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缓心理衰老才能长寿 (转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13:28:12
延缓心理衰老才能长寿 (转帖)

    在一架飞机上,空姐见头等舱还有好多空位子,就出于好心和后面的一位美国乘客说:“先生,您年纪大了,可以坐到头等舱去,好吗?”谁知那位美国客人很不高兴地说:“我还不老,我不去”。

    对于衰老与年龄的问题,中西方的态度是不一样的。中国人喜欢“装老”,大多数人没老就说自己老了,叫别人称他叔叔,伯伯、爷爷等等,别人不承认他就觉得人家对他不够尊重。

    西方人却会避讳老,许多人明明老了,可别人却不能说他老。美国有一句话是说:“年龄是一种感觉”。就是说,你觉得自己老了,你就真的老了,你觉得自己不老,即便是真的老了也照样可以活得年轻。

    在美国乘坐公共汽车,如果有人发扬咱们的“雷锋精神”给一位老者让座,结果往往是人家根本不领情的,反而会生气地说:“你以为我老了?说不定我能比你站得还久”。

    其实,最催人衰老的因素,莫过于“我老了”的思想。因为给自己定了性,戴上了“老”的“帽子”,你当然就“老定了”。当我们言语中频繁出现“老”的讯号,头脑中经常唤起“老”的意思,身体无时不断地接受“老”的暗示,于是不觉不知地就加入了“老”的行列。可见衰老是生理和心理互动的过程,而且我们还常常把“老了”当作没能把事情做好的借口。这样就更加深了他人对我们衰老的印象。

    现代心理卫生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外表体型、躯体功能随着年龄增长,可以变得衰退苍老,但是心理不能老化,要始终感到青春常在,充满活力和自信。人的躯体衰老无法自控和改变,但人的心理老化是可以自我调节和控制的。心理老化感更容易使人加速生理衰退,意志消沉,百病丛生,生活缺乏乐趣,变得渺小自卑,无所作为,严重损害我们的身体健康。

    有些人的身体非常健康,也没有重大疾病和衰老征象,但是他们自感老态龙钟,体弱气微,精力不支,思维迟钝,老眼昏花,暮气沉沉,自认为成为社会上的“废物”和家庭“累赘”。遇到困难和生活上的不顺心的事,就感到无法克服,无能无力,思想负担沉重,沉湎于失败和挫折的情境。生活缺乏兴趣,对人对事淡漠,近乎麻木,空虚无聊。人际关系疏远,离群独居,自感已经风烛残年。这些人常常会消极地对待人生和世界,处事优柔寡断,自甘沉沧,无所事事,丧失社会责任感。其实,我们延缓衰老面临的主要挑战不是体力的挑战,而是精神的挑战。

    衰老与年龄无关,衰老是一种感觉。一个人潜意识认为自己老了,那么他的身体也会跟着老的。据研究发现,约有76%的早衰者在生理衰老之前,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衰老。由此医学专家认为,防止心理衰老是健康长寿的关键。

    退休之后,我们首先要防“心衰”。所谓“心衰”并非指生理上的心力衰竭,而是要防心理衰老。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延缓心理衰老呢?

    一、退休后仍要在社会活动中去接受各种信息和培养生活情趣。首先,勤奋好学,积极用脑,广阅博览,使思维不断变化,脑细胞活力和脑功能维持在一定水平,可以延迟大脑衰老,能防止自卑感和老年痴呆症的出现。其次,与人为善也是预防心理衰老的重要措施,与身边的人应尽力和睦相处,并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支持,这会使我们的心情愉悦起来。

    二、提高认识,懂得心理老化的危险性,要培养乐观开朗、胸怀宽阔和“不服老”的思想。人的心理活动无不与认知有关,只有认识提高,明哓道理,才能真正地做到永葆青春活力。

    三、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人生好像是一个生活舞台,尽管有主角、配角、悲剧、喜剧之别,但是只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任何人都可以做出有益于社会的贡献。消极的人生态度,容易导致一个人的心理老化。我们要善于把自己的情绪调节至最佳状态,培养良好情绪。每个人都必须有一种理想追求和生活目标,并为此奋斗终生、永不停步,这样才不会感到生活贫乏苍白,枯萎乏味。

    四、永远对人生和大自然充满好奇心,是防止心理老化的良好方法。好奇心就是接受新鲜事物,求知进取的积极生活态度。我们应该做到生命不息,进步不止。

    五、丰富生活内容,培养多种兴趣,专注和钻研自己喜爱的事物,并从兴趣爱好中寻求到生活乐趣和幸福。

    六、经常动手,活动身体,不要懒于做事,积极主动地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社会活动,广结朋友,接触社会。这样才会使您心理年轻,并可健康而长命百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