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远程研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12:32:28
 慢慢靠近我心中的语文 

         山东大学附属中学  陈维丽 

 

这个题目我写过,并把它整理成文章发在我的博客里。看到今天的专题作业,“慢慢靠近心中的语文”这几个字一下子就占据了我的大脑,挥之不去的占据着。想想我最大的收获是什么?那就是慢慢靠近了我心中的语文。

                                                                       ——写在前面

 

一直想做一名语文老师,最好还是初中,最好有一群天真烂漫、聪明活泼而又调皮可爱的孩子。当我的所有期待都实现的时候,我便开始了我的语文之旅,开始慢慢靠近我心中的语文。

我心中的语文是什么样子的呢?我想,首先要读书。我喜欢读书,更喜欢读出声来。一个人阅读的时候,我总喜欢读那些优美而有忧伤的语言。声音深深浅浅,仿佛在沉醉那个最美的梦。我也喜欢读一些豪迈的语言,“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读这些文字的时候,总觉的在气贯长虹,往往是沉醉而不自知。我更喜欢读些有思想而又深邃的语言,鲁迅的深沉、俞平伯的恬淡、周国平的哲思、余秋雨的博学。圣人贤者的话出自我的口中,总会有些口舌生香的快感。如果可以,我还愿意沉思,微雨青灯中,当我们打开泛黄的书卷,先贤就像一位老者,娓娓地向我们讲述着生命的哲学。书卷多情,氤氲了我们一颗敏感的心;陈墨飘香,荡开了那个千年沉睡的梦。读书是思想的对话,灵魂的提升。心中的语文,怎会没有了墨香、书声?

心中的语文,还要有一颗敏感善思的心,这颗心如此玲珑、如此曼妙。春风化雨,我们感悟生命的灿烂;夏雨成雷,我们思考生活的磨难;秋风萧瑟,我们欣赏落叶的静美;冬雪莹莹,我们倾听岁月的留痕。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那么在我们眼中,山川河水皆为文章,日月星辰俱是奇文。因为我们有了一颗敏感善思的心,我们能够体恤无常的磨难,我们敢于直面淋漓的鲜血,我们能够战胜心中的狭隘,我们懂得理解民族的大义,我们愿意捍卫人间的光明,我们坚决抵抗无理的侵害,我们敢于藐视浮华的权贵,我们扛起弘扬正义的大旗。于是,我们人文,我们唯美,我们勇敢,我们宽容。这就是我心中的语文人!

我想,除了读书、思考以外,我心中的语文还要有书写。当我们把自己零零散散的思想,尘沙一样淀积成岁月的留痕,最后使之成长为自己思想时,我们生命的长度和厚度也在增加着。我们要教给孩子们用生命真诚的书写,要学着做一个生活的记录着。不论我们的人生遭遇着什么,我们永远不要忘记,自己手里有一支笔,我们要做生活最勇敢的歌者!写作是精神的长跑,没有书写的人生就没有一个健壮的精神。如果可以,我愿记录,我愿把生活的点点滴滴幻化成生命中最美的文字。因为写的真实,我们的人生也变得诗意。心中的语文,是在书写中获得精神的栖居!

 

 

一件事物如果把它修饰的过于华美,它就会变成不食人间烟火的饰品,在离水三尺的地方,远远地向人世间招摇。这不是我心中的语文。我心中的语文植根大地,它讲述的是人间最真实的故事,它思考的也是关于平常生活的命题。它只是一朵莲花,根深深的在土里,花静静的在空中。曾经以为自己是一个荷戟独彷徨者,心中的语文,只在心中。而在这次远程研修的平台上,我为我心中的那个追求找到了栖居地。

《新课程标准》说:语文是以言语为根本质的,包含文字、文学、文化、文章等多元素在内的综合体。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学好其它学科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国家级课程专家巢宗祺老师说:“‘语文教育类似农业’把语文教育比作农业,一是说其活动的对象是有生命体,必须尊重这些生命体的生长规律、生活需求和特点;二是说,这些生命体在自生长的过程中还必须有人工的干预和有计划的培育。农业活动应坚持对象的自生长和人工培育的统一,语文教育又何尝不是要坚持这两方面的统一?”

省级专家孟宪滨老师说:“读书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人一辈子也无法离开的人生学科。判定教学是否有效应该有短期和长期的标准或参照,过多地拘泥于一池一地的得失,就可能失去语文教育固有的内涵和意义;过分地看重更远更大的收获,又可能丢到语文教育当下的乐趣和价值。如何恰切地融合这长期和短期的追求,可能是语文教育魅力之所在。但愿我们的语文教育永远迸发激情和动力,我们的课堂教学永远激活热血和活力!”

省级专家毕淑娟老师说:“写作之于人生,的确是一种生命的滋养,一种人生价值的体现。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就应该承担起让学生爱作文、会作文的责任,就应该肩负起让作文滋养他们的人生、丰富他们的情感,提升他们的价值的使命!”

我的指导老师董丽丽老师在我的文章指导中说:“尊重学生的主体感受,引导是一种智慧,更是一门艺术。‘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我们有责任引领学生认清那个最初的作者笔下的哈姆雷特。越像自己的那个哈姆雷特越容易激发读者共鸣。”

      ……………………

还有什么比心有灵犀更值得庆祝呢?!

 

 

语文是什么?语文是不是那个轻轻低吟于水中央的秋水伊人?是,也不是。语文永远是一朵莲花,她圣洁、美好,不容玷污。而语文又是生活,是生命的一种歌唱形式。语文是用来养气的,经过语文熏陶的孩子,应有一股浩然之气;语文是用来塑造心灵的,因为邂逅语文,我们的培养出来的孩子坚强、宽容而富有感情;语文要立足于孩子长远的可持续发展,因为学过语文,以后不论孩子们遇到什么,他都记得有一个影响他一生的学科。正因为如此,我们这些个从事语文教学的语文人们,更要守住我们的根基。我们要读圣贤之书,写生命之文,引导我们的学生用敏感之心去体验生活、感悟生命。语文就是是读书、思考、写作。

再次回顾先者遗言: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虽为匹夫,但位卑未敢忘忧国。希望在语文的道路上,不仅是靠近心中的语文,而是走进。

 

感谢远程研修给我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