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我国GDP世界第二:统计方法存在失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2 03:47:04
2010年08月21日 13:56:44  来源: 广州日报 【字号大小】【留言】【打印】【关闭】



中国GDP增速一年一个台阶。新华社发
新闻由头
随着日本近日公布上半年和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数据,中国GDP总量是否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再度成为议论焦点。
8月16日,日本内阁府公布的数据显示,日本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为1.288万亿美元,同期中国GDP总值为1.337万亿美元。
早在8月2日,中国央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易纲接受采访时就透露,中国实际上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是中国官员首次指出中国经济成为“世界第二”。
在很多西方媒体看来,中国GDP“世界第二”,是全球经济权力转移的象征符号之一。如何看待西方媒体对中国“GDP老二”的定位?本期圆桌会议,我们特邀两位专家进行一一分析与解读。
核心提示
自从引入GDP指标后,原本注重“居民”(GNP统计强调本国居民,无论属国内生产还是国外生产,都是该国GNP)的统计,开始被强调“国界”(GDP强调以一国领土为界,无论是本国人生产的还是外国人生产的,都要计入该国GDP),也就带来一国财富统计的“严重失真”。
——江涌(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经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
民生领域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使我们不得不低调。在西方的印象中,中国以医疗、教育、环境、住房等民生问题突出著称。在涉及民生的一系列数据上,中国政府也逐渐认识到,民生问题与中国GDP总量的世界排名极不相称。
——阮思余(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现状
GDP让人“爱恨交加”
代表规模和发展速度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经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江涌指出:关于所谓中国GDP“世界第二”的看法,可细化为“挺GDP第二”与“贬GDP第二”两类声音,反映了中国民众对GDP指标“爱恨交加”的复杂心态。
江涌认为,中国多年来一直沿用拿GDP来作为衡量地方政绩乃至国家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这也是一个与“国际接轨”的重要指标,能够做到与全球的横向比较,故具有一定的吸引力。江涌指出,尽管中国GDP多年跃升,虽然不等于中国已跨入“经济强国”,但起码反映了中国经济规模“块头大”,代表了发展的速度,这也是很多官员“挺GDP”的根源所在。与此同时,GDP统计也日益显出弊端,因为GDP无法反映生产效率、国民素质、国民创造,故“挺GDP派”也引起越来越多的争议。
搜索更多GDP指标 的新闻
中国人薪水幻象:GDP已居第二 薪水涨得没GDP快
深圳特区的GDP新视角
商务部回应GDP总量超日本:中国4千万人未脱贫
中国次季GDP超日成全球第二 有专家认为17年后或赶美
商务部回应GDP总量超日本:中国尚有4千万人未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