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咖啡的时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08:17:43

关于时间,我想起一个故事,说的是某个小岛上,住着快乐、悲哀、任性等等人类具有的各种情感。一天,情感们得知小岛快要下沉了。于是,大家都准备船只,离开小岛。只有爱留了下来,她想坚持到最后一刻。过了几天,小岛真的要沉了,爱想请人帮忙。这时,富裕乘着大船经过。爱说:“你能带上我走吗?”富裕答到:“不,我们船上有很多金银财宝,没有你的位置。”爱看见虚荣在一艘华丽的小船上。“虚荣,帮帮我吧。”“我可帮不了你,你全身湿透,会弄坏我漂亮的小船。”悲哀过来了,爱向他求助,“哦……爱,我实在太悲哀了,想一个人呆会儿。”悲哀答道。快乐走过爱的身边,但是她太快乐了,竟然没有听到爱在叫她。突然,一个声音传过来:“来吧,爱,我带你走。”说话的是一位长者。爱大喜过望,竟忘了问他的名字。登上陆地后,长者独自走开了。爱感激之余,向知识请教:“帮我的那个人是谁?”“他是时间。”知识答道。“时间?”爱问,“为什么时间要帮我?”知识答道:“因为只有时间才能理解爱有多伟大。” 


然,能被时间所理解的又岂止是爱呢。生活在崇尚自我实现的现代都市,我们偶尔会认为时间是无所不能的,甚至只要有时间,我们就有争取一切的机会和可能。 
那么今天再说说时间。
其实在远古时期,时间是没有像今天这样准确定义的,那个时候的时间只有两个概念:季节交替与昼夜交替。 
季节的交替显然与人类的生产活动密切相关。人们在经过若干年的种植和狩猎后,终于发现季节是交替变化的,春天万物复苏,一切开始变得生机勃勃,秋天则是一个丰收和采摘的季节,当随着漫长的冬天来临,人类的生存可能再度受到威胁。 
至于黑夜与白天,最生动的莫非“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描述了。那个时候的时间是连续的、非精确的、没有分割的,人们饿了就去进食,有了精力和体力就去干活,生命过程里完全没有时间的概念。 
直到公元前1300年左右,长期的生存实践使人脑逐渐变得聪明起来,人们已经认识到一年是365天再加5个小时左右。聪明的人类祖先利用木杆在阳光下的影子,将白天等分成了12份,——日晷在文明的巴比伦王国诞生,白天由此开始有了“小时”。这个时期的人们不再因为饥饿才进食,而选择在早上、中午、晚上三个相对固定的时间进食。人们再也不需要倒数日子期待丰收,收获后又扳着指头盼望严冬快点过去,人们的生活开始变得有节奏,变得紧张起来。 
然而,在没有太阳的时光里,包括黑夜,人们依旧无法计算时间,当然,也许这些在当时并不是问题,直到漏刻的问世,从此人们的黑夜也开始变得紧张起来,毕竟,夜晚的时间也是有标准的,一桶沙子漏完就意味着夜晚的1/3时间已经过去。 
人们并未就此得到满足。 
公元1500年左右,原始的计时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游走在不同地域之间的人们的需求,因为不同地域间太阳升落早晚差异的影响,人们的生活迫切需要更加准确的时间标准进行规范,需要一种更方便、可移动、可量化的计时工具。 
钟表应运而生。 
没有哪个发明比钟表更让人兴奋了! 
钟表是迄今为止人类发明史中使用最为广泛的工具之一,想想我们戴的手表,再看看计算机右下角的时间标识…… 
钟表的发明显然使人们的生活更加规律,更加紧凑。 
一个公爵在公众场合用优美的动作从口袋里掏出一块怀表,用放大镜读取上面的时间,这是一个多么有震撼力的“Pose”啊,毋庸置疑公爵的时间是有计划的、紧张的,是珍贵的、有价值的。 
 时间被划分后,变得更有价值。       
1500年的钟表没有分针,也没有秒针。那时的人们认为一天的活动用小时计量应该足够精准了。例如我们下午3点约在酒吧见面,——是完全可行的。       
然而,“分秒必争”的生活终将伴随人类社会了。我们已经不再满足于简单的日程安排,我们开始对每分每秒实施珍惜、节约、甚至争夺。 
如今,都市生活节奏变得空前快速,每天的工作和约会一个都不能少,每一项都排在准确的时间上,商业企业的运作更是如此,每一个决策都必须在最短、最佳的时间内作出。就在这匆匆的生命旅途中,人们拥有的、失去的可能已经无暇计算。 
和整个宇宙比起来,人生细如微尘,何其短暂,为了点滴的名利而穷其一生终究还是有所遗憾吧。当夜深人静,人心归真,我们是否应该扣问内心,是否应该拾回一些淡去的情感,是否可以抽空陪伴一下身边的人呢…… 
周末的下午,当我的时间安排上有一杯咖啡的空闲的时候,偶然会回想起小时候那个小城镇里时间缓慢流逝的日子,怀念起还没有明白时间意义的年代来。