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考研复习计划(转摘) - 经验与信息交流 - 心理学考研论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23 12:14:45
一、.寒假:确定学校和专业,收集信息和资料
二、大三下学期:背英语单词(三遍以上),看数学课本,做课后题,归纳知识点;开头总是困难的,不要急,不要有压力,慢慢进入状态,切忌用力太猛。
三、暑假:(最重要时期——决定成败的两个月,一定要做好计划)
1)数学:李永乐 《复习全书》,基础好可不全做;最重要是对知识的梳理,书越读越薄;要有自己的知识体系,基础很重要,题型是其次,做题是为了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不要盲目、不要贪多;
2)英语:做阅读,吴永麟的阅读100篇或张锦芯的阅读200篇,精读;英语最关键是不能间断,阅读一直要坚持到考试,保持感觉很重要;有功夫看看高频单词;网上下个新东方flash,只听翻译部分即可,太多了没时间听,如果阅读太差也可听听阅读;
3)专业:系统看专业书,根据往年试卷或大纲分析考点,做笔记,把该理解的和该背的分开,需要背的知识点最好打印出来,考前直接背即可,当前阶段主要是理解;
4)政治:红宝书还是备一份,只当参考书用(权威,有疑问可查阅),不要拿它复习,很枯燥而且没有讲解;任汝芬《序列一》不错,主要复习书;新东方 flash,边听边看书,帮你理顺思路,做好笔记(辅导班就没必要了,在那只有做笔记的时间);此阶段不求记忆。
四、10月前(此阶段主要是做真题,测试暑假复习效果,这时候能知道你大致什么水平了):
1)数学:真题反复做,做多了有感觉,第二遍、第三遍会很有信心,知识点查漏补缺;
2)英语:真题反复做,可不写作文,考前准备即可;
3)专业:做真题,最好弄本辅导书,扩大知识面;重、难点心中有数,知识点查漏补缺;
4)政治:梳理知识点,有条理;重点多看看。
五、10月到12月(提高阶段):
1)数学:如果前期复习效果好,可以做李永乐《400题》,极其经典,提高用;前提是基础要扎实,否则效果很差而且打击信心;切记好东西不是什么人都能用的,不要跟风;
2)英语:真题、阅读、单词、翻译、新题型混合着来吧,哪块不行补哪快;模拟题可视情况选择,真题是第一位的;把时间多花在数学、专业上,能过线保持感觉即可;
3)专业:回头看看书吧,好多东西忘了,再系统来一遍,顺带把该背的背下来,每种题型都做一遍;重点一定要掌握;有条件应该去上辅导班,这还是有用的,看看有没有你漏掉的知识点而且一般在辅导班可拿到前一年的真题(外面可能买不到);专业最怕考的题型没见过,信息很重要;此阶段专业是重点;
4)政治:做题《序列二》,一本够了,反复做,做多了很多知识点就背下来了,适度记忆,不推荐死背大段的知识点,很枯燥;切记多选才是分水岭,大题都差不到哪去。
六、12月到考前一个月:(保持感觉,做题,记点东西;如果前面效果不错,这时候应该时间比较充裕;如果没做好也别紧张,还有时间)
1)数学:做题保持感觉,题不要太容易也别太难;公式熟记、尤其是概率后面要记牢;脑袋里应该很清晰,要有那种“好像没什么东西“的感觉,三张纸就能把三门课的知识点写下来;看到知识点要能想到题,看到题要能想知识点;
2)英语:作文花点功夫,小作文可以背模板;大作文不推荐背模板,太死;掌握几个不同语法的句型:倒装、虚拟、从句等;写几篇练练;保持感觉,阅读别间断;
3)专业:往年真题反复,重点熟练掌握,该背的都要拿下;
4)政治:看看真题,主要是分析大题怎么答,重点记忆;多选仍是重点,解决做错的题。
七、最后一个月冲刺:
真题仍是重点,适当的模拟题;此阶段只关注重点,拖得时间长而且内容太多,有东西忘记属正常,不要计较。
三轮实战模拟,分析总结,注意应试技巧,信心很重要。
经验之谈:
1.最忌三心二意,考研的人只有一条路,走到头的就是胜利者;
2..辅导班只上专业课(最多加一个政治点题班);
3.辅导书切忌过多;
4.如果不是考牛校热门专业,只要数学、专业有一门拿高分,英语、政治能过线,基本都能复试,不要想得太难;
5.完成全面复习的时候通常会有信心膨胀的感觉,应该冷静;而在考前一段时间又会很没信心,因为一下感觉东西太多,也不要在意,没有人能全部掌握,抓大放小,心态平稳;
6.考研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力要均衡的用,适度放松,要有规律的生活、学习、娱乐.;
7.坚持到底一定成功


考研复习时间安排

考研复习内容多,时间跨度长,如果没有一个总的复习规划,势必造成前松后紧、顾此失彼,因此在复习计划的安排上必须遵循阶段性的原则,不同时期不同侧重,按部就班,有条不紊,从而提高整体复习效率。可以将整个考研复习全过程依据复习重点和性质的不同划分为五个时期:

起步期(3月至6月)

  在起步期,考生对考研信息了解不全面、不系统,客观上难以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各种各样的考研书籍,各种各样的考研广告,各种各样的考研讲座,鱼目混珠,真假难辨,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考研人的平静心态。我们建议在起步期考生利用有限的自由支配时间完成如下任务:
  (1)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并鼓足为成功不惜悬梁刺股的斗志。考研是人生的再一次重大抉择,纵使有千百个别人无法体会的难处,纵使未知的前方路途漫漫,但请给自己一次拼搏的机会。“Here you must give up all distrust here all cowardice must end ”(这里必须摒弃一切犹豫,这里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将但丁的这句名言牢牢印在脑海中吧。当你沮丧、失望、痛苦、悲伤时,记住你正在完成一个神圣的使命。
  (2)了解考研信息,普及考研知识,避免在考研复习上走弯路。以政治理论课为例,每年大纲都有一些适应形势发展的新变化,这些变化毫无疑问地对整个命题思路和命题方向都有很大的冲击。因此,政治的复习安排在新大纲出版后再开始为宜。类似的,对于跨专业的考生而言,专业课也应及早了解具体情况,极无把握的科目也要提前准备——或请教别人,或旁听课程。
(3)开始英语和数学的第一轮复习,因为两者的复习都具有基础性和长期性的特点。英语第一轮复习重点是考研词汇和复杂长难句。建议购买一本适合自己的词汇书,反复背诵,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熟悉并熟练掌握考研词汇--毕竟,词汇是整个语言大厦的基本。复杂长难句的要害在于它的难——一方面,考生复习要花费很大工夫才能克服;另一方面,在命题人员眼里,由于长难句在理解上的难处,它恰恰非常适宜选拔区分的考研命题原则,因此在英语知识应用、阅读理解、翻译甚至写作中,常常可以体会到长难句的味道。因此,提前做好啃骨头的准备不失为一个好的复习方法。除了借助一些专门的长难句复习指导书外,最好的攻克长难句的办法莫过于将其溶入阅读理解训练之中。建议买点较新版的《TIME》、《Newsweek》等国外原汁原味的期刊进行阅读。当然国内的一些英文报刊如《CHINA DAILY》、《海外英语》也是相当不错的。重要的是你是否能坚持阅读。数学重点在于基本概念、定理、公式及其基本应用。可以选择适合首轮复习使用的基础复习资料,如大学本科使用的教材,或选择一些打基础的长期班或预备班来给自己充电。很基础的理解性复习即可,诸如死抠难题、从历年题开始的做法都大可不必。

强化期(7月至8月)

  因为复习时间集中,其它学习任务最轻,暑假便天然地成为了考研复习的黄金时间。这一段黄金时间的利用效率和效果如何将直接影响到下一轮复习,并与最终的结果紧密相关。那么,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两个月的复习时间呢?一般而言,有三种基本复习模式:
  (1)完全自我复习。适合那些基础较好、对自己超级自信的人。采取此种模式的考生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要选好过硬的复习用书,否则只能是事倍功半;二是自学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较强,不要让其它事情如恋爱、出国等影响复习计划。时刻提醒自己: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2)在暑假之初先进行自我复习,然后在后半部分时间里带着问题上一个质量有保证的辅导班。这种模式适合于暑期参加英语、数学强化班的学员,以及准备参加下半年政治强化班的考生。当然,前期的复习也要高效率的进行,最好能将上课内容过一遍,找出其中的困惑点和自己认定的重点。
(3)先上辅导班,然后再进行自我复习。这种模式适合在暑期上强化班的考生。同样需要注意的是,在后期的自我复习中要整理归纳并消化辅导班上的内容,毕竟短期的强化辅导班节奏快,强度大,内容密集。很多时候考生只能一边简单理解一边做笔记,很难在课堂上就所上内容当场消化掉。

巩固期(9月至11月)

巩固期的任务在于全面系统复习所有内容,可以看作是整个复习的成熟期。这个阶段另一重要任务是稳定自己的心理,很多人在这个阶段,因外界的干扰或复习进程不顺的打击而丧失斗志,自己打败了自己。找一个固定的复习场所,找一些志同道合的考友,安排好复习进度和复习内容,静下心,专心复习。将外界的干扰减少到最低限度,摆正自己的心态。

模考期(12月开始)

  模考期一般在12月份,既可利用复习资料进行自我测式,也可参加模考班。两者的区别主要有两点:一是真实模考时有正式考场、监考人员、正式答题卡和答题纸,有实战演练的临场感;二是模考班实行阅卷、讲评,参加者可根据平均分估计自己的应试水平。专门设立模考期的意图在于正确评估自己的真实水平,做到心里有底;同时通过模拟的测试,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和欠缺的方面,进行最后的补缺补漏。

冲刺期(12月至考前)

  冲刺期各科均进行第三轮复习,重点放在全面梳理知识点、强化答题、解题技巧,查漏补缺等方面。另外,时事政治内容也基本确定国,应进行高效的复习。本阶段要避免题海战术,关键是找一些切实有用的内部冲刺资料、模拟资料来训练就可以了。参加串讲、冲刺班也有很大好处,特别是政治,因为涉及时政问题,尤为必要。当然,临考心态的调整也十分必要,自信一点,不去过多的思考诸如考不上怎么办的消极念头。
  上面是复习进度的安排问题。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复习时间的分配问题。复习时间的分配又包括两方面:一是总体复习时间在所有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之间如何进行分配、以取得最佳均衡的问题;二是每一复习时间段(比如一天)中各科如何分配时间、以求得最佳微观复习效率的问题。总之,复习时间的分配要遵循突出重点、弱项倾斜的原则,切忌“平均主义”,将时间分割得七零八碎。具体到每一天复习时间的分配,首先要注意的是不能将时间分割得太零碎,否则就只看见忙忙碌碌,桌子上堆满了各科书籍,却根本没有效果。建议起码以小时为单位来分配复习时间。但要避免的另一个极端是连续长时间复习同一门科目(比如一整天),这样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学习行为研究已经表明,学习同一门科目一般在1-2个小时左右进入效率的高峰期,随之会有下降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