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学习与审美的境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24 06:35:11
       

音乐学习与审美的境界

  内容摘要: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谈到了治学经验,他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受此启发,笔者联想到音乐学习与审美,同样要经历这三重境界:探求艺术审美之道;磨炼音乐表现技巧;提高艺术修养,获得创作灵感。

  关 键 词:音乐学习 艺术审美 境界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谈到了治学经验,他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第一境界是说:做学问成大事业者首先应该登高望远,鸟瞰路径,了解概貌,“望尽天涯路”;第二境界是说:做学问成大事业不是轻而易举的,必须经过一番辛勤劳动的过程。“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就是说要像渴望恋人那样,废寝忘食,孜孜不倦,人瘦带宽也不后悔。第三境界是说:经过反复追寻、研究,最终取得了成功。做学问也用得上陶渊明的一句诗“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只要功夫精神用到,
自然会豁然开朗,有所发现,有所发明的。
  王国维所说的治学三境界,同样适用于音乐艺术领域。学习音乐,培养和提高艺术审美情趣何尝不是经历这样的三重境界?

  一

  人们常说,艺术是相通的。这是因为各艺术门类之间具有一定的共性,它们都服从于一定的审美意识,都遵循一定的美学原理,而且各艺术门类之间经常相互启发,相互借鉴,相辅相成,相互交叉,相对独立而又相互包融。所以,我们应在各艺术门类之间搭起横向联系的桥梁。

  所有的艺术门类,都是对真、善、美的追求,都表达着人对于客观世界的洞察,人的意识和情感的抒发都是建立在对美的追求之上。人们总是相互传递、交流着对于美好事物的感悟。艺术总是在抽象地传递着一个信号,告知着什么,启发着什么,昭示着什么。而要解读它,就要获得一种对于艺术美的感悟能力。因此,我们要登高望远,鸟瞰路径,掌握艺术的共同
规律,所谓“望尽天涯路”。
  要懂得艺术审美之道,必先要掌握一门艺术。朱光潜先生说:“不通一艺莫谈艺,实践实感是真凭。

  艺术源于生活,诠释生活,升华生活。人们审美活动的领域十分广泛,自然界和社会生活各领域中都有审美活动。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它和生活密切相关,同其他所有的艺术门类和学科都有一定的关系。所以,我们应该学会在生活中寻找美的规律与共性。音乐与文学、绘画、书法、雕塑、建筑、戏剧、舞蹈、影视等艺术门类都有关系。这些艺术门类在物质材料、存在方式、结构形态、表现特征、传播媒介、美学追求、审美意识上虽然有明显的差异,但又彼此沟通,这是因为艺术审美中存在着一定的共性和“通感效应”。

  音乐艺术的美学原理是讲求形式与内容的统一,遵循连贯、对比、新颖、平衡、和谐、对称、协调、重复、
发展、整齐一律、多样统一等形式美的法则。其他艺术也是如此,都追求韵味、格调、意境,都讲求一定的韵律节奏、层次结构、谋篇布局、起承转合、高潮出现,都受“黄金分割”原理所制约。毕达哥拉斯以数学的规律阐明了声音和谐的原理,从而以“美的数”——黄金分割的理论把音乐的美与数的逻辑联系了起来。
  各种艺术使用的材料不同,如文学,具备语义性,通过明晰的语言文字塑造形象,反映社会现实生活,表达人类思想感情。雕塑则具备空间造型性,通过具体的实物材料直接塑造形象,反映客观现实和审美意识。而音乐则“听声类形”,直接从流动的音响中感受情感,通过听觉的感知而形成理性的思辨。音乐作为一门艺术,是对现实原型的艺术概括和美学提炼,有它相对的独立性和自身的规律性。它的“非语义性”和“非具象性”特点,决定了音乐“长于抒情,拙于论理,难以状物。”但这并不等于音乐不具有间接描绘事物形象的可能,通过人的感知联觉,音乐同样可以表现大自然的某些情景、事物的运动状态和人的心理活动。音乐在描写人的感情世界方面,是其他任何艺术所不能企及的。哲人早就说过:“音乐是情感生活的音调摹写。”其实,音乐也像戏剧、电影一样讲究铺垫,也讲究蒙太奇。在戏剧、电影艺术中,音乐又起着渲染气氛、抒发情感、深化主题、充实内容、烘托剧情的作用。音乐与舞蹈则更像一对孪生姐妹,形影相随,不可分离。舞蹈韵律的形成有三连(连续、联系、连接)与三韵(意韵、情韵、气韵),三连形成动作的外动韵,三韵形成动作的内动韵,而这一切又建立在音乐的节奏与韵律之上。音乐与书法、建筑也有着神韵相通之处,书法被誉为“特殊的图画”“纸上的舞蹈”,有着音乐的律动和张弛有度、飘逸洒脱的情感张力;建筑则被誉为“凝固的音乐”,建筑空间序列像音乐中的时间序列一样,也有前奏、主题、冲突、低潮、高潮、结尾等过程。人们在这个序列中进行观赏,视点有高有低,视角有仰有俯,视野有大有小,空间有开有合,视景分隔联系,调和对比,高低起伏,变化统一,构成各种不同的节律感。

  有人主张把乐谱作为文学作品来读,作为图画、建筑来观赏,作为
哲学来思索,感受其中的主题、内容、人物、情感、画面、线条、色彩、结构、层次、矛盾、冲突等,实在是很有道理的。因为音乐结构本身有着深刻的逻辑关系,音符后面更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而这一切都基于一定的美学原理。艺术之间需要建立共性的审美意识、审美体验、审美趣味和审美评价,建立起“艺术通感”。不仅如此,音乐还同几乎所有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都有着密切的关系。生活中、学术上不难发现许多艺术与科学具有相通之处,法国作家福楼拜曾说:“艺术同科学在山脚分开,在山顶汇合。”巴赫的复调音乐就蕴含着数学、逻辑学的原理,还有人以物理学、生物学、心理学来解释、研究音乐运动,反过来不少科学家从音乐中获得启示,爱因斯坦发现相对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一切说明了科学与艺术,以及各门类艺术之间可以是一种相互渗透、借鉴、交叉、启发的关系。音乐的美其实就存在于艺术与哲学之间,所以古人云:“技而艺,艺而道,道法自然。” 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http://www.studa.net


  大凡在
艺术上有一定造诣的人,无不具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精神,此乃音乐学习的第二重境界。音乐表演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艺术活动,对于音乐学习者而言,专业技术、技巧方面的训练是相当重要的,可以说这是通向这座艺术殿堂的阶梯。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熟能生巧”,培养和训练音乐表演技巧需要长期、艰苦的磨炼。艺术表演是以审美为目的,以技术为手段的。出色的表演技巧与完美的艺术表现在音乐表演中是相辅相成、互不可少的两个方面。没有表演技巧,根本谈不上艺术表现;反之,脱离了艺术表现,表演技巧就成为杂耍,失去它自身存在的价值。只有当技巧为艺术表现的目的服务,并且获得与艺术表现的完美统一,它才能真正体现自身的价值。表演技巧与艺术表现的统一,作为音乐表演的一条重要美学原则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它无论对于任何时代、任何种类的音乐表演都是有效的。所以,在音乐表演中,“技”与“艺”的结合要适度,要统一,要自然,不要为了征服观众,一味地炫技。尽管炫技也是一种美,但无论怎样高的技巧始终是一种机械运动。在高科技时代的今天,论技巧,机器人比人更高一筹,但这不是真正的艺术。
  琵琶大师刘德海在论音乐表演的文章《凿河篇》中提出“学求深,艺求绝”的主张,要求表演者力求“技术全面,身怀绝技。”但光有技术还不够,他同时又指出:“每位音乐家在奏乐前,皆须从三个方面进行构思——用什么样情感去宣扬什么样理念;用什么样音响去抒发什么样情感;用什么样技法制造什么样音响。”并说:“技差而无情理,为劣之劣者;技佳而无情理,为匠之劣者;以情感人,以理服人,而技术又是以副之,为优之优者。”这就是说,倘不注意自己的全面修养,内心就会永远缺少一种感觉,至少表现作品始终达不到较高的境界。我国民间优秀艺术家们常说:“心里有,眼里才有,脸上才有,手上才有,声音才有。”“好演员一身都是艺”,“无技不惊人,无情不动人,无艺不服人。”应当承认,我们的音乐
教育与表演中,历来有偏重技术、技巧,而忽视艺术修养的现象。长期以来,缺少哲学、美学、文学、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历史学等方面的知识,更不用说一些与音乐有关的自然科学知识,如音响学、生理医学等方面的知识,再加之缺乏其他艺术门类的鉴赏,缺少生活体验,其结果是永远停留在技术层面,无法达到“情动于中而形于声”的境界,成为一天到晚弄技巧的“匠人”。当然,从另一角度讲,高超的技术和深厚的功底也是不可或缺的,倘不借助技术手段,艺术就永远停留在原始、低级阶段,心中美好的“艺术灵感”就永远无法实现。因为缺少了最直接的艺术创造和表现,就成了“有道而无艺,感悟虽形于心,却不形于声。”所以古人讲“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三

  诗人陆游曾说过:“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是指那些埋头雕琢字句写作的人,应注重生活体验和全面修养。从事音乐创作、表演、研究的人,同样应注重“乐外之功”。我们说“功夫在内,也在外”,只有内外功夫的总和才能形成正确的“感觉”。我国古代治学有句名言:“一学,二会,三精,四活”。学应全面地学,所谓学时一个面,用时一根线。学指专业,会是技术、方法的掌握,精是高超的技巧、功力,而活则是一种化境,鬼斧神工,炉火纯青,“从心所欲,不逾矩”,运用起来如行云流水,天衣无缝,出神入化,尽善尽美,回归自然,即由原始的自然状态过渡到不自然,再重达自然,寻找到下意识、无意识的审美意识,也就是第二天性的建立。这时候,就会豁然开朗,进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第三重境界。这是艺术的“极境”,即所谓的“顿悟”“灵感的降临”。但灵感并不是一种“天启”,而是在长期、艰苦的创造性劳动过程中产生的,是在“众里寻他千百度”后获得的。在艺术追求的道路上无不经历“仿而熟,熟而巧,巧而精,精而化”的过程。

  由于音乐艺术本身的特殊性,比绘画、文学更具模糊性、抽象性与不确定性。音乐所包含的内容远远超出语义,画面的范围。有的内涵可以言传,而更多的是需要意会,需要心灵的感应和渗透。因此,“音乐感觉”有着极丰富、复杂的心理现象和审美意识,一切音乐总是“有由来的”,具有可感性,包括那些无标题音乐。只是这个由来有时隐蔽而遥远,但它始终是表现着人类的欢乐与痛苦,寄托着人类对真善美的良好愿望,让我们去感受、体验、理解。要使自己成为对音乐感受、理解和表现的上乘者,就必须从根源上去下工夫。这种根源跟一个人的学习习惯、生活阅历、思想感情、个性特征、心理素质、艺术修养以及审美趣味有关,总的说具有长期性、全面性、专业性和独创性。其中最重要的是学习与借鉴,如鲁迅先生所说“拿来主义”,要对一切古今中外的文化敢于拿,勤于拿,善于拿,兼收并蓄,融会贯通,熔于一炉,经过自己的磨炼,化为自己的东西。唯有将知识、技巧、修养集于一身,方能达到艺术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