淘汰下来的洋垃圾。 在相机、手机“二手专区”,各种品牌的‘洋垃圾”更是充塞其中,稍不注意,你就会成为”垃圾主”。孩子还告诉我,二手进口货其实就是洋垃圾,因为这些二手货已经超出了服役期,用不了多久就会成为电子垃圾,最终贻害环境,因此这些电子二手货国家也禁止进口。

      而北京最大的电子产品集散地中关村,“洋垃圾”更是比比皆是,据北京《晨报》报道,在中关村一个销售二手进口计算机的专柜处,商贩就坦然地告诉记者,这些都是从洋垃圾中淘出来的走私货:“走私进来的洋垃圾里面不单有线路板,也有基本完好的整机,这些整机从垃圾里拣出来就卖到了市场上。”

      10月7日的《广州日报》报道,广东陆丰碣石镇有一万多户家庭从事“洋垃圾”服装的翻新贩卖,每年有上亿件的“洋垃圾”服装销往全国各地,部分卖相好的甚至进了一些省、市的专业服装市场。近年来这些“洋垃圾”服装还打着“外贸服装”的名号,堂而皇之地登入虚拟的网络市场,由于款式新颖、价格低廉,以至受到年轻人追捧。

      网上百度,发现武汉、天津等地也有不少出售“洋垃圾”服装的市场,只不过规模和阵势没有广东碣石浩大罢了。

      据去过“洋垃圾”服装市场的业务员介绍,这些“洋垃圾”服装经过翻新后,几乎与新服装无异;只有近距离细看,才能辨清瑕疵。但不管什么档次、什么价位的衣服,在翻新流程中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不消毒。在“洋垃圾”服装市场,从T恤衫到羽绒服,应有尽有。一件款式时尚的衬衫开价只有2至3元,一件面料和设计俱佳的羽绒服开价也只有20至30元,难怪对一些贪便宜的顾客有着很大的诱惑力。

      严重危害自然环境和人体健康

      曾读过有关罂粟花的一首诗:罂粟花啊罂粟花/充满诱惑/饱含毒汁/多少人被你诱惑/多少人被你毒害/多少人情愿被你诱惑/多少人甘愿被你毒害?

      当今有恃无恐的“洋垃圾”就犹如罂粟花一样危害着人们的健康,污染着大自然的环境。

      有关媒体报道,广东省最大的电子垃圾、废弃电器集散地贵屿镇,每年处理逾百万吨来自美国、日本、韩国等地的电子垃圾,由于采用焚烧、掩埋等原始手段处理电子垃圾,造成了非常严重的环境污染,已导致方圆上百里找不到可饮用的水。而电子垃圾给中国后代带来的危害更不容忽视,从目前正在进行的广东省不育不孕流行病学调查获悉,广东省的不孕不育率已由几年前的10%劲升至现在的15%。

      调查显示,广东男性的精子质量正在急速下降,而环境污染正是其中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更令人揪心的是,洋电子垃圾进入我国的地域呈现日益扩大的趋势,目前已经从广东地区向浙江、上海、福建、山东、湖南等地蔓延,由此给我国的环境更加带来了巨大压力和危害。

      而从国外走私未经消毒处理的“洋垃圾”服装,其危害更不容忽视。北京服装学院轻化工程教研室主任王建明指出,“洋垃圾”服装中普遍存在大量病菌,传染性很强。特别是大肠杆菌,代谢物、粪便、呕吐物中普遍存在,有的还沾有艾滋病、淋病等病菌。日前,北京市卫生检疫部门对“洋垃圾”服装做了一次检查,提取“洋垃圾”样品五十件,每件采样50平方厘米。经检验发现,所有样品都有细菌,其中细菌数超过一千个的有五件,超过两万个的有一件;有九件检出大肠杆菌,占检出率18%;还有一件检出致病的变形杆菌。

      坚决狙击舶来废物

      “洋垃圾”并不是近年才有的,记得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有沿街叫卖洋人旧衣服的小摊小贩了,那时国人还没有认识到“洋垃圾”的危害性,反而还以穿外国人的“旧衣服”为荣;而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的创业者们更是偷偷摸摸地从国外“引进”一些“洋垃圾”计算机回来拆卸组装,据为自己的创新成果。以至后来,这一潜在的巨大“垃圾市场”被众多“洋人”发现,便心照不宣地纷纷将自己国家的“垃圾”争相向中国倾倒,还美其名“出口产品”。等到国人醒悟过来,已是一发而不可收拾了。

      当然,国家对“洋垃圾”警觉后,也制定过严禁进口“洋垃圾”的法规条文,如2002年公布的《禁止进口货物目录》中就明确写:废机电产品禁止进口,包括空调、电冰箱、计算器类设备、显示器、打印机、微波炉、电饭锅……除此之外的废电器,属于限制进口类的废物,进口前应向国家环保总局申领《固体废物进口许可证》。

      另外国家环境保护局和海关总署还联合制定了《关于严格控制境外有害废物转移到我国的通知》等,禁止将国外的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到我国内进行处置。然而,由于防堵漏洞不严密,不法商人总有空子可钻。比如,把“洋垃圾”藏在正常货物里,夹带入境;或在集装箱上贴“假标签”蒙混过关等。加之一些地方对“洋垃圾”危害认识不足,为了眼前的地方经济发展在查处“洋垃圾”上打击不严甚至变相纵容保护也说不清。再由于一些国人贪小便宜,主动抵制“洋垃圾”的环保意识不强,这就使得“洋垃圾”不但有机可乘,而且日益泛滥成灾。

      要坚决狙击“洋垃圾”,将它彻底堵在国门外,必须上下齐努力。一是国家要完善有关法规,堵塞有关漏洞;二是地方要真正树立科学发展观,加大查处“洋垃圾”力度,不为“不当之利”所动,不让这有害之物危害环境和百姓;三是有关媒体要加大披露“洋垃圾”的力度,让老百姓真正认清“洋垃圾”的危害性,使“洋垃圾”像过街的老鼠,人人喊打。如此,“洋垃圾”必将寿终正寝。(王大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